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宇:在28歲財富自由退休 在34歲尋找下一個浪頭

作者:田大俠(@Web3Donny)

採訪郭宇的那天,他正好從北海道回到東京。

那是今年5月,東京的梅雨季剛剛開始,他在對談視頻裡談起北海道的夏天時,語氣裡帶著難得的輕快。

「比起冬天,我更喜歡夏天的北海道。」

郭宇說冬季的富良野擠滿看聖誕樹的遊客,而夏季的富良野只有延綿的綠色山丘,他和朋友自駕穿過無人打擾的公路,徒步、泡溫泉,在乾燥涼爽的空氣裡短暫逃離東京的潮溼。

30017-1761063690634.jpg

郭宇在北海道的旅行

採訪後的三個月,郭宇的足跡又延伸到了坦尚尼亞、斯裡蘭卡,以及重返他的「快樂老家」馬爾地夫,在他結束本次中東旅行之後,我再次聯繫上他。

旅行成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他似乎習慣用新的地理坐標來標記時間的流逝。

這位曾經的網際網路創業者、數字遊民,似乎永遠在路上。退休五年多,他對「自由」的理解似乎更加清晰:

「以往我覺得財務自由就是絕對的自由,其實是一個錯誤的判斷……最重要的是,我們需要在人生很早期的階段意識到這個問題以及它的重要性。」

30017-1761063804738.jpg

郭宇

誰是郭宇?

郭宇被大眾熟知,是在2020年。那一年,他在一封離職信裡寫下這樣一句話——

「我選擇在28歲的末尾退休,去擁抱山間清泉與峽谷的風,去感受春秋冬夏。」

四個月後,這封信被突然翻出,迅速點燃了全網的討論:有人羨慕,有人質疑,也有人把他視為「網際網路創業熱潮下幸運兒」的代表。

「年輕」、「退休」、「財富自由」這幾個字眼,成為他身上的標籤。他成了無數年輕人想像的「逃離模板」。

30017-1761064263261.png

在那個後疫情時代的躁動節點,他成了社交媒體上最鮮活的「反向樣本」——一個在時代潮水裡轉身離場的人。

童年與成長

郭宇的童年是在江西的礦山度過的。作為留守兒童,他的寒暑假往往極度孤獨,唯一的慰藉來自外婆留給他的基督教書籍,以及寫作帶來的自我表達。這些文字與信仰,成了他早年生活中最重要的精神出口。

後來,他來到「深圳高級中學」求學。這裡的教育讓他第一次意識到,「選擇比努力更重要」。

在這個學校裡,不少同學都是企業家子女,他們焦慮的是「如果考不上常青藤,就只能回去繼承家業」;而彼時的郭宇,卻正面臨著「父親臥病在床」的現實處境。深圳的開放氛圍和多元價值觀,塑造了他「永遠不認命」的性格。

對他來說,命運並非天註定,而是可以通過選擇和實踐不斷改寫的過程。

30017-1761064360034.jpg

高中時期的郭宇

後來,他順利考入暨南大學,就讀政治與行政專業。然而,郭宇很快意識到,這個專業難以支撐未來的生計。於是,他開始自學編程。

「那時候沒有別的路可走,我必須找到一條能夠養活自己的出路。」憑藉這份堅持,他在畢業後順利加入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並在這裡積累了最初的行業經驗。

在網際網路黃金年代的浪潮中,郭宇抓住了屬於自己的機會,成為「期權神話」的一部分。

2014年,郭宇的創業公司被字節跳動收購,他也由此正式加入這家當時估值僅有 5 億美元的初創企業。自此,他的人生被推入一場財富與夢想交織的狂飆之中。

作為早期員工,他全身心投入公司核心項目的開發。字節跳動的估值在六年間暴漲百倍,郭宇手中早期獲得的股票期權隨之水漲船高。

投資與加密經歷

過去十年,他先是乘上網際網路的浪潮實現財務自由,繼而轉身成為加密領域的冷靜觀察者,親歷了加密市場的幾輪興衰,如今,他的視角愈發清晰。

而近期他在推特上寫下一段話,在加密社區引發廣泛共鳴

他寫道:「幣圈很多朋友對錢沒有概念,今天梭哈這個,明天 All in 那個。常年做交易、盯盤、待在電腦面前,容易脫離現實感。我還是推薦大家讀萬卷書,也行萬裡路。把錢花在人生的體驗上,奢侈品可以買,錢可以掙,但不要陷入裡頭無法自拔。「

30017-1761064415781.png

簡短的一句話,卻引發圈內外共鳴。在10月11日黑天鵝事件之後,讓很多人感慨:似乎大家都開始失去了現實感,忘了錢還能花在「活著」上。錢花不完也賺不完,但虧掉的生活,卻永遠回不來。

郭宇的加密之旅始於2013年4月,當時在支付寶的他,被Hacker News上比特幣突破100美元的熱議所吸引,並在內部技術分享會上進行探討。

那時,大多數交易通過淘寶的OTC渠道完成,他開玩笑說甚至還買過孫宇晨當時推廣的Ripple。

2017年ICO熱潮時,他首次嘗試編寫智能合約。即便在2020年從字節跳動「退休」移居日本後,他仍在2021年於Mirror平臺發表長文,回顧錯過的技術趨勢。

如果說字節的財富讓他得以提前「退休」,那麼加密世界則曾是他退休前後保持技術嗅覺與思想活力的精神遊樂場。

如今,他更像一個退居幕旁的觀察者和記錄者。他坦言沒有參與新一代對Trump Token這類Meme Coin的狂熱,但「想記錄下這些」 ,因為年輕一代對機會的敏感度遠超他的同代人。

10月11日一場加密市場的大跌讓郭宇再次在推特上系統闡述了他對這個行業長達十餘年的觀察。他系統闡述了他對比特幣價格發現機制的理解,並將這個過程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個是「上古的OTC交易階段」。他親身經歷過那個時期,場外交易是主導模式,價格非常離散,礦場的挖礦成本在很長一段時間裡決定了比特幣的真實價格基礎。

第二個是「中心化交易所訂單簿階段」。OTC被更高效的訂單簿替代,但也帶來了問題。一些交易所引入了期貨甚至永續合約作為主營業務,價格模型不再遵從供需的基本邏輯。

第三個是「比特幣ETF通過後的華爾街換手階段」。

郭宇認為,從那一刻起,比特幣已經失去了它設計初衷的意義:「幫助每個人抵抗無限制膨脹的債務。「因為,在那一刻之後到現在,大餅每一天都在被華爾街換到自己手裡。」

他看到CEX的現貨存量與交易量在此之後急劇萎縮,其交易量已無法反映大餅的真實價格。他預判,華爾街的下一步會將主流token都變成生息資產,價格將趨向穩定。

「我認為大餅的故事到此已經進入了終章,四年的周期已經結束。」

他在暴跌之夜寫下結論,「很可惜的是,這並不是它真正的設計目的。但這仍然是個好故事。」

30017-1761064845078.jpg

和許多短線逐利的玩家不同,郭宇至今仍保留著那批早期買入的加密資產,從未變現。

他笑言原因其實很簡單:「變現交稅太麻煩,而且錢夠花。」

旅行、戀愛、日常

如果說加密世界是他退休的「精神遊樂場」,那麼現實裡的旅途,則是他抵達自由的方式。

旅行與溫泉是他生活的重要部分,疫情期間,他幾乎走遍日本,住過530家溫泉旅館。聊到各地特色時,他像在拆解一道精密算法:九州黑川溫泉以景致取勝,草津溫泉講究PH值和礦物質,而混浴文化則追溯至明治時代。

在東京,他保持著「舒適的疏離」的狀態:早晨打掃房間如同冥想,晚上限定兩小時看盤;旅行時,這些規律會被徹底打破。

30017-1761064887998.jpg

寫作是他一以貫之的習慣。童年的日記、高中雜文、現在的推特記錄。形式雖變,但記錄與反思的本質未變。他曾為《城市畫報》撰稿,記錄日本溫泉的故事。他甚至公開寫「戀愛日記」,坦率討論開放式關係。

2020年是他網絡爭議最多的時期,當時鋪天蓋地的評論曾給他帶來不小困擾。如今的他已建立起一套應對機制:”除非涉及家人或伴侶,否則基本不作回應。”

這種轉變可以看作是一種策略性的自我保護。住在東京時,他享受「隱形人」的狀態:便利店自助結帳、溫泉旅館用假名登記,無人關注他的身份。

他的 MBTI 是 INFJ。內向、克制,卻並非把自己關在房間裡。相反,他的生活清單裡寫滿了「玩樂型計劃」:考一張帆船執照,學一張摩託車駕照,去嘗試一些未曾設想過的冒險。

自由與抵達

他說自己並非天生的「幸運兒」,而是通過自學編程、抓住行業機遇、理性投資,一步步構建起屬於自己的財富自由之路。

所以他才決定在28歲的時候,體面告別,定居日本,寫作、遊歷、過起另一種生活。

如今 34 歲的郭宇,依舊在路上。你能在社交媒體上看到,他的旅程從未間斷。

不同的是,如今的他不再執著於追逐「下一個目的地」。

對他而言,每一次出發都不是為了逃離過往,而是為了抵達一種更真實的自我。

30017-1761064987484.jpg

在「退休」的烏託邦裡,他以自由為唯一的坐標,把財富、技術、旅行與親密關係都納入一條流動的航線。

在這條航線上,他尋找的不僅是屬於自己的浪潮,更是一種超越時間與身份的存在方式。

這才是自由的真正含義:不是擺脫什麼,而是在不斷抵達中學會安放自己。

  • Related Posts

    Lily Liu談Solana:力求成為未來區塊鏈金融基礎設施

    整理:比特鏈視界 2025上海區塊鏈國際周暨第十一屆區塊鏈全…

    國影控股王國偉:大IP和經典事件最值得被「資產化」

    2025年10月21日,由Mirror.fan、乾行金融私董…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從估值40億美元到關門 Kadena倒閉後誰會是下一個?

    • By jakiro
    • 23 10 月, 2025
    • 0 views
    從估值40億美元到關門 Kadena倒閉後誰會是下一個?

    從驅動BTC價格的三大關鍵因素看 1011後是買入機會?

    • By jakiro
    • 23 10 月, 2025
    • 0 views
    從驅動BTC價格的三大關鍵因素看 1011後是買入機會?

    Hyperliquid金庫策略分析:從高頻Alpha到風險管理

    • By jakiro
    • 23 10 月, 2025
    • 0 views
    Hyperliquid金庫策略分析:從高頻Alpha到風險管理

    Lily Liu談Solana:力求成為未來區塊鏈金融基礎設施

    • By jakiro
    • 23 10 月, 2025
    • 0 views
    Lily Liu談Solana:力求成為未來區塊鏈金融基礎設施

    Vitalik談區塊鏈未來:ZK與FHE普及將帶來真正的革命

    • By jakiro
    • 23 10 月, 2025
    • 0 views
    Vitalik談區塊鏈未來:ZK與FHE普及將帶來真正的革命

    a16z :34圖看懂2025年加密行業現狀

    • By jakiro
    • 23 10 月, 2025
    • 1 views
    a16z :34圖看懂2025年加密行業現狀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