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編譯 : Block unicorn
關鍵要點
-
USDT 已成為佔據主導地位的穩定幣,其市值在過去一年從 800 億美元增長到 1440 億美元,但其市場主導地位從 70% 下降到 61%,因為其他穩定幣也在擴展。
-
Tether USDT 原生支持大約 12 條區塊鏈,而橋接版本的 USDT 存在於 80 多條區塊鏈上,由於依賴第三方橋接且缺乏 Tether 的直接監管,引入了額外的風險和管理挑戰。
-
Tether 通過橫向策略(如使用 LayerZero OFT 進行跨鏈轉移的 USDT0 多鏈代幣)和縱向策略(如支持 Arbitrum 的 Legacy Mesh 和比特幣側鏈 Plasma)應對擴展挑戰,旨在統一流動性和構建專用生態系統。
-
隨著穩定幣發行方的擴展,互操作性已成為擴展的第一步。LayerZero 提供可定製的基礎設施和廣泛的區塊鏈支持,成為這種跨鏈增長策略的主要入口。
前言
USDT 通過將美元帶入鏈上,將其轉變為全球數字資產。它已成為最大的穩定幣,市值超過 1400 億美元。儘管過去面臨關於抵押品不足的眾多傳言,它仍保持了領先穩定幣的地位。隨著穩定幣市場的擴展,Tether USDT 的市值從 800 億美元增長到 1440 億美元,在過去一年增長了 80%。
雖然 USDT 繼續增長,但其他穩定幣也在擴展,導致 USDT 的市場主導地位在過去一年從 70% 下降到 61%。為了保持增長,USDT 採取了大膽的方法來擴展跨鏈能力,從實施由 LayerZero OFT 支持的多鏈代幣 USDT0,到構建以 Legacy Hub 和 Plasma 為核心的樞紐。通過這些方法,他們正在解決過去的挑戰。
讓我們首先看看他們面臨的問題。
1. Tether USDT 擴展計劃的問題
1.1 Tether USDT 僅支持 12 條鏈
來源:Tethre 官方知識庫 | 支持的協議和集成指南
2014 年,Tether 發行的穩定幣 USDT 首次在比特幣區塊鏈上的 Omni Layer 協議上推出。多年來,Tether 將 USDT 發行擴展到其他主要區塊鏈,包括以太坊(ERC-20)、Tron(TRC-20)、幣安智能鏈(BEP-20)、Solana(SPL)等。截至 2025 年初,Tether 原生支持大約 12 條區塊鏈上的 USDT。儘管如此,DeFiLlama 的數據顯示,USDT 存在於 80 多條區塊鏈上。值得注意的是,其中 50 多條區塊鏈上的 USDT 價值超過 100 萬美元,在 USDT 交易量排名前 30 的區塊鏈中,有 17 條依賴橋接版本的代幣,而非原生支持。
當 USDT 在某個區塊鏈上不是原生支持時,意味著 Tether 不會直接在該鏈上發行或贖回 USDT。相反,第三方橋接會在支持的鏈上鎖定原生 USDT,並在新區塊鏈上發行對應的「包裝」或「橋接」版本。對於用戶來說,這引入了橋接版本不兼容的問題和額外的風險層。橋接 USDT 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完全取決於第三方橋接運營商,而非 Tether 本身。如果橋接被黑客攻擊或出現問題,用戶可能會損失橋接 USDT,而 Tether 不對這些損失負責。只有在原生支持的區塊鏈上的 USDT 才由 Tether 直接背書和可贖回,因此持有橋接 USDT 意味著依賴橋接的償付能力和安全性。
此外,由於使用量低或安全問題,Tether 已停止在多個區塊鏈上鑄造 USDT。這些包括比特幣上的 Omni Layer、Kusama 的 AssetHub、比特幣現金的簡單帳本協議(SLP)、EOS 的 EOSIO.TOKEN 和 Algorand。雖然在有限時間內可能仍可贖回,但這些網絡上不再發行新的 USDT 代幣。
儘管 USDT 似乎在廣泛的區塊鏈上可用,但只有少數區塊鏈得到 Tether 的原生支持。在所有其他鏈上,用戶交互的是橋接版本的 USDT,這些版本帶有不適用於原生代幣的額外風險。
1.2 橋接 USDT 正在增加
來源:Tether:流通量和統計數據 – DefiLlama
目前以太坊上的 USDT 流通供應量約為 649.4 億美元,其中約 80 億美元的 USDT 已被橋接到其他區塊鏈。例如,在幣安智能鏈(BSC)上,通過 BSC 橋鑄造了約 52 億美元的 USDT。此外,幾個主要的 Layer 2 網絡——如 Arbitrum、Polygon、Optimism 和 Mantle——運營自己的原生橋接以進行 USDT 轉移。其他 Layer 1 區塊鏈,包括 Fantom、Kaia 和 Sui,依賴第三方橋接來促進 USDT 在鏈之間的移動。
從 Tether 的角度看,橋接 USDT 的增長帶來了顯著的管理挑戰。 Tether 只能直接監控和控制其在原生支持網絡上發行的 USDT。一旦 USDT 通過第三方橋接器橋接到其他鏈,Tether 就失去了對這些代幣的直接監管。這種碎片化使得 Tether 越來越難以跟蹤總供應量、確保合規性以及管理不斷擴展的區塊鏈和橋接協議帶來的風險。
最終,雖然橋接 USDT 的興起增強了加密生態系統的流動性和互操作性,但作為發行方的 Tether 也面臨新的複雜性。
1.3 Tether 正在向 Tron 洩露價值
來源:Tron Gas 使用量 | Token Terminal
穩定幣是鏈上金融的支柱,充當結算、交易和借貸的主要媒介。這種現象在 Tron 上尤為突出,穩定幣相關交易佔據了鏈上活動的絕大部分——僅 USDT 就佔 Tron 網絡穩定幣供應的 98% 以上,幾乎涵蓋所有交易量。
目前,Tron 上的穩定幣總市值為 715 億美元,其中 USDT 以超過 709 億美元的流通量佔據主導地位,遠超其他穩定幣如 USDD、TUSD 和 USDC,這些穩定幣僅佔市場的一小部分。這種主導地位如此徹底,以至於 Tron 可被稱為「USDT 鏈」,98% 的交易費用和 99% 的交易由 USDT 轉帳驅動。因此,Tron 從這些活動中捕獲了超過 25 億美元的年費收入。
但這提出了一個關鍵問題:如果 USDT 的發行方 Tether 推出自己的區塊鏈,不僅捕獲交易費用,還能獲取當前流向 Tron 的生態系統價值,會怎樣呢?Tether 已展示出快速鑄造和移動數十億 USDT 以滿足市場需求的能力,經常在區塊鏈之間調整供應以優化成本和效率。如果 Tether 激勵主要中心化交易所(目前持有 Tron 上約 30% 的USDT)將其 USDT 持有量遷移到 Tether 運營的鏈上,它可以將網絡活動和費用收入重新引導至自己的生態系統。
這一舉措可能從根本上重塑穩定幣基礎設施的經濟模型。對於交易所和用戶來說,遷移到 Tether 原生鏈可能意味著更低的費用、更快的結算以及早期採用者的潛在獎勵。對於 Tether 來說,這將解鎖新的收入來源並增強對其穩定幣環境的控制。
從長遠來看,這可能創造雙贏局面:用戶和交易所受益於專為高效結算設計的層,而 Tether 捕獲當前洩露給第三方區塊鏈的價值。鑑於 USDT 在 Tron 及更廣泛的加密生態系統中的主導地位,Tether 內部化這一價值的機會既重大又越來越可行。
2. Tether 的戰略——橫向與縱向擴展
為解決 Tether USDT 面臨的問題,有兩種潛在解決方案。第一是通過在現有 300 多個區塊鏈上實施更好的跨鏈策略實現橫向擴展,並繼續增長。第二是通過擁有基礎設施堆棧實現縱向擴展,以捕獲更多價值並提供更多服務。
2.1 USDT0——利用 LayerZero OFT 進行橫向擴展
來源:LayerZero Scan
Tether 推出了其多鏈版本的 USDT,稱為 USDT0。該代幣現利用 LayerZero 的 OFT 代幣框架輕鬆擴展到其他區塊鏈或 Rollup。自一個月前推出以來,其總鎖定價值(TVL)流通供應量為 9.71 億美元,跨鏈交易總量已超過 30 億美元。現在,跨不同區塊鏈發送 USDT 的成本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低。
這得益於 LayerZero 的 OFT 標準,該標準允許代幣在源鏈上鎖定或銷毀,並在另一鏈上鑄造。USDT 可以在以太坊、Tron 和 TON 等原生支持的鏈上鎖定,然後在 Arbitrum、Optimism 和 Berachain 等不支持的鏈上以 USDT0 的形式鑄造。對於不支持鏈之間的轉帳,系統使用銷毀並鑄造機制。這種方法簡化了不同網絡的供應管理,同時減少了對原生支持的需求。
來源:《USD₮0 機制設計評論》| Chaos Labs
LayerZero 實現了「發行方對齊的互操作性」,USDT0 的跨鏈操作由兩個實體驗證:USDT0 DVN 和 LayerZero DVN。這意味著跨鏈轉帳只有在發行方 USDT0 運營的基礎設施批准時才能發生。
要讓 USDT0 支持新鏈,必須滿足兩個條件:LayerZero 必須支持該鏈,並且團隊必須找到或開始支持該鏈的 DVN 路由。目前,LayerZero 支持約 131 個主網,包括大多數主要網絡,因此 USDT0 的擴展現更多是戰略決策而非技術障礙。
2.2 Legacy Mesh 和 Plasma——為 USDT 打造樞紐
Tether 通過支持兩個關鍵舉措實現縱向擴展:為 USDT0 構建 Legacy Mesh 和比特幣側鏈 Plasma。Legacy Mesh 作為一個中心網絡,連接現有 USDT 部署與 USDT0(為缺乏原生 USDT 支持的鏈提供的多鏈版本)。Arbitrum 作為中心樞紐,通過聚合流動性池並使用 LayerZero 的通信協議促進鏈間轉帳。這使用戶能夠無縫地在以太坊、Tron 和 TON 與 USDT0 支持的網絡(如 Arbitrum、Ink、Berachain)之間移動資產。憑藉 Arbitrum 與以太坊、Tron 和 TON 的連接,它統一了 98% 的 USDT 供應,而 Legacy Mesh 為穩定幣在成熟和新興區塊鏈上創建了一個緊密結合生態系統。
第二個舉措 Plasma 採取了更大膽的方法,構建了一個專注於支付效率的比特幣側鏈。從第一天起,USDT0 將在 Plasma 上得到支持,並與以太坊、Tron 和 TON 上的 USDT 保持直接連接。
Legacy Mesh 和 Plasma 共同為 USDT 創建了一個全面的流動性和生態系統樞紐。Arbitrum 作為流動性支柱,而 Plasma 優化交易吞吐量並發展自己的 dapp 生態系統。這種協同作用使 USDT 在流動性和應用方面都能擴展其影響力。
來源:《引入Legacy Mesh:您的 USDT 隨時隨地,現在無處不在》 — USD₮0
3. 互操作性是穩定幣擴展戰略的「第一步」
穩定幣使法定貨幣成為半全球貨幣,而互操作性使穩定幣成為真正的全球貨幣。隨著區塊鏈生態系統擴展到 300 多個網絡,穩定幣的用例和用戶群變得越來越碎片化。對於穩定幣發行方來說,早期專注於單一鏈可能有效,但長期增長和採用依賴於跨鏈策略,使其代幣能夠無縫跨越多個區塊鏈移動。
一個典型的例子是懷俄明穩定幣(WYST),美國首個完全儲備、州發行的穩定幣。通過與 LayerZero 合作並採用其 OFT 標準,WYST 可以在多個主要區塊鏈上發行和使用,包括以太坊、Avalanche、Solana 等。這種互操作性不僅擴大了 WYST 的用戶基礎,還降低了運營成本,改善了需要在不同網絡上進行交易或結算的機構和個人的體驗。
WYST 的例子凸顯了一個更廣泛的行業趨勢:互操作性策略必須與發行策略齊頭並進。隨著穩定幣尋求更大規模的採用,LayerZero 憑藉其可定製的基礎設施和廣泛的鏈支持,正成為跨鏈擴展的入口,使發行方能夠高效地進入新市場和用例。
來源:《通過互操作性加速亞洲穩定幣發展》| Four Pilla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