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laxy:Web3 遊戲的曲折之路

作者:Sam Englebardt 來源:Galaxy 翻譯:善歐巴,比特鏈視界

達到如今的階段,花的時間比我最初預想的要長得多。早在區塊鏈技術剛進入主流視野時——彼時比特幣熱潮正盛,早期 NFT 項目風靡一時——我曾堅信,遊戲行業會是第一個全身心擁抱 Web3 的領域。在我看來,真正的數字資產所有權、去中心化經濟體系、無縫資產流通,這些概念簡直就是為遊戲量身定製的。畢竟,這是一個早已習慣遊戲內交易、角色自定義和虛擬世界的行業,為什麼不第一時間擁抱玩家真正控制數字物品的機會呢?

但事實證明,我太過樂觀了。經過多年的試驗、緩慢的進展,以及無數個承諾「遊戲革命即將到來」的炒作周期,Web3 遊戲的真正突破仍未到來。那些 AAA 級的區塊鏈遊戲在哪裡?那些能與 《堡壘之夜》、《FIFA》或《最終幻想》 媲美,同時又能無縫集成代幣化資產、不會讓玩家感到被排斥的高質量遊戲呢?

最近,情況似乎發生了變化。在經歷了多年跌跌撞撞的原型測試和小規模成功後,我們終於迎來了 第一批真正高質量的區塊鏈遊戲 。這些項目不僅擁有專業的開發團隊、成熟的代幣經濟系統、用戶友好的體驗,最重要的是—— 它們的遊戲性足夠有趣 。從沉浸式開放世界的 NFT 資產,到可以媲美《萬智牌》複雜度的鏈上卡牌遊戲,我們終於看到了這個市場即將爆發的跡象。

那麼,現在是時候思考:「Web3 遊戲的下一步是什麼?未來幾個月和幾年內,這個行業將如何演變?」

回顧早期炒作與未兌現的潛力

要理解未來發展方向,先得回顧 Web3 遊戲如何走到今天這一步。

在 NFT 首次吸引全球目光時,最早的成功案例之一是 《CryptoKitties》 。這款 2017 年推出的遊戲讓玩家可以在以太坊區塊鏈上「繁殖」數字貓,創意新穎,且極具吸引力。然而,熱潮很快超越了技術本身:一度,《CryptoKitties》的交易量佔據了以太坊網絡 15% 以上 ,導致整個網絡嚴重堵塞,交易費用飆升。雖然它取得了巨大關注,但也暴露了區塊鏈遊戲的 可擴展性問題

隨後,其他早期實驗接踵而至。 《Spells of Genesis》 《Rare Pepe Cards》 讓收藏者接觸到了區塊鏈交易卡牌的概念。但這些遊戲主要吸引了硬核加密玩家,並未進入主流遊戲圈。即使後來 P2E模式 嶄露頭角,比如 《Axie Infinity》 ,傳統玩家仍然不買帳。許多人批評這些早期 P2E 遊戲玩法過於簡單,甚至更像是一種「賺錢任務」而非真正的娛樂體驗。

即便如此, Axie Infinity 的經濟模式確實取得了驚人的成功 ——2021 年,該遊戲的交易量突破 40 億美元 ,震驚了整個行業。然而,許多傳統玩家依舊認為 Web3 遊戲 「遊戲性」仍需極大改進

那麼,Web3 遊戲為何遲遲無法迎來大規模突破?其中有多個原因:

高額交易費 :早期區塊鏈遊戲依賴以太坊,而以太坊的交易費用(Gas Fee)經常昂貴且不可預測。

加密市場波動性 :玩家購買 NFT 資產的價值往往隨著市場劇烈波動,影響遊戲體驗。

複雜的用戶體驗 :用戶需要掌握私鑰管理、鏈上錢包等技術,導致門檻極高。

監管不確定性 :各國政府對 NFT 和 P2E 經濟模式持不同態度,導致遊戲開發者面臨政策風險。

傳統遊戲公司的抗拒 :遊戲行業巨頭已經習慣了由自己掌控的 中心化內購經濟 ,對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模式抱有戒心。

最終,這些問題導致高質量 Web3 遊戲的開發速度遠低於預期,形成了一個從最初承諾到實際可玩產品之間 長達數年的斷層期

轉折點:Layer-2 方案與開發工具的進步

如今,Web3 遊戲行業似乎迎來了關鍵轉折點,主要由多個因素共同推動,首先也是最重要的是 區塊鏈基礎設施的改進, 2017 年 《CryptoKitties》堵塞以太坊 時,就暴露了區塊鏈遊戲的 可擴展性瓶頸 。過去幾年,多個解決方案應運而生:

Layer-2 方案 :如 Polygon、Immutable X、Arbitrum ,這些二層網絡大幅降低了鑄造和交易遊戲資產的成本,並減少了網絡擁堵,同時仍然依賴以太坊的安全性。

替代 Layer-1 公鏈 :如 Solana、Avalanche、Polkadot、BNB Chain ,提供更快的交易處理速度和更穩定的手續費,使其成為遊戲開發者的熱門選擇。

• 開發者工具與 SDK 的完善: 區塊鏈技術正在變得更加 易於集成 。如今,許多遊戲開發引擎(如 Unity 和 Unreal Engine )已經支持 Web3 集成功能,使得遊戲工作室可以輕鬆將 NFT 或鏈上資產嵌入遊戲中。

此外,錢包體驗也得到了巨大提升。相比早期玩家必須手動 配置區塊鏈網絡、存儲私鑰 的複雜流程,如今許多 自託管錢包、單點登錄、無縫 Web3 交互 方案已經極大降低了入門門檻。

高質量 Web3 遊戲崛起:市場趨勢正在轉變

一批全新的區塊鏈遊戲正在推動 Web3 進入主流視野——這些遊戲不僅僅是單純的鏈遊,而是通過 深度整合區塊鏈技術,讓玩家真正體驗到有趣且有意義的玩法 ,並且具備足夠的市場吸引力,能夠吸引更廣泛的受眾。以下是幾款值得關注的高品質 Web3 遊戲,它們展現了行業在 製作水準、品牌合作和資金支持 方面的巨大進步,也證明 Web3 遊戲正邁向更成熟的階段。

神話遊戲:NFL Rivals & FIFA Rivals

在致力於開發主流化 Web3 遊戲的工作室中, Mythical Games 是目前最具代表性的團隊之一。作為 Web3 領域最早成立的專業遊戲公司之一,Mythical 以 Blankos Block Party 嶄露頭角,憑藉「 以遊戲體驗為核心,區塊鏈技術隱藏於幕後 」的理念,創造了兼具可玩性和區塊鏈特性的遊戲體驗。如今,他們正在通過與 NFL(美國橄欖球聯盟) FIFA(國際足聯) 的合作,引領 Web3 體育遊戲市場。

  • NFL Rivals: NFL Rivals 獲得 NFL 官方授權,用戶可以收集、交易和管理 NFT 球員卡名單,然後參加街機風格的足球比賽。NFL Rivals 旨在通過將授權球隊和現實世界的球員名單編織成一種易於上手、即玩即玩的形式,不僅吸引加密貨幣愛好者,還吸引日常體育迷。

  • FIFA Rivals: Mythical Games 最近與 FIFA 達成合作,將推出一款將類似機制應用於世界上最受歡迎的體育運動的遊戲。在國際比賽的炒作下, FIFA Rivals 將推出球員收藏品、夢幻風格的球隊管理以及將 Web2 體育遊戲(類似 FIFA Ultimate Team )與鏈上資產所有權相結合的遊戲玩法。

Mythical Games 採用了 「輕區塊鏈」 方法——普通玩家看到的是直觀 UI 和簡單的數字物品收集步驟,而複雜的區塊鏈技術則隱藏在幕後。這種方式有助於消除許多非加密用戶對 NFT 遊戲的偏見,使 Web3 遊戲更容易被大眾接受。

Off The Grid:AAA 級射擊遊戲的嘗試

在體育遊戲之外, 第一人稱射擊遊戲(FPS) 一直是全球最受歡迎的遊戲類型之一。 Gunzilla Games Off The Grid 正試圖在這一高度競爭的市場中樹立 Web3 遊戲的新標杆。

  • 電影製作價值: 《 Off The Grid》 基於虛幻引擎 5 開發,具有逼真的環境和緊張、敘事性強的任務。早期演示和預告片展示了可與傳統遊戲機和 PC 射擊遊戲相媲美的 AAA 級視覺效果。

  • 代幣化資產和玩家代理: 武器皮膚、角色裝備和其他遊戲內物品都是在鏈上鑄造的。該團隊希望真正的數字所有權能夠創造類似於鏈下經濟(例如 CS:GO、 皮膚)的繁榮二級市場,但區塊鏈技術可以保證更高的透明度和稀缺性。

  • 持久的世界和實時的故事敘述: Off The Grid 承諾提供 24/7 不斷演變的故事敘述。玩家的決定、派系戰爭和事件結果可以永久改變地圖,彌合大逃殺混亂與大型多人在線 (MMO) 式持久性之間的差距。Web3 用於確保活動獎勵和物品保持真正稀缺和唯一可識別。通過將備受喜愛、競爭激烈的遊戲類型與精心整合的 NFT 融合在一起, Off The Grid 強調了 AAA 射擊遊戲如何吸引休閒主機遊戲玩家和硬核加密貨幣收藏家——而不會犧牲核心遊戲玩法。

Illuvium:Web3 領域的 AAA 級 RPG 代表

Illuvium 經常被譽為 Web3 中「AAA 野心」的典範,它將開放世界角色扮演遊戲 (RPG) 的探索與自動戰鬥系統融為一體。玩家在視覺上引人注目的外星景觀中漫遊,捕捉和訓練被稱為 Illuvials 的生物,每個生物都由具有獨特屬性的 NFT 代表。

  • 第 2 層採用: Illuvium 建立在以太坊上,但利用 Immutable X 實現快速、低費用的交易,證明了第二層解決方案對於大型 NFT 遊戲至關重要。

  • 競爭性遊戲玩法: 自動戰鬥競技場讓 Illuvials 參與類似於 Teamfight Tactics Dota Underlords 的戰略對決。 這種基於技能的競爭有助於緩解許多區塊鏈遊戲僅圍繞投機的批評。

  • 代幣化生態系統: Illuvium 的 $ILV 代幣負責管理權益、獎勵和社區治理——這是一種複雜的經濟設計,旨在避免早期 P2E 遊戲中出現的繁榮與蕭條的周期。

Star Atlas

Star Atlas是一款基於 Solana 構建的未來派 MMO ,它憑藉對太空探索、領土徵服和複雜的遊戲內經濟的廣闊視野吸引了人們的注意。

  • 高製作價值: 電影預告片和概念藝術暗示了太空模擬遊戲接近 AAA 級的視覺質量,設定了很高的期望。

  • DeFi 整合: 玩家可以質押遊戲內資產、建造艦隊、參與政治和商業,體現與去中心化金融相交叉的元遊戲。

  • 長期路線圖: 憑藉多年的開發計劃,Star Atlas 成為了遊戲玩家是否會投資類似於大型傳統 MMO 的 Web3 項目的試金石,其中擴展和內容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推出。

Guild of Guardians

Guild of Guardians 起源於 Immutable,與 Gods Unchained 背後的平臺相同,Guild of Guardians 專注於合作地下城探索和 RPG 團隊建設 – 針對行動裝置進行了優化。

  • 移動優先方法: 該項目利用龐大的移動遊戲市場,旨在減少錢包摩擦並邀請主流的、忙碌的遊戲玩家進入 NFT 領域。

  • 合作遊戲和公會系統: 玩家組建公會、發起突襲、分享戰利品,創造出一種非常適合鏈上經濟的社交、團隊導向的環境。

  • 可訪問的貨幣化: NFT 英雄和裝備有各種稀有度,但開發人員在設計時會防止「付費取勝」的動態,並注意到有時會困擾區塊鏈遊戲的強烈反對。

為什麼花了那麼長時間?現實考量

即使如今高質量 Web3 遊戲開始湧現,人們仍會問:為什麼我們不能更早走到這一步?製作一款高水準的遊戲——無論是否涉及區塊鏈——都是一項龐大的工程。傳統 AAA 級遊戲通常需要 3 到 5 年(甚至更長時間)開發。再加上鏈上元素的整合,開發周期就會進一步延長。

此外,早期投資者主要將資金投向 P2E 模式和 NFT 市場,追逐短期炒作和快速盈利,而不是專注於深度遊戲體驗。當 NFT 的新鮮感逐漸消退,主流玩家對其持懷疑態度,行業才意識到必須進行調整。目前即將推出高質量區塊鏈遊戲的工作室,通常是那些選擇聘請經驗豐富的遊戲開發者、優化代幣經濟系統,並確保遊戲玩法本身足夠有吸引力的團隊。

用戶接受度也是一個障礙。許多成熟的遊戲廠商擔心如果引入 NFT,會遭到玩家社區的強烈反對。當 Ubisoft、Square Enix 等大廠嘗試小規模的區塊鏈集成時,許多玩家紛紛抵制,理由包括 「氪金獲勝」機制、投機性市場、環境影響 等問題。直到最近,經過多次概念驗證和基礎設施的顯著改進,這些擔憂才開始逐漸消退。

從邊玩邊賺到 玩即擁有

Web3 遊戲的核心爭論之一是 P2E(邊玩邊賺) vs. P&E(玩並賺) vs. P2O(玩即擁有)

早期 P2E 模式被宣傳為玩家的財富機遇:「 買 NFT、每天玩遊戲、賺取代幣! 」雖然對部分玩家有吸引力,但這些模式通常依賴新玩家不斷加入,以維持代幣價格。一旦這種經濟模式崩潰,玩家興趣也隨之下降。

如今,大多數有遠見的開發者更加強調 平衡的遊戲生態 ,而不是依賴無限上漲的代幣價值。他們推崇 P&E(玩並賺) ,即遊戲的主要吸引力在於玩法本身,而獲得代幣或 NFT 只是附帶獎勵。這種方法旨在獎勵 技術、時間或創造力 ,而不是讓整個經濟系統變成投機市場。同時,越來越多遊戲開始採用 代幣銷毀機制(Token Sinks)、通縮經濟模型和更精細的治理結構 ,以確保遊戲經濟的可持續性。

一種更加以玩家為中心的模式是 P2O(玩即擁有) 。該模式強調 資產真正歸玩家所有 ,而不是單純追求經濟回報。類似於收集稀有數字卡牌,部分資產可能會升值,但核心動機是 樂趣、成就感和遊戲內用途 ,而非投機買賣。

與傳統遊戲的融合

Web3 遊戲未來發展的關鍵之一是 如何與傳統遊戲產業融合 。畢竟,EA、動視暴雪、任天堂等大型開發商 擁有龐大的用戶群和數十億美元的預算 ,如果其中一家做出重大轉型,將極大加速 Web3 進入主流市場。

目前,已有一些融合的跡象:

合作與收購 :如 Square Enix 等老牌開發商開始探索 NFT,部分小型遊戲工作室則被 Web3 領域的公司收購,以擴展其產品組合。

混合型遊戲 :部分遊戲引入可選的 NFT 資產(通常是皮膚、裝飾品等),但不強制所有玩家使用區塊鏈,這種方式讓傳統玩家可以逐步接受數字資產所有權。

大廠試水 :Ubisoft 通過 Quartz 計劃在《幽靈行動:斷點》中嘗試 NFT 道具,表明大公司 願意實驗 Web3 遊戲 ,儘管仍對玩家的反饋保持謹慎態度。

隨著用戶體驗的優化,「Web2 遊戲」和「Web3 遊戲」之間的界限可能會逐漸模糊。玩家未來或許可以登錄遊戲,並享受 真正擁有遊戲資產 的權益,而無需關注底層的區塊鏈技術。 當技術變得足夠隱形,而實際體驗帶來實質性好處時,主流玩家的接受度也將大幅提高

尚待克服的障礙

儘管 Web3 遊戲發展迅速,但仍面臨諸多挑戰:

監管不確定性 :不同國家對 NFT 和遊戲內代幣的監管方式不同,部分代幣可能被歸類為證券。在缺乏全球統一框架的情況下,開發者和發行商需要謹慎行事。

玩家的質疑與牴觸 :許多玩家將 NFT 視為騙局或剝削性的「氪金獲勝」模式。要打破這種刻板印象,需要真正的創新、透明的溝通以及合理的變現模式。

環保問題 :以太坊轉向 PoS 機制後能耗大幅下降,但仍有部分玩家認為加密技術浪費能源。未來,更多項目將依賴節能的 Layer-2 方案或替代 Layer-1 公鏈來降低這一顧慮。

遊戲性與經濟性的平衡 :如何在提供經濟激勵的同時確保遊戲仍然好玩,是一個難題。過度強調經濟系統可能會削弱遊戲的娛樂價值,甚至導致經濟崩潰。

基礎設施的成熟度 :儘管已有進展,但錢包集成、多鏈互操作性以及大規模並發處理仍需進一步完善,以支持數千萬級玩家的流暢體驗。

關鍵趨勢

展望未來,以下趨勢可能影響 Web3 遊戲的下一階段發展:

跨遊戲資產互通 :實現跨遊戲資產共享仍是 Web3 遊戲的終極目標。要實現真正的互操作性,需要標準化資產格式和開發者之間的合作協議,儘管難度極大,但其影響可能是革命性的。

元宇宙聯動 :遊戲環境可能發展為社交、商業和社區活動中心。Web3 的所有權機制使玩家能夠真正擁有虛擬化身、土地及其他數字資產。

DAO 治理 :去中心化自治組織(DAO)正在影響遊戲開發,持有治理代幣的玩家可能參與投票決定遊戲擴展、平衡調整或社區資金使用,提高玩家的歸屬感。

電競與競技遊戲 :區塊鏈的透明性可能徹底改變電競賽事和獎金管理。例如,《Gods Unchained》和《Skyweaver》已開始嘗試鏈上電競,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成熟的電競項目加入 Web3。

更成熟的代幣經濟 :遊戲經濟學家和設計師正在構建更可持續的模式,未來可能會採用更先進的代幣銷毀機制、穩定幣交易模式,以及提升玩家參與度的獎勵系統。

開發者和投資者建議

如果你正在開發 Web3 遊戲,請牢記以下要點:

  • 遊戲性優先 :再複雜的代幣經濟模型也無法彌補平庸的遊戲體驗。高製作水準和有趣的玩法是長期成功的關鍵。

  • 優化用戶體驗 :降低進入門檻至關重要。無論是託管錢包、單點登錄(SSO)還是集成交易市場,都應儘量減少用戶使用障礙,使 Web2 玩家順利過渡到 Web3。

  • 構建可持續經濟 :避免傳統「拉高出貨」(Pump-and-Dump)模式。健康的遊戲經濟應具備平衡的收益與消耗機制,而不僅僅依賴新玩家注資。

  • 關注合規性 :密切關注監管動向,在代幣銷售、治理系統和市場交易設計時,確保符合未來法規要求。

  • 合作與創新 :Web3 文化強調開放協作。與其他團隊合作,探索跨遊戲資產互通的可能性,並快速迭代優化遊戲設計。

對於投資者而言, 耐心至關重要 。如同傳統遊戲行業,最好的投資回報通常來自擁有 強大團隊、成熟技術和長期願景 的項目,而非短期炒作。

結論:Web3 遊戲的未來

我們正處於關鍵拐點。Web3 遊戲承諾的 玩家所有權、去中心化經濟,以及跨遊戲互通的虛擬世界 ,如今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可行性。這個行業已從 早期的 NFT 收藏炒作 基礎 P2E 模式 發展為更加成熟的形態。

得益於 Mythical Games、Gunzilla 等工作室,以及 Illuvium、Star Atlas、Guild of Guardians、Ember Sword 等項目的推動,我們正逐步邁向更高質量、可持續發展的 Web3 遊戲——這些遊戲既有高製作水準,又具備可玩性,並且能夠長期運營。

確實,這個過程比預期更長——比許多人最初想像的要久。 技術瓶頸、市場炒作和文化抵制 共同放慢了 Web3 遊戲的發展。但在這些挑戰中, 一批真正理解遊戲設計,並能合理運用區塊鏈技術的開發者 逐漸嶄露頭角。

如今, 高知名度體育 IP(NFL、FIFA)、AAA 級射擊遊戲(Off The Grid)、沉浸式 MMO(Star Atlas、Illuvium)、移動 RPG(Guild of Guardians) 正紛紛進入 Web3 領域。當 知名品牌、易上手的遊戲體驗和合理的代幣經濟 結合在一起,Web3 遊戲進入主流市場的可能性已經大大提高。

接下來,我們或許會看到 更深入的遊戲機制、更高的製作標準、社區主導的生態系統 ,以及 更廣泛接受的數字資產所有權 。最終,這些發展可能會 重新定義虛擬世界的概念 ——玩家不僅僅是遊戲用戶,而是經濟體系、故事和社區的真正塑造者,而區塊鏈將為這一切提供技術保障。

等待的時間很長,但現在 Web3 遊戲似乎終於要兌現它的巨大潛力 。這一切,值得等待。

  • Related Posts

    虛擬貨幣司法處置:小心變成非法金融活動

    引 言 在最近辦理的兩個涉虛擬貨幣類刑事案件中,都遇到兩個同…

    Web3 Consumer Application主流範式、機遇與挑戰

    作者 :@Web3Mario 摘要 :最近市場情緒比較低迷,…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從傳統複製到創新躍遷 Backpack 能否抓住未來?

    • By jakiro
    • 26 3 月, 2025
    • 8 views
    從傳統複製到創新躍遷 Backpack 能否抓住未來?

    Saylor的200萬億美元BTC戰略:美國BTC的統治和永生

    • By jakiro
    • 26 3 月, 2025
    • 9 views
    Saylor的200萬億美元BTC戰略:美國BTC的統治和永生

    以太坊兩大升級Pectra和Fusaka詳解 將為ETH帶來什麼

    • By jakiro
    • 26 3 月, 2025
    • 7 views
    以太坊兩大升級Pectra和Fusaka詳解 將為ETH帶來什麼

    Coingecko:投資者如何看待加密AI技術潛力?

    • By jakiro
    • 26 3 月, 2025
    • 10 views
    Coingecko:投資者如何看待加密AI技術潛力?

    Galaxy:Futarchy治理體系和鏈上預測市場現狀探究

    • By jakiro
    • 26 3 月, 2025
    • 7 views
    Galaxy:Futarchy治理體系和鏈上預測市場現狀探究

    ETH 和 Solana 的最新動態解讀:哪些值得關注?

    • By jakiro
    • 25 3 月, 2025
    • 9 views
    ETH 和 Solana 的最新動態解讀:哪些值得關注?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