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Leo Mindyuk,CoinDesk;編譯:白水,比特鏈視界
由於市場對美國貿易爭端的最新升級作出反應,比特幣 (BTC) 周末暴跌,跌至 10 萬美元以下。更廣泛的數字資產市場也緊隨其後,導致自 Covid 爆發和 FTX 崩潰以來最嚴重的拋售之一。具體來說,唐納·川普總統宣布對從加拿大和墨西哥進口的商品徵收 25% 的新關稅,對中國商品徵收 10% 的新關稅。
加拿大和墨西哥最初進行了報復,但後來達成協議推遲對美國商品徵收關稅,而中國也宣布對美國商品徵收關稅。這些事態發展增加了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並導致風險資產暫時自由落體。
隨著全球經濟陷入貿易爭端,加密貨幣市場面臨著價格波動、挖礦中斷和監管挑戰等連鎖反應。但這些緊張局勢是否也會助長去中心化金融的興起?讓我們來探討一下關稅戰將如何影響加密貨幣的未來。
BTC 對關稅公告的反應
市場波動:一把雙刃劍
關稅戰給傳統市場帶來了不確定性,往往會促使投資者轉向比特幣、以太坊和其他加密貨幣等另類資產。 在經濟動蕩時期,加密貨幣有時被視為與黃金類似的「避風港」。然而,即使機構對加密貨幣的採用不斷增長,數字資產仍然具有高度投機性。短期內,加密貨幣市場將受到全球貿易波動加劇的負面影響,貿易政策變化會導致突然上漲或下跌——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加密貨幣受到的影響將小於傳統金融。
挖礦中斷
加密貨幣挖礦嚴重依賴專用硬體,其中大部分由中國等國家生產。對電子元件、半導體和挖礦設備的關稅可能會推高生產成本並降低盈利能力。此外,增加的費用可能會將小型礦工擠出市場,從而可能導致挖礦能力更加集中於擁有資源抵禦這些金融風暴的主要參與者。
監管不確定性和合規障礙
關稅戰不僅影響實體商品;它們還會影響金融監管。參與關稅戰的政府可能會使用金融監管作為額外的工具來施加控制。對國際加密貨幣交易、交易所和跨境支付的審查力度加大,可能會導致更嚴格的合規要求。 這反過來可能會減緩採用率,並使加密貨幣更難獲得,特別是在貿易限制收緊的地區。與此同時,加強監管可能會將一些用戶推向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平臺,這些平臺在傳統銀行系統之外運營。
轉向去中心化金融 (DeFi)
隨著貿易衝突加劇了人們對傳統金融系統的不信任,去中心化金融 (DeFi) 可能為用戶提供一種繞過關稅和監管所造成的一些障礙的方法。更多用戶可能會轉向 DeFi 平臺實現財務自主。 DeFi 應用程式允許進行沒有中介的點對點交易,從而減少對傳統銀行的依賴,而傳統銀行往往受到貿易政策的影響。如果關稅戰繼續擾亂傳統貿易渠道,基於加密貨幣的金融解決方案可能會得到更多採用。
結論
雖然加密貨幣通常被視為對衝經濟不穩定的手段,但它並不能免受關稅戰的影響。從波動性和挖礦成本的增加,到監管變化和 DeFi 的潛在崛起,當今的貿易衝突可能會塑造未來的數字經濟。雖然加密貨幣在短期內可能面臨新的障礙,但隨著全球市場在全球政府持續的經濟戰中尋求傳統金融的替代方案,加密貨幣將在長期內變得更加強大。投資者、礦工和政策制定者在處理地緣政治和數字資產之間複雜的關係時,應密切關注貿易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