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Z、孫宇晨、杜羅夫…每一位加密生態創始人裹挾在市場的巨浪下,或呼風喚雨,或鋃鐺入獄,或隱姓埋名,或背井離鄉,資本的故事仍在繼續…….
資本市場就像一場遊戲,只有掌握正確的策略才能成為最後的贏家。
隨著社交媒體Telegram創始人兼執行長杜羅夫在法國巴黎附近一機場被捕,這一事件的後續影響在持續發酵。
負責該案的巴黎檢方在一份聲明中稱,法國對杜羅夫提起的指控多達十幾項,法國政府相關部門正在調查Telegram平臺上涉及詐騙、販毒、有組織犯罪、兒童色情、宣揚恐怖主義及傳播黑客工具等不法行為。杜羅夫被指沒有採取相應措施阻止這些罪行。
基於Telegram的TON鏈生態在2024年以來出現爆發趨勢,Telegram的Web3土壤給予了TON鏈生態在社區和生態裂變的土壤。而在杜羅夫被捕後,TON網絡發生兩次負載異常的重大中斷,Toncoin也遭遇了超過20%的崩跌,目前以131億美元的市值跌落至Crypto代幣市值第十位。
無獨有偶,在金錢永不眠的Crypto圈內,杜羅夫這樣的故事每天都在上演。
有不少呼風喚雨的江湖大鱷都已鋃鐺入獄淪為階下囚,有「加密貨幣之王」之稱的美國加密貨幣交易平臺FTX創始人SBF因竊取客戶80億美元,在美國被判25年監禁;一己之力掀起黑天鵝事件,引發三箭資本、BlockFi、FTX、Slivergate連環破產的Terra創始人,韓國幣圈第一人Kwon DO 被關押在黑山等待著後續審判;受到Terra案波及,三箭資本聯合創始人Zhu Su在試圖離境新加坡時被捕;頂著華人首富光環,有著第一大交易所美稱的幣安出創始人趙長鵬(CZ)因洗錢違規和違反美國制裁規定被判處4個月監禁,目前仍在美國服刑。
除了這些大佬以外,FBI一直致力於挖掘出BTC網絡創始人中本聰的真實身份,XRP在與SEC的世紀官司前段時間剛剛迎來階段性「勝利」,但SEC沉默的態度似乎預示著這一風波還未徹底結束。一直站在聚光燈的舞臺下有著幣圈90後首富之稱的孫宇晨和他的波場,如同一位精妙的木偶師,在中美監管目光審視和調查下,努力編織著自己的故事。
最近,OpenSea收到SEC韋爾斯通知——美國SEC對在美上市公司進行民事訴訟前發出的非正式提醒,成為繼CoinBase、Li-do、Bittex、Uniswap、Robinhood之後又一個被SEC盯上的加密項目。
似乎每一個加密之星都會捲入到監管和法律的灰色地帶,受到強監管的鐵錘。一方面是整個加密行業欣欣向榮,公鏈生態如雨後春筍般綻放,GameFI生態成為東南亞地區底層人民的救命稻草,加密力量開始滲透影響美國大選,BTC有望在川普入駐白宮後成為美國戰略儲備。另一方面,是在鋼絲上跳舞的加密公司和交易所,在合規、洗錢和反恐的達摩克利斯之劍下等待著命運的審判,同樣的大多數加密貨幣開發者,不管是處於安全考慮還是踐行去中心化的信仰大多都選擇隱姓埋名。
從2008年比特幣白皮書誕生以來,16年的時光維度下,Crypto行業人潮湧動,技術的更迭和商業故事的興亡如同過江之鯽衝刷在時代的礁巖之上。當我們回頭望去,卻看到時代印記下一個個鮮活的人物正深陷在命運的泥潭裡。
Ton生態始祖:「網絡羅賓漢杜羅夫被捕,強勢崛起的TON生態會被影響嗎?
和眾多陷入泥潭的Web3大佬不同,被譽為「網絡羅賓漢」、「俄羅斯扎克伯格」的Telegram創始人杜羅夫和他的Telegram成名於傳統的商業世界。這位游離於監管體系之外的天才開發者在各國政府眼中是叛逆者,而在杜羅夫眼中,自己僅僅是一個自由主義者,在他看來財富和服從監管從來沒有自由重要。
「我並不是為了自由而戰,只是用自己的存在證明自由並未消失。」——杜羅夫曾經說道。
早在2006年,依託於扎克伯格FaceBook的靈感,杜羅夫和他的哥哥就在俄羅斯創建了VK社交平臺並在俄語世界大獲成功,雖然VK讓他獲得了財富自由,但在監管問題上卻和俄國政府產生了諸多摩擦。俄聯邦安全局曾要求VK上交部分在網絡上帶頭煽動基輔問題的個人信息,但遭到了杜羅夫的嚴厲拒絕。以商業個體對抗國家強權,下場可想而知。
在VK事件上,杜羅夫怒斥了俄羅斯政府和準備收購VK的大資本——雖然他個人的財富已經足以躋身財富圈的頂端,但是杜羅夫如同一個貧窮的為技術和自由吶喊的程式設計師一樣,在與整個強權世界鬥爭。故事的終章在武裝部隊夜襲杜羅夫家之後戛然而止,杜羅夫失去了VK的控制權,最終被一家克裡姆林宮的親近公司Mail.ru 所收購。
而這種不畏強權,崇尚自由主義的精神日後也進化成了Telegram的文化內核被Crypto圈所推崇。
在2013年,杜羅夫和他的哥哥尼古拉一起創辦即時通訊軟體Telegram——這一目前全球用戶超過10億的頂級社交軟體,這一次杜羅夫的目標只有一個:創立一個自由的軟體,並將捍衛個人自由和隱私放在首位。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杜羅夫在出售了自己VK股份後也清退了在俄羅斯的房產,隨後離開了俄羅斯移居到了杜拜——從此杜拜成為了Telegram的大本營,杜羅夫也開啟了自己的流浪人生。吸取了VK事件的教訓,除俄羅斯國籍外,杜羅夫還拿下了阿聯、法國以及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的國籍。如同紙飛機的圖標,可以飛向四方。
Telegram這一全球全球用戶量超10億的社交軟體有著端到端加密的世界上最安全和匿名聊天平臺之稱——其應用的加密模式基於256位對稱AES加密,RSA 2048加密和Diffie-Hellman的安全密鑰交換協議,採用兩點直連傳輸,並使用密鑰加密,沒有第三方伺服器留存也無法被破譯,並且軟體內部提供了閱後即焚功能。
杜羅夫不願意將Telegram納入各國內容審核的監管體系的態度,這種極致浪漫的自由主義很快為Telegram吸引了無數的用戶,但它如同一把雙刃劍,既成為加密世界的首選社交軟體,也為恐怖主義提供了便利的溫床,讓主流國家芒刺在背,如鯁在喉。
TON區塊鏈的生態發展是Telegram商業模式中變現非常重要的一環,一方面作為技術宅的杜羅夫本身就是Crypto的擁躉。同時,Telegram的隱私保護差點斷送了商業廣告變現之路,而龐大的用戶基礎和社區文化的繁榮簡直就是Crypto公鏈的滋養地。TON的戰略意義是能為 Telegram 用戶提供快捷安全的去中心化支付和數字身份。基於這種屬性,TON必須是一條高性能公鏈,可擴展和可分片成為了TON發展的路徑,這也是TON生態最終選擇異步架構的原因——雖然在部分領域會受到限制,但大規模的用戶應用才是TON需要解決的問題。
比較有意思的一點,Telegram的公共頻道的廣告流量變現,最終是通過TON實現的。
目前TON生態依託於Telegram的龐大用戶基礎為基礎的曝光和病毒式營銷和TON的技術支持,生態支付、錢包為底層,GameFi、NFT、MeMe的項目都獲取了超過一般Crypto的用戶基數和快速增長。比如DOGS和Notcoin項目,都在短時間內都積累了數百萬用戶。可以說,2024年牛市的開端是比特幣ETF,敘事的熱點是MeMe和DePIN,那麼最強勢公鏈絕對是當紅炸子雞TON。
但在杜羅夫被抓後,TON生態的發展就要緩緩地打起一個問號了。
其實Telegram的法律風險一直圍繞著杜羅夫,早在2015巴黎襲擊事件之後,Telegram就被法國方面指控沒有在反恐問題上履行義務。而這次杜羅夫被捕,法國政府指控Telegram在當局要求調查平臺上非法行動時拒不答覆,杜羅夫也在明知平臺上存在犯罪活動不作為。
Telegram在各國反擊恐怖主義、政治糾紛和局部戰爭「參與者」的背景下,儼然成為了各國政府的眼中釘,尤其在本次俄烏衝突中成為了作戰雙方的通訊工具。西方陣營不止一次想要獲取俄羅斯的通訊內容。此次杜羅夫被捕,多位專家分析也是因為地緣政治的需求。
目前,杜羅夫已經提供了 500 萬歐元的保證金、並被禁止離開法國領土。他最高面臨20年的刑期,在這樣的高壓下,能否堅持自己對於自由底線的追求,恐怕有些艱難。
而對於TON生態的直接影響,在杜羅夫被捕,隨著區塊鏈網絡發生兩次重大中斷,導致區塊生產陷入停滯,由此引發了局部恐慌,產生了超過20%的跌幅地震。流動性的短暫回撤後,下一個嚴峻問題就是由於受到了西方國家的狙擊,過往TON生態的用戶社區利好讓交易所趨之若鶩,但當下卻要考慮風險把控,過去幾個重量級項目的預期都是上線幣安,而眼下恐怕類似的預期都要落空。
但好在TON生態足夠的去中心化,由Telegram和TON搭建的Web 2和Web 3的橋梁,似乎並不太會受到杜羅夫事件的長久性牽連,對於TON真正的考驗是,如果Telegram生態真的被納入監管和留下後門,他的生態還能一直繁榮麼?
幣安生態始祖:前「華人首富」CZ在美服刑
在財富效應集聚,金錢永不眠的Crypto行業,在金錢和權利的邊緣,在真實和虛擬的世界中心,這位曾經登頂福布斯榜單的前「華人首富」,甚至縱觀人類歷史,幣安的創始人CZ的故事都堪稱傳奇。
甚至再堅定的比特幣信仰者都很少有CZ這樣的勇氣和魄力,在比特幣在暴漲後來到200多美元的位置時,剛剛接觸比特幣白皮書的CZ就有勇氣All in進來——他賣掉了上海的住房,全倉了比特幣。也為自己的傳奇人生拉開了帷幕。
CZ的前半生一直與證劵交易打交道,當他接觸到Crypto行業,有著交易敏感度的CZ很快就發現,這個行業不僅充滿了原始的機會,同時也充斥著荒蠻和欺詐。甚至當時的比特幣主要交易場景是暗網。而正是這樣的非法交易猖獗,也在快速推動著比特幣價格的高漲。
在僅僅接觸這個行業一年之後,全球最大的比特幣交易所Mt. Gox暴雷,其被懷疑監守自盜的問題讓75萬枚比特幣丟失。看到了機會的CZ,在2017年推出了自己的交易所——幣安,一個聽名字就足夠安全的交易所,這在當時的市場也是大家最樸實的希望。
事情的轉機來自94文件下發之後,在清退ICO之後,由於按照漲幅後的價格進行了全額清退,幣安迎來了註冊量的快速積累。在國內日趨嚴厲的監管體系下,CZ和他的幣安開始出走海外,拉開了他數字遊民的帷幕。
與已經經過市場洗禮,高度內卷的國內市場不同,幣安在海外市場如魚得水,上線5個月後,幣安就以高效的性能吸引了600萬用戶,覆蓋180多個國家,單日交易量超過30億美元。也一躍成為了全球最大的Crypto交易所。
但幣安和傳統世界的摩擦從他的體量開始膨脹的這一刻開始,最早的衝突是與投資屆的巨無霸紅杉資本。紅杉資本被稱為古典投資的股權投資屆一哥,由於紅杉資本從估值到後期背調再到投資的流程太長,CZ直言:你們給的估值,現在太低了。轉身投入了IDG的談判。
雖然CZ稱與IDG談的是B輪融資,但是在紅杉資本的高壓和法院的介入,IDG的投資也最終泡湯。在後來幣安徹底崛起後,CZ就開啟了反擊,所有與紅杉資本相關的項目都不能在幣安上所。
不過幣安的全球化策略,很快就迎來了第一個問題:由於KYC流程的不嚴謹和全世界的野蠻生長,讓很多來源不明的錢開始通過幣安進行交易。尤其在美國財政部高風險地區名單上的國家和地區,美國政府懷疑其中有可以涉及毒品、恐怖主義、兒童虐待等。
2021年5月,彭博發布報告稱,幣安正面臨來自美國的洗錢與逃稅調查。2021年8月,幣安開始要求客戶提供KYC信息。
幣安真正的麻煩來源於和FTX的鬥爭以及背後美國政府對於全球Crypto市場的高壓管控。在這場商業戰爭中,FTX這個商業帝國在不到10天的時間裡一夜崩塌,而CZ就是親手將棺材釘上最後一顆釘子的人。在Alameda Research流動性問題暴露之後,SBF開始緊急救火,而CZ卻表示,擔心Luna式崩盤,將拋售FTT,針鋒相對溢於言表。在SBF回天乏術和幣安達成了收購計劃後,幣安卻撕破了協議,表示將放棄收購FTX。
這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最終完成了對FTX的覆滅。但幣安的態度可能真正的惹惱了華爾街和白宮的人。不僅僅是幣安沒有完成對FTX的援救導致了美國市場出現系統性金融危機,更重要的是,美國不能容忍世界最頂級的數字貨幣交易所不受自己把控。
各國的監管問題來時相繼找上趙長鵬——野蠻生長時代留下的難題讓幣安不得不開始頻繁面對傳統監管部門的問詢,新加坡警察部隊對幣安展開金融犯罪調查,杜拜虛擬資產監管局要求幣安提供更多關於其審計程序的信息,以及在2023年3月,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和美國財政部起訴CZ和幣安多次違反《商品交易法》和相關規定。同時,美國司法部也提起了對CZ的多項刑事指控幣安被控三項罪名,包括違反洗錢規定、串謀開展無牌轉帳業務以及違反美國制裁規定,而幣安面臨的指控核心集中在違反反洗錢規定上。
美國司法部長Merrick B.Garland稱,幣安平臺上擠滿了世界各地的犯罪分子,他們利用幣安將各類非法資金和其他犯罪所得通過加密貨幣進行轉移。美國財政部稱,幣安的違規行為包括未能防止和報告與恐怖分子的可疑交易,包括哈馬斯、巴勒斯坦伊斯蘭聖戰組織、蓋達組織和伊拉克與敘利亞的伊斯蘭國。法庭文件顯示,幣安允許了至少110萬筆相關交易,金額超過8.98億美元,涉及伊朗客戶。
再經過反覆的權衡和談判,幣安及其 CEO CZ承認了多項美國司法部的刑事指控。此外,幣安將支付18億美元的刑事罰款,並被沒收25億美元。罰款總額為43億美元,其中34億美元將支付給美國財政部金融犯罪執法網絡局,另外9.68億美元將支付給財政部制裁部門。這是美國財政部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罰款。
幣安也將完全退出美國市場,Binance.US的幣安美國子公司將繼續在美國經營,CZ 同意辭去 幣安CEO 一職,並被禁止在幣安擔任任何領導職務。
4月30日,美國地區法官理察·瓊斯判處CZ在西雅圖監獄服刑四個月,他目前的釋放日期定於9月29日。毫無疑問,如果最終CZ金盆洗手就此隱退,他將成為這個行業的人生贏家。即使當下鋃鐺入獄,即使這樣的判決在未來可能會影響到幣安的長久低位——畢竟當初幣安能夠崛起就是因為市場的機會,而現在他們把機會留給了後來者。
幣安的龍頭交椅還能坐多久還尚未可知,幣安在現貨和衍生品交易市場一直都表現出色。然而最近,其交易量佔比一直在下降。根據 The Block 的數據,幣安在現貨市場的份額已從今年早些時候的 62% 以上下降至 37%。在期貨市場,幣安在未平倉合約上的領先地位也被芝商所超越。
另一方面,BNB的表現和BSC也出現疲軟,在新公鏈的衝擊和交易份額的下滑面前,幣安究竟還能維持現在的領先低位多久,不僅要打個問號。
但最起碼,CZ的Crypto十年,充滿了傳奇的色彩。
Tron生態始祖:充滿爭議的孫宇晨和他的波場
如果說在Crypto最成名的中國創業者,除了CZ以外,孫宇晨當首屈一指。
而說起孫宇晨,這位一手創辦了波場,有著最頂尖營銷手段和把握機會嗅覺的能人身上充滿了爭議性標籤——北大天才少年、抄襲者、創業者、幣圈新貴、一夜暴富、炒作高手、百億身價、幣圈賈躍亭、巴菲特午餐終結者、格瑞那達大使等。
孫宇晨創立波場的時機正是ICO最火爆的2017年,在波場的白皮書中,孫宇晨構想了「一個全球範圍內去中心化的自由內容娛樂體系」。但當時的波場白皮書,被很多業內人士詬病沒有技術創新,充滿了對以太坊的抄襲。這在後來也引起了V神和孫宇晨在社交媒體上的隔空互懟。
但在充滿了泡沫的2017年,在營銷高手孫宇晨的推廣下,吳忌寒、李豐、帥初,戴威等人的名字出現在了波場的私募名單中,頂著「空氣幣」的質疑波場發行1000億個波場幣,並通過ICO完成募資約4億元。波場也在這波浪潮下,順利起飛,孫宇晨真切的實現了自己的財富目標。
到了2018年,波場TRON市值成功躋身突破全球虛擬貨幣前十。
除了波場的成功以外,孫宇晨似乎有一種能力,每一次都能重壓高回報賽道並毫不猶豫的套現離場。社交媒體一直流傳著一種開玩笑的說法:孫哥一笑,生死難料。
在波場上漲最瘋狂的時候,孫宇晨曾連續19天發送2億個TRX到交易所兌換成以太坊,這無形中形成了砸盤套現。而坊間一直流傳的孫宇晨和火星人徐子敬的投資利益糾紛故事,徐子敬一直保持著沉默。
在2019年,孫宇晨花費456萬美元拍下巴菲特午餐。彼時孫宇晨正深陷超級波場社區騙局跑路的爭議泥潭之中,在整個宣傳過程中,超級波場社區一直強調和波場聯繫緊密,但波場和孫宇晨方面一直沒有強有力的出面反駁。直到波場超級社區跑路後,孫宇晨才出面澄清該項目與波場並無關係。顯然這樣的說辭並不能說服大家。甚至在孫宇晨發微博闢謠的時候,全程都並未提及波場超級社區這個名字。
就在超級波場社區事件發生後不久,財新社突然爆料:經調查確認,自2018年6月起,監管部門就對孫宇晨等Crypto行業部分敏感身份人群下達了邊控指令。國家網際網路金融風險專項整治小組辦公室已就孫宇晨涉嫌非法集資、洗錢、涉黃、涉賭等問題,建議公安機關對其立案調查。
對此,孫宇晨第一時間回擊報導不實。「財新網的報導完全不實,我一切平安,待病情恢復好轉後,就會與外界見面,讓大家擔心啦。」
同時,孫宇晨在其推特上連發兩條推文,背景都展示出其在舊金山的家中,以及背後的舊金山的標誌性建築海灣大橋。
然而罕見的是,在第二天,孫宇晨在微博上發布了道歉聲明。全文中孫宇晨對自己過度營銷,熱衷炒作的行為,深感愧疚。並表示財新是自己大學時期就訂閱,反覆學習的聲名卓著的期刊,胡舒立女士也是其極為尊敬敬仰的前輩老師。同時也對王小川表達了歉意,並表示積極配合監管機構對我們的調研與指導。
值得一提的是,致歉信中「監管機構」出現9次,而直到目前為止,孫宇晨也並未在公開場合在中國大陸現身。
此後沉寂了一段時間的孫宇晨,在GameFi賽道爆火時,波場推出了生態首個GameFi項目Win NFT Horse。在孫宇晨看來,GameFI將如同DeFi一樣,成為下一個區塊鏈的爆點。Win NFT Horse是由波場、APENFT基金會和Winklink聯合推出的GameFI+NFT項目。
得力於孫哥喊單和帶熱度的影響力,賽馬不僅給GameFI賽道添了一把柴,還將Win NFT Horse推到了整個鏈遊的熱度最頂端。玩家可以通過比賽獲取NFT代幣獎勵,顯然,波場的目標是狙擊Axie Infinity。WIN代幣也成為了BTT之後在幣安上架的第二個TRON代幣。
然而花團錦族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Win NFT Horse的玩家開始集中反饋提現出了問題。官方的沉默很快匯聚成了推特上的罵聲一片。
不久後,孫宇晨終於發文回應:網傳賽馬不能提現是不屬實的,真實情況是賽馬遊戲由於特別火爆,體現需求激增,原系統無法承載如此大規模的提現請求,已開發好自動提現和風控系統,爭取48小時後處理所有積壓問題。
事實證明,賽馬遊戲的提現難題最終確實被解決,但是賽馬遊戲的熱度經此一役,也讓眾多玩家失去了耐心,導致一瀉千裡。作為當時最火的GamrFi項目,賽馬的退燒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讓整個GameFi市場趨冷,甚至整個大盤在GameFi降溫後都經歷了一段時間的寒冬。
到此為止,儘管波場生態發展的如火如荼,但波場生態的項目代幣,JST、BTT、WIN都沒能逃脫火爆過後暴跌的命運。
一直身處漩渦中的孫宇晨很快給自己找到了一個全新的身份,格瑞那達常駐 WTO 大使、特命全權大使。而作為回報,孫宇晨創建的波場在內的多個代幣,成為了格瑞那達的法定數字貨幣。波場TRON還將為多米尼克的提供區塊鏈基礎設施,並被授權發行國家代幣多米尼克幣(DMC)。
雖然格瑞那達則是加勒比地區最貧窮的國家之一,但一個常駐 WTO 大使的身份,顯然是能夠在一些麻煩事情找上門的時候,成為有力的庇護。
有了官方身份,孫宇晨很快將目標瞄準了交易所,曾經的三大交易所之一的火幣就被孫宇晨納入囊中。而在此不久後,改名為火必的交易所就和多米尼克政府合作,推出了多米尼克數字公民玩法。而比較值得玩味的是,大陸公民可領多米尼克數字身份,進而在火必等平臺上進行虛擬貨幣的交易活動,這無形之中繞開了交易所的KYC監管。
果然,孫宇晨如同有預見能力一般,麻煩很快就找上門來。先是美國科技博客The Verge發布的一篇報導中,The Verge髮長文給孫宇晨列了多條「罪狀」,包括曾在XN貨幣交易所Poloniex期間涉嫌欺詐、躲避ICO(首次代幣發行)禁令、洗錢、逃避法律等多項罪名,並稱正在被FBI調查,美國國稅局也計劃發起訴訟。
當時孫宇晨連發五條推特予以強硬回應。並表示做為格瑞那達駐世界貿易組織的大使,他在任職期具有廣泛外交豁免權,包含民事和刑事領域內的肯定維護,這就意味著FBI或美國國稅局並對進行的一切調研或起訴都無法律認可。這一身份不但授予他特殊訴訟地位,也成為他辯駁的關鍵依據。
2022年6月,格瑞那達換屆選舉後,孫宇晨被剝奪了大使身份,當時授予孫宇晨職位的新國民黨被全國民主大會罷免。孫宇晨也公開確認自己已於2023年3月31日卸任格瑞那達駐WTO大使身份。
據 Coindesk 報導,SEC宣布對孫宇晨及其三家全資公司Tron Foundation Limited(波場)、BitTorrent Foundation Ltd.和Rainberry Inc.(前身為BitTorrent)向紐約曼哈頓地區法院提交訴狀,指控孫宇晨未經註冊提供和銷售加密資產證券Tronix(TRX)和BitTorrent(BTT),以及通過大量的洗牌交易(wash trading)欺詐操縱TRX的二級市場,涉及同時或幾乎同時買賣證券,使其看起來交易活躍,但實際受益所有權未發生實際變化。
而波場方面回應稱,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的民事訴訟缺乏依據。孫宇晨也向法院申請了駁回,並強調SEC對自己在新加坡的波場基金會沒有管轄權,TRX上的BTT完全是境外銷售,並以採取相關措施避開美國市場。而SEC反擊認為,在2017年到2019年,孫宇晨在美停留時間超過380天。目前該案件已被法院駁回,法官選擇站在了波場這邊。
在SEC的指控中,孫宇晨的Bittrex涉嫌洗錢交易以及銷售未經註冊證劵,SEC提出這樣的指控,無疑是認為孫宇晨觸碰了其監管的底線,不知SEC是否會輕易放棄?要知道,SEC對Crypto涉及到銷售未經註冊證劵問題的問題幾乎零容忍,而涉嫌洗錢交易的指控顯然更為嚴重。
話又說回來,如果面對中美的調查壓力,國籍和執法邊界並不是擋箭牌,只有切身確實沒有問題才能在紛紛擾擾中安然無恙。
在MeMe浪潮的當下,孫宇晨和波場再一次將目標瞄準了MeMe賽道。SunPump作為波場生態的MeMe公平發射器一經推出,就公布了一系列刺激性補貼、1000萬的生態激勵計劃、免Gas費等福利。孫宇晨在面對媒體時公開表示,當下的MeMe Launchpad是存量博弈,平臺要具備低廉的發射成本、深厚的流動性和靈活性。並希望通過SunPump為沉寂的市場注入新鮮的活力。
在推廣MeMe平臺和代幣過程中,孫宇晨再一次展現了他頂級的手段。孫宇晨更是將X帳號的頭像更換成了黑神話悟空的形象,並表示將給大家發送一波赫神話悟空的福利。相關MeMe代幣Sun WuKong一夜之間暴漲,最高漲幅達391倍。
SunPump上線不久,市值就突破11億美元,日活用戶2萬以上。
最近在X平臺上,也流傳著很多關於孫宇晨的風波傳聞,和波場上穩定幣不斷出現黑U的相關討論。顯然在孫宇晨的身上,熱點、話題和爭議一直沒有停歇。
BTC生態始祖:全球共識的比特幣和失蹤的中本聰
中本聰到底是誰?這是一個困擾FBI多年的難題。同樣也是加密圈最想知道的答案。而毫無疑問,被稱為比特幣之父的中本聰,不管其真實身份究竟是個人還是團隊,他都是最頂級的密碼學極客。
在2008年中本聰發表了一篇名為《比特幣:一種點對點式的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並描繪了一個名為「比特幣」的電子貨幣及算法,在2009年,這個網絡正式啟動,也就此拉開了Crypto時代的遠大徵途。
首個比特幣客戶端程序發布後,按照設定的算法,電腦通過大CPU算力來解決計算問題,同一區塊內提供了算力的人都有概率獲得比特幣。中本聰是第一個運行了比特幣網絡的人,也獲得了世界上第一批50個比特幣。
中本聰的理念在於創建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沒有了中心化機構的交易摩擦和把控,端到端更直接的交易,這種新興的概念,很快在程式設計師群體中流行開來。而最讓比特幣破圈的是大名鼎鼎的比特幣披薩日——一位程式設計師用1萬枚比特幣買兩份披薩,標誌著比特幣的交易價值獲得了認可。以及維基解密網對比特幣在交易中的應用,比特幣的概念開始破圈傳播,逐漸被更多人所熟知。
而從2010年底開始,中本聰便從網際網路上銷聲匿跡了。除了他最早在網際網路上宣稱自己是一個住在日本的37歲男子以外,便再也沒有任何關於他的確切消息——而且他自己宣傳的內容普遍認為是假消息,他從未在網上說過日語,他的英語水平更像是母語。
今年比特幣價格達到歷史最高的7.3萬美元之後,創造了人類歷史上關於金融和密碼學的奇蹟。也是一場數字貨幣革命,為社會提供了一種全新的價值傳輸和存儲的方式。比特幣市值最高也超越了白銀,成為全球市值第八大資產。
而考慮到資產安全和國家信息安全,帳號中擁有上百萬枚比特幣的中本聰究竟是誰,也是FBI孜孜不倦尋求的目標——在比特幣ETF通過之後,對衝基金、養老基金和銀行開始大量投資比特幣現貨ETF,傳統投資者也開始接受這一資產類別。截至8月15日,已有701隻新基金向SEC報告持有比特幣現貨ETF,持有總數已接近1950支。
雖然這麼多年一直不斷有人跳出來承認自己是中本聰,但是最終都無法自證。FBI曾表示,中本聰可能是「一個或多個第三方個人」,並且既不承認,也不否認掌握中本聰相關信息。
有「澳本聰」之稱澳洲計算機科學家Craig Wright長年堅稱自己就是中本聰,不過後來英國法官已裁定了Craig Wright不是中本聰、也不是比特幣白皮書的作者,在遭遇了多次警察突襲、調查和資產凍結後。澳本聰也在其個人網站正式聲明自己不是中本聰。
馬斯克曾經發推表示,Nakamoto Satoshi 的名字來自於中道(NAKAmichi)、摩託羅拉(MOTOrola)、三星(SAmsung)、東芝(TOSHIba)的組合。
而加密圈的普遍共識,這是一個擁有去中心化理想和無政府主義的密碼朋克,除非被FBI抓住馬腳,否則恐怕他將永遠不會露面。畢竟沒有一個堅定的信仰也創造不出這一場人類歷史都罕見的密碼學奇蹟,亦或者如果包藏一點私心,在這樣的財富爆炸面前,很難這麼多年不為所動。
截止北京時間9月9日晚上18點,比特幣價格報55130美元,比人們津津樂道的鬱金香騙局的故事性都更為夢幻,卻是真真實實發生的商業故事。
狗狗幣生態始祖:創始人無持倉黯然離場,馬斯克成新晉喊單王
每個金融市場中總有最瘋狂的焦點,今年Crypto的焦點必定當屬MeMe幣。而縱觀Crypto行業,最成功的MeMe當屬馬斯克喊單的狗狗幣。但回看狗狗幣的歷史,卻充滿了荒誕和嘲諷。
在比特幣開始初露鋒芒,價格越來越高的時候——當時的比特幣交易摩擦巨大,根本不適合小額支付。
狗狗幣是一種由程式設計師比利馬庫斯於2013年創建的一種數字貨幣,他和一個朋友研究員傑克遜帕爾默一起思考創立了一種類似於小費支付的小額數字火幣。之所以叫狗狗幣,是因為使用了風靡全球的網際網路表情包——Doge meme 的柴犬表情包。當時任職在Adobe的傑克遜帕爾默在推特上表示,他正在「投資狗狗幣並且堅信它就是下一個爆款」。
比較有趣的是,狗狗幣的起源確實是對比特幣的模仿和嘲諷——在比特幣快速增長的新聞下,都會有這個當時網際網路最熱的表情包出現,代表著發帖人對比特幣的不屑和嘲諷,馬庫斯也坦言想用這種方式來表達對幣圈高漲的投機氛圍的鄙夷。
但是因為其有趣的圖案和離經叛道的發行方式——第一年發行量為1000億,往後每年增發50億,不設上限,永遠膨脹。在發布之後迅速獲得了社區的喜愛,這種技術性並不高卻頗具傳播力的項目,很快就成為了市場上的一匹黑馬。比利馬庫斯也因此在數字貨幣社區中嶄露頭角,並被譽為「狗狗幣之父」。
狗狗幣的技術是基於萊特幣並參考了比特幣的代碼進行了改良,通過不同的哈希算法(Scrypt)和更快的區塊生成時間來提高交易速度。狗狗幣每個區塊的產生時間設定為1分鐘,與比特幣的10分鐘相比,交易速率顯著提高。
當然比利馬庫斯肯定沒想到,這種基於網絡迷因文化和社區傳播,並沒有多少技術底層的嘲諷,卻為Crypto開創了一種未來市場主流的賽道。並且這種根植在社區的傳播路徑儼然成為了未來區塊鏈項目發展的核心邏輯。
狗狗幣上線後就引爆了社區Reddit 和Twitter,在兩周不到的時間裡,人們自發的為狗狗幣創立了博客、論壇,關注者很快突破了100 萬。在大家眼裡,狗狗幣是一個好玩又很酷的事情。
但是在最開始的火熱過後,狗狗幣並不是很成功,最起碼當時看不到未來的可能性,而兩位創始人也顯然對狗狗幣並沒有太多的耐心和期待。兩人在2015 年先後賣出了所持有的狗狗幣,並退出了狗狗幣的社區。甚至他們和Crypto也再無多少交集。馬庫斯在賣出全部持倉後,買入了一輛二手思域汽車。這是他在狗狗幣這個項目上最大的獲利。
而在他們退出後,馬斯克的入局將狗狗幣的狂歡推向了高潮,也讓狗狗幣一夜之間成為了幣圈市值前十大的代幣和最大的MeMecoin。後面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狗狗幣的效應推動了SHIB、PEPE等眾多MeMe文化的盛行,也成為了美國社會最主流的文化符號。但從此以後,兩位狗狗幣的創始人卻再也沒有為狗狗幣的建設建磚加瓦。
其他生態始祖今如何
最近以太坊基金會的進展不太妙。一方面隨著高性能公鏈的誕生,讓以太坊的生態可利用性能遭到了分流,另一方面以太坊基金會為了拓展二層開發的過於龐大,嚴重拖累了經濟形式,而隨著基金會大量拋售代幣,以太坊和比特幣價值的脫錨,讓ETH行情低迷。而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也被社區指責賣幣談戀愛享受生活。
V神在近期回應了有關其出售數百萬美元ETH資產獲利的猜測,他表示出售所持的ETH只是為了支持各種Crypto資產項目和慈善項目。
鏈上分析公司Lookonchain透露,Buterin向一個多重籤名錢包轉移了800個ETH。隨後這個收件人用190個ETH兌換了47.7萬個USDC。Lookonchain還報導稱,以太坊創始人在8月9日向同一個多重籤名地址轉移了3000個ETH。
這些轉帳引起了V神出售代幣談戀愛的猜測,不過這種社區的打趣和猜忌可以說是幸福的苦惱,畢竟以太坊仍然生機勃勃。不過當下最讓V神頭疼的,反而是L1和L2之爭,如何解決擴展L1這個積重難返的問題,以及ETH價格不容樂觀的當下處境。
相對來說,瑞波的近況也比較滋潤。這場XRP世紀官司,終於在近期獲得了勝利。
SEC起訴瑞波公司,指控其通過交易所銷售XRP涉及非法證券發行的這場世紀官司,一度被認為是監管的風向標,由此引發了加密貨幣是否屬於證券的爭議,他的結局也將直接決定Crypto世界最終發展的邊界在哪裡。實際上,美國SEC除了起訴XRP之前,也同樣調研過當時一同被稱為區塊鏈加密貨幣的三巨頭的BTC和ETH,但是最終判定BTC和ETH並不屬於證券。
直到2023年7月13日,紐約南區地方法官Analisa Torres裁定瑞波公司通過交易所程序化盲售XRP不符合證券法中投資合約的定義,並不視為證券。儘管仍存在一些監管不確定性,但該裁決樹立了強有力的先例,並讓XRP一類公司的未來發展,看到了更清晰的法律路徑和架構。
市值前10大的另一家公司Solana則是代表了華爾街強勢崛起的典型故事。Solna巔峰時期,其代幣SOL市值超過5400億元,是僅次於比特幣和以太坊的存在。然而在FTX 黑天鵝事件中,SOL 一度縮水達97%,流動性走向枯竭。但隨著黑天鵝事件的消散,Solana 的核心團隊擁有高通、谷歌等高科技企業的背景,背後的資本代表著華爾街的意志,一個底層代碼優質,擁有大資金扶持,並且是美國本土的公鏈就這樣成功涅槃。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更不要說在幣圈這樣的資本修羅場,一個個才華橫溢的天才綻放然後如流星般划過,就會有同樣無數的天才在這裡崛起綻放。只有一件事情是永恆不變,那就是人的欲望永遠溝壑難填,而精彩的故事會一直在這裡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