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比特幣不是「加密貨幣」 那它有何不同?

作者:Bradley Peak,來源:Cointelegraph,編譯:Shaw 比特鏈視界

1. 比特幣不是「加密貨幣」

傑克·多西(Jack Dorsey)的一條推文重新引發了老問題:比特幣是屬於「加密貨幣」的一部分,還是自成一類?

2025 年 10 月 19 日,傑克·多西在 X 平臺上發布了三個詞:「比特幣不是加密貨幣。」這一帖子迅速在該平臺和媒體報導中引起關注。這反映了他長期以來一直堅持的觀點,即比特幣應被視為一種具有自身規則和歷史的貨幣,不應歸入更廣泛的代幣市場。

多西認為,比特幣應該屬於一個獨立的類別。它誕生之初沒有基金會,也沒有預挖礦,而且治理也比較保守。比特幣網絡的設計初衷是支付和儲蓄,這與快速發展、服務於多種用例的智能合約平臺和應用代幣不同。

讓我們來分析一下這個論點。

要理解其中的原因,有必要了解比特幣的設計、治理和監管與加密貨幣世界其他部分有何不同。

2. 貨幣政策與發行:固定規則與靈活政策

從供應開始,比特幣的發行遵循固定的時間表,而大多數其他網絡將供應視為可調的功能。

比特幣以區塊獎勵的形式發行,大約每21萬個區塊減半一次,直到總供應量達到2100萬枚BTC。第四次減半發生在2024年4月,區塊高度達到84萬時,獎勵從6.25 BTC降至3.125 BTC。每次減半都會使礦工更多地依賴交易手續費,而減少對新發行比特幣的依賴。

改變比特幣的發行量需要運行節點的用戶達成壓倒性的社會共識,從而允許投資者提前數年預測供應量。這種可預測性仍然是其「價值存儲」吸引力的核心部分。

大多數其他網絡將貨幣政策視為一種設計選擇。以以太坊為例:以太坊改進提案 (EIP) 1559引入了基礎費用銷毀機制,在需求高漲時減少淨髮行量;合併更新則將網絡遷移至權益證明 (PoS) 機制,從而降低了總發行量。這些變化共同構建了一個可根據網絡活動動態調整的供應模型。

這種靈活性可以增強用戶體驗並實現新功能,而比特幣的剛性則是為了維護貨幣信譽。

3. 共識和安全預算:PoW極簡主義 vs. PoS升級速度

區塊鏈如何保障自身安全將決定接下來的一切。比特幣以工作量來換取安全,而PoS系統則通過權益來保障安全。

在比特幣網絡上,礦工使用能源來添加區塊,全節點則執行一套小型且保守的規則。它的腳本語言刻意簡潔,而非圖靈完備。組件越少,出故障的可能性就越小,這就是為什麼基礎層的改動極為罕見且受到嚴格限制。

隨著區塊獎勵持續減半,礦工的收入逐漸從新幣發行轉向交易手續費——比特幣的長期「安全預算」。這引發了一些重要的未來問題,例如在低費用時期,激勵機制將如何維持。這也表明,推動手續費上漲的活動激增,以及閃電網絡等層級的穩定使用,對礦工經濟至關重要。

許多加密平臺,尤其是以太坊,都使用PoS機制。驗證者鎖定ETH,通過提議和證明區塊獲得獎勵,並可能因不當行為受到懲罰。這種模式使得升級速度更快:2022年的合併 (Merge) 升級切換到了PoS,2023年的Shapella允許提現,2024年的EIP-4844降低了rollup的數據成本。

比特幣優先考慮其底層的安全性、穩定性和最小變化,而大多數PoS網絡則強調更快的升級和更高的吞吐量。

4. 治理與文化:實踐中的「僵化與優化」

誰來更改規則,速度多快,又如何保證安全?比特幣的設計初衷是緩慢演進,而以應用為中心的區塊鏈則更注重速度和靈活性。

比特幣的設計初衷是緩慢演進。提案最初以比特幣改進提案的形式出現,經過公開討論,只有在開發者、礦工和節點運營者廣泛表示支持時才會推進。沒有鏈上投票或基金會來主導決策。升級通常以軟分叉的形式推出,以保持對舊節點的兼容性。

2021 年,Taproot 升級採用了「快速試驗」信號機制,在 6 月達成鎖定,並於 2021 年 11 月 14 日在第 709632 個區塊激活。這一漫長的過程讓開發者、礦工和節點運營商有時間進行協調,降低了激活風險。這種節奏(變化少,討論多)就是人們所說的比特幣「剛性」的體現。

智能合約平臺則採取了相反的做法。以太坊通過EIP流程引入變更,遵循穩定的發布周期——例如,合併後提現和原型Danks分片,以降低數據成本。

不同的目標,不同的節奏:比特幣通過保守的修訂來保障貨幣的信譽,而以應用為主的區塊鏈則側重於推出新功能並保持開發者的活躍度。

5. 運行在頂層:支付應用vs.通用應用

比特幣保持基礎層的精簡:未使用交易輸出(UTXO)記帳、有限的基於堆棧的腳本(有意不實現圖靈完備)以及相對簡單的其他邏輯。

比特幣的大部分支付活動正在轉移到閃電網絡等二層網絡。它使用雙向通道和哈希時間鎖定合約 (HTLC)來實現即時、低手續費的支付,而無需更改底層規則。日常交易在鏈下進行,而結算仍然錨定在主網絡上。

智能合約平臺則採取了相反的做法。以太坊在其Layer 1上支持豐富的、有狀態的合約,並鼓勵可組合性——去中心化金融 (DeFi)、非同質化代幣 (NFT)和鏈上遊戲相互疊加。這種方法可以加快實驗速度,但依賴於靈活且定期升級的基礎層。

比特幣仍在邊緣地帶進行探索。2024年左右減半前後推出的Ordinals和Runes將手續費推至歷史新高,增加了礦工收入,並為手續費驅動的安全性提供了現實的考驗。至關重要的是,這些都沒有改變比特幣的貨幣規則或極簡的底層設計。模式依然有效:保持基礎穩定,讓新的活動在其基礎上或與之並行發展。

6. 市場結構及其含義:比特幣的獨立類別

交易所交易基金 (ETF)、期權和資金流向數據表明,機構對待比特幣的態度與其他加密貨幣市場不同。

2024年1月10日,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批准規則變更,允許交易所上市並交易現貨比特幣交易所交易產品(ETP)。這一決定將比特幣帶入主流市場,包括紐約證券交易所(NYSE)、Arca、納斯達克和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

這些正是券商、註冊投資顧問(RIA)和養老基金所使用的平臺。無論你如何稱呼這一資產類別,退休和財富管理平臺如今都為比特幣開闢了一條專屬通道。

市場基礎設施由此擴展。到2024年底,美國監管機構批准了現貨比特幣ETF期權,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也推出了與一籃子比特幣基金掛鈎的指數期權。簡而言之,它利用機構已經熟悉的工具進行風險轉移和價格發現——而大多數代幣仍然缺乏這一點。

資金流向數據清晰地展現了這種轉變。在2024年和2025年期間,新基金的申購和贖回已成為日常活動,儀錶盤會追蹤資產和淨流量。投資者通過傳統的渠道而非加密貨幣原生平臺來投資比特幣。

政策信號也指向了同樣的方向。美國衍生品監管機構長期以來一直將比特幣歸類為商品。2025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和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工作人員指出,註冊交易所可以為某些現貨商品加密產品提供交易便利。

綜合來看,分銷渠道、對衝工具、資金流向報告和監管標籤,都為傑克「比特幣不是加密貨幣」的論點提供了強有力的佐證。市場早已將其歸入了不同的類別。

  • Related Posts

    SpaceX再次部署加密貨幣戰略 馬斯克在謀劃什麼?

    作者:神恩 巨額比特幣在鏈上流動,但這次市場並沒有驚慌,相反…

    比特幣財庫儲備公司:未來路在何方

    作者:Sean Kiernan,Greengage執行長;來…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我們稱之為所有權幣」:DAO治理創新

    • By jakiro
    • 23 10 月, 2025
    • 0 views
    「我們稱之為所有權幣」:DAO治理創新

    如果比特幣不是「加密貨幣」 那它有何不同?

    • By jakiro
    • 23 10 月, 2025
    • 3 views
    如果比特幣不是「加密貨幣」 那它有何不同?

    從估值40億美元到關門 Kadena倒閉後誰會是下一個?

    • By jakiro
    • 23 10 月, 2025
    • 3 views
    從估值40億美元到關門 Kadena倒閉後誰會是下一個?

    從驅動BTC價格的三大關鍵因素看 1011後是買入機會?

    • By jakiro
    • 23 10 月, 2025
    • 3 views
    從驅動BTC價格的三大關鍵因素看 1011後是買入機會?

    Hyperliquid金庫策略分析:從高頻Alpha到風險管理

    • By jakiro
    • 23 10 月, 2025
    • 1 views
    Hyperliquid金庫策略分析:從高頻Alpha到風險管理

    Lily Liu談Solana:力求成為未來區塊鏈金融基礎設施

    • By jakiro
    • 23 10 月, 2025
    • 1 views
    Lily Liu談Solana:力求成為未來區塊鏈金融基礎設施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