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城裡的比特幣

來源:劉紅林律師

只有在廣闊中行走過,才能知道人的渺小。只有在歷史中神遊過,才能知道人生的短暫。行走和遐想,會幫我們清空身外之物,發現自我之小。知道真理不容易在手,也就不再強詞奪理。知道萬物有靈,也就不再唯我獨尊。

這是導演賈樟柯在《賈想》一書的開頭,寫於風沙中的敦煌。

從山西臨汾出發,到近兩千公裡之外的敦煌,路途漫漫。我的睡前讀物便出自這位土生土長的山西汾陽人。讀他從汾陽出發的人生,那些圍繞錄像廳、卡帶、縣文工團展開的回憶,他說,縣城才是中國社會最真實、最厚重的部分,那是他的起點,也是他觀察中國的鏡頭。

所以賈樟柯拍電影,一直都繞不開縣城。他的電影不拍摩天大樓,而是拍臨汾、汾陽、太原這些地方的人。在《汾陽小子賈樟柯》的紀錄片裡,他回憶老師讓全班看《董存瑞》時,女班長看哭了,大家必須向她學習。那時候的他,還不知道「表達」這種東西可以成為職業,但時代變化太快,現實比劇本還劇烈。他所做的,只是用一個縣城當作取景器,去補拍中國變革中那些失焦的鏡頭。

縣城是中國的中間態,既不是傳統意義上的鄉村,也不是一線意義上的城市。你能看到政府大樓、百貨商場、裝修講究的婚慶公司,也能看到菜市場邊的三輪車、貼滿「辦證廣告」的電線桿和穿花棉襖的老人。縣城有商業社會的氣息,也有人情關係的粘性;有現代化的皮膚,也有傳統社會的骨架。它是中國最真實的混合現實。

但在這個現實中,我們認識的比特幣幾乎不存在。

在上海、深圳的咖啡館裡,人們討論比特幣是技術革命,是全球價值網絡;你能聽到創業者談RWA、L2擴容、DAO治理、鏈上清算;Web3大會、香港發牌、新加坡合規、Token經濟……仿佛我們正在見證一場即將取代舊世界的浪潮。但一旦走進縣城,虛擬貨幣的現實是完全另一回事。

一位在縣城做律師的朋友,和我說他近年接到很多與「虛擬貨幣」有關的案件,幾乎全發生在西北或中部地區的地級市和縣域。他提起過一個真實案例:一個小鎮青年,靠著微信上的「副業」幫人收USDT換人民幣,每筆賺幾十元手續費。他二十出頭,沒怎麼念書,也從來沒接觸過什麼金融知識。他覺得這個「副業」門檻低、風險小,幾條微信、一張卡、幾百塊手續費,「就是幫人換個幣嘛,又不是騙誰。」直到警察上門,他才知道自己是詐騙鏈條上的資金通道。面對法官提問,他連「資金從哪裡來、匯到哪裡去」都說不清楚。

這個故事不是特例。縣城裡的「比特幣」,不是去中心化的夢想,而是帳戶凍結、資金風控、涉詐指控和辦不了案子的無解。沒有USDT跨境結算的需求,沒有Web3生態的入口,更沒有KOL講解冷錢包和MetaMask。大家第一次聽說「虛擬貨幣」,往往是因為誰被騙了,誰進了群後退不出來,誰的錢轉出去再也沒回來。

久而久之,縣城人對虛擬貨幣的印象,不是技術,不是未來,而是兩個字:「騙子」。

這也就形成了一個肉眼可見的斷裂:五環內的虛擬貨幣,是創業融資、政策觀察、Web3峰會上的登臺演講,是討論合規化、穩定幣、Payfi、tokenization的術語世界;五環外的虛擬貨幣,是帳戶凍結、退群跑路、公安通報和法庭案件,是「你認識那個搞幣的老鄉嗎?」這種現實交談。

縣城不缺智慧型手機,也不缺信息渠道,但它缺的是理解這些技術的信任基礎和使用場景。在這裡,比特幣不是「數字黃金」,而是「高風險代名詞」;你說以太坊是資產發行平臺,在這兒聽起來像某種騙局代碼;你說Web3是去中心化的理想治理方式,別人腦子裡浮現的可能是「殺豬盤」。

而在信息傳播系統中,這種誤解只會被放大。在大城市的朋友圈,你看到的是誰完成了Pre-A輪,哪個項目登上了TechCrunch首頁,誰在新加坡演講了「資產全球流通」的故事;而在縣城的微信群裡流傳的是「某女大學生炒幣被騙60萬」「某地公安提醒不要參與虛擬幣交易」以及「銀行卡凍結三個月解不了封」的慘痛經驗分享。

縣城並不落後,它只是生活在另一種秩序中。這種語境下,比特幣和Web3是很難被解釋清楚,哪怕它確實有技術含量,也確實有全球潛力。但現實不會因為你有技術,就自動賦予你正面認知。

這也是為什麼,當我們在行業內討論合規路徑、基礎設施構建、穩定幣的全球結算能力時,我們必須承認,這個行業在中國是「分層運行」的。五環內外,是兩種金融語言、兩種信息系統、兩種風險認知、兩種生活秩序。縣城的人從不是局外人,但他們往往是「最後一個被講述」的人。

比特幣並非不能進入縣城,而是我們還沒有找到一個恰當的講述方式。面對那些因為「USDT洗錢」或「電詐通道」案件疲於應對的基層公務員,去講什麼是token經濟模型,本就顯得遙遠而無力;而對那些在資金盤裡失過足的家庭來說,再先進的技術,也很難換來第二次信任。

但有時候我們也需要換位思考:對於很多基層執法人員來說,他們並不是反對技術,而是沒有多餘的精力去理解它。日常處理的案件早已讓他們疲於奔命——電詐、洗錢、跨境資金、帳戶凍結,每一條線都牽涉到背後無數個家庭的損失。他們看不到「區塊鏈技術」的未來,只看得到「鏈上資金」讓人破產的現實。他們不是不想理解,只是現實不給他們時間理解。

而普通的縣城居民,也很難從營銷話術中辨別哪些是詐騙偽裝。穩定幣和傳銷幣的區別、平臺幣和積分的界限、鏈上項目與資金盤的距離,對多數縣域用戶來說,幾乎沒有判斷工具。這種「金融識讀能力」的匱乏,才是騙局屢屢得逞的深層原因。當你看見身邊有人上當受騙,你自然把整個行業貼上標籤。

技術如果想真正進入生活,必須先學會說生活的話。縣城不是邊緣地帶,而是我們尚未認真對話過的現實語境。不是讓它適應我們的詞彙,而是我們也該試著聽懂那裡的語言。也許比特幣的故事,除了在Web3大會和融資新聞裡被講述,也應該在更普通的地方發生。

技術的浪潮終究會來,但它要穿過的不只是黃土風沙,還有誤解、警惕與沉默。

  • Related Posts

    穩定幣具有顛覆性 誰將成為顛覆者?

    來源:Blockworks;編譯:五銖,比特鏈視界 在《創新…

    當前市場RWA熱潮之下的冷思考

    來源:七瓶不上頭的機器人 導讀: RWA 的 核心業務邏輯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穩定幣具有顛覆性 誰將成為顛覆者?

    • By jakiro
    • 13 5 月, 2025
    • 1 views
    穩定幣具有顛覆性 誰將成為顛覆者?

    美SEC主席:將為加密資產發行、託管和交易制定規則

    • By jakiro
    • 13 5 月, 2025
    • 0 views
    美SEC主席:將為加密資產發行、託管和交易制定規則

    什麼是RISC-V 為什麼Vitalik希望將其用於智能合約?

    • By jakiro
    • 13 5 月, 2025
    • 1 views
    什麼是RISC-V 為什麼Vitalik希望將其用於智能合約?

    縣城裡的比特幣

    • By jakiro
    • 13 5 月, 2025
    • 2 views
    縣城裡的比特幣

    輕鬆讀懂 以太坊Pectra升級

    • By jakiro
    • 12 5 月, 2025
    • 2 views
    輕鬆讀懂 以太坊Pectra升級

    3天暴漲40% 以太坊要起飛?

    • By jakiro
    • 12 5 月, 2025
    • 1 views
    3天暴漲40% 以太坊要起飛?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