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se發幣:一場蓄謀已久的加密「陽謀」

作者:cole

在加密世界,「發幣」總能引爆市場。當Coinbase——這個行業裡最合規的「正規軍」——孵化的Layer 2網絡Base, 從「絕不發幣」的立場轉向「正在探索」時,所有人都明白,一場大戲即將上演

這不僅是又一個代幣發行,更是Coinbase一場深思熟慮的戰略陽謀,旨在將Base從一個流量入口,轉變為一個能自我造血的經濟中心。 這枚尚未誕生的代幣,會是點燃牛市的「火箭燃料」,還是又一個「上線即巔峰」的資本故事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深入Base的肌理,剖析其光鮮數據背後的脆弱性。

從「NO」到「YES」——Base為何必須發幣

曾幾何時,Base是Layer 2世界裡的一股清流,其領導層反覆強調「沒有發幣計劃」。然而,風向已變。Base創始人Jesse Pollak和Coinbase CEO Brian Armstrong現已公開表示,團隊「正在探索發行原生代幣」,並認為這是加速去中心化和生態增長的絕佳工具 。

官方給出的理由宏大且「政治正確」: 為了實現網絡的完全去中心化 目前,Base的核心排序器仍由Coinbase中心化控制,發行代幣可以通過激勵機制吸引獨立節點參與,這是邁向真正去中心化的必經之路。 這套以技術為導向的說辭,既符合加密世界的精神,也為應對監管審查提供了「合規」的盾牌

然而,數據揭示了另一個更殘酷的現實: Base正面臨嚴重的資本外流 數據顯示,過去三個季度,Base的淨流出資金高達46億美元,資金主要回流至以太坊主網 。這表明,儘管Base憑藉Coinbase的流量成功吸引了海量用戶,尤其是在Meme幣和SocialFi(社交金融)熱潮中,但它缺乏「用戶粘性」。資本如僱傭兵,來去匆匆 。

Base面臨著淪為一個低成本「中轉站」的風險。與此同時,其競爭對手Arbitrum和Optimism早已用代幣構建了堅固的經濟護城河。因此,Base發幣,與其說是哲學演進,不如說是生存必需。其核心經濟目標只有一個: 錨定資本 。通過代幣激勵,將投機的「遊客」轉變為長期的「居民」,構建一個能夠自我強化的經濟閉環。

冰與火之歌——Base生態全景掃描

要理解Base代幣的威力,必須先看清它如今的江山。鏈上數據描繪了一幅冰與火交織的圖景: 用戶活動如火如荼,但資本深度卻相對冷靜

從數據上看,Base無疑是頂級玩家。 其TVL超過50億美元 但最驚人的是它的交易處理能力,平均TPS高達148.77,遠超Arbitrum的22.49 。網絡日活躍地址接近百萬,年化網絡收入預計達7500萬美元 。這些數據清晰地揭示了Base的獨特性: 在用戶活躍度上是無可爭議的巨人,但在資本體量上仍是追趕者 Base已經解決了「如何讓人來」的問題,現在它需要用代幣來解決「如何讓人留下」的問題。

Base的應用生態呈現出一種奇特的「槓桿結構」。一端是Uniswap、Aave等多鏈巨頭,貢獻了大部分TVL 。另一端則是充滿活力的Meme幣。而最具戰略價值的,是夾在中間的「原生協議」——它們是Base真正的護城河,也是未來代幣激勵的核心目標。

  • DeFi 在去中心化金融領域,Base原生的自動做市商(AMM) Aerodrome Finance 正以驚人速度崛起,其TVL已超過11億美元,目標直指成為Base的中央流動性樞紐。在借貸市場,原生協議 SeamlessFi 也已嶄露頭角。

  • SocialFi 這是Base獨一無二的王牌。現象級應用 Friend.tech 的橫空出世,不僅為Base帶來了潑天的流量,也開創了全新的鏈上社交變現模式。此外,去中心化社交協議 Farcaster 也在此蓬勃發展。

  • 遊戲與NFT 該賽道仍處於早期階段,尚未出現爆款 。然而,Base的低Gas費環境正是鏈上遊戲發展的最佳土壤,原生代幣可以作為催化劑,吸引頂級遊戲工作室入駐。

財富的再分配——誰將是最大的贏家

Base代幣的發行,將是一場規模空前的財富再分配。

  • 生態協議 對於Aerodrome、SeamlessFi等原生協議來說,Base代幣將是它們與多鏈巨頭正面抗衡的「彈藥」。

  • 用戶與社區 發幣將帶來財富效應,代幣也將賦予社區治理的權力,培養一種深刻的「所有感」 。

  • Base網絡 代幣金庫將使Base擺脫對Coinbase的依賴,成為一個能夠自我造血、自我發展的公共產品。

  • Coinbase 這可能是最精彩的部分。目前,Base對Coinbase的直接收入貢獻不到其總收入的1% 。然而,一個Base代幣的完全稀釋估值(FDV)可能高達數百億美元。這意味著,Coinbase正在玩一場高明的資本魔術: 放棄一個微不足道的運營收入,來換取一個潛在價值數百億美元的巨額資產 通過發幣和去中心化,Coinbase不僅可以規避監管風險,還能將一筆小額利潤轉化為一筆巨大的資產。

小結

Base探索發幣,是一次深思熟慮的戰略必然。它標誌著Base從一個成功的「流量獲取機器」,正式邁向一個自我維持的「鏈上經濟體」。

Base的發幣,會像Arbitrum那樣,用一場「大爆炸」式的發幣製造熱度,卻也可能因此引發災難性的拋售?還是會像Optimism那樣,通過分階段、重敘事的方式,平穩地引導市場,將社區的目光引向長期建設?

考慮到Base與Coinbase的緊密聯繫及其「合規優先」的立場,後者的可能性似乎更大。無論選擇哪條路,Base都手握著一張王牌: Coinbase帶來的海量零售用戶,以及獨一無二的SocialFi生態

對於所有加密世界的參與者而言,這場大戲都值得你密切關注。

  • Related Posts

    113億美元ETH正退出質押 Vitalik如何看待這一趨勢?

    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針對日益嚴重的…

    木頭姐與阿聯入股納斯達克上市公司 轉型SOL財庫

    作者:鮑奕龍,華爾街見聞 知名投資者木頭姐(Cathie W…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狗狗幣的 ETF 之路 藏著華爾街的 「Meme 收編術」

    • By jakiro
    • 19 9 月, 2025
    • 0 views
    狗狗幣的 ETF 之路 藏著華爾街的 「Meme 收編術」

    美聯儲降息:比特幣的啟示 以及享受未來行情?

    • By jakiro
    • 19 9 月, 2025
    • 3 views
    美聯儲降息:比特幣的啟示 以及享受未來行情?

    加密市場主線解析:穩定幣、AI 與Meme的2025戰局

    • By jakiro
    • 19 9 月, 2025
    • 2 views
    加密市場主線解析:穩定幣、AI 與Meme的2025戰局

    Insights4.vc:2025年TradFi區塊鏈應用指南

    • By jakiro
    • 19 9 月, 2025
    • 2 views
    Insights4.vc:2025年TradFi區塊鏈應用指南

    Base發幣:一場蓄謀已久的加密「陽謀」

    • By jakiro
    • 19 9 月, 2025
    • 3 views
    Base發幣:一場蓄謀已久的加密「陽謀」

    站在數字金融的十字路口:招銀國際的RWA路徑選擇

    • By jakiro
    • 19 9 月, 2025
    • 1 views
    站在數字金融的十字路口:招銀國際的RWA路徑選擇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