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David Z. Morris 來源:unchainedcrypto 翻譯:善歐巴,比特鏈視界
3月28日星期四將標誌著 21 世紀最奇怪的故事之一的謝幕:史丹福大學兩位法學學者的兒子利用技術樂觀主義和精英慈善的名義,系統性竊取了 80 億美元資金,但其真實目的卻是儘可能快地積累權力。
在紐約南區美國地方法院接受刑事審判前在法院外。
這就是SBF的基本故事,他將在 3 月 28 日因陪審團去年 11 月作出的七項欺詐相關罪名被判刑。他的判決還將基於未經審判但證據充分的指控,即他利用竊取的客戶資金賄賂中國官員並資助一系列競選財務欺詐活動,這些活動一度使SBF成為美國政壇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
聯邦檢察官於 3 月 15 日提交給劉易斯·卡普蘭法官的量刑建議書,可能以迄今為止最簡潔、最令人信服的形式講述了這個故事。檢察官通過細緻地確定SBF反覆故意欺騙的行為,並輔以一系列令人心碎的受害者陳述,建議判處SBF 40-50 年監禁。這已經是一段很長的刑期 – 但仍然遠低於可能的 100 多年的刑期。
給投資者一個「恩惠」
SBF的辯護團隊請求寬大處理,主張僅判處六年徒刑。這一要求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兩個在審判中被證明無效的論點:SBF從未真正偷過任何錢,而且他向慈善機構捐贈了很多錢。第一個論點很大程度上基於一種誤導性的觀點,即 FTX 破產財產已「全額償還儲戶」,這是一個真正具有欺騙性的想法,FTX 復甦執行長John Ray III 已在自己的簡報中強烈反駁。
事實上,FTX 存款最終會被償還的想法與 SBF 的犯罪動機相呼應。儘管他和麥可·劉易斯等盟友試圖將他描述為不幸的人,但自 2022 年 12 月被捕以來,SBF顯然相信他可以用別人的錢賭博並獲勝。正如 Caroline Ellison 作證的那樣,SBF 將 FTX 客戶資金視為推動交易所發展的 「良好資金來源」 ,儘管他一再公開聲稱存款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SBF認為他是在幫儲戶和投資者一個忙,儘快推動 FTX 的「預期價值」最大化——之後他就可以償還所有存款。在他看來,他並不是偷竊,而只是借用。即使在他被定罪後,史丹福大學的喬恩·多諾霍和耶魯大學的伊恩·艾爾斯等盟友也提出了基本相同的論點。這是他的辯護團隊的再次發言。
卡普蘭法官已經表達了他對這種道德淪喪的徹底蔑視。卡普蘭在 2023 年 10 月 11 日的審判中打趣道:「這就像說,如果我闖入聯邦儲備銀行,偷走 100 萬美元,把所有錢都花在強力球彩票上,並且碰巧贏了,那也沒關係。」
同樣,依靠SBF的慈善工作作為良好品格證據的一個不便之處在於,正如審判所證實的那樣,捐款本身主要來自被盜的客戶資金。雖然辯方的寬大處理方案包括一系列支持 SBF 的品格證人陳述,但這些陳述是有限的,有時甚至很奇怪,其中包括許多隻認識SBF小時候的人的陳述,以及來自SBF的一名涉嫌戀童癖者的陳述。似乎在監獄裡成為了朋友。
去年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觀察SBF的刑事審判。我一次又一次地看到劉易斯·卡普蘭法官對SBF辯護團隊的這種誤導性和不誠實的辯護做出不屑一顧,甚至憤怒的反應。他也不會第二次支持他們:我相信卡普蘭法官非常非常有可能遵循檢方的建議,判處SBF大約半個世紀的監禁。
考慮到這些事情的運作方式,除非上訴不太可能成功,這意味著SBF將在監獄裡呆到六十多歲。
SBF的垮臺並不能淨化加密貨幣的罪惡
人們經常說,SBF的罪行與加密貨幣作為一種技術沒有什麼關係,這確實是事實。SBF 的華爾街背景與 2022 年崩盤的許多其他犯罪分子的背景相似,他大多認為加密貨幣是一種簡單的賺錢方式,因為它的波動性。他的欺詐行為依靠中心化和不透明來欺騙客戶——如果有的話,這是對鏈上金融運作方式的顛倒。
儘管如此,他確實選擇了在加密行業進行長期騙局,他的判決是行業反思的時候,也許可以學到一兩件事。
最重要的是,不要陷入自滿情緒,這一點至關重要。檢方量刑包中包含的文件中,有一份由SBF (SBF) 撰寫的一份真正精神錯亂的清單,列出了他在 FTX 倒閉後可以重新構建自己的罪行的方法。其中包括「SBF 為你的罪孽而死」的擬議敘述。
儘管沒有欺詐證據,Blast 項目的困境仍然讓人聯想到 SBF 的遭遇。該項目倉促上線和以收益為中心的營銷方式都帶有同樣的那種追求最大化的衝動,這種衝動最終將 SBF 引向了犯罪、貧困,現在則是監獄。隨著貪婪再次凌駕於作為加密貨幣運動基礎的更深層次的社會和政治改革的關注之上,我們將看到又一輪的脆弱性、風險、欺詐和崩盤。聰明的人會一眼看穿那些「原生收益」、「雙倍質押獎勵」或「20% APR」的承諾,並認清它們的本質:巨大的、閃爍的警示信號。
忽視警告和冒險冒進是導致 SBF 垮臺的根本原因。他無視其副手卡羅琳·埃裡森 (Caroline Ellison)、尼沙德·辛格 (Nishad Singh) 和王 Gary Wang 的反覆反對,他們現在都將面臨自己的判決。SBF 確信自己比任何人都聰明,他無視律師的建議,認為他們「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拒絕在 FTX 崩盤後進行全面的公關之旅。那些採訪幫助檢方限制了他的辯護團隊並確保了他的定罪。
行業教訓以及人生教訓
驅使SBF實施魯莽計劃的世界觀同樣建立在巨大的自我之上。這歸結為他對自己絕對正確的信念,以及對他認為「普通人」應該遵守的道德標準的輕視。埃裡森在庭審中作證說,SBF 不認為「不要撒謊」或「不要偷竊」等規則適用於他選擇的道德準則。他的道德準則混合了他母親的功利主義結果論;同樣功利主義的「賺了錢再去捐贈」的有效利他主義運動的宣傳;以及他在 Jane Street 做交易員時學會的無休止的「預期價值」計算。
看到一個本可以為世界做出真正貢獻的人,卻因幾乎終其一生被關押而悔恨,我們可以從中吸取許多教訓。但一些要點似乎特別清晰。
首先,謹慎和謙遜並不是罪惡。無論是作為創始人還是交易員,風險管理都是實現可持續成功的一部分。
其次,道德很重要——不是未來可能會發生什麼的道德,而是你現在如何對待他人的道德。
最後,貪婪很危險。雖然加密資產升值時可以享受,但過於關注數字的增長而不是基本面,才是通往貧困的最快捷徑。
或者會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