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源:元宇宙日爆
AR/VR行業發展10多年,相關軟硬體仍然沒有成為大眾產品,這項結合虛擬與現實的技術,也被視作通往元宇宙的入口。
現在看來,入口離人類還很遙遠,但不乏「摸門者」,蘋果Vision Pro、Meta Quest3 等各種頭顯是路徑之一,最近,迪士尼曝光了另一種沉浸式體驗。
這次不是頭顯,而是VR地板 「Holotile Floor」 。迪士尼對它的定位是「全球首款多人、全方向、模塊化、可擴展的虛擬實境跑步機地板」——用戶在現實中踩在上面原地踏步,但在虛擬世界呈現的是任意移動的效果。
如果說Vision Pro 帶來的是人在虛擬實境世界中的視覺空間感受,那麼Holotile則在延伸體感空間。
01 原地踏步「走」進虛擬實境
Holotile Floor名如其形,看起來像一片兒不規則的地板,由數百塊銀元大小的圓形小瓷磚組成,就是它們在實時傾斜和旋轉,根據使用者腳步的壓力和方向做出調整,讓其保持在地板整體的中心。使用它時,用戶在現實中原地踏步,但在虛擬實境世界裡,可能已經走出2公裡了。
聽上去,這就和跑步機的效果一樣,配合VR 頭顯的使用場景,它解決了一個問題——用戶頭戴頭顯探索虛擬環境時,可以專注其中了,不用再擔心會碰到物理世界的物品。儘管現在的頭顯已經實現了虛擬與現實的相互切換,Holotile Floor能讓人從心理上對「空間足夠」更放心。
類似的VR行走裝置早就存在了。如果你看過劇版《三體》,「三體遊戲」玩家們進入那個世界的「V裝具」就是這類設備。
它可不是科幻影視作品中生造出來的道具,而是真實存在的現實產品。劇中V裝具的底座部分由中國廠商KAT VR提供的VR跑步機Walk mini,頭顯設備則來自小派科技的Pimax8KX。
據《橙柿互動》報導,總導演楊磊據說在親自測試時被逼真的體驗震撼,認為這套裝置的確實最能呈現V裝具在三體裡的同步表現。
Walk mini和Holotile提供的功能都是讓人在虛擬場景中實現真實行走的感受,從裝置形態看,帶底盤的Walk mini需要類似靠背和安全帶一般的裝置提供支撐,並保護玩家不會跌出底座,而Holotile似乎要想擺脫這些束縛,直接做成了無太大高差的地板模樣。
《三體》劇中的「V裝具」不是假道具
當然,Holotile也需要搭配VR頭顯使用,用戶只要腳踩在上面,就可以向任何方向行走,配合VR頭顯提供的虛擬實境場景,用戶如同真的走在了虛擬世界中。
迪士尼認為,Holotile 可以為 VR 應用開闢新的可能性,場景包括遊戲、教育甚至旅遊等。
Meta Quest3、Apple VisionPro這類頭顯,其實是在提供虛擬實境世界的視覺感受,而Walk mini、Holotile們則試圖提供體感感受,細分一點是指運動/行動體驗,不僅解決了感官與運動衝突時造成的眩暈感,也在增強虛擬實境的沉浸感。
想像一下,你頭戴VR頭顯、站在VR跑步機上「吃雞」,轉身、抽槍、射擊這些動作就不會像在手機上一樣只能靠兩根手指操作了, 「跑毒」都得兩腿動起來,那時,你在遊戲裡的虛擬化身就真的是「你」自己了,沉浸感直接拉滿。
不過,VR跑步機雖然能提供運動體感,想要像《三體》劇中的汪淼們能在V裝具中感受恆紀元的風調雨順與亂紀元的寒冷酷熱,現在的VR裝備還不具備這種觸覺能力,但真有一些人在研發了。
02 豐富的體感還得等一等
《三體》作者劉慈欣曾描述過他理想中的虛擬實境世界:「VR是通過計算機模擬出一個三維的虛擬世界,視覺、聽覺、觸覺甚至嗅覺都能與虛擬情景發生交互,這是一種全新的體驗。」
單說Holotile,它也只解決了簡單的行走體驗,雖然能讓我們在幾平方米的地板上「走遍」虛擬世界裡的每個角落,但人類走的體驗是可是因為空間的多元而多了去了,「上山容易下山難」、空腹爬樓「燃燒你的卡路裡」,走得快點就是小跑了。這些「走」的體驗,Holotile還提供不了。
從演示視頻來看,Holotile現在還不支持大幅度的下肢動作,比如跳躍和快跑。而這些動作在2D、3D遊戲中已經很常見了,可見它還需要繼續升級。
除了視覺、運動,我們還希望能在虛擬世界中實現觸覺甚至嗅覺,如同《頭號玩家》或《三體》裡的角色體驗那樣。現在,觸覺已經在解決的路上了,但似乎難度不小。
早在2021年,Meta現實實驗室 (Reality Labs)的團隊就推出了「氣動觸覺手套」的研發項目,可以通過氣囊讓用戶體驗到抓取虛擬物體時的真實觸感,以此賦予用戶更沉浸的觸覺體驗,而且還想通過它把玩家從頭顯手柄中解放出來。
Meta的氣動觸覺手套
Meta曾將研發VR觸感手套描述為「登月計劃」,可惜前途並不明朗。
「當我們開始研發VR觸感手套時,我們希望打造一款可以大規模量產,消費者買得起的消費設備,讓人們在任何地方都能體驗到虛擬世界。」Meta的該項目負責人又遺憾地說,「但這幾乎不可能。」
如他所述,用新的設備提供虛擬實境中的觸覺感受,這涉及到新材料、新傳感器和執行器、新集成和系統方法、新渲染算法、新物理引擎等等。時至今日,這款手套仍在研發中。據說,這款手套的原型成本約為5000美元,可以想像,即便真上市了,消費者也會面露難色。
無論是VR跑步機還是VR手套,本質上都是VR頭顯的配件,必須得搭配頭顯使用才能發揮功能,而頭顯現在還在試探銷路的過程中,沒有這個基礎,這些配件很難打開市場。
比如VR跑步機的「先驅」Virtuix,這家公司在2013年就發起了Omni項目,籌集了超過110萬美元,推出過兩款VR萬向跑步機Omni Pro和Omni One,但2000多美元的價格直接給Virtuix送上了銷量敗績。迄今為止,Omni Pro僅售出3500多臺。
對於這些更性感的VR裝具,喜歡體驗虛擬實境的用戶首先還得等VR頭顯形成大眾消費的氣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