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上鏈後 穩定幣是否繼續笑傲江湖?

作者:張烽

加密世界中的穩定幣看似堅不可摧的錨。它在市場的巨震與對「穩定」的極致渴求中崛起,成長為連接傳統金融與數字世界的關鍵橋梁。然而,一個關乎其命運的問題已然浮現:穩定幣的業務紅利期,這座看似堅固的金礦,究竟還能開採多久?這並非一個簡單的年限問題,而是一場關於技術、監管、貨幣主權與未來金融形態的宏大敘事。

一、穩定幣誕生背景與使命功能

穩定幣的出現,絕非偶然,它是加密貨幣原生生態在絕望中向傳統世界伸出的求生之手。

產生于波動市場中的生存渴求。 比特幣的夢想是「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但其價格的劇烈波動,使其在價值尺度和交易媒介這兩個貨幣核心職能上嚴重失靈。2017年的狂熱與2018年的寒冬,讓市場深刻認識到,一個沒有內在穩定性的金融系統,如同在驚濤駭浪中航行卻沒有壓艙石的船,隨時可能傾覆。無論是交易者尋求暫時的避險港灣,還是去中心化金融(DeFi)協議需要可靠的計價單位,市場都迫切呼喚一種既具備加密貨幣的全球性、即時性,又能保持價格穩定的工具。穩定幣,應運而生。

穩定幣的核心功能,可以歸結為三點。

一是交易媒介與結算工具。 它是加密貨幣交易所內流轉的「血液」,極大地降低了幣幣交易的摩擦和複雜性。在跨境支付與匯款領域,它展示了挑戰傳統SWIFT系統的潛力,實現了近乎實時、低成本的全球價值轉移。

二是價值儲藏與避險工具。 當市場暴跌,交易者可以迅速將波動的資產轉換為穩定幣,以「泊車」方式保住本金,等待新的機會。這在缺乏傳統避險資產(如法幣直接入口)的純加密生態中,是至關重要的安全閥。

三是DeFi 世界的基石資產。 在整個DeFi樂高中,穩定幣是幾乎所有積木的核心原材料。它是借貸協議的抵押品,是去中心化交易所(DEX)的流動性池主要構成,是收益農場(Yield Farming)的生息資產。

正是這些剛需,推動了穩定幣從無到有,進而爆炸式增長,形成了今日千億美元級別的龐大市場,開啟了它的第一個,也是最輝煌的紅利期。

二、穩定幣與央行數字貨幣的異同辨析

然而,當穩定幣高歌猛進之時,另一股力量正在由國家層面悄然升起——主權數字貨幣(CBDC)。二者形態相似,都表現為數字 token,但基因迥異,如同田野間蓬勃的雙生花與由國家精心培育的參天大樹。

相同之處在於其數字形態與效率追求。 兩者都立足於區塊鏈或類似的分布式帳本技術(DLT),旨在提升支付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並適應日益數位化的經濟形態。它們都試圖解決傳統金融體系中的一些痛點,如跨境支付的遲滯與高昂費用。

然而,其差異是根本性的,決定了它們不同的發展路徑與命運。

去中心化信任 vs. 國家主權信用。 這是最核心的區別。以USDT/USDC為代表的法定貨幣抵押型穩定幣,其信用最終來源於託管銀行中的美元儲備(儘管透明度屢受質疑),這是一種對傳統信用的「鏈上映射」。而CBDC的信用直接源於中央銀行的資產負債表,是國家主權信用的數位化延伸,具有法償性,其信用等級是任何私營機構無法比擬的。

市場驅動與合規博弈 vs. 頂層設計與法律強制。 穩定幣由私營企業發行運營,其規則由市場和技術社區共同塑造,始終在全球監管的灰色地帶中探索與博弈。CBDC則由中央銀行主導設計、發行和監管,從誕生之初就嵌入現有的法律與監管框架,具有強制性。

匿名性與透明性的權衡。 穩定幣(尤其是基於公有鏈的)提供了一定程度的偽匿名性,雖然交易記錄公開可查,但身份可與地址分離。而CBDC在設計上必然面臨「可控匿名」的難題——央行需要在保護公眾隱私和滿足反洗錢、反恐融資、貨幣政策實施等監管需求之間取得平衡,這可能導致一種中心化的、更可控的金融監控能力。

體系外的「水龍頭」 vs. 體系內的政策工具。 穩定幣的發行量主要由市場需求決定,它像是一個游離在傳統貨幣政策之外的「水龍頭」,其大規模流動可能對小型經濟體的金融穩定和貨幣政策傳導構成衝擊。而CBDC本身就是貨幣政策工具的直接載體,央行可以通過它更精準、高效地實施利率政策或進行結構性調整。

三、中美穩定幣處理模式的深度剖析

面對穩定幣與CBDC這一組新命題,中美兩個大國基於其金融體系、監管哲學和全球戰略,展現了截然不同的應對模式。

美國的模式可概括為「市場先行,監管收編,雙軌並行」。 作為一個擁有強大金融市場和科技創新能力的國家,美國對穩定幣展現出驚人的包容性。USDC等合規穩定幣已得到監管機構的初步認可,國會也在積極推動立法,旨在將穩定幣發行納入聯邦監管框架,為其「正名」。

與此同時,美國已經通過反CBDC法案,短期內趨勢已經明朗。而數字美元(Digital Dollar)的研發雖在推進,但態度審慎,更側重於研究其對金融體系、隱私和國際貨幣地位的長期影響。美國的策略很可能是允許私營穩定幣與未來可能出現的數字美元共存競爭,形成一個以美元資產為錨的、更具活力的數字貨幣生態系統,從而進一步鞏固美元的全球霸權。

中國的模式則是「主權引領,逐步發展,生態閉環。 中國採取了清晰而堅決的路徑:堅決禁止任何私營機構在大陸地區發行穩定幣,視其為對金融安全和貨幣主權的潛在威脅。與此同時,中國全力推進數字人民幣(e-CNY)的研發與試點,使其成為全球CBDC的領跑者。e-CNY的戰略定位非常明確:主要服務於國內零售支付場景,提升支付效率,加強貨幣政策有效性,並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新的技術支點。中國正在構建一個以數字人民幣為核心、各類金融機構為節點、完全在主權管控下的數字金融生態。對於境外的穩定幣,中國保持著高度警惕,嚴格限制其在國內市場的流通和使用。 2025年9月中國央行推出數字人民幣國際運營中心,其中包括了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平臺、區塊鏈服務平臺和數字資產平臺,可以說幾乎涵蓋了穩定幣的所有功能。

這兩種模式,反映了「市場驅動創新」與「國家主導安全」兩種哲學在數字貨幣時代的激烈碰撞,也預示著未來全球數字貨幣格局可能出現的分化。

四、穩定幣與央行數字貨幣在未來區塊鏈經濟中的作用

即便面臨央行數字貨幣的競爭,穩定幣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內,仍將在區塊鏈經濟體系中扮演關鍵角色,但其功能會演進和深化。

在典型的Token經濟體生態中,支付流通職能如同血液系統,至關重要。服務型代幣與權益型代幣分別承擔著生態內資源訪問和治理分權的功能,而支付型代幣則專注於價值尺度與交換媒介。在這一領域, 穩定幣與央行數字貨幣(CBDC)構成了兩種各具優勢的技術路徑。

穩定幣,尤其是主流合規品種,其核心優勢在於繼承了區塊鏈原生的開放性與全球性。 它在無需許可的公鏈上運行,能夠無縫嵌入各類去中心化金融(DeFi)應用與全球貿易場景,為服務型與權益型代幣提供極佳的價值錨定和交易對,極大地提升了資本流動效率。然而,其信用依賴於商業機構的儲備金管理,存在潛在的信用風險和監管不確定性。

央行數字貨幣則代表著國家信用的數位化延伸。其最大優勢在於法償性與絕對的法律保障,提供了最高的穩定性和支付終局性。 在法律框架清晰的境內支付、以及與傳統金融體系對接的場景中,CBDC具有無可比擬的公信力。但其設計往往更為中心化,可能在跨境流動和與某些去中心化協議的兼容性上存在限制。

總之,兩者並非簡單的替代關係,而是構成了互補格局。 穩定幣長於驅動開放、創新的全球加密經濟網絡,而央行數字貨幣則致力於夯實國家主導的數字金融基礎設施。 在未來複雜的多鏈、多經濟體世界中,它們很可能根據不同的應用場景與監管要求,長期共存、協同發展,共同支撐起繁榮且多元化的Token經濟生態。

五、也許穩定幣並非不可替代

回到最初的問題:穩定幣的業務紅利期還有多長?或許正站在一個歷史的拐點,取決於三個關鍵變量的演變速度。

全球監管的落地速度與嚴苛程度。 一旦主要經濟體(尤其是美國)建立起嚴格的監管框架,穩定幣的「野蠻生長」紅利將宣告結束,進入一個合規化、利潤攤薄的成熟競爭階段。

主要經濟體CBDC的成熟與推廣程度。 假如未來數字美元、數字歐元等主流CBDC正式推出並開放給非居民使用時,它們將憑藉其無與倫比的信用優勢,在跨境支付等大量場景中對穩定幣形成直接的、降維打擊式的替代。

區塊鏈技術本身與跨鏈互操作性的演進。 如果未來出現更優的、無需依賴價格穩定資產作為抵押品的去中心化價值尺度方案,穩定幣的基石地位也將被動搖。

穩定幣 是舊體系失靈與新體系未立之間的歷史產物。它成功地完成了其作為「橋梁」和「催化劑」的初始使命,啟蒙了市場對數字穩定價值的需求。 隨著主權數字力量的進場和技術的迭代,穩定幣的「必需品」光環將可能逐漸褪去,最終或許演變為未來多元化數字資產格局中的一種重要選項,而非唯一核心。

它的紅利期,是時代賦予的窗口期。這個窗口不會突然關閉,但會隨著主權數字洪流的逼近而緩緩收窄。可能我們需要從追逐紅利的短視中抬起頭,思考如何構建更深的價值、更好的合規性與更可持續的生態模型,正所謂世界之大,「唯變不易」。

  • Related Posts

    以太坊「第二曲線」:超越 EVM的萬億結算層悄然成型

    9 月 3 日,自稱「以太坊生態的機構級產品、BD 和市場部…

    CEX撤流動性和DEX撤池子rug

    在10·11那場驚心動魄的大崩潰中,大量散戶的倉位灰飛煙滅。…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2025年Meme幣數據報告:盈利秘訣揭秘

    • By jakiro
    • 16 10 月, 2025
    • 2 views
    2025年Meme幣數據報告:盈利秘訣揭秘

    以太坊「第二曲線」:超越 EVM的萬億結算層悄然成型

    • By jakiro
    • 16 10 月, 2025
    • 3 views
    以太坊「第二曲線」:超越 EVM的萬億結算層悄然成型

    CEX撤流動性和DEX撤池子rug

    • By jakiro
    • 16 10 月, 2025
    • 1 views
    CEX撤流動性和DEX撤池子rug

    從槓桿機制到流動性缺席引發的殺戮:流動性真空成因

    • By jakiro
    • 16 10 月, 2025
    • 3 views
    從槓桿機制到流動性缺席引發的殺戮:流動性真空成因

    4E Labs|押注未來:2025 預測市場的加密爆發

    • By jakiro
    • 16 10 月, 2025
    • 1 views
    4E Labs|押注未來:2025 預測市場的加密爆發

    DAT研究報告(一):背景與簡介

    • By jakiro
    • 16 10 月, 2025
    • 3 views
    DAT研究報告(一):背景與簡介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