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標題:A guide to stablecoins: What, why, and how;來源:a16z crypto編輯部;翻譯:比特鏈視界xiaozou
穩定幣可能是加密貨幣的首個」殺手級應用」。在我們2024年年底發布的 《加密行業現狀報告》 中指出,隨著擴容升級大幅降低成本,穩定幣已實現產品市場契合。今年三月其交易量達到1.82萬億美元的歷史峰值。但穩定幣活動與加密市場周期關聯度極低——即便在交易量波動期間,其非投機性有機使用仍在持續擴大。
若未深入觀察穩定幣對用戶、建設者和企業的影響,人們很容易低估其潛力。作為除現金與黃金外少數無需支付網絡或央行等中心化守門人的交易媒介,穩定幣已是成本最低的美元轉帳方式之一(200美元跨境轉帳至哥倫比亞費用不足0.01美元)。但穩定幣的突破性不僅在於降費:它們具備無需許可的可編程性與擴展性。這意味著開發者終於能輕鬆將全球可用、快速且近乎免費的穩定幣基礎設施集成至產品,同時構建新型金融科技功能——從Stripe到SpaceX等企業都已開始採用。
穩定幣何以顛覆全球支付產業?誰將從中最大受益?建設者與企業又該如何布局?本文匯總a16z crypto發布的系列觀點,從穩定幣定義釐清開始,直至基於第一性原理的貨幣重構設想,完整呈現行業發展脈絡。
1 、 宏觀圖景:穩定幣是貨幣的 」 WhatsApp 時刻 」 ,近乎免費即時的跨國交易
穩定幣首次讓貨幣如同電子郵件般開放、即時且無國界。
WhatsApp問世前,每條跨國簡訊需支付30美分。如今網際網路通訊已實現即時免費的全球傳輸。支付系統正處在2008年通訊業的階段:受制於國界、中介盤剝與刻意設計的高成本。穩定幣將徹底改變這一局面。
當前國際匯款手續費高達10%(2024年9月200美元匯款平均成本6.62%)。這些費用不僅是摩擦成本——更是對全球最貧困勞動者的變相累退稅。企業同樣受困於低效的全球支付:特定通道的B2B交易需3-7天清算,每1000美元交易耗資14-150美元,期間最多經手五個分潤中介。穩定幣能繞過SWIFT網絡等傳統清算體系,使交易近乎免費即時。
這並非理論推演:SpaceX已用穩定幣管理資金(包括從阿根廷、奈及利亞等貨幣波動國家撤資);ScaleAI等企業藉此向全球員工實現快速低成本薪酬支付。
更多請參閱 「穩定幣的WhatsApp時刻」
2 、 穩定幣本質界定:兩大類型與常見誤判
需清晰劃分穩定幣版圖。銀行業發展史——包括成功經驗與失敗教訓——為理解其設計空間提供了絕佳參照系。
我們預期穩定幣將加速重演銀行史。正如美國貨幣始於簡易銀行券,後通過複雜信貸擴張供給,穩定幣也將經歷類似演進。這一歷史視角有助於我們建立穩定幣與銀行體系的對比框架,幫助建設者規避傳統機構的缺陷與低效。
現有分析常從兩個維度描述穩定幣:抵押程度(不足/超額)與中心化程度。這對理解技術結構與風險關聯頗具價值。我們在此基礎上,借鑑零售銀行視角提出兩類穩定幣與一種常見誤判:
法幣抵押型穩定幣
運作原理類似美國國家銀行時代(1865-1913)的銀行券:用戶可直接兌付受信任法幣。其價值錨定底層貨幣,但信任度取決於發行方信譽及Uniswap等交易所的兌付便利性。當前該類穩定幣佔總供應量90%以上。
資產抵押型穩定幣
由鏈上貸款(CDP)產生,模仿銀行通過部分準備金制度創造貨幣的過程。當銀行使用房貸、企業貸等創造貨幣時,借貸協議則以鏈上資產為抵押生成此類穩定幣。隨著經濟要素持續上鏈,預計:1)更多資產將成為合格抵押品;2)該類穩定幣將佔據鏈上貨幣更大比重。
策略合成美元( SBSDs )
這類錨定1美元的代幣組合了抵押資產與投資策略(如收益生成或基差交易),與真穩定幣存在本質差異。SBSDs實質是對衝基金份額,存在審計困難、中心化交易所風險及資產波動隱患,因此不具備穩定幣作為價值存儲與交易媒介的核心功能。
正如美國銀行業發展史所示,我們預期鏈上美元將持續創新,提升其安全性、透明度與資本效率。
更多請參閱 「從美國銀行發展史看穩定幣的未來」
3 、穩定幣的廣泛採用可顯著降低企業成本
交易費用侵蝕著眾多企業的利潤底線。通過穩定幣降低這些費用,能為各種規模的企業釋放巨大盈利空間。為更生動說明這一點,我們選取三家上市公司2024財年數據來模擬將支付處理成本降至0.1%的效果。[為簡化計算,本評估假設這些企業當前支付1.6%的綜合支付處理成本,且法幣通道成本可忽略不計。]
2024年數據顯示:
沃爾瑪 年收入6480億美元,利潤155億美元。其信用卡手續費支出約100億美元。若消除支付費用,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僅通過更便宜的支付方案就能使利潤率提升超60%。
快餐連鎖品牌 Chipotle 年收入98億美元,在12億美元年利潤基礎上可能支付1.48億美元信用卡手續費。僅降低支付處理費用就能使其利潤率提升12%。
全美連鎖超市 Kroger 將獲益最大,因其利潤率最低(與多數雜貨商一樣低於2%)。驚人之處在於,其淨利潤與支付成本幾乎相當。採用穩定幣支付可能使其利潤翻倍。
需注意:零售商與支付處理商在此並非對立關係,他們共同對抗高費率支付方案。支付處理商同樣是低利潤率業務,其大部分利潤被信用卡組織和發卡行攫取。例如Stripe處理線上零售支付時收取2.9%+0.3美元費用,但其中超70%需支付給Visa和發卡行。
穩定幣交易則為支付處理商帶來更高利潤,費率更低且無需向網絡守門人付費。Stripe已率先行動,對穩定幣支付僅收取1.5%費用(較信用卡費率折扣超50%)。為支持該業務,Stripe完成其史上最大收購——收購穩定幣支付平臺Bridge.xyz。
隨著Block(原Square)、Fiserv、Toast等更多支付處理商採用穩定幣,競爭有望進一步壓低費率,同時推動穩定幣在商業場景的普及。
更多請參閱 「穩定幣將如何吞噬支付行業」
4 、中小企業將率先棄用信用卡
表面看,最可能率先採用穩定幣的似乎是社交平臺、付費遊戲等網際網路原生企業。但實際對費率敏感的實體商戶——餐廳、咖啡店、便利店等——通過接受穩定幣能獲得更大收益。這些企業受交易費衝擊最大,卻很少使用信用卡公司那些證明高費率合理性的附加功能。
典型場景:顧客支付2美元購買咖啡時,咖啡店僅收到1.7-1.8美元。近15%金額流入信用卡公司等中介口袋。
但此場景中:消費者既不需要防欺詐功能(已拿到實體咖啡),也不需要信貸服務(僅2美元消費)。咖啡店對合規和銀行集成需求也極低。若有廉價可靠的替代方案,這類商戶必將積極採用。
穩定幣能幫助小企業挽回利潤損失。當然存在冷啟動問題:當前穩定幣用戶基數有限。但由於社區商戶與顧客存在強關係鏈,具有地域影響力的品牌很可能成為推動穩定幣普及的第一波力量。
更多請參閱 「2025年讓我們興奮的14個加密Big Ideas」
5 、超越支付:穩定幣作為公共品催生軟體新範式
傳統金融建立在私有封閉網絡上。網際網路已向我們展示TCP/IP、電子郵件等開放協議推動全球協作與創新的力量。
區塊鏈是網際網路原生的金融層,兼具公共協議的可組合性與私營企業的經濟效能。它們具備可信中立性、可審計性與可編程性。加入穩定幣後,我們首次獲得真正開放的貨幣基礎設施——猶如公共高速公路系統:私營公司仍可建造車輛、商業設施和路邊景點,但道路本身保持中立並向所有人開放。
穩定幣不僅因前文所述原因將顛覆支付產業,更能賦能全新軟體類別:
機器間程序化支付 : 設想AI代理驅動的市場自動協調算力等資源交易。
內容創作微支付 : 通過設定簡單規則的”智能”錢包自動分配媒體、音樂及AI貢獻報酬。
全審計透明支付 : 政府開支追蹤系統的潛在解決方案。
無冗餘中介的全球貿易 : 現已實現近乎零成本的即時國際結算。
區塊鏈網絡與穩定幣正迎來歷史性時刻:技術、市場需求與政治意願的協同正使這些應用成為現實。加密技術即將跨越鴻溝——從少數人的金融實驗轉變為多數人的基礎設施支柱,而穩定幣將引領這一進程。
更多請參閱 「穩定幣的Whatsapp時刻」
6 、去中心化穩定幣:數字原生貨幣的基石
穩定幣讓金融系統設計者得以從第一性原理重構貨幣。其中核心原則是控制權——即由哪些主體創造並調控貨幣供給。
現行貨幣體系建立在財政部、央行與商業銀行的緊密共生關係上。這套系統逐漸暴露出風險管理缺陷、治理低效等根本局限,難以適應日益數位化的經濟需求。
如前所述,穩定幣將重塑整個金融中介體系。但許多中心化穩定幣在解決國際支付等痛點時,仍依賴傳統儲備與貨幣創造機制,沿襲了既有系統的低效與脆弱性。
算法錨定價格的去中心化穩定幣展現出更優特性。總體而言,DeFi相較傳統金融框架具有多重優勢:
抗脆弱性 : 通過分布式網絡發行,消除單點故障風險。
透明度提升 : 鏈上實時可查的儲備資產審計軌跡,賦能監管者與市場參與者。
效率革命 : 模塊化與可編程性帶來資本效率優化,對抗中心化利潤攫取趨勢。
未來兼容 : 作為數字原生金融工具,比陳舊銀行API更適配消費級金融應用開發。
去中心化穩定幣正在構建可靠、高效、免信任的貨幣系統:任何人皆可通過無許可/半許可機制發行高度透明的貨幣形式。這些系統旨在重建價值錨定的制衡機制,直接聯通資產(儲備)與負債(代幣),從而締造真正的數字原生貨幣。
更多請參與 「為什麼我們需要去中心化的穩定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