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對加密行業來說是關鍵的一年,其特點是監管轉變、技術創新和市場裡程碑的結合。川普的重新當選、比特幣價格突破歷史高點以及加密ETF的批准,標誌著加密貨幣主流採用的一個重大轉折點。與此同時,Layer-2擴展、DePIN(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網絡)和人工智慧集成等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展現出行業持續發展的活力。然而,監管壓力、量子計算威脅和市場波動等挑戰也將持續影響加密行業的未來。
2024年加密行業十大影響力事件:
1. 川普重新當選與加密政策轉變
背景:
唐納·川普在2024年重新當選美國總統,重燃了人們對加密貨幣監管環境改善的樂觀預期。川普明確表示有意將美國打造成「全球加密之都」,並批評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過度監管,同時提出將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賦予更多監管權,負責包括比特幣和以太坊在內的數字商品現貨市場。
影響:
-
監管清晰度: 川普政府的政策預計將放寬限制,逆轉加裡·詹斯勒主導下SEC的嚴厲執法立場。
-
機構採用: 更明確的監管框架將提升機構投資者的信心,推動資金流入市場。例如,貝萊德旗下比特幣ETF(IBIT)持倉市值突破540億美元。
-
地緣政治競爭: 美國將採取措施,在全球範圍內與亞洲、歐洲等地區競爭加密行業主導地位。比特幣戰略儲備成為議題之一。
詳情點擊:
2. 比特幣價格突破 10 萬美元
背景:
在通脹壓力、機構大規模採用以及比特幣現貨ETF的推動下,2024年比特幣價格首次突破10萬美元大關,創造歷史新高。
影響:
-
主流認可: 突破這一心理關口進一步確立了比特幣作為「數字黃金」的地位,突顯其抗通脹和儲值特性,但同期比特幣也展現了與美股走勢的相關性。
-
資本湧入: 機構投資者與散戶交易者大量湧入,比特幣價格上漲帶動了以太坊、Solana、Cardano等主要山寨幣的市場繁榮。
-
網絡安全: 高估值將吸引礦工加大對比特幣網絡的投入,提升網絡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
詳情點擊:
Glassnode:比特幣網絡及其經濟基礎的演變 如何從零到10萬美元
比特幣衝擊10萬美元之際:全球經濟與金融體系變革的信號已釋放
3. 比特幣現貨 ETF 獲批
背景:經過數年博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終於在2024年初批准了首批比特幣現貨ETF,使投資者能夠通過受監管的金融產品直接接觸比特幣。
影響:
-
市場流動性: ETF為比特幣帶來數十億美元的資金,提高流動性和價格穩定性。
-
機構採用: 養老金、對衝基金及傳統投資者獲得合法渠道配置比特幣資產。
-
行業驗證: 批准表明比特幣作為一種合法資產類別的接受程度越來越高。
詳情點擊:
Bloomberg:大基金持續進場 比特幣ETF年內吸引170億美元淨流入
4. 以太坊 ETF 和合併後升級
背景:繼比特幣的成功之後,以太坊ETF也越來越受歡迎。同時,以太坊開發團隊持續推進proto-danksharding(EIP-4844)等升級,旨在提升網絡可擴展性和降低費用。
影響:
-
可擴展性: Proto-danksharding將降低Layer-2交易成本並提高以太坊的吞吐量,增強其競爭優勢。
-
機構興趣: 以太坊ETF將加速機構對ETH和去中心化金融(DeFi)的採用。
-
DeFi增長: 較低的gas費用將促進以太坊上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的採用。
詳情點擊:
5. MEME 狂熱和 PumpFun 爆發
背景:以DOGE和SHIB為代表的MEME幣,在2024年因社交媒體炒作和社區文化的推動下再次崛起,特別是在美國大選期間成為市場投機熱點。PumpFun交易平臺進一步助推了這一趨勢,通過無門檻的MEME幣發行與交易機制,以及娛樂化、遊戲化的交易模式,成功吸引了大量年輕投資者。自上線以來,PumpFun已創收近3億美元。
影響:
-
用戶基礎擴大: MEME幣的狂熱和PumpFun平臺的興起,降低了散戶進入加密市場的門檻,加速了市場用戶基數的增長。
-
社區影響力: MEME成功突顯了草根社區在推動加密採用方面的力量。
-
波動性風險: MEME幣的投機屬性導致市場劇烈波動,增加投資者的潛在風險。
詳情點擊:
Memecoin 市場現狀:Doge 到 Shiba Inu 再到 Pepe
6. DePIN (去中心化物理基礎設施網絡)的崛起
背景:DePIN項目展示了區塊鏈技術在物理基礎設施領域的潛力,通過激勵機制構建數據存儲、計算資源等去中心化網絡。
影響:
-
實際應用: DePIN將區塊鏈與物理世界連接,擴展到雲計算、能源網絡等領域。
-
資本湧入: 去中心化基礎設施吸引大量風險投資與機構資本的關注。
-
成本優化: DePIN網絡降低了數據傳輸、存儲和能源供應的成本,提升經濟效率。
詳情點擊:
7. Layer-2 擴展和 「Rollup 戰爭 」
背景:Arbitrum、Optimism 和 ZK-Rollups 等以太坊Layer-2解決方案在市場份額上展開激烈競爭,提供低成本和高效的區塊鏈體驗。
影響:
-
用戶增長: Layer-2技術使交易更快更便宜,推動DeFi 和 NFT 生態的廣泛採用。
-
互操作性: Layer-2解決方案與其他鏈橋接,增強了區塊鏈的整體可用性。
-
創新加速: 競爭壓力推動技術創新,進一步降低用戶使用成本。
詳情點擊:
8. 歐洲和亞洲的監管打擊
背景:歐洲的MiCA(加密資產市場監管)法規正式生效,亞洲國家也逐步加強加密市場監管,引入更嚴格的合規要求。
影響:
-
合規成本: 項目需面對高額的合規成本,部分小型企業可能退出市場。
-
市場整合: 監管壓力將加速市場整合,強者恆強。
-
全球套利: 加密項目可能遷往監管寬鬆的地區,突顯全球政策環境的競爭
詳情點擊:
9. 人工智慧融入加密領域
背景:2024年,AI技術在交易算法、安全審計 和 去中心化治理(DAO) 等領域取得突破,提升了區塊鏈技術的實用性。
影響:
-
交易自動化:AI驅動的交易算法提升市場效率與準確性。
-
安全性增強:AI工具幫助檢測並防止智能合約漏洞。
-
DAO優化:AI在DAO治理中的應用提高決策的透明度 和 執行效率,如ai16z。
詳情點擊:
10. 幣安與美國政府和解
背景:幣安創始人趙長鵬(CZ)因違反反洗錢法和未履行合規義務,被美國司法部起訴並判刑。最終幣安與美國政府達成和解,支付超40億美元罰款,CZ辭去CEO職務,服刑四個月後出獄。
影響:
-
監管合規成為主流:CZ事件促使加密公司主動與監管機構合作,提升透明度和合規標準。
-
合規成本上升:頭部交易所(如Coinbase、OKX、Kraken)將面臨更嚴格的反洗錢(AML)和客戶身份識別(KYC)審查,運營成本顯著提高。
-
市場整合加速:中小型交易所由於難以承受合規成本,可能面臨破產或被行業巨頭併購。
詳情點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