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pple报告:传统金融持续投入区块链基础设施

编者按 在金融科技快速演进的浪潮中,传统银行正悄然转变角色,从区块链边缘的观察者,走向生态建设的深度参与者。由 Ripple 联合 CB Insights 发布的这份研究报告,系统梳理了自 2020 年以来全球银行在区块链初创领域的投资路径,揭示了金融机构在数字资产基础设施建设中的战略意图。无论是对交易、支付、托管等底层能力的下注,还是通过并购与参股主动介入生态构建,银行正在逐步打破传统边界,从“旧金融”向“链上金融”转型。

2020年到2024年,全球银行共参与了345起对区块链初创企业的投资。 这些投资多数集中在早期阶段,包括种子轮和A轮融资,显示出银行机构对区块链技术和数字资产赛道的高度关注和提前布局的策略选择。 对银行而言,这种风险投资的方式并不常见,尤其是处于如此早期阶段的公司,这反映出它们对数字资产基础设施发展方向的一种信心——认为这是下一代金融系统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

在这些投资中,有33笔为超级融资轮,即单笔融资额超过1亿美元。 按国家和地区来看,美国、日本、新加坡、法国和英国的银行机构最为活跃。其中,日本的SBI集团、美国的高盛(Goldman Sachs)和泰国的SCBX集团旗下的SCB 10X尤为突出。这些超级融资轮的资金主要流向三个方向:第一是机构级基础设施,特别是为交易、质押和代币化服务的技术框架,占比27%;第二是支付系统基础设施,占比24%;第三是数字资产托管服务,占比21%。

2024年完成的三笔超级融资交易进一步说明了市场发展的具体方向。巴西金融科技公司CloudWalk分别于5月和12月获得了来自Banco Itaú、BTG Pactual以及Banco Safra的共计约7.6亿美元融资。CloudWalk自2013年创立以来,一直致力于通过区块链技术推动巴西本地支付服务现代化,并在近年扩展至美国市场。

同年3月,日本SBI集团领投了德国嵌入式金融平台Solaris的F-II轮融资,总额超过1.04亿美元。Solaris作为德国数字资产领域的重要参与者,曾协助推出该国首个数字资产交易平台以及首个受监管的证券型代币发行平台。此外,它还提供数字银行账户服务和数字资产托管解决方案。此次融资后,SBI集团还进一步收购了Solaris的控股权,巩固了其在欧洲市场的布局。

金融机构为何积极押注区块链?

全球银行正在加速整合数字资产服务,部分机构甚至计划在未来五年内完全接入区块链相关的金融基础设施。根据CB Insights和Ripple的研究显示,57%的受访金融高管表示,所在机构已经在探索、测试或集成数字资产产品和服务。而在尚未涉足的机构中,超过三分之一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启动相关部署。

银行对区块链技术的兴趣可归结为三个主要驱动因素:

第一是全球支付效率的提升 。区块链技术能够绕过传统跨境支付中复杂的中介层级,使资金在几秒内结算完成,大幅减少成本与结算风险。尤其是在美元主导体系下,区块链技术为非美元经济体提供了一种更对称的参与方式。

第二是资产代币化所带来的资产市场结构性重构 。通过区块链,传统的股票、债券、房地产和商品可以被以数字化形式发行和交易,不仅提高了资产的流动性,还降低了进入门槛。这种变化不仅影响投资结构,也正在逐渐改写资产定价和交易基础设施。

第三是数据透明性与监管科技的融合 。相较于传统账本系统,区块链具备更高的信息对称性、可审计性和流程自动化能力。这使得银行在面对合规、反洗钱(AML)、客户尽调(KYC)等要求时能以更低的成本完成审查。

传统银行在数字资产生态中的战略角色

越来越多的大型银行不再仅仅是投资人或试点用户,而是成为区块链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参与者。高盛、花旗、摩根大通等华尔街巨头已启动自建或联盟主导的区块链项目。

摩根大通推出的Onyx平台和JPM Coin,已在机构结算市场形成一定规模。花旗集团则重点布局代币化证券发行平台,其试点项目覆盖美债、全球外汇市场和衍生品清算系统。 汇丰银行在2023年完成了首笔基于R3 Corda平台的房地产代币化交易,目标是推动高净值客户在传统资产配置中使用区块链资产

与此同时,亚洲金融机构也在加快脚步。SBI集团不仅在日本推出了数字资产交易平台TAOTAO,还通过对英国Copper、德国Solaris等公司的投资,加速欧洲与亚洲之间的链上金融桥梁搭建。新加坡DBS银行则上线了数字交易所(DDEx),支持机构客户的加密资产交易和托管。

在托管领域,传统银行的优势尤为明显。拥有监管牌照和合规管理经验的大型银行,成为大量Web3项目寻求合作的首选对象。它们可以提供符合当地法规的数字资产存管方案,并与审计、税务等传统金融服务形成一体化解决方案。

数字资产监管环境与政策进展

报告指出,2023年以后,全球范围内监管政策的明显收紧正在倒逼市场加快规范化进程。 以美国为例,《GENIUS法案》已对稳定币、数字资产托管和交易平台设定了详细的许可与储备要求。欧洲的MiCA监管框架则要求所有数字资产服务提供商在欧洲经济区范围内获得统一牌照。

在亚洲,中国香港于2023年推出虚拟资产服务提供商(VASP)制度,并于2024年公布了稳定币发行指引。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亦加大对加密平台的资本要求与信息披露监管。

银行机构必须在合规能力和技术适配方面做出调整,才能在这一新兴市场中保持领先。这也是许多银行选择与区块链原生公司合作的原因,通过并购或战略投资获取技术资源和运营经验。

结语:谁将赢得数字金融的未来?

数字资产不再是投机泡沫或“旁观者游戏”。从全球银行的投资路线图中可以清晰地看到,未来五到十年,区块链将成为金融基础设施不可或缺的一环。金融机构的参与,不仅为加密生态提供了合法性背书,也推动了更严谨、更合规的制度化演进。

但这一进程将不会一帆风顺。稳定币设计的瑕疵、算法机制的不可控性、链上清算风险、技术与监管之间的落差,仍是整个行业需要直面的挑战。

真正的金融革命,不仅是资产形态的转变,更是制度逻辑、信任机制和数据结构的根本重构。在这场变革中,传统银行若能与区块链原生力量相互融合、共同推动,将可能在未来金融版图中赢得最核心的位置。

  • Related Posts

    盘点正寻求IPO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作者Tanay Ved & Victor Ramir…

    比特币财库公司的崛起是超越美元的必经之路?

    作者:Lyn Alden,编译:AididiaoJP 密码朋…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You Missed

    香港迈入稳定币牌照时代:高门槛下的“稳”增长

    • jakiro
    • 6 8 月, 2025
    • 1 views
    香港迈入稳定币牌照时代:高门槛下的“稳”增长

    转折点 美SEC明确流动性质押不涉及证券发行

    • jakiro
    • 6 8 月, 2025
    • 3 views
    转折点 美SEC明确流动性质押不涉及证券发行

    Ripple报告:传统金融持续投入区块链基础设施

    • jakiro
    • 6 8 月, 2025
    • 1 views
    Ripple报告:传统金融持续投入区块链基础设施

    盘点正寻求IPO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 jakiro
    • 6 8 月, 2025
    • 1 views
    盘点正寻求IPO的加密货币交易所

    VanEck:ETH将是一种比BTC更好的资产?

    • jakiro
    • 6 8 月, 2025
    • 1 views
    VanEck:ETH将是一种比BTC更好的资产?

    香港稳定币凉了嘛?

    • jakiro
    • 6 8 月, 2025
    • 1 views
    香港稳定币凉了嘛?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