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Ezra Reguerra,CoinTelegraph;編譯:白水,比特鏈視界
在以太坊現貨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 獲得批准後,專家們在 X Spaces 會議上討論了這一進展。
5 月 23 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批准了以太坊 ETF 申請人的 19b-4 申請,包括 VanEck、BlackRock、Fidelity、Grayscale、Franklin Templeton、ARK 21Shares、Invesco Galaxy 和 Bitwise。
以太坊 ETF 獲得批准後,Cointelegraph 總編輯 Gareth Jenkinson 與彭博分析師 Eric Balchunas、VanEck 數字資產研究主管 Matthew Sigel、Consensys 全球監管事務總監 Bill Hughes 和 Animoca Brands 聯合創始人 Yat Siu 共同主持了一個 X space。
以太坊ETF現貨獲批後會發生什麼?
在現貨以太坊 ETF 獲得批准後, Balchunas 預計會出現與現貨比特幣 ETF 類似的情況 。 這位分析師將其描述為「複製賽馬」, 發行人將在同一天發行。
儘管與現貨比特幣 ETF 可能存在相似之處,但 Balchunas 認為 以太坊 ETF 的交易量可能較小。
「我會尋找很多相似之處,但我會把你看到的比特幣除以10左右。所以,在最初的幾周內,你總共可能會有10到20億美元的體量。我只是不認為這些體量有多大。」
雖然分析師認為現貨以太坊 ETF 的規模不會像比特幣 ETF 那樣大,但 Balchunas 表示,交易員可能會採取有趣的舉措。 「你可能會看到人們做空 ETF 併購買以太坊,因為你可以抵押它。」
與此同時,與 ETF 發行人之一合作的 Sigel 表示,他們將走出去,為以太坊提出「非常有力的投資案例」。 VanEck 高管強調,他們一直在與團隊合作尋找比特幣和以太坊的理想組合,並將很快發布他們的分析。
Sigel 還表示,他相信有很多科技和股票投資者正在尋找具有內在價值的資產。 這位高管表示,這些投資者可能不知道以太坊及其「充滿活力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生態系統」。
美國不想充當「二把手」
與香港政府合作推動Web3在特別行政區發展的Siu先生表示,香港社會可以期待比美國更多的發展。 開始在加密貨幣和 Web3 領域展開競爭。
4 月 15 日,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 (SFC) 批准了首隻現貨 BTC 和 ETH ETF。 隨著美國和香港批准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坊ETF,這位高管認為,其他司法管轄區也可能開始考慮擁有自己的基於加密的交易所交易基金。他解釋說:
「現在美國已經批准了,我認為世界上其他國家,無論是英國、新加坡、日本還是中東,比如杜拜,他們都會考慮,『好吧,我們需要有自己的版本的現貨ETF。」
Siu 認為, 隨著世界各地司法管轄區紛紛涉足加密 ETF,美國不想被拋在後面。 「我認為美國當然不想給任何人當第二把手。」
正因為如此,這位高管相信,隨著美國「情緒的轉變」,將會有更有趣的事態發展。
以太坊作為商品
雖然 SEC 沒有明確聲明以太坊是一種商品,但 Hughes 認為現貨 ETF 的批准含蓄地承認了這一點。 然而,Consensys 律師表示,SEC 應該對其規則制定的影響保持透明。 他解釋說:
「從我們的角度來看,這些規則修正案令人不安。 對於此類事情的影響,我們應該光明正大、透明透明,而不僅僅是規則制定本身。」
此外, 儘管 ETF 的批准被視為加密貨幣的勝利,但律師仍對 SEC 未來是否會在加密相關事務上採取更加自由的立場持懷疑態度。
然而,Hughes還表示,這一發展可能凸顯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即興發揮」以證明其執法行動合理性的「法律理論中的緊張局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