DAT研究報告(一):背景與簡介

DAT 如何重塑投資版圖

在過去五年裡,從美國 MicroStrategy 到日本 Metaplanet,再到全球數十家公 開上市公司,數字資產財庫(Digital Asset Treasury, DAT)模式正逐漸從個別現 象演變為一種新的資本市場潮流。DAT 公司通過將比特幣、以太坊等數字資產 納入資產負債表,不僅重塑了企業的資本結構,也為投資者提供了一種區別於 ETF、基金的另類投資通道。

本報告作為「DAT 系列」的第一篇,將帶領讀者了解這一模式的基本概念、發展脈絡、核心特徵及與 ETF 的差異,並分析其在資本市場和加密生態中的戰略意義。通過數據與案例,我們將看到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公司選擇成為「幣股」,以及 這種模式如何成為傳統金融與數字資產世界之間的橋梁。

1. DAT是什麼

DAT 是指上市公司將部分或全部財庫資產 (如現金、等價物) 配置於比特幣、以太坊等加密資產,並以此作為其核心戰略之一的商業模式。它不僅是資產配置的調整,更是企業面向未來數字經濟的戰略性定位。

在機構資金不斷流入、積極尋求數字資產配置的背景下,數字資產財庫公司(Digital Asset Treasury Companies, DAT) 已成為數字資產生態中的重要敘事。這類公司通常 為上市企業,並已公開宣布計劃在其業務戰略中長期持有大量數字資產,使其成為企業核心戰略的一部分。

以 MicroStrategy 為代表的案例,以及美國監管層面的利好政策,共同推動了數字資產財庫公司的迅速發展。美國總統川普籤署的行政命令,正式允許建立戰略性比特幣儲備;與此同時,機構投資者如今能夠以公允價值計量數字資產持倉,使數字資產戰略能夠在公司資產負債表上得到確認與驗證。在這些有利因素的推動下,市場需求快速跟進。從區域分布來看,美國是這些財庫公司的最大市場。這類公司同樣需要遵 循嚴格的資本報告要求,並且必須與受監管的託管機構、加密貨幣交易所和做市商緊密合作,才能成功執行相關策略。其他地區也在緊隨其後,其中亞洲企業採取了更為 審慎的態度,在風險偏好與監管穩健之間尋求平衡。

目前,大多數財庫公司主要持有比特幣和以太坊,但也有部分機構開始布局其他新興的優質資產,如 Solana、XRP、HYPE、SUI 等。據目前公開數據,上市公司共計持有 1,011,352 枚比特幣,約佔全網比特幣的 5%,其中最大持有者為 MicroStrategy。自 2025 年以來,比特幣的企業持倉規模已實現翻倍增長。同時,以太坊財庫公司的共計持有約 388 萬 ETH,約佔全網以太幣的4.34%。

2. DAT 簡要歷史與發展現狀

DAT的最初形態始於以比特幣為底層資產的DAT。2020年12月,MicroStrategy宣布其在2020 年比特幣購買總額超過 10 億美元,自此開啟了DAT徵程。在五年間, MicroStrategy 通過自有現金、發行債券、發行股票等進行數次增持比特幣。數據顯示,截止9月16日,MicroStrategy共持有638,985枚比特幣,是目前比特幣持有量最高的公司持有者。

A2XHygX6RuKzTRzb32IjudfTvc7fIDFmX9ZObuEX.jpeg

MicroStrategy 比特幣持有量圖表。資料來源:Bitcointreasuries.net

根據MicroStrategy的比特幣增持數據,在前4年,MicroStrategy基本以每年不到10 萬枚的速度增持比特幣,在2024年增持量突破20萬,在2025年增持量也已接近20萬枚比特幣。

gLAp6rijqfWOLwrtR4jgFa3ZGE3V3fy5dlqGA3qy.jpeg

每年購買的BTC數量。來源:MicroStrategy——比特幣持有量時間線(年度增長)

從公司持有BTC的發展情況來看(如下圖),除了MicroStrategy每年增持比特幣之外,有越來越多的公司加入持有比特幣,據報導,持有比特幣的上市公司從2024年底到2025年上半年新增了64家,目前共計 190家上市公司、64家非上市公司正在或曾經持有過比特幣,總計持有分別為 1,011,352枚和299,207枚比特幣。

比特幣持有歷史趨勢圖顯示,上市公司比特幣持有量的增長在2021年初和2024年底 實現跳躍,主要推動為MicroStrategy的數筆操作 。非上市公司的比特幣持有量在 2022年下半年猛增,其主要推動為當年9月份Block.one 公開持有16.4萬枚比特幣。

yZNoToNqPKHIBD4HqEh5Q4fISV1Xrh1Al8FSgAis.jpeg

比特幣隨時間分布情況,來源:Bitcointreasuries.net

這些比特幣持有公司覆蓋多個不同國家,如數據圖所示,上市公司中有一半來自美國與加拿大,非上市公司中近一半來自美國。

F7gP0WnP5YTQO1ucKhGbjlcAoUi0BaQX8NnwINtV.jpeg

各國比特幣持有公司分布。資料來源:Bitcointreasuries.net;HashKey Capital 整理。

可以看到比特幣DAT的發展呈現多公司、多區域、穩步增長發展特色。

過去五年,DAT的標的資產差異化逐漸明顯,逐漸將BTC之外的數字資產囊括在 內,比如ETH、SOL等,這些標的資產多為高市值主流山寨幣。以太坊DAT始於今年4月份,且在7、8月份以近乎翻倍的速度快速增長。

1VzsqE9BLiIvlZdRAOsz3trjkzLtBwilteW9hEAk.jpeg

以太DAT持倉趨勢圖,來源:strategicetherreserv

相較於比特幣DAT,以以太坊為標的資產的DAT主體據統計為17家,總共持有3.88M 枚ETH。17家以太坊持有主體有15家上市公司,1 家準備上市,1家為鏈上協議。上市公司中有12家美國公司,3家中國(香港)上市公 司。這種分布與比特幣DAT相比存在明顯差異,尤其是存在鏈上協議ETH Strategy這 一個主體,其代幣為STRAT在Uniswap發行。這一情況源於以太坊與比特幣技術層面 的差異,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允許構建複雜的DApp,因此生態也更加豐富。

5Tsp3myIA2AHnfXdKrrKz2a5dc3jilsUn5q479rj.jpeg

各國家和地區的以太幣持有量,來源:strategicetherreserve,由 HashKey Capital 整理

緊隨其後為Solana,根據coingecko數據顯示共有8家上市主體持有,分布在三個國家。

LNOhBsPehwJHaxpaAt3ASQk2PvEjzKT8tnYb1odG.jpeg

Solana 的持倉情況(按國家/地區劃分),來源:strategicetherreserve,由 HashKey Capital 整理。

以比特幣、以太坊、Solana為標的DAT主體公司是目前主流的三大方向,相關信息匯總如下:

pVuW0c2xMp85RYdUsrztc2c11gZNTnpGuAjYxH1z.jpeg

數據截至2025/09/15,BTC持倉主體包含曾經持有且目前為0的主體,均不含ETF、DAO金庫等。以BTC、ETH、SOL為底層資產的三大DAT類別統計對比,來源:Bitcointreasuries.net、 strategicetherreserve、HashKey Capital整理

從表格中可以得知持有BTC的主體數量遠高於以太坊、Solana的,分別達到其15倍、 30倍,這種現象表明多數DAT公司選擇比特幣作為標的,同時展現了比特幣在加密貨幣世界的特殊地位。

進一步分析主體持有比例,BTC方面的DAT公司中最大持有者佔比為MicroStrategy達 到49%,遠高於第二名的13%。MicroStrategy的絕對佔比和高BTC體量隱藏著一定危機,作為市場風向標,當它出現比特幣售出或無法繼續DAT策略等行為或現象時將對 市場造成極大威脅。ETH方面最大持有者更甚,達到了55%,但第二名也達到了 21%,前三大佔比達到90%,結構失衡。SOL方面則由前三大主體平均各佔有30%,市場結構均衡。

3eeSJsGKP26i0TcV4eRoNIbYzTuILkG5uhTo3gIL.jpeg

以BTC、ETH、SOL為底層資產的三大DAT類別持倉分布對比,來源:Bitcointreasuries.net、 strategicetherreserve,由HashKey Capital整理。

除了以BTC、ETH、SOL為標的資產外,DAT的標的資產還涉及到其他資產,如公鏈資產TRX、SUI、XRP, 交易所平臺幣BNB,去中心化合約平臺代幣HYPE、川普家族平臺代幣WLFI等,這些DAT持有的標的資產量級在$300M~2B範圍內不等。進入2025年第三季度後這一現象繼續加劇,我們預計會有更多DAT以其他資產作為標的出 現。

除上述只買入單資產策略之外,以多資產為資產標的DAT公司逐漸出現,或進行標的資產調倉操作,如 Lion Group (LGHL)在9月份宣布將要將其所有的SUI、SOL轉換 成HYPE。另外這些DAT公司之間也開始存在互投現象,如Nakamoto Holdings(NASDAQ: NAKA)的子公司KindlyMD宣布承諾投資日本比特幣儲備公司Metaplanet 國際股權融資。

3. DAT 的特點

無論是單資產還是多資產的 DAT 公司,相較於傳統公司、ETF 等上市交易等金融產 品,DAT 作為一種新興的商業模式具有十分鮮明的特徵:

戰略公開性

公司需公開宣布其DAT策略,並定期披露持倉。這種承諾是獲取市場信任和溢價的基礎。例如,MicroStrategy 自實施BTC儲備策略以來發布了數十次買幣公告,向股東透明展示持倉變化。同時還引入了新的指標「比特幣收益率」,用以衡量每股所持有BTC數量的增長百分比。這種做法體現了DAT公司以長期持幣戰略自我約束、接受公眾監督的特點,不僅可以吸引偏好該策略的投資者,也讓市場對公司風險有清晰認知。

生態協同性

DAT公司的命運與其所持有的加密資產生態深度綁定。當企業大量持有某種代幣時,它事實上成為該區塊鏈生態的大型利益相關者,因而有動力投入資源推動該生態的發展。例如,前 述的BitMine公司持有巨量以太坊,並主動參與以太坊網絡的質押(staking)以協助維護網絡安全,同時獲取額外收益。公司自身成長與生態繁榮形成正循環——代幣升值令公司受益,公司壯大又進步支持生態。這種協同效應有助於構建價值閉環:DAT投資人和項目社區實現「雙贏」,推動整個數字資產生態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合規演變性

隨著監管環境的變化,DAT模式本身也在逐步機構化、合規化。早期企業直接持幣常被視作異類,高波動資產對財報的影響也令傳統審計頭疼。而如今從會計準則到監管政策都在適應這一趨勢。美國上市的DAT公司必須滿足嚴格的審計和資本充足要求,採用受監管託管機構保管數字資產,並遵守反洗錢和信息披露規定。與此同時,新產品如比特幣ETF提供了更多合規投資替代,但也迫使DAT公司提升自身規範運作水準,以在競爭中凸顯優勢。可以預見,未來DAT的運作將越來越接近主流金融機構的風範——既享受加密資產增長紅利,又遵循健全的風險管理與合規框架。

4 與其他金融工具的比較

在評估DAT的投資價值時,一個核心的視角是將其置於更廣闊的金融工具譜系中進行比較分析。我們選取了直接投資加密貨幣、加密貨幣現貨ETF、以及DAT公司股票三種方式,從流動性效率、風險收益特性、槓桿結構與下行保護四個關鍵維度進行剖析(詳見下表)。我們的分析表明,DAT並非對前兩者的簡單替代,而是作為一種更高級的、融合了股權與加密資產特性的複合型工具,為專業投資者提供了獨特的Alpha收益來源。

RrHqystuFQpLRDc9ebFJ6O6q8bLAf5EXpkaaTmDY.jpeg

超越 Beta:尋求結構性 Alpha

直接投資與ETF投資的核心是獲取加密貨幣的Beta收益,即市場的基礎性回報。 然而,DAT的投資邏輯超越了Beta,其核心魅力在於獲取結構性Alpha收益。

  • 對於直接持有者而言,其收益曲線與幣價高度重合,是一種純粹但也被動的風險暴露。

  • 對於ETF投資者而言,儘管獲得了合規性與便利性,但其收益模式本質上仍 是「幣價減管理費用」,未能擺脫Beta的範疇。

  • 對於DAT投資者而言,其收益來源是多元化的:它不僅包含了底層加密資 產的升值,更包含了一級市場折扣、智能槓桿運用、跨市場套利以及管理團隊執行力所帶來的溢價。這種Alpha並非來自市場波動,而是源於DAT這種特殊資本結構所內生的價值創造能力。

風險管理的維度升級: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利用

傳統的風險觀念將波動性視為需要規避的。而DAT提供了一種新視角:將波動性轉化為可管理的資源甚至利潤來源。直接投資和ETF投資者在下跌市場中幾乎無能為力,只能被動接受回撤。而DAT複雜的資本結構為其提供了多維度的風險管理工具。 其股價與NAV之間的折溢價變化,為市場提供了套利機會,這種套利行為本身就成為穩定價格的機制。

  • 通過發行非贖回型長期債務(如可轉債),DAT公司在牛市中可以放大收益,而在熊市中,其債務結構提供了緩衝,避免了Margin Call導致的強制性清算風險。

  • 當DAT股價因市場恐慌而跌破其資產淨值(mNAV<1) 時,這本身會吸引價值投資者和套利者入場,形成一種內置的「安全墊」機制,這是其他兩種投資方式完全不具備的動態風險調節能力。

綜上所述,不能簡單地理解為DAT只是「投資加密貨幣的替代途徑」,事實上DAT 是一種獨特的、自成體的資產類別。因此,對於尋求更高資本效率、更豐富策略工具和更主動風險管理方式的專業投資者和機構而言,DAT並非一個可選項, 而是一個必選項。它代表的不是對過去的替代,而是對未來投資範式的升級。正如HashKey集團創始人肖風博士所言:「ETF不錯,但DAT更好」。其更好之處, 正源於其無法被傳統金融工具所複製的、內生於其結構之中Alpha收益創造能力。

5. DAT 的意義

作為連接傳統金融世界與加密世界的新載體,數字資產財庫公司的出現具有多方面的重要意義。

DAT是傳統投資者進入加密生態系統的橋梁

與ETF類似,DAT公司為無法或不便直接持有加密貨幣的投資者搭建了橋梁。然而,DAT的運作方式比ETF更靈活,因為許多機構投資者(例如某些國家的公共基金、養老金等)受監管限制,無法直接購買比特幣或相關ETF,但可以購買海外上市公司的股票。因此,DAT結構可以擴大加密貨幣投資的潛在投資者基礎,並在遵守當地法規和投資政策的前提下,幫助傳統資本進入數字資產生態系統。

一些備受矚目的企業配置——例如 MicroStrategy 首次購買比特幣——也引起了企業財務部門、經紀商和其他金融機構的廣泛關注,從而促進了機構投資者對數字資產的更多參與。從這個意義上講,DAT 公司充當了傳統資本市場和加密貨幣生態系統之間的橋梁,使機構投資組合中的加密貨幣敞口正常化。

賦能區塊鏈生態,實現價值閉環

數字資產財庫公司的出現,還為加密項目生態引入了強大的新增資金來源,幫助項目實現內部價值循環。一方面,DAT公司持續在二級市場購幣並長期鎖倉,客觀上減少了代幣的流通供應,有助於維護幣價穩定和上漲,從市場層面支持了項目生態的幣值。

另一方面,由於持有大量某項目代幣,這些公司與項目官方(基金會)在利益上高度一致,皆希望生態繁榮、幣價上漲。管理人將會把持有的代幣貢獻給生態最需要的環節,比如參與 PoS 鏈的 staking 提高網絡安全,或將代幣出借給 DeFi 協議提供流動性,甚至投資生態內的初創項目,扶持實際應用落地。這種增長飛輪,可以讓生態賦能更有效率,實現DAT投資人和生態的共贏。

在短期波動中重新聚焦長期價值

DAT模式還引導市場關注點從短期炒作轉向長期價值創造。在傳統觀念下,加密貨幣企業往往被貼上「投機」、「波動劇烈」的標籤,投資者也熱衷於猜測幣價短期漲跌。而財庫公司明確表示其核心財務目標是每股所對應的數字資產淨值,而非追逐短期幣價波動。這意味著管理層更關心在若干年維度上能持有多少幣、幣本身內在價值能增長多少,而不會為季度盈虧去隨意買賣倉位。

當市場開始以類似評價價值投資公司的眼光來看待DAT公司時,整個生態的估值體系也趨於成熟穩定。長期投資者(如價值型基金)更有可能加入,提升投資者結構的穩定性,降 低股價和幣價的劇烈波幅。換言之,DAT模式幫助將「一味投機炒作」的注意力引導至「資產長期增值能力」的討論。它讓投資者思考:這家公司持有的這些比特幣/以太坊,五年十年後會因為生態的發展而更值錢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短期價格回調就不足懼。這樣的理念轉變,有助於數字資產領域湧現更多長期主義者,從而提升整個行業估值的穩健性與健康度。

結論

數字資產財庫 (DAT) 公司作為傳統金融與數字資產世界的交匯產物,正發揮著橋梁、賦能和定錨的多重作用。一方面,它們為傳統資金參與加密打開方便之門,壯大了加密市場的資金池和認同度;另一方面,它們自身的存在也在倒逼加密生態走向更成熟 ——無論是提升合規還是重視長期基本面。這類公司的崛起映射出數字經濟轉型的一個縮影: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將數字資產視作戰略資源來配置和運營。

在本系列報告的下一篇,我們將聚焦在 DAT 公司如何具體發行和運作,以及從投資人角度,如何判斷和評估 DAT 公司投資價值。

  • Related Posts

    以太坊基金會為何發力隱私領域?

    鄧通,比特鏈視界 據以太坊基金會10月8日公告,基金會將擴大…

    詳細解析 Kohaku 的端到端隱私解決方案和用戶體驗

    作者:Zhixiong Pan 來源:chainfeeds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2025年Meme幣數據報告:盈利秘訣揭秘

    • By jakiro
    • 16 10 月, 2025
    • 2 views
    2025年Meme幣數據報告:盈利秘訣揭秘

    以太坊「第二曲線」:超越 EVM的萬億結算層悄然成型

    • By jakiro
    • 16 10 月, 2025
    • 2 views
    以太坊「第二曲線」:超越 EVM的萬億結算層悄然成型

    CEX撤流動性和DEX撤池子rug

    • By jakiro
    • 16 10 月, 2025
    • 1 views
    CEX撤流動性和DEX撤池子rug

    從槓桿機制到流動性缺席引發的殺戮:流動性真空成因

    • By jakiro
    • 16 10 月, 2025
    • 3 views
    從槓桿機制到流動性缺席引發的殺戮:流動性真空成因

    4E Labs|押注未來:2025 預測市場的加密爆發

    • By jakiro
    • 16 10 月, 2025
    • 1 views
    4E Labs|押注未來:2025 預測市場的加密爆發

    DAT研究報告(一):背景與簡介

    • By jakiro
    • 16 10 月, 2025
    • 3 views
    DAT研究報告(一):背景與簡介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