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保羅·克魯格曼( Paul Krugman )
原標題: The Trump Trade is Unraveling
引言
保羅·克魯格曼(Paul Krugman),200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始終以鮮明的凱恩斯主義立場和犀利的公共政策分析著稱。他善於將複雜的經濟機制轉化為清晰的社會洞察,並從不迴避具有爭議的政治論斷。
在2025年11月24日的最新文章中,保羅·克魯格曼提出一個尖銳觀點:
比特幣已演變為一場「川普交易」,其命運與川普的政治影響力深度捆綁。因此,比特幣近期的暴跌,在他看來並非孤立的市場行為,而是川普政治權力衰落、影響力消退在金融市場上的直接反映。
以下為正文:
比特幣究竟有何用處?它並非貨幣——即不是可用於支付的交易媒介。
它不能對衝通脹。
它也不能對衝金融風險——相反,比特幣價格通常與近期驅動股市的AI概念股同向波動,且波動更為劇烈。
若說比特幣存在用例,其核心功能在於掩蓋資金流向:加密技術促進了不留紙質痕跡的匿名交易。這類交易未必全是違法的,但其中許多確實如此。
值得一提的是,匿名性不僅助長了加密用戶的犯罪活動,也使他們更容易成為犯罪目標。只要你掌握比特幣密鑰——解鎖它的代碼,無論你是誰、通過何種方式獲得,它都歸你所有。從這個意義上說,獲取比特幣密鑰就如同獲得裝滿百元美鈔的錢袋。
這一特性已引發針對大型加密貨幣投資者的綁架潮,罪犯要求受害者交出密鑰。
事實上,此類綁架已變得如此普遍,以至於最近一次重要的比特幣會議特設了 一整天的「反綁架」講習班, 參與者學習如何用牙齒咬斷綁帶等技能。
除助長犯罪外,比特幣日益成為金融掠奪的工具。加密貨幣——更糟的是那些用借款購買加密貨幣的公司股票——被大量推銷給尚未意識到風險的天真投資者。當比特幣上漲時他們尚能獲利,但多數人可能根本不了解暴跌時將遭受多大損失。
近期加密貨幣確實大幅下跌。比特幣表現雖優於更冷門的小型幣種,但自十月下旬以來跌幅仍達約25%。
比特幣或許會反彈,因為它不僅是資產,更是某種信仰。
當我與哈桑·明哈傑(美國知名主持人、政治評論員)交談提及比特幣時,他對我的批評立即回應稱:”我不想被做成表情包,比特幣信徒已經盯上我了。”
這種信仰特質讓比特幣總能從足以摧毀普通投資的挫折與醜聞中復甦,因為忠實信徒面對價格下跌只會加倍投入。這次或許亦然。
但也可能不同——因為如今的比特幣本質上已淪為一場”川普交易”。去年川普勝選後比特幣價格飆升,而近期暴跌恰與川普遭遇的一系列政治挫折同步。
為何說它是川普交易?
部分原因在於其家族實質收受加密產業巨額賄賂後,川普正通過親加密政策回饋該行業。
值得注意的是,他已籤署行政命令允許普通美國人將401(k)退休金投入加密資產——而這些投資者往往並不清楚其中風險。
更廣泛而言,如我所言,加密技術日益成為金融掠奪的工具,而川普政府對此類掠奪行為極其縱容。他們正竭力瓦解2008年金融危機後為保護投資者與市場安全設立的機構,如消費者金融保護局。
財政部長斯科特·貝森特及其他川普政府官員與盟友(包括美聯儲部分官員),也正不遺餘力地削弱銀行監管——這些監管本是為限制引發2008年危機的高風險行為而設立。
這一切對散戶投資者不利,對金融穩定不利,卻對比特幣推手之類的金融投機者有利。
那麼我們該如何解讀比特幣近期暴跌?不妨視作”川普交易”的瓦解。儘管川普仍在竭力回饋使其家族暴富的產業,其內部人員仍在竭力為各類掠奪行為營造溫床,但川普的權力正明顯衰退。因此,本質上已成為對川普主義押注的比特幣價格便應聲而落。
川普為何突然顯露出頹勢?自春季以來民調始終給予其極低評價,但 過去一個月其淨支持率顯著下滑。
儘管他剛剛宣稱擁有”政治生涯中最高支持率”——無人知曉他援引的是哪項民調——但11月4日維吉尼亞州與新澤西州民主黨的大勝,已徹底消除了對其極端不受歡迎民調結果的質疑。
這些選舉失利動搖了國會共和黨人對川普亦步亦趨的意願。與此同時,川普與傑弗裡·愛潑斯坦關係的持續發酵正在瓦解MAGA基本盤。
許多政治分析家或許未能充分認識到:大量支持者曾堅信川普在守護世界免受民主黨戀童癖侵害,而當他們逐漸意識到可能混淆了英雄與惡棍時,內心遭受的衝擊何等劇烈。
將川普政治困境與加密貨幣價格關聯是否牽強?並非如此。正如喬什·馬歇爾常強調的——權力具有統一性。被削弱的川普在所有陣線推進的努力效果都會減弱,包括推動加密產業發展的努力。
我將在後續文章中深入探討政治與加密領域的關聯。此刻我只想重申:
比特幣已成為川普交易,其價格下跌正是川普對共和黨控制力衰退的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