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nd.tech消亡 Pump.fun興起 我們能從中學到什麼

作者:Decentralised.Co

短暫的遊戲

本周早些時候,friend.tech 撤回了更改產品費用或功能的能力。通俗來說——該產品在未來不太可能有任何變化。如果代幣持有者網絡能夠對產品進行更改,或許仍然有希望。但截至目前,情況已不再如此。

friend.tech 的一個吸引人的地方在於它能夠讓用戶獲益。曾有智者說,快速壯大加密社區的最佳方式是讓你的代幣持有者變得富有。friend.tech 的模式使每個人都能「成為」一個代幣,並獲得部分收入。截至目前,平臺費用已產生近 9800 萬美元,其中一半歸用戶所有。聽起來很有前景,是不是?

其實並不是,friend.tech 模式中的問題早已埋下伏筆。在代幣發布之前,來自 DanielW_Kiwi 在 DuneAnalytics 的數據提供了一些線索,說明了原因。

在 2023 年 10 月,當 friend.tech 進入主流市場時,該產品的買賣比為 18:1。當購買時有 18 個人,而只有 1 個賣家,經濟學法則表明價格會上漲。到代幣在 5 月發布時,這一比例降至 0.32,即每個買家對應 3 個賣家。到上周,這一比例降至 0.14。

可以將 friend.tech 歸類為一種缺乏持久性的短暫遊戲。對於首次聽到這個術語的人來說——短暫遊戲是指帶有財務激勵的短期遊戲。有些產品已經形成了一個完整的類別。毫無疑問,hashed_official 是你會想到的例子。

可以將 pumpdotfun 看作是代幣發行的 Costco(好市多),提供便宜、快速獲取和便利的服務。根據 hashed_official 的數據,該產品於今年 5 月推出,佔據了 Solana 上所有去中心化交易所 (DEX) 交易的 65%。此外,該產品的收入接近 1 億美元。截至目前,通過 pumpdotfun 已發行近 200 萬個代幣。

Pump 使代幣發行變得民主化。以前,用戶必須通過中心化交易所的上市流程,而現在 Pump 確定,利用 DeFi 基礎設施和鏈上流動性同樣能夠實現。

顯然,這伴隨著風險。代幣發行常常受到「拉地毯」(rug pulls)的困擾,這是一種情況,開發者簡單地撤回流動性,出售用戶所持有的代幣。Ethervista 採取了不同的應對方法,它允許代幣發行者從交易費用中獲得一部分 ETH,而流動性提供者(LP)則可以獲得 ETH。

在 2023 年,LooksRare 在其平臺費用中採用了這種方法,代幣的質押者收到了 LOOKS 代幣。然而,這個故事的結局並不好,因為平臺上的洗盤交易突然停止。Ethervista 還要求代幣發行者將其代幣至少鎖定五天。

截至目前,該平臺的活動有所減弱。根據 0xToolman 提供的 Dune 數據,交易量已經從每小時 3300 筆降至略高於 160 筆。平臺上的總 ETH 從 540 降至 160,這一變化發生在一周內。

所有這些讓人不禁思考,短暫遊戲的規則到底是什麼?它們是否僅僅是那些短命且高度金融化的龐氏騙局,迅速產生並消亡?可持續的方法真的有可能嗎?

基本上,這些平臺有三個特點:

交易頻率很高,這一點在 Pump 中表現得尤為明顯。

交易的「理由」往往是基於情緒。例如,你無法量化為什麼有人會在 Pump 上購買一個 meme 幣。波動性即是其產品。

它們的半衰期很短。到代幣發布時,friend.tech 上的社區已大幅縮小。

所有這些讓我想起了 NFT 的輝煌時代。根據 hildobby_ 的 Dune 儀錶板,NFT(在 EVM 網絡上)所產生的平均費用從每天超過 320 萬美元降至每天 20 萬美元,下降近 95%。

這種模型很有趣,因為它為創作者提供了繼續從作品中獲得版稅的方式,並建立有意義的社區。相比之下,2024 年第二季度的 meme 幣季節則由名人所推動,他們常常談論自己的代幣,而這些代幣卻在幾周內暴跌了 90%。

像 Pump 和 Ethervista 這樣的產品,直接去除了傳統社區的表象,構建了超交易化的產品。作為回報,它們會向創作者支付費用。

這樣的模型能否實現規模化?我們對其可持續性仍不確定。但如果 Pump 和 Ethervista 指向某種趨勢,那就是市場對波動性的需求。只要市場願意為這些代幣付費,並接受相關風險,我們就會繼續看到它們的存在。或者,正如以往周期中的 ICO 和 NFT,它們可能會隨著市場對相關風險的認識而逐漸消退。只有時間才能揭示這些遊戲究竟有多麼短暫。

  • Related Posts

    DeepSeek加速web3轉型 改變企業價值與風險管理模式

    DeepSeek作為一種前沿技術,正在深刻改變企業的數位化轉…

    Emily Parker:2025 Web3 trends in the USandAsia

    接下來,有請全球區塊鏈商業理事會中國及日本事務顧問Emily…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歷史性轉折:比特幣正在成為避險資產

    • By jakiro
    • 19 4 月, 2025
    • 3 views
    歷史性轉折:比特幣正在成為避險資產

    是什麼讓加密貨幣rug pull事件頻發?

    • By jakiro
    • 18 4 月, 2025
    • 8 views
    是什麼讓加密貨幣rug pull事件頻發?

    Wintermute Ventures:我們為什麼投資Euler?

    • By jakiro
    • 18 4 月, 2025
    • 9 views
    Wintermute Ventures:我們為什麼投資Euler?

    川普可以將鮑威爾炒魷魚嗎?會帶來什麼經濟風險?

    • By jakiro
    • 18 4 月, 2025
    • 10 views
    川普可以將鮑威爾炒魷魚嗎?會帶來什麼經濟風險?

    Glassnode:我們正在經歷牛熊轉換嗎?

    • By jakiro
    • 18 4 月, 2025
    • 10 views
    Glassnode:我們正在經歷牛熊轉換嗎?

    The Post Web加速器首批8個入選項目速覽

    • By jakiro
    • 17 4 月, 2025
    • 12 views
    The Post Web加速器首批8個入選項目速覽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