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巨浪將至,唯有看清趨勢的人才能倖存。
全球最大對衝基金橋水創始人瑞·達利歐(Ray Dalio)最近又在X平臺發表重磅觀點,一石激起千層浪!這位曾經預測2008年金融危機的投資大佬直言:放鬆加密貨幣監管不會威脅美元地位, 真正的風險是美國政府日益嚴重的債務困境 。
這不是危言聳聽。達利奧指出,美元及其他儲備貨幣發行國政府的債務問題,正在侵蝕它們作為儲備貨幣和財富儲藏手段的吸引力,而這正是推動黃金和加密貨幣價格上漲的關鍵因素。
債務黑洞,美國經濟隱憂重重
美國國債規模已突破36.4萬億美元 ,佔全球GDP的30%,年利息支出佔聯邦收入的27%。這是一個什麼概念?相當於每個美國公民背負著超過10萬美元的國債。
達利奧基於50多年宏觀投資經驗和對500年歷史轉折點的研究觀察到,一個國家走向內亂的最可靠先兆,往往是政府財政破產加上嚴重貧富差距。
他警告說美國正進入歷史「大周期」中的第五階段——這是一個財政惡化、社會嚴重撕裂的危險時期,極可能引發國內體制性崩潰。
印鈔還債,美元購買力的隱形殺手
面對巨額債務,美國政府最可能採取什麼措施?達利奧一語道破天機: 「印鈔還債」 。
他在最近的分析中指出:「信用評級始終低估了實際信用風險,因為它們僅評估政府債務違約的可能性。更重大的風險在於:債務國可能通過印鈔償債,這將導致債券持有人因貨幣貶值(而非償付金額減少)而蒙受損失。」
換句話說,即使美國政府不會直接違約,但通過大量印鈔導致的美元貶值,實際上已經侵蝕了債券持有人的真實購買力。這才是真正的風險所在。
穩定幣與美債,難解之緣
關於穩定幣對美國國債的風險,達利奧提出了與眾不同的觀點:「我認為美國國債實際購買力下降才是真正的風險。如果穩定幣受到良好的監管,這應該不會造成任何系統性風險。」
數據顯示,2024年穩定幣發行主體購買了約400億美元美國短期國債,年購買量超過了許多國家行為體。渣打銀行預測,到 2028年穩定幣或吃下1.6萬億美元短期美債 。
美國《GENIUS法案》甚至強制要求穩定幣發行方必須將100%儲備資產配置為美元現金或93天以內到期的短期美國國債。這實際上構建了一個「美元發行→穩定幣→加密貨幣→美債」的閉環。
加密貨幣:供應量受限的替代貨幣
達利奧指出,加密貨幣如今已成為一種供應量受限的替代貨幣。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如果美元供應量增加和(或)對美元的需求下降, 加密貨幣很可能成為頗具吸引力的替代貨幣 。
他認為大多數法定貨幣,尤其是那些債務規模龐大的貨幣,在作為有效財富儲藏手段方面將面臨問題,且相對於硬通貨會貶值。
這種觀點得到了市場數據的支持。橋水基金一季度大舉買入了110萬股SPDR黃金信託基金(GLD),持倉價值近3.19億美元。達利歐長期看好黃金,他建議當前環境下投資者應配置約10%的黃金資產。
數字黃金與新貨幣體系
Coinbase執行長布萊恩·阿姆斯特朗也提出了類似觀點:在全球經濟持續動蕩的背景下, 比特幣未來或將成為各國政府儲備的重要組成部分 。
在他看來,比特幣具備可分割性、便攜性和實用性等優勢,相較於黃金等傳統資產更具競爭力。他預測各國政府未來可能會逐步配置部分儲備資產為比特幣,初期比例或許從1%起步。
美國正在布局「三位一體」的全球數字治理框架。川普政府已籤署行政命令,宣布建立戰略比特幣儲備和美國數字資產儲備庫,並將政府通過司法程序沒收的約20萬枚比特幣納入戰略儲備。
普通人如何應對?
面對可能到來的貨幣體系變革,普通投資者應該怎麼辦?達利奧的建議是: 分散投資 。
他特別強調:「我極度推崇分散投資,但多數人的投資組合中黃金配置嚴重不足。當危機來臨,黃金將成為絕佳的風險分散工具。」
市場反應印證了達利奧的判斷:一季度GLD持倉量激增61噸,反映投資者正通過黃金對衝地緣動蕩與經濟不確定性。
雖然比特幣價格仍有波動(2025年6月22日報於100,985美元),但相對強弱指數(RSI)顯示比特幣目前處於超賣狀態,存在反彈的可能性。
變革時代的生存之道
達利奧的警告值得我們深思。 美元霸權並非一朝一夕能夠被取代 ,但確實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
他指出當前國際地緣政治秩序正在崩潰,因為一個由美國號令其他國家遵從秩序的時代已經結束,多邊合作世界秩序受到單邊主義的威脅。
在這種背景下,加密貨幣尤其是比特幣可能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但需要注意的是,加密貨幣仍然面臨諸多挑戰,包括價格波動性、監管不確定性以及技術門檻等。
未來的貨幣體系很可能是多元化的 ,包括傳統法幣、加密貨幣、央行數字貨幣(CBDC)和黃金等硬資產共同存在的混合體系。
作為投資者,我們需要保持開放心態,理解這些變化,並在投資組合中做適當配置,以應對可能到來的貨幣體系變革。
唯一不變的是變化本身。在貨幣體系的變革浪潮中,唯有靈活適應、分散風險,才能保住我們的財富不被侵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