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天就是五一了。國際勞動節紀念的是1886年5月1日美國芝加哥工人大罷工爭取8小時工作制的著名事件。
每到這時候就會看到有土奧經濟學大V出來鼓吹取消勞動法,實現完全自由僱傭制。
經濟學理論都是有屁股的。經濟學家和大V肯定也是有屁股的。小心翼翼地把屁股藏起來不代表就沒有屁股了。只要他們說話發文,就會露出屁股。
土奧經濟學大V的屁股,大體上是坐在資本家或者說企業主一邊的。所以應該可以算得上是魯迅先生給予的精準標籤——「資本家的乏走狗」。
魯迅先生犀利指出:「凡走狗,雖或為一個資本家所豢養,其實是屬於所有的資本家的,所以它遇見所有的闊人都馴良,遇見所有的窮人都狂吠。不知道誰是它的主子,正是它遇見所有闊人都馴良的原因,也就是屬於所有的資本家的證據。即使無人豢養,餓的精瘦,變成野狗了,但還是遇見所有的闊人都馴良,遇見所有的窮人都狂吠的,不過這時它就愈不明白誰是主子了。」
至於大V所論證的,由5天8小時工作制而最終造成貿易戰甚至熱戰的邏輯是完全錯誤的。恰恰相反,是過度加班、過量生產,才會迫使資本家去尋求開拓海外市場,從而造成了17世紀至19世紀的全球殖民戰爭。
人的生產可以簡單劃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自己做給自己吃穿住用。吃飽就行,夠用就好。不和任何人內卷。
第二階段是為了滿足他人的需求而生產。我做餅手藝好,鄰裡八鄉都愛買,甚至遠銷海外。只要有人喜歡吃,我就擴大生產,直至市場飽和。
第三階段是為了利潤(錢)而生產。我已經是一家做餅跨國企業的大老闆了。我才不管做出來的餅是不是有人吃,只要能不虧本賣出去(有利潤),我就會一直生產,甚至繼續擴大產能。如果你們不買我的餅,我就絞盡腦汁搞事,比如武力打開市場,尋求國會立法,像《每人每頓必吃3個餅法案》之類的,以及排擠其他食品生產者,贊助大學出論文鼓吹吃餅的好處,總之一切目的都是讓消費者多吃餅、少吃甚至不吃其他食物。
有三個問題非常清楚,誰都能看明白:
一、為利潤生產一定會走向不顧需求強行生產導致過剩的不歸路。
二、金融信貸(借錢給企業擴大生產)會加速生產走向過剩的速度。
三、恰恰是第三階段的過度生產才會導致貿易衝突、戰爭以及帝國主義。
沒錯,第三階段正是「資本主義的生產方式」。
在這種生產方式中,資本家就像一個衝meme的瘋子,看到哪裡有暴利就衝進去瘋狂生產。
最後的結果就是meme一天發行幾萬個,供應過剩,絕大部分都落得個一地雞毛最終歸零的命運。
囤過BTC就會更有體會:最有價值的東西其實是嚴格限量的,稀缺帶來價值。
拼命擴大生產,就像衝meme的狂熱,看似暴富就在眼前,其實是價值因過量濫發而迅速被稀釋。
資本家為利潤而生產,和衝meme的瘋子無異。
巧的是,和衝meme一樣,兩者都是負和內卷。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負和內卷,就是現代經濟學普遍承認的生產過剩,生產了賣不出去,淨賠本。
不知各位發現沒有,決定了生產方式從第二階段躍升至第三階段最關鍵的不同點是什麼?
對,是「為了人」還是「為了錢」。
二階段以前,生產還是人本主義的。
三階段開始,生產就成了金本主義。
這就是那句著名的哲學命題:人究竟是目的還是手段?
資本主義生產方式的答案斬釘截鐵:人是實現利潤(錢)的手段。
於是乎,金錢,從滿足人的需求的工具,一躍而成為了人的主人。
人淪落為了金錢增殖的工具人,淪落為了牛馬。
人之為牛馬,實在是牛馬不如。
畢竟,真牛馬吃飼料住棚屋都不用自己花錢,而打工人要自己花錢吃飯、掏錢租房、貸款買房、自費娛樂,養肥自己,燃燒心臟,加班加點,只為了給老闆創造更多的利潤(錢)。
資本家最害怕的就是勞動者躺平。因為一旦所有人躺平,就沒有人來幫他們生產利潤了。
所以牛馬打工人的財務自由,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人人都財務自由了,還有誰來做牛馬?
所以,宣揚人人都變成資本家那樣不事勞動、利潤為生的財務自由,大抵是智商稅,是收割機。
教你發財暴富的方法,不是為了你發財暴富,而是為了教你的人發財暴富。
這才是真實邏輯。
合理的財務自由邏輯也許是,勞動十年,自由一生。
也許生產力更高的話,勞動一年,自由一生?
那麼在不能跨越的歷史現階段,打工人要怎麼破局?
其實你只需要再看的透一點。
世界是一個圈。
你被資本家剝削走的東西,你再從另一頭拿回來。
教鏈上面不厭其煩地講資本家和資本主義生產的邏輯,就是為了提示讀者朋友,站到更高的層次和維度去看問題。
既然資本家機關算盡太聰明,也不過是一個衝meme的瘋子,那麼智慧的你應該懂了,對於負和內卷的meme大軍,你如何坐收漁利?
參與其中內卷嗎?
你是卷王那沒問題。願賭服輸即可。
或者你是操盤的莊家。那你進去是收割者。
但你如果只是普通人呢?
教鏈找到的答案,就是利用過量生產、過量發行和資本的瘋狂的天生弱點,穩穩持有那個相對一切最稀缺的物:
BTC(大餅)。
為此,教鏈總結了一句話:一切剩餘歸大餅。
囤好大餅,五一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