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大部分長期玩合約的散戶最終歸宿是歸零?

作者:土澳大獅兄BroLeon,來源:X,@BroLeonAus

最近市場行情冷淡的時候是系統學習的好時機,昨天撿起的是塔勒布的「反脆弱」理論,發現用來解釋題目的現象還挺好用的,我來記錄一下感想,也希望對大家有些啟發。

如果你玩合約輸輸贏贏但時間長了虧很多,可能不是技術問題,而是你陷入了「非遍歷性」的陷阱。

塔勒布在《被隨機性愚弄》中提過一個著名的「左輪手槍」思想實驗。這個故事不僅解釋了什麼是風險,更揭示了為什麼普通人長期玩合約賭大小,最終結局必然是歸零。

實驗如下:假設有個變態的億萬富翁,他給你一把左輪手槍,6個彈槽,1顆子彈。 你對著自己腦袋扣一次扳機,如果沒死,給你1000萬。 從概率看,你存活率是83%,死亡率是17%。

很多人覺得:為了1000萬,值得一搏。

V3BhrzLsqnusurKgyASVFUEHe3ikWax3DQXTJQJP.jpeg

從純概率角度看,一次性博弈中你倖存的概率是5/6(約83.3%),死亡概率是1/6(約16.7%)。很多人會覺得,用16.7%的死亡風險去博取1000萬美元,似乎「值得一賭」。但塔勒布指出,這種思維是錯誤的。

所謂「遍歷性」,簡單說就是「群體概率」可以等同於「個體時間概率」。在這個遊戲裡,你無法遍歷。如果找100個人來玩這個遊戲,大約有83個人會發財,17個人會死。平均來看,收益巨大。

對你個人而言,你只有一次生命。一旦那1/6的小概率事件發生,遊戲對你來說就永遠結束了。你無法享受到「平均」的成果。那83個成功者的喜悅與你無關,你只是那17個墓碑中的一個。

只要存在哪怕很小的、會讓你徹底出局(死亡或破產)的概率,長期來看,這個風險幾乎必然會發生。

此外塔勒布還提出了另外一個升級版本的手槍實驗,更貼近幣圈現狀:

如果你每天玩一次這個遊戲,每次給100萬呢?

只要你玩的時間足夠長,那顆子彈出現的概率就會無限趨近於100%。 在這個遊戲中,你賺多少次都不重要,因為你只能輸一次。 一旦輸了,遊戲結束,你也結束了。

7OEERvZXYulTHZfrREoX379Uir5OhXm4aQ4cjgJI.jpeg

回到幣圈合約。很多人開高倍槓桿,追求短期暴利。 這就像那個轉動左輪手槍的人。 你可能連贏9次(槍裡沒子彈),帳戶翻了十幾倍,覺得自己是股神,策略完美。 但這只是倖存者偏差,你只是還沒轉到那顆子彈。

為什麼必然歸零?金融市場總會有「黑天鵝」 — 那顆子彈。

插針、交易所宕機、極端行情。對於現貨黨,這是波動;對於高倍合約黨,這是「毀滅性風險」。不管你之前賺了多少,只要存在「爆倉即出局」的風險,隨著交易次數增加,歸零就不是一種「可能」,而是一種數學上的「必然」。

你可能會覺得1011幣災是突發的意料之外的「黑天鵝」,遇到了是運氣不佳或別的客觀問題。但其實幣圈老人都知道312的時候情況與1011很多地方都很像,距離發生才5年,2020後入圈的新人沒經歷到而已。

這次我和身邊1011開了合約沒出事的朋友大都是經歷了312洗禮,心理上一直已經按312的最壞情況做了保護的老韭菜。

從塔勒布智慧裡獲取的價值在於:不要為了有限的收益,去冒無限(毀滅性)的風險。只要存在「爆倉出局」的可能性,長期來看,你的數學期望就是零。 想在市場活下去?第一條原則不是賺錢,而是確保自己永遠不會被那顆子彈擊中。

這與我一直以來強調要苟,不要讓自己過分暴露風險,不要下牌桌的理念是一致的。

那麼散戶是否應該使用槓桿工具?

當然我不是無腦反對用槓桿。在我看來,如果真的存在「用16.7%的死亡風險去博取1000萬美元」這種機會,現實中很多人會願意去嘗試,畢竟本金太難賺了。

幣圈最大的魅力還是存在大量以小博大的機會,高倍槓桿是其中之一。但大部分散戶的問題有兩個:

  1. 不會只開一槍,開了一槍沒死拿了1000萬會覺得自己是天選之子,然後繼續一槍接一槍開下去,直到遇上子彈。

  2. 沒有嚴格的交易紀律,尤其是止損。用全倉保證金不設止損,不按最壞情況做好準備,這基本就是歸零的前奏了。

最後的總結

凡是有「毀滅性風險」的遊戲,首先需要考慮的是在最壞情況下(子彈射出),你是否能接受這個損失,而不是考慮潛在收益多高。

風險必須在你可以接受的範圍內,認真對待每一次合約交易,當做在扣動俄羅斯輪盤賭那樣。

我自己覺得塔勒布的理論對我還挺有幫助的,你們有空了感興趣的可以去讀一下。

  • Related Posts

    美股市場的轉折點

    2025年11月下旬,美國股市經歷了一次戲劇性的反轉。儘管英…

    英偉達財報唱空角度解讀:到底是AI泡沫還是AI革命?

    作者:danny;來源:X,@agintender 英偉達在…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為什麼大部分長期玩合約的散戶最終歸宿是歸零?

    • By jakiro
    • 25 11 月, 2025
    • 1 views
    為什麼大部分長期玩合約的散戶最終歸宿是歸零?

    得到以太坊基金會欽點的Brevis在布希麼局

    • By jakiro
    • 25 11 月, 2025
    • 0 views
    得到以太坊基金會欽點的Brevis在布希麼局

    鮑威爾的無聲危機:美聯儲內部日益加劇的分歧

    • By jakiro
    • 25 11 月, 2025
    • 0 views
    鮑威爾的無聲危機:美聯儲內部日益加劇的分歧

    經典案例還是惡劣先例?太子集團資產易手美司法部

    • By jakiro
    • 25 11 月, 2025
    • 1 views
    經典案例還是惡劣先例?太子集團資產易手美司法部

    鮑威爾盟友連續發聲支持降息 12月降息預期升至80%

    • By jakiro
    • 25 11 月, 2025
    • 1 views
    鮑威爾盟友連續發聲支持降息 12月降息預期升至80%

    美股市場的轉折點

    • By jakiro
    • 25 11 月, 2025
    • 0 views
    美股市場的轉折點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