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10·11那场惊心动魄的大崩溃中,大量散户的仓位灰飞烟灭。突入其来的做市商撤退和流动性枯竭,像极了DEX上的撤池子rug。
“Rug”是“Rug Pull”的简称,字面意思就是“从你脚下猛地抽走地毯”,让你摔个跟头,非常形象地描述了投资者瞬间血本无归的遭遇。
“DEX撤池子rug”指的是一个加密货币项目的开发团队,突然撤走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为该项目代币提供流动性的所有资金,然后带着钱彻底消失,导致代币价格瞬间归零,投资者无法卖出的一种诈骗行为。
原理就是,项目方为了能让人们交易他们的新代币(例如,”土狗”),需要创建一个交易对池子(例如,”土狗”/ETH)。他们需要投入一定数量的ETH和等值的”土狗”代币作为初始流动性。
然后,项目方收买KOL大肆鼓吹项目,并辅之以小恩小惠的撸毛奖励等活动,吸引大量投资者涌入。
当项目方认为已经吸引了足够多的资金(ETH)进入池子后,他们会使用其拥有的流动性池子凭证,一次性将所有提供流动性的ETH和”土狗”代币从池中撤走。
流动性池瞬间被抽干,变得空空如也。
由于池子里已经没有ETH可以用于兑换,任何持有”土狗”代币的人都无法将其卖出。
“土狗”代币的价格在图表上会呈现一条垂直下跌至零的直线,变得一文不值。
项目团队则带着所有骗来的ETH逃之夭夭。
在这里,DEX交易协议(比如uniswap)本身只是充当了一个技术性中立的交易场所。换到CEX,就是某个中心化交易所,充当了交易场所的提供者。
而在DEX上发项目和撤池子的项目方,同时兼任了LP即初始流动性提供者的角色。
在CEX上,做市商只是流动性提供者,而不是项目方。
“土狗”代币只是一个工具,一把镰刀。事实证明,这把镰刀未必需要自己打造。
完全可以使用其他人发的山寨项目(比如这个山寨币那个山寨币之流)来掩人耳目。
更厉害的办法就是干脆给散户们提供一个人人自由发币的工具,让他们自己打造收割他们自己的镰刀——甚至以“自由”、“公平”之名,鼓励和引导散户们发币。
至于币的名字,究竟是叫”土狗”还是叫”狗屎”抑或是叫做”6″,其实反倒是最不重要的事情——唯一重要的是,这个名字要“取之于社区”,以便于KOL传播以及最大程度激发乌合之众的狂欢。
这就是为什么在一个稍稍清醒和理智的人看来,会隐隐觉得这种朝自己脸上涂屎的近乎行为艺术式的狂欢,非常地难以理解、不可思议。
《西部世界》一片中引用过莎士比亚的一句名言:那暴力的欢愉必将迎来暴力的结局。
KOL卖力鼓吹和社区狂欢无法掩盖一个事实:所有代币不管叫啥,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空气。
无论代币情绪价格拉到多高,空气终归是空气。
每一枚浮盈的代币,都是庄家的债务。
所以当你在教链文章里读到那种大部分炒土狗的散户都在浮盈、什么A8A9遍地走的消息时,就应该知道,庄家的镰刀落下已经是正在酝酿之中的事了。
根据DEX LP rug的原理,只要安排做市商(MM)突然撤退,就可以造成釜底抽薪的rug效果。
而且,每一个CEX本质上都是小院高墙的内盘。即便一个币在其他平台上也有,但是,只要在瞬间拔掉网线,把搬砖的卡住,封闭流动性互通,便可让本平台流动性枯竭,从容地关门打狗。
由于做市商不能真的跑路,那就坐实了诈骗之名,所以,必须在闪电rug、雷霆一击之后,安排它们悄悄地回来。
这还因为提供场所的中心化交易所还要装作体面,必须把插针下去的价格拉平到和其他平台一致后才能重新开门。在此期间抄到异常低价的人越少,庄家损失就越小。
那么如果只是现货一下一上,没有时间让韭菜们在瞬时低点割肉,这闪电rug不就白辛苦白搞了吗?
最好能让韭菜们在瞬时低点强制割肉。
什么工具能做到强制割肉呢?
恭喜你,答对了,是合约。
合约带杠杆。杠杆可以强制平仓,俗称爆仓。
爆仓者,自动割肉也。
一下一上,价格回来了,仓位爆掉了,钱收割到手了。
解释解释,安抚安抚,洗洗脑,这事情也就糊弄过去了。
不用跑路,体面地很。
最后声明一下哈,以上都是纯粹基于想象的虚构推演,不代表任何现实中真实发生的事情。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记住,在金融的世界里,现实比你穷尽最大想象力所能想象到的还要更魔幻、更残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