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flow 來源:On Chain Times 翻譯:善歐巴,比特鏈視界
引言
再質押(Restaking) 是一個簡單卻強大的概念:它允許質押資產在多個去中心化服務中重複使用(或再質押),也被 Jito 稱為 節點共識網絡(Node Consensus Networks,NCNs) 。
這種方法帶來了多方面的好處。最顯著的是,它增強了去中心化服務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因為這些服務可以利用主鏈 L1 的經濟安全性,而無需投入大量資源設計自己的(可能更脆弱的)安全模型。而從質押者的角度來看,這種方式 最大化了資本效率 ,因為單一資產能夠同時保障多個去中心化服務,並可能獲得更高的資本回報率。
這一概念的影響是深遠的,許多行業領軍人物將再質押視為一項顛覆性創新,能夠通過構建一個更安全、靈活、可擴展的區塊鏈環境來加速進步。即便目前這一領域仍處於早期和試驗階段,再質押已經迅速發展成為以太坊上按總鎖倉量(TVL)計算的最大板塊之一:從年初的僅 14 億美元增長至當前的 216 億美元。
到目前為止,再質押主要集中在以太坊,因為它被認為是經濟安全性最強、採用程度最高的 PoS 區塊鏈。然而,隨著 Solana 在這一輪牛市中的強勁增長(尤其是與以太坊主網更為停滯的活動對比,許多活動已經轉移到 L2 解決方案如 Base 上),一個合理的問題隨之而來: Solana 是否也具備令人信服的再質押前景?
本文將從多個角度探討這一問題,並分析再質押在 Solana 上的潛在市場機會。讓我們深入探討。
1. Solana 的成熟度足以支持再質押
為了讓再質押變得可行,基礎鏈需要具備強大的經濟安全性。這就是為什麼再質押至今主要選擇了以太坊。截至目前,以太坊上已質押超 3430 萬枚 ETH(價值約 1240 億美元),擁有 4701 個區塊生產驗證節點、六個不同的共識客戶端,並以其作為最古老且最可靠的區塊鏈之一的聲譽,成為構建再質押的合理基礎。
然而,人類總是傾向於將當下的狀態投射到未來,假設現狀將永遠保持不變,並認為以太坊將永遠佔據主導地位。但歷史告訴我們,特別是在技術前沿領域, 創造性破壞 的力量可能會打破這種假設。想想曾經被認為不可撼動的雅虎如何在搜尋引擎領域被谷歌超越;類似地,蘋果在個人計算領域的崛起也取代了曾被視為「終局」的 IBM。
沿著這種邏輯,我們或許需要問自己: 以太坊是否正處於類似的歷史時刻? 是否有必要將整個再質押體系僅僅構建在以太坊之上?
這一問題尤其重要,因為新的資產發行正離開以太坊主網,轉向其他 L1(如 Solana)或 L2(如 Base),而以太坊的未來發展方向卻缺乏明確性(詳細分析請參見本文連結中的以太坊現狀概覽)。如果我們認同再質押是一項顛覆性技術,那麼我們應開放選擇,將其擴展到其他 L1,讓開發者可以自由選擇在哪個共識層上構建信任基礎。
在這一背景下, Solana 是再質押的一個明確候選者 。作為本輪周期中的領先 L1,Solana 已取得顯著的增長、成熟度和安全性。截至本文撰寫時,約 65% 的 SOL 流通供應量被質押,總價值約為 730 億美元(相比一年前的 240 億美元大幅增長)。此外,Solana 網絡擁有近 1400 個區塊生產驗證節點,以及兩個不同的客戶端驗證器,同時還有三個新的客戶端驗證器正在開發中(Firedancer、Sig 和 Agave)。
除此之外,Solana 還具有極低的成本和極快的速度,並且在用戶和開發者中獲得了廣泛採用。它是加密領域中 應用開發速度最快的鏈 ,實現了真正的有機增長,並成功克服了「冷啟動」難題,建立了強大的網絡效應。所有這些都表明 Solana 前景廣闊,並且已足夠成熟,能夠支持再質押的實現。
2. Solana 上的再質押可能性大於以太坊
以太坊開創了智能合約領域,但其高昂的成本限制了開發者在鏈上構建應用的範圍。相比之下,Solana 的設計為開發者提供了更大的自由,能夠在 L1 上實現更廣泛的創意表達。因此,可以說再質押在 Solana 上的設計可能性大於以太坊。
首先, Solana 的低交易和計算成本 降低了節點共識網絡(NCNs)的準入門檻。不同於以太坊高昂的固定成本限制參與者,Solana 支持更小型、更具成本效益的 NCNs 部署,這些 NCNs 可針對特定用例量身定製。這允許更多服務被外包,從而減少直接應用的範圍並擴大生態系統內的互操作性。
此外,Solana 上的 NCNs 可以處理更複雜的操作,其代碼密度可以更高,而無需犧牲鏈上計算能力(如以太坊上的 EigenLayer 設計)。這使得 鏈上可驗證性、鏈上獎勵分配、鏈上數據發布 成為可能,同時增強了再質押的靈活性與穩健性。以太坊雖然是再質押的「試驗品」,但從長遠來看,Solana 上的再質押更具潛力,能夠支持更多實際用例和應用的構建。
進一步來說,Solana 在 流動性再質押代幣 (Jito 所稱的 VRTs,即「金庫憑證代幣」)方面也有顯著優勢。一方面,Solana 的低成本可大幅降低流動性再質押代幣提供商(如 Kyros)的運營成本。在一個微小的收益率差距都會影響整體盈利能力的商業模式中,這種成本優勢提高了利潤率,同時為更多競爭和多樣化生態的形成創造了空間,包括提供多樣化的 VRT 再質押策略和更靈活的懲罰條件。另一方面,對於用戶而言,Solana 上的流動性再質押更加實惠,低廉的交易費用降低了門檻,使他們能夠更輕鬆地在各種 DeFi 應用中使用流動性再質押代幣,而無需過於擔心費用。這是推動長期資本採用的重要因素。
3. 再質押能為 Solana 帶來新創新
Solana 的願景始終是成為一個全球計算接口,供所有人自由構建。在實現這一目標的過程中,其核心始終是 提升基礎鏈的吞吐量和降低延遲 。
這是一個清晰且合理的願景。然而,物理法則不可違背,我們不可能在短時間內將吞吐量提高 10 倍或將延遲降低 10 倍。這需要大量資源和努力才能實現數量級的改進。因此,即便無法立即實現,也有一個共識逐漸形成: 並非所有事情都必須發生在 L1 上 。這一點可以從最近圍繞「網絡擴展」的討論中得到驗證。
在這一方面,可以認為再質押能在 擴展 Solana 網絡 和推動「網絡擴展」計劃創新時打開新的設計可能性。雖然目前尚不清楚再質押將以何種方式或形式實現,但它很可能演變為一個強大的基礎設施工具,用於擴展網絡。以一個案例為例, Sonic 宣稱自己是第一個基於 HyperGrid(Solana 虛擬機的水平擴展框架)構建的主權遊戲 L2 層。Sonic 計劃利用 Jito 再質押來提升其 SVM 的安全性和效率,為遊戲、DeFi 和其他應用構建一個多用途生態系統。
此外,再質押提供的硬性保障能為 Solana 網絡可靠性帶來實際用例。例如, Jito TipRouter NCN 正在開發中,用以去中心化和提升 Solana 上 MEV 提示分配的安全性。再如,Temporal 的協議 Nozomi 計劃利用 Jito 再質押來重新設計 Solana 的交易微結構,解決諸如三明治攻擊、滑點和交易超時等問題。這與 Solana 的長期願景一致,有望顯著改善用戶體驗,確保鏈不僅快速便宜,而且可靠易用。
除了高性能和強勁的指標,Solana 還展現了其所承載的 初創精神 。過去幾年中,成功項目如 Jito、Kamino、Jupiter 和 Helium 不斷湧現,但這僅僅是個開始,選擇在 Solana 上構建的項目數量仍在持續增長。
如果 Solana 正在成為開發者的首選鏈,那麼再質押在這裡也將佔據一席之地。這能夠將 Solana 的經濟安全擴展到生態系統中的關鍵服務,比如預言機、橋接器和排序器,這些服務雖然常常在基礎層之外運行,但卻同樣至關重要。儘管智能合約及其交互本身從 Solana 的安全性中受益,這些其他組件往往需要自己的經濟安全模型。這通常意味著需要籌集大量資本以激勵驗證者,或者在安全性上妥協。
因此,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智能合約在鏈上得到安全保障並執行正確的計算,但卻依賴了提供錯誤數據的預言機。這構成了一個悖論:如果系統的其他部分沒有同等的安全性,即便智能合約層面再強,也無助於系統的整體安全和彈性。正因如此,某些以 Solana 為重點的服務使用 Solana 的再質押是合理的。例如, Switchboard (Solana 上的一個無許可預言機網絡)正在與 Jito 再質押合作,以確保其數據流的可靠性。如果成功,這種方法將顯著提升 Solana 網絡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4. 再質押優化 Solana 上 DeFi 用戶的資本效率
再質押為 Solana 用戶提供了比單純質押更高的年化收益率(APY)機會。由於 DeFi 用戶的主要目標之一是優化資本效率,再質押成為一種具有吸引力的選擇。它使 DeFi 用戶能夠在 Solana 上解鎖新的收益機會,而無需額外增加資本。例如,與其購買流動性質押代幣(LSTs)來通過 SOL 賺取收益並在 DeFi 中使用,用戶可以購買流動性再質押代幣(VRTs),以賺取更高的 APY,同時仍然可以在 DeFi 中自由操作。
需要注意的是,再質押也伴隨著額外的風險,用戶需將此納入考慮範圍。然而,如果管理得當,再質押可以提供一種有趣的 風險與回報的平衡機會 。
從 Solana 上 DeFi 的不斷增長來看,我們可以推測,擁有一種機制來優化資本效率將長期吸引大量流動性。實際上,Solana 上的 DeFi 活動正在激增。
過去一年中,其總鎖倉量(TVL)已從不足 10 億美元增長至超過 100 億美元,增長勢頭依然強勁。此外,Solana 網絡上的活躍度也呈上升趨勢,這一點可以從網絡費用的激增中看出。最近,網絡周費收入已超過 1300 萬美元,而一年前這一數字還不到 100 萬美元。
Solana 上的 DeFi 才剛剛起步。從用戶的角度來看,這意味著對優化資本效率的解決方案的需求將不斷增加,這進一步證明了 Solana 再質押的潛力。
結語
Solana 的再質押仍處於早期試驗階段,但它代表著一個 充滿前景的敘事 ,並且已經出現了許多有趣的應用場景。隨著生態系統的持續成熟和發展,再質押的論點將變得更加有力。如果我們假設從長期來看,Solana 可以獲得與以太坊再質押市場相當的市場份額,那麼市場機會將是巨大的。
目前,Solana 再質押基礎設施主要由兩個協議主導: Solayer 和 Jito (Re)staking 。
• Solayer 作為首批進入市場的先行者,構建了完整的再質押堆棧,並已實現超過 3.5 億美元的 TVL。
• Jito 則似乎在長期內更有望引領這一趨勢。憑藉強大的技術基礎、Solana 協議中最高的 TVL,以及清晰的願景,Jito 已確立了其作為 Solana 生態系統領導者的地位。其靈活的再質押堆棧自第一天起就內置了流動性再質押代幣(VRTs)的集成,且支持多資產類型,這進一步增強了其潛力。
從用戶的角度來看,這表明 Jito 流動性再質押市場存在顯著的機會。如果您對這一新興趨勢感興趣,可以參考本文關於不同 VRTs 之間主要權衡點的概述。
無論如何,我想用弗裡曼·戴森(Freeman Dyson)的一句話來結束:
「當偉大的創新出現時,它幾乎總是以一種混亂、不完整且令人困惑的形式出現。即使對發現者而言,它也只是部分理解;對其他人來說,則完全是個謎。任何初看起來不瘋狂的猜測都註定毫無希望。」
這句話完美描述了當前 Solana 再質押的狀態: 早期、充滿希望,以及為 DeFi 提供新機遇的沃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