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0·11那場驚心動魄的大崩潰中,大量散戶的倉位灰飛煙滅。突入其來的做市商撤退和流動性枯竭,像極了DEX上的撤池子rug。
「Rug」是「Rug Pull」的簡稱,字面意思就是「從你腳下猛地抽走地毯」,讓你摔個跟頭,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投資者瞬間血本無歸的遭遇。
「DEX撤池子rug」指的是一個加密貨幣項目的開發團隊,突然撤走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為該項目代幣提供流動性的所有資金,然後帶著錢徹底消失,導致代幣價格瞬間歸零,投資者無法賣出的一種詐騙行為。
原理就是,項目方為了能讓人們交易他們的新代幣(例如,”土狗”),需要創建一個交易對池子(例如,”土狗”/ETH)。他們需要投入一定數量的ETH和等值的”土狗”代幣作為初始流動性。
然後,項目方收買KOL大肆鼓吹項目,並輔之以小恩小惠的擼毛獎勵等活動,吸引大量投資者湧入。
當項目方認為已經吸引了足夠多的資金(ETH)進入池子後,他們會使用其擁有的流動性池子憑證,一次性將所有提供流動性的ETH和”土狗”代幣從池中撤走。
流動性池瞬間被抽乾,變得空空如也。
由於池子裡已經沒有ETH可以用於兌換,任何持有”土狗”代幣的人都無法將其賣出。
“土狗”代幣的價格在圖表上會呈現一條垂直下跌至零的直線,變得一文不值。
項目團隊則帶著所有騙來的ETH逃之夭夭。
在這裡,DEX交易協議(比如uniswap)本身只是充當了一個技術性中立的交易場所。換到CEX,就是某個中心化交易所,充當了交易場所的提供者。
而在DEX上發項目和撤池子的項目方,同時兼任了LP即初始流動性提供者的角色。
在CEX上,做市商只是流動性提供者,而不是項目方。
“土狗”代幣只是一個工具,一把鐮刀。事實證明,這把鐮刀未必需要自己打造。
完全可以使用其他人發的山寨項目(比如這個山寨幣那個山寨幣之流)來掩人耳目。
更厲害的辦法就是乾脆給散戶們提供一個人人自由發幣的工具,讓他們自己打造收割他們自己的鐮刀——甚至以「自由」、「公平」之名,鼓勵和引導散戶們發幣。
至於幣的名字,究竟是叫”土狗”還是叫”狗屎”抑或是叫做”6″,其實反倒是最不重要的事情——唯一重要的是,這個名字要「取之於社區」,以便於KOL傳播以及最大程度激發烏合之眾的狂歡。
這就是為什麼在一個稍稍清醒和理智的人看來,會隱隱覺得這種朝自己臉上塗屎的近乎行為藝術式的狂歡,非常地難以理解、不可思議。
《西部世界》一片中引用過莎士比亞的一句名言:那暴力的歡愉必將迎來暴力的結局。
KOL賣力鼓吹和社區狂歡無法掩蓋一個事實:所有代幣不管叫啥,都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空氣。
無論代幣情緒價格拉到多高,空氣終歸是空氣。
每一枚浮盈的代幣,都是莊家的債務。
所以當你在教鏈文章裡讀到那種大部分炒土狗的散戶都在浮盈、什麼A8A9遍地走的消息時,就應該知道,莊家的鐮刀落下已經是正在醞釀之中的事了。
根據DEX LP rug的原理,只要安排做市商(MM)突然撤退,就可以造成釜底抽薪的rug效果。
而且,每一個CEX本質上都是小院高牆的內盤。即便一個幣在其他平臺上也有,但是,只要在瞬間拔掉網線,把搬磚的卡住,封閉流動性互通,便可讓本平臺流動性枯竭,從容地關門打狗。
由於做市商不能真的跑路,那就坐實了詐騙之名,所以,必須在閃電rug、雷霆一擊之後,安排它們悄悄地回來。
這還因為提供場所的中心化交易所還要裝作體面,必須把插針下去的價格拉平到和其他平臺一致後才能重新開門。在此期間抄到異常低價的人越少,莊家損失就越小。
那麼如果只是現貨一下一上,沒有時間讓韭菜們在瞬時低點割肉,這閃電rug不就白辛苦白搞了嗎?
最好能讓韭菜們在瞬時低點強制割肉。
什麼工具能做到強制割肉呢?
恭喜你,答對了,是合約。
合約帶槓桿。槓桿可以強制平倉,俗稱爆倉。
爆倉者,自動割肉也。
一下一上,價格回來了,倉位爆掉了,錢收割到手了。
解釋解釋,安撫安撫,洗洗腦,這事情也就糊弄過去了。
不用跑路,體面地很。
最後聲明一下哈,以上都是純粹基於想像的虛構推演,不代表任何現實中真實發生的事情。如有雷同,純屬巧合。
記住,在金融的世界裡,現實比你窮盡最大想像力所能想像到的還要更魔幻、更殘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