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Lucas Tcheyan 來源:Galaxy Digital 翻譯:善歐巴,比特鏈視界
HyperEVM 是 Hyperliquid 推出的 EVM 兼容、通用型 Layer 1 區塊鏈,自 2 月份上線以來,已經開始顯示出早期的增長勢頭。
雖然整體活躍度仍不及 HyperCore(Hyperliquid 的旗艦永續合約交易平臺),但 HyperEVM 在交易量、總鎖倉價值(TVL)和應用開發方面都表現出穩步增長。更難得的是,這一進展是在缺少完善工具和直接激勵計劃的情況下取得的。其動力來源包括關鍵基礎設施升級、不斷成熟的 DeFi 生態,以及對未來空投的日益強烈的市場預期。
最近發布的 CoreWriter 更新被視為生態的重要轉折點。該更新為 HyperCore 開啟了完整的寫入權限,能夠支持一類全新的、跨兩層原生集成的應用,從而進一步模糊兩大平臺之間的邊界,也意味著 HyperEVM 有望從「側車」角色,發展為 Hyperliquid 縱向一體化鏈上金融堆棧的核心引擎。
關鍵要點
-
HyperEVM 的上線是「循序漸進、受控」的策略,旨在避免對 HyperCore 產生負面影響。這一策略雖然給早期在鏈上構建的團隊帶來了一定摩擦,但仍吸引了超過 175 個開發團隊在 HyperEVM 上部署應用。
-
HyperEVM 目前在所有 L1 公鏈的 TVL 排名中位列第 10。領先的應用主要是 DeFi 產品,特別是借貸協議,這與 HyperEVM 的目標高度一致——為 HyperCore 解鎖 DeFi 組合性。
-
HYPE 是 HyperEVM 的原生 Gas 代幣。所有交易的基礎費和優先費都會被銷毀。到目前為止,交易手續費已銷毀了 HYPE 總供應量的 0.006%,未來幾個月如果鏈上活動如預期般增長,銷毀比例預計將進一步提高。
-
用戶活躍度目前仍在追趕 HyperCore 的成熟度。隨著鏈上基礎設施和開發工具的完善,將實現更多獨特的用例,從而加速 HyperEVM 與 HyperCore 的集成與採用。
-
CoreWriter 的發布是一個重大突破,它允許 HyperEVM 上的智能合約直接寫入 HyperCore,這將為應用生態系統帶來巨大解鎖效應,預計未來幾個月將推動應用部署和用戶活躍度的激增。
-
Hyperliquid 的長期願景是將 HyperEVM 定位為 HyperCore 的「互補金融層」。最終目標是構建一個縱向一體化的 DeFi 堆棧,使交易、借貸、金庫和質押在兩條鏈上都能原生共存、無縫協作。
HyperEVM 的架構
Hyperliquid 由兩個互相連接、但彼此獨立的平臺組成:HyperEVM 和 HyperCore。
HyperCore 是兩者中更知名的部分,是 Hyperliquid 的永續合約交易平臺,包含鏈上訂單簿、保證金系統和撮合引擎。自 2023 年上線以來,HyperCore 一直在永續合約市場中佔據主導地位,甚至開始與中心化交易所的永續產品競爭。
HyperEVM 則是 Hyperliquid 的 EVM 兼容、通用型 L1 區塊鏈,於 2024 年 2 月 18 日上線。其設計目的是通過與通用智能合約平臺集成,為 HyperCore 解鎖 DeFi 的可組合性。
一個重要的區別是:HyperCore 和 HyperEVM 是兩條獨立的鏈,但都使用同一個 HyperBFT 共識機制(結合了權益證明 PoS 和拜佔庭容錯 BFT,優化為高吞吐、低延遲的系統),並共享相同的驗證者集。這種架構使得在 HyperEVM 上構建的應用可以直接與 HyperCore 的現貨和永續合約訂單簿交互。
共識機制與執行層設計
HyperEVM 採用了「雙區塊架構」來平衡速度和容量之間的取捨。鏈上每秒會生成一個小型快速區塊,Gas上限為 200 萬,用於幾乎即時結算的常規轉帳和兌換交易。與此同時,每分鐘會生成一個大型區塊,Gas上限達 3000 萬,專為部署大型智能合約或批量鑄造 NFT 這樣的重量級任務留出空間。HyperEVM 的區塊延遲低於 1 秒,並支持高達每秒 20 萬筆訂單的處理能力。
雖然 HyperEVM 擁有高吞吐和低延遲,但其交易費用通常比以太坊二層(L2)更高,特別是在鏈上出現擁堵的時候。數據顯示,高峰期 HyperEVM 的交易費會顯著飆升(甚至超過每筆交易 0.30 美元)。
HyperEVM 的 Gas 代幣為 HYPE,採用了經過修改的以太坊 EIP-1559 銷毀機制,所有基礎費和優先費都會被銷毀。該鏈具備 EVM 兼容性,方便開發團隊輕鬆在 HyperEVM 上重新部署已有的 EVM 智能合約。自上線以來,HyperEVM 已經銷毀超過 5.5 萬枚 HYPE,約佔總供應量的 0.006%。相比之下,HyperCore 上通過現貨交易手續費銷毀的 HYPE 超過 36.7 萬枚。按照當前市場價格 39.12 美元/HYPE 計算,HyperEVM 已累計銷毀了價值超過 215 萬美元的 HYPE。單日銷毀峰值出現在 5 月 26 日,達 5849 枚(約合 22.6 萬美元),當時正值合約部署和用戶活動激增。隨著 HyperEVM 鏈上活動的擴展,它對 HYPE 總銷毀的貢獻預計將顯著增長,從邊緣消耗者變成長期供給收縮的重要驅動。
自 2 月上線以來,HyperEVM 已處理超過 3000 萬筆交易,日交易量在第二季度穩步攀升。6 月份的單日交易高峰達到了 411,120 筆,期間伴隨著多個重要技術升級,鏈上 NFT 和 memecoin 交易量也呈現上升趨勢。
技術升級
HyperEVM 最初上線時功能非常基礎,僅支持在 HyperCore 與 HyperEVM 之間的 HYPE 現貨轉帳,以及面向 DeFi 應用的包裝版 HYPE 合約。這是一個「簡裝」版本的上線,缺少許多未來用於區別於其他通用型 L1 的關鍵功能,尤其是與 HyperCore 的深度集成。
在上線公告中,團隊解釋了這種「毛坯狀態」上線的原因:希望所有人都能「平等進入,同一起跑線」。此外,分階段逐步上線的策略也讓他們可以在收集實時用戶反饋的同時,更安全地升級系統。據在 HyperEVM 上開發的團隊表示,雖然缺乏完善的工具鏈確實帶來了一些摩擦,但並沒有阻止他們繼續建設。
自上線以來,團隊對 HyperEVM 進行了多次技術升級,包括:
-
3 月 25 日:打通 HyperCore 與 HyperEVM,用戶可以在兩條鏈之間自由交易任何代幣。
-
4 月 30 日:推出「讀取預編譯」功能,使 HyperEVM 智能合約能夠讀取 HyperCore 的鏈上狀態。
-
5 月 26 日:將小區塊的出塊時間縮短一半至 1 秒,提高 HyperEVM 的吞吐能力。擴容依然是團隊的首要技術任務,預計未來會繼續縮短出塊時間。
-
6 月 26 日:更新了 HyperEVM 的區塊排序邏輯,使 post-only 訂單在撤單之前被優先處理,從而提升與 HyperCore 的集成效果。
-
7 月 5 日:上線名為 CoreWriter 的新預編譯。該功能使 HyperEVM 合約可以直接向 HyperCore 寫入數據,包括下單、轉帳現貨資產、管理金庫、質押 HYPE 等操作。這標誌著 HyperEVM 從只能「讀取」HyperCore 狀態,升級為可以「直接修改」HyperCore 狀態,是 HyperEVM 獨特功能發展中的重要一步(下文還會繼續詳細討論)。團隊在 7 月 2 日宣布了 CoreWriter 的初始版本,並在三天後正式上線(主網更新通常安排在周六)。
雖然 CoreWriter 是將 HyperEVM 與 HyperCore 統一起來的重大進步,但它也有一定局限性。最重要的是,通過 CoreWriter 進行的寫入操作不是原子性的,意味著智能合約無法在同一筆交易中確認在 HyperCore 上的訂單或狀態更改是否成功。這種異步設計是有意為之,旨在減少前置交易的風險,但也給複雜或需要精確控制的交易策略帶來了挑戰。因此,雖然 CoreWriter 能夠支持新的應用類別,但其早期實現更適合那些能容忍異步執行或可以假設高成功率的場景,例如質押、金庫存取和簡單的程序化交互。考慮到 HyperEVM 與 HyperCore 交互的複雜性,Hyperliquid 團隊會繼續採用分階段的方式迭代發布功能,以確保不影響 HyperCore 的穩定性。
HyperEVM 的應用生態
自上線以來,HyperEVM 的生態系統增長迅速,目前已有超過 175 個項目公開在鏈上建設,另有更多團隊處於隱身開發階段。開發者是任何新興生態的核心動力,而 Hyperliquid 能夠吸引到大量優質開發者,離不開其獨特的架構設計和與 HyperCore 的深度集成——HyperCore 是鏈上流動性最充足的交易所之一,擁有龐大的用戶群體,可以輕鬆跨鏈到 HyperEVM。
與我們交流的許多此前在其他鏈上開發的團隊普遍表示,選擇轉到 HyperEVM 的決定主要是因為用戶的持續需求或應用對更多流動性的需求。此外,與其他很多 L1 生態不同,Hyperliquid 並沒有推出針對開發者的專項激勵或資金支持計劃。相反,HYPE 代幣本身的成功,以及對未來空投(剩餘供應中有 42%)的預期,就已經足夠形成強有力的建設動力。
自上線以來,HyperEVM 的 TVL 持續攀升,目前在所有 L1 中排名第 10。這一 TVL 增長主要集中在少數幾個關鍵協議中(下文會深入介紹)。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增長是在沒有任何流動性挖礦活動或生態系統資助的背景下實現的。雖然 Hyperliquid 的大部分用戶和交易活動仍然集中在 HyperCore,但 HyperEVM 正在努力將自己定位為整個堆棧的 DeFi 結算層。隨著 CoreWriter 即將全面解鎖對 HyperCore 的寫入權限,TVL 也將從被動資本(閒置借貸)轉變為活躍資本,可以與實時永續合約市場、金庫和訂單簿交互交易。
數據顯示,Hyperliquid 的生態基金目前持有的 HYPE(約 2579 萬枚)仍然高於整個 HyperEVM 鏈上已部署的總量(約 2500 萬枚)。這種不平衡表明 HyperEVM 仍處於發展的早期階段。隨著鏈上使用場景的增多,我們預計更多閒置資本將遷移到具有實際生產力的 DeFi 用途上。
雖然 HyperEVM 在 2 月份就已上線,但智能合約的部署量真正開始加速是在 5 月中旬以後。這背後有幾個原因:最初上線時,HyperEVM 不支持 ERC-20、缺少區塊瀏覽器或可靠的索引器,這給開發者帶來了不少限制。此外,Hyperliquid 團隊在 HyperEVM 的上線時間安排上幾乎沒有提前預告,導致許多團隊是在主網上線後才開始全面開發和部署合約。隨著 3 月和 4 月陸續推出跨 VM 資產橋、合約索引和驗證工具等基礎設施,智能合約部署量才開始明顯增長。隨著 CoreWriter 的上線,我們預計會迎來新一波智能合約部署高峰,更多應用和產品也將進入市場。
按 TVL 排名的主要協議
-
HyperLend 是 HyperEVM 上 TVL 最大的項目,鎖倉量達到 4.87 億美元,是該鏈的主要借貸協議。它提供許多標準的借貸功能,包括核心資金池(支持在單一池中供應或借入多種代幣)、高效模式(允許用戶在相關資產上獲得更高的抵押率借款)以及隔離池(將風險限制在特定代幣對上)。6 月 10 日,HyperLend 宣布將重點轉向與 HyperCore 的集成。通過這次更新,倉位清算現在可以直接在 HyperEVM 上發生,也可以通過跨鏈在 HyperCore 上執行。這是 HyperEVM 與 HyperCore 的首批主要集成之一,正是 Hyperliquid 創始團隊在推出 HyperEVM 時設想的方向。通過與 HyperCore 的整合,HyperLend 目前為清算人提供三種不同的清算執行方式。關於 HyperLend 如何處理清算的完整概述,請參考他們的官方帖子。團隊也透露正在開發其他基於 CoreWriter 的產品,但尚未公布細節。
-
Felix 以 3.4 億美元 TVL 位居第二,也提供一整套鏈上借貸產品。該應用的兩個核心模塊是抵押債務倉(CDP)市場和「普通」借貸市場。Felix 利用 Hyperliquid 的 EVM 兼容性在後端部署 Liquity v2 架構來支持其 CDP 穩定幣 feUSD,以及 Morph o 技術棧來構建其普通借貸市場。4 月,Felix 宣布推出 USDhl,這是與穩定幣平臺 M0 合作開發的法幣支持型穩定幣。根據鏈上公開數據,Felix 的穩定幣產品自上線以來已為 HyperEVM 生態貢獻超過 1 億美元的穩定幣,其中大部分(7500 萬美元)來自 feUSD。隨著 CoreWriter 的發布,Felix 也計劃將清算功能集成到 HyperCore。
-
HypurrFi 是 Hyperliquid 上第三大借貸應用,TVL 達到 3.18 億美元,定位為 Hyperliquid 的「債務基礎設施提供者」。除借貸服務外,HypurrFi 還發行超額抵押穩定幣 USDXL,並內置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和收益金庫,供用戶部署資產。5 月 USXL 曾出現脫錨後,團隊已將穩定幣鑄造上限下調至 500 萬美元,以便實現更穩健的錨定機制。
-
HyperSwap 和 KittenSwap 是 Hyperliquid 上的兩大主力 AMM DEX,分別位列 TVL 第四和第五。它們借鑑了 EVM 上常見的 AMM 設計,提供標準和集中式流動性頭寸,類似於 Uniswap,KittenSwap 還引入了 Curve 的 ve(3,3) 模型。CoreWriter 的發布將極大升級這兩大 DEX 的能力,使它們能夠集成 HyperCore 訂單簿,實現用戶訂單在 DEX 與訂單簿之間的最優路徑路由。
-
Unit Protocol 是 Hyperliquid 生態的資產代幣化層,支持在 HyperCore 和 HyperEVM 上跨鏈存取主要加密資產(如 BTC、ETH 和 SOL)。Unit 運行一個去中心化的守護者網絡,通過鎖定和鑄造系統發行原生現貨資產,而無需依賴中心化託管機構。截至 7 月 1 日,Unit 已幫助在 HyperEVM 上部署超過 1 億美元的 BTC 和 1300 萬美元的 ETH。
除上述示例外,還有很多團隊在基於 CoreWriter 集成進行產品開發,以下是一些代表性項目:
-
Kinetiq 是 Hyperliquid 上的流動質押協議,運行在 HyperCore 和 HyperEVM 之間。用戶可以質押在 HyperCore 上原生質押的 HYPE 代幣,並獲得 kHYPE,這是一種可在 HyperEVM 上用於 DeFi 的流動質押代幣。Kinetiq 採用自主的、基於預言機的驗證人選擇系統,將 HYPE 動態委託給表現最佳的驗證人,以優化收益並支持網絡安全。為簡化在 HyperEVM 與 HyperCore 之間的質押操作,Kinetiq 將利用 CoreWriter 實現流暢的集成和質押資產的流動性。CoreWriter 發布後僅數日,該團隊就已宣布計劃在 7 月 15 日上線其產品。
-
Sentiment 是 HyperEVM 上的去中心化借貸協議,允許用戶使用可定製槓桿借貸資產。用戶可抵押資產(如 Kinetiq 的 kHYPE 或其他 HyperEVM 代幣),以競爭性利率借出穩定幣(如 USDC),支持如槓桿收益耕作等策略。Sentiment 的智能合約將很快通過 CoreWriter 與 HyperCore 交互,實現對 Hyperliquid 鏈上訂單簿的實時訪問,用於抵押品估值和清算管理。
-
HyperDrive 和 Hyperwave 提供 HLP 的代幣化版本。HLP 是一個社區所有的協議金庫,專注於市場做市和清算策略。CoreWriter 的發布將使這些項目更容易將 HLP 集成到 HyperEVM 日益壯大的 DeFi 生態中。
-
Liminal 是建立在 HyperCore 上的中性收益協議,利用 Hyperliquid 的高性能交易基礎設施執行自動化的市場中性策略,捕捉永續合約市場的資金費率收益。其非託管設計確保用戶對資金的控制,機構帳戶使用 Hyperliquid 的原生代理系統進行安全交易。隨著 CoreWriter 的發布,該團隊最終將能在 HyperEVM 上部署合約,供用戶管理 HyperCore 上的倉位。
-
Rysk 是構建在 HyperEVM 上的去中心化期權交易協議,將備兌看漲期權轉化為可流動交易的原語。它讓用戶能預先獲得收益,並在 Hyperliquid 的 DeFi 生態中支持高級期權交易。Rysk 利用 HyperCore API 直接在鏈上對期權的買方流量進行對衝,但團隊計劃更新技術棧以集成 CoreWriter,從而降低備兌期權執行風險,並為用戶帶來更高的透明度。團隊還在探索讓用戶通過 HyperEVM 和 CoreWriter 組合期權與永續合約,自定義自己的交易策略的可能性。
展望
自推出接近半年以來,HyperEVM 已具備成為成功的通用型 L1 的所有要素,能夠很好地補充一個成熟的永續合約平臺。與其他需要依賴大規模激勵計劃或真正顛覆性應用來吸引用戶和開發者的新興 L1 不同,HyperEVM 原生就擁有這兩方面的「入口」,使得開發者能把重心放在產品開發和創新上。
Hyperliquid 創始人 Jeff Yan 最近在一次播客中表示:「HyperEVM 之於整個金融領域,就像 AMM 之於整個交易領域。」 HyperCore 是 Hyperliquid 生態的核心基石,但它本身無法承載所有可以在永續合約交易所之上構建的潛在用例。短期內,HyperCore 很可能會繼續是主要的活動中心,但隨著鏈性能和開發工具的持續改進、應用的逐步成熟,我們預計未來一年內 HyperEVM 的活躍度會加速增長。通過將兩個平臺垂直整合,Hyperliquid 的目標是打造一個全面的金融生態系統,在同一個地方為用戶提供所有所需功能,並留住流動性。
最近發布的 CoreWriter 是一個重要的催化劑,它將通過實現與 HyperCore 的深度整合來加速 HyperEVM 的發展。這是第一次允許 HyperEVM 上的應用能夠直接寫入 HyperCore,實現兩大環境之間的無縫交互,解鎖更強大、協同度更高的鏈上應用。
簡而言之,CoreWriter 是 HyperEVM 發展的一個重要裡程碑。許多開發者已經表達了利用這一集成來打造在其他地方難以找到的產品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