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動性是持有加密貨幣所需要付出的代價

來源: Crypto Compound,編譯:Shaw 比特鏈視界

如果你近期一直在關注行情圖表,就會知道加密貨幣市場有多麼動蕩。比特幣(BTC)和以太坊(ETH)的價格大幅波動——一周創下新高,下一周又急劇下跌。新聞頭條將原因歸咎於從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資金流動和宏觀經濟數據,到巨鯨拋售和全球風險情緒等各種因素。

對我來說,這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加密貨幣一直都處于波動之中。每一次重大周期不僅有令人驚嘆的漲勢,也有突然而令人揪心的暴跌。在我看來,正是在那些突如其來的「閃崩」時刻,市場考驗著人們的信念。從歷史來看,人們恐慌拋售的時候往往也是耐心等待能帶來回報的時刻。

我並非在此提供金融投資建議。這些只是我對多年來觀察這個市場發展、成熟以及劇烈波動的個人思考。

為何加密貨幣的波動是正常的

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波動並非系統缺陷——而是其架構所固有的。

  1. 流動性比傳統市場更薄弱 。與股票或債券相比,加密貨幣市場更年輕,也更淺薄。這意味著一筆大額訂單或者一系列的強制平倉,都可能更劇烈地影響價格。

  2. 加密貨幣交易全天候進行 。沒有熔斷機制,也沒有「休市」。這導致價格持續波動,並為在傳統交易時間之外出現大幅波動留出了更多空間。

  3. 宏觀和監管方面的衝擊來得突然 。一隻ETF獲批、央行的一份聲明,或者一位政治領導人的隻言片語,都可能引發巨大波瀾。

例如,在2024年減半前後,比特幣的實際波動率飆升至60%以上。即使是通常被認為更具「科技感」的資產——以太坊,也曾連續數月波動率超過50%。這些水平遠遠超出了傳統資產,但這是進入加密貨幣領域的代價。換句話說,劇烈波動並非異常現象,而是這個市場的常態。

虧損的痛苦——以及復甦的模式

加密貨幣投資者對下跌再熟悉不過。比特幣在原本看漲的年份裡也經歷過數十次 20% 至 30% 的回調。以太坊則經歷了更為慘烈的崩盤——在之前的周期中,其價值一度縮水超過 80%,之後才反彈至新高。

以比特幣的歷史為例:

  • 2013年 ,BTC下跌超過70%,之後恢復長期上漲。

  • 2017-18年 ,BTC從峰值跌至谷底,跌幅接近85%。

  • 2021-22年 ,BTC再次下跌超過 70%,隨後才有所回升。

以太坊的下跌幅度更大:2018 年跌幅達 90%,2022 年跌幅達 80%。然而,每次ETH都能挺過來,並在下一個周期中大幅上漲。

這些下跌在當時令人痛苦,但從歷史來看,它們只是更大增長弧線內的暫時階段。每個周期的低點都高於前一個周期的高點,這表明市場採用率和結構性需求一直在推動長期基礎不斷上升。

為何恐慌拋售很少奏效

當市場突然暴跌時,人的本能反應是恐懼。沒人願意看到紅色蠟燭圖侵蝕自己的投資組合。拋售似乎是在掌控局面。

但問題在於:加密貨幣漲幅最大的日子往往出現在最慘烈的拋售之後。

分析師們已經表明,如果在一年中錯過比特幣表現最佳的 10 天,你的年回報率就會大幅下降。在某些情況下,甚至會從強勁的正收益變為持平甚至負收益。加密貨幣的收益就是如此集中。

而那些表現最佳的日子幾乎總是出現在市場波動期間。如果你在恐慌時拋售,往往會錯失反彈行情。你不僅鎖定了損失,還放棄了反彈的機會。

這就是為什麼我努力避免將暫時的虧損變成永久性的損失。

我個人對「閃崩」的看法

再次強調,這些都不是建議——只是我的想法。

1. 提前設定分配區間

我在市場平穩時就決定自己「核心」的加密貨幣投資應該是多少。例如,一定比例的BTC和ETH。我還會設定一個最高分配上限,不會超過這個上限。這種預先確定的區間能防止我在價格過低時恐慌拋售或在價格過高時盲目買入。

2. 提前規劃加倉區域

我不會猜測底部,而是設定「逢低加倉」區域——比如從近期高點下跌 10%、20% 或 30% 的位置。這樣,當市場暴跌時,我已經清楚自己的應對策略。決策是在風平浪靜時做出的,而非在風暴之中。

3. 優先考慮生存

最重要的是保持資金充足並留在市場中。比特幣最嚴重的下跌極其慘烈,但每次只要合理控制倉位並存活下來的人,在下一輪上漲開始時都能從中獲益。

4. 記住波動性是雙向的

下行時令人恐懼的波動,正是上行時帶來非凡收益的動力。在我看來,這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

5. 著眼大局

每個周期,採用程度都在加深。從機構託管人到ETF,從協議升級到Layer2擴展,生態系統不斷壯大。波動不會抹去這一點。這只是長期結構性變革道路上的雜音。

當前市場觀察

比特幣目前在經歷了大幅拋售後,一直在10.8萬至11.7萬美元區間波動。一些交易員將10.7萬美元附近的水平視為關鍵支撐位。對我來說,更重要的是市場走勢:恐慌和強制平倉的走勢會迅速消化,還是會持續下跌?對我而言,更重要的是市場表現:我們是看到恐慌和強制平倉迅速被消化,還是賣盤持續打壓?

與此同時,以太坊也有其自身的動態。從歷史上看,其跌幅往往更深,但當市場再次轉向風險偏好時,以太坊通常會比比特幣反彈得更強勁。隨著以太坊 ETF 已經推出,且更多基礎設施正在建設,我正在觀察這些工具是否會像比特幣 ETF 在獲批後那樣吸納跌勢。

為何我認為波動是機遇

對我而言,波動並非應規避之事,而是需承受之物,甚至可加以利用。

如果你認為比特幣和以太坊是長期的價值儲存手段和基礎技術,那麼波動性就成為了一種特性而非缺陷。它在恐懼情緒高漲、信心不足時創造了積累的機會。它淘汰了那些意志薄弱的持有者,並將供應重新分配給那些願意長期持有的人。

這並不意味著盲目逢低買入。而是要提前做好準備,了解自己的風險承受能力,並控制倉位,以免在不可避免的市場波動中遭受重創。

保持冷靜,理性看待

每次看到劇烈波動的紅色蠟燭圖,我都會提醒自己:這就是加密貨幣。這就是它的特性。市場一直是一輪又一輪的上漲和洗盤。以我的經驗來看,那些總是恐慌拋售的人很少能從隨後的上漲中獲利。

事實上,沒人能確切知曉比特幣或以太坊在接下來一周、一個月甚至一年的走勢。但從歷史來看,那些挺過波動、保持自律,並將短暫暴跌視為遊戲一部分的人,往往能在下一輪上漲來臨時依然屹立不倒。

所以我的方法很簡單:不要驚慌,提前規劃,並且記住最初為何涉足加密貨幣。波動是我們持有加密貨幣所要付出的代價。但如果以史為鑑,付出這個代價是值得的。

  • Related Posts

    Bankless:Circle公司的降息難題

    作者:Jack Inabinet,來源:Bankless,編…

    17家上市公司持340萬枚ETH Q2機構ETH持倉創歷史新高

    2025年第二季度,機構投資者通過ETF增持ETH 388,…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Bankless:Circle公司的降息難題

    • By jakiro
    • 28 8 月, 2025
    • 0 views
    Bankless:Circle公司的降息難題

    趙長鵬現身港大:暢談穩定幣、RWA、交易所與AI未來

    • By jakiro
    • 28 8 月, 2025
    • 0 views
    趙長鵬現身港大:暢談穩定幣、RWA、交易所與AI未來

    17家上市公司持340萬枚ETH Q2機構ETH持倉創歷史新高

    • By jakiro
    • 28 8 月, 2025
    • 0 views
    17家上市公司持340萬枚ETH Q2機構ETH持倉創歷史新高

    如何在加密貨幣交易中真正獲利而不受損失

    • By jakiro
    • 28 8 月, 2025
    • 0 views
    如何在加密貨幣交易中真正獲利而不受損失

    王永利:美國穩定幣立法帶來的深刻影響超乎預期

    • By jakiro
    • 28 8 月, 2025
    • 0 views
    王永利:美國穩定幣立法帶來的深刻影響超乎預期

    從XPL事件看懂DeFi衍生品交易的隱形陷阱

    • By jakiro
    • 28 8 月, 2025
    • 0 views
    從XPL事件看懂DeFi衍生品交易的隱形陷阱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