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 TIA 的潛力

作者:Can Gurel,delphidigital 編譯:BTCdayu 來源:X,@BTCdayu

要點

  • 每個人都執行每筆交易的整體鏈本質上是不可擴展的。因此,以某種形式出現的多鏈世界是不可避免的。我們相信模塊化區塊鏈可能是多鏈世界的最佳方法。

  • Celestia 是第一個真正的模塊化區塊鏈。「它的願景是將 Cosmos 的主權互操作區與具有共享安全性的以匯總為中心的以太坊結合起來」。

  • Celestia 通過將執行與共識解耦並引入數據可用性採樣來進行擴展。這使得 Celestia 能夠模仿 BitTorrent 的特性,BitTorrent 是迄今為止最具擴展性和去中心化的協議之一。在可預見的未來,Celestia 有望切實支持任何潛在的用戶需求,同時保持驗證成本相當穩定。

  • 將區塊鏈重新想像為模塊化堆棧具有超出可擴展性的影響。Celestia 的獨特優勢包括信任最小化橋梁、主權鏈、高效的資源定價、更簡單的治理、輕鬆的鏈部署和靈活的虛擬機。

  • 模塊化區塊鏈是區塊鏈設計的範式轉變,我們預計它們的網絡效應在未來幾年內將變得越來越明顯。特別是 Celestia 的主網預計將於 2023 年推出。

一、介紹

每個人都執行每筆交易的整體鏈本質上是不可擴展的。事實上,這就是為什麼幾乎每個主要生態系統都在構建多鏈世界。

正如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所闡述的,生態系統在如何設想多鏈世界方面有所不同。如今吸引最多活動的兩種方法是以太坊和 Cosmos。

簡而言之,以太坊設想了一個以 Rollup 為中心的未來。Rollup 往往比 L1 更昂貴且靈活性較差,但它們可以相互共享安全性。

相比之下,Cosmos 是一個由可互操作的主權 L1(稱為「區域」)組成的生態系統。雖然區域比 Rollups 更便宜、更靈活,但它們不能相互共享完整的安全性。

Celestia 結合了這兩個世界的優點。正如一位智者曾經說過的那樣,「Celestia 的願景是將 Cosmos 的主權互操作區與具有共享安全性的以 Rollup 為中心的以太坊結合起來。」

如果您不完全理解上面的圖表,請不要擔心。當我們深入研究 Celestia 範式轉變的模塊化區塊鏈設計時,我們將在這篇文章中解開所有內容。 我們將用文章的前半部分來回答 Celestia 的「如何」,後半部分來解決 Celestia 的「原因」。 如果您熟悉 Celestia 的工作原理,我們建議您跳到本文的後半部分,我們列出了它的 8 個獨特屬性。你可能會驚訝地發現塞拉斯蒂婭比它表面上看起來的含義更深刻、更強烈。

二、Celestia 的工作原理 — — 解耦執行

要了解 Celestia 的「原理」,我們必須首先定義其問題陳述。 Celestia 的誕生是為了尋找以下問題的答案:「區塊鏈至少可以做些什麼來為其他區塊鏈(即匯總rollup)提供共享安全性?」

通常,共識和有效性是同一回事。然而,很可能將這些概念視為獨立的。有效性規則決定哪些交易被認為是有效的,而共識允許節點就有效交易的順序達成一致。

就像任何 L1 區塊鏈一樣,Celestia 實施共識協議 (Tendermint) 來排序交易。然而,與典型的區塊鏈不同,Celestia 不會推理這些交易的有效性,也不負責執行它們。 Celestia 平等對待所有交易;如果交易支付了必要的費用,它就會接受、訂購併複製它。

所有交易有效性規則均由匯總節點在客戶端強制執行。Rollup 節點監控 Celestia 以識別並下載屬於它們的交易。然後,他們執行它們來計算其狀態(例如確定每個人的帳戶餘額)。如果有任何交易被匯總節點認為無效,它們就會忽略它們。

正如您所看到的,只要 Celestia 的歷史保持不變,運行具有相同有效性規則的軟體的匯總節點就可以計算相同的狀態。

這給我們帶來了重要的成果。Rollup 不需要另一個鏈來執行任何執行來共享安全性。相反,他們所需要的只是就有序交易的共享歷史達成一致。 Celestia 如何擴展?

雖然將執行與共識解耦為 Celestia 的獨特能力奠定了基礎,但 Celestia 所實現的可擴展性水平並不能僅用解耦執行來解釋。

解耦執行的明顯優點是,節點可以自由地執行與其感興趣的應用程式相關的事務,而不是默認情況下每個人都執行所有事務。 例如,遊戲應用程式(特定於應用程式的匯總)的節點不必對執行 DeFi 應用程式的交易感興趣。

也就是說,解耦執行的可擴展性優勢仍然有限,因為它們是以可組合性為代價的。

讓我們想像一下兩個應用程式想要互相交換一些令牌的情況。在這種情況下,每個應用程式的狀態將相互依賴;要計算一個應用程式的狀態,節點必須執行與這兩個應用程式相關的交易。

事實上,隨著每個新應用程式加入這些交互,要執行的事務數量必須增加。在極端情況下,如果所有應用程式都想彼此交互,我們就會回到單一鏈的方方面面,每個人都下載並執行每個交易。

那麼 Celestia 如何實現無與倫比的可擴展性以及將執行與共識解耦又有何關係呢?

三、可擴展性瓶頸

可擴展性通常被描述為在不增加驗證鏈的成本的情況下增加交易數量。為了了解可擴展性瓶頸在哪裡,我們簡要回顧一下區塊鏈是如何驗證的。

在典型的區塊鏈中,共識節點(驗證者、礦工等)生成區塊,然後將其分發到由完整節點和輕節點組成的網絡的其餘部分。

全節點具有高可用資源,通過下載並執行其中的所有交易來充分驗證接收到的塊的內容。相比之下,由於資源有限,輕節點(99%的用戶)無法驗證這些區塊的內容,而只能跟蹤區塊頭(區塊數據的摘要)。因此,輕節點的安全保障遠低於全節點;他們總是認為共識是誠實的。

請注意,完整節點不會做出此假設。與流行的看法相反,惡意共識永遠無法欺騙全節點接受無效塊,因為它們會注意到無效的交易(例如雙花的交易或無效的鑄幣)並停止關注鏈。

區塊鏈領域最臭名昭著的可擴展性瓶頸被稱為狀態膨脹。隨著更多交易的發生,區塊鏈的狀態(執行交易所需的信息)會增加,運行完整節點的成本也會變得更高。這會導致不希望出現的情況,即全節點數量開始減少,輕節點數量開始增加,從而使網絡集中在共識節點周圍。

由於大多數鏈都重視去中心化,因此他們希望其完整節點在消費者硬體上運行。這就是為什麼他們通過強制執行區塊/氣體大小限制來限制其狀態增長的速度。

欺詐和有效性證明

欺詐/有效性證明的發明有效地消除了這一瓶頸。這些是輕節點可以有效執行的簡潔證明,以驗證塊的內容是否有效,而無需在其中執行交易。該解決方案的優勢在於任何具有完整鏈狀態的單個節點都可以生成這些證明。這是非常強大的,因為這意味著輕節點可以在與全節點幾乎相同的安全保證下運行,同時消耗的資源要少幾個數量級。

以下是一個簡化的防欺詐示例。在防欺詐中,全節點為輕節點提供足夠的數據,讓它們自主識別無效交易。這個證明的第一步需要全節點向輕節點表明某條特定的數據(例如聲稱無效的tx)屬於塊體。

這相當簡單,因為默克爾樹可以用來做到這一點。通過使用默克爾樹,全節點可以有效地向輕節點證明特定交易包含在塊中,而無需它們下載整個塊。

然而,雖然證明包含交易很簡單,但證明不存在交易則不然。這是有問題的,因為正如我們將在下一節中看到的,證明不存在交易與證明包含交易對於欺詐/有效性證明有效發揮作用同樣重要。

數據可用性問題

為了讓全節點首先生成欺詐/有效性證明,它們必須能夠計算狀態 — — 帳戶餘額、合約代碼等。

這需要完整節點下載並執行「所有」交易。但是,如果惡意共識釋放了區塊頭但在區塊體中保留了一些交易怎麼辦?

在這種攻擊場景下,全節點很容易注意到主體中的數據丟失,從而拒絕跟隨鏈。然而,僅下載標頭的輕節點將繼續遵循它,因為他們不會注意到任何差異。

數據可用性是欺詐和有效性證明的先決條件

請注意,此問題適用於基於欺詐和有效性證明的解決方案,因為在無法訪問完整數據的情況下,誠實的完整節點無法生成欺詐/有效性證明。如果發生數據扣留攻擊

在防欺詐系統中,輕節點將跟蹤潛在無效鏈的標頭。因此,誠實的節點無法再驗證區塊。

在基於有效性證明的系統中,輕節點將跟蹤具有有效但未知狀態的鏈的標頭。因此,誠實的節點不再能夠生成區塊。這意味著未經攻擊者同意,該鏈將無法繼續前進。這類似於攻擊者保管了每個人的資金。

無論哪種情況,輕節點都不會注意到問題,並且會無意中從完整節點中分叉出來。

數據可用性問題本質上是一個非常微妙的問題,因為證明不存在交易的唯一方法是下載所有交易,而這正是輕節點由於資源限制而希望避免做的事情。

Celestia 解決了數據可用性問題

現在我們已經確定了問題所在,讓我們看看 Celestia 如何解決它。早些時候,當我們區分有效性和共識時,我們提到 Celestia 不關心交易的有效性。然而,Celestia 真正關心的是區塊生產者是否已經完全發布了標頭後面的數據。

Celestia 具有極高的可擴展性,因為該可用性規則可以由資源有限的輕節點自主執行。這是通過稱為數據可用性採樣的新穎過程來完成的。

數據可用性採樣 (DAS)

DAS 依賴於一種長期存在的數據保護技術,稱為糾刪碼。雖然 Celestia 實現糾刪碼的方式超出了本報告的範圍,但了解其基本原理非常重要。

將糾刪碼應用於一段數據可以以一種可以從擴展數據的固定部分恢復原始數據的方式對其進行擴展。例如,一段數據可以被擦除編碼以使其大小加倍,並且可以從*任何*50% 的擴展數據中完全恢復。通過以特定方式對塊進行糾刪碼,Celestia 使資源有限的輕節點能夠從塊中隨機採樣一些固定的小尺寸數據塊,並具有高概率保證所有其他塊已可供網絡使用。這種概率保證歸功於參與採樣過程的節點數量。

將 DAS 視為一種遊戲,其中惡意區塊生產者試圖將數據隱藏在區塊中而不被輕節點注意到。區塊生產者發布標頭。根據標頭中提交的數據根,每個輕節點開始從塊中請求隨機塊(以及證明塊中包含數據的相應 Merkle 證明)。

遊戲有兩種結果:

1. 數據已可用 ->惡意區塊生產者根據輕節點請求從區塊中釋放區塊。釋放的塊通過網絡傳播。雖然每個採樣輕節點僅採樣少量塊,但考慮到它們共同採樣的塊超過糾刪碼塊的 25%,網絡中任何誠實的全節點都將能夠從廣播塊中恢復原始塊。隨著完整的塊現在可供網絡使用,所有輕節點最終將看到它們的採樣測試成功,並確信標頭後面的完整數據確實已可供全節點使用。

通過自主驗證數據是否可用,輕節點現在可以完全依賴欺詐/有效性證明,因為它們知道任何單個誠實的完整節點都可以為它們生成這些證明。

2. 數據被扣留 ->惡意區塊生產者不釋放請求的區塊。輕節點注意到它們的採樣測試失敗。

請注意,這不再對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因為惡意共識無法再欺騙輕節點接受全節點拒絕的鏈。因此,丟失數據的塊將顯示為完整和數據採樣輕節點的活性故障。在這種情況下,可以通過所有區塊鏈的終極安全機制 — — 社會共識來安全地恢復鏈。

總而言之,在任何一種情況下,完整的數據採樣輕節點最終都將遵循相同的鏈,因此在幾乎相同的安全保證下運行。

Celestia 可以提供多大的規模?

DAS 的一個關鍵特性是,集體採樣的數據越多,可以為更大的數據量提供相同的概率可用性保證。在 Celestia 的背景下,這意味著可以通過更多節點參與採樣過程來安全地增大塊(即支持更高的 tps)。

然而,DAS 存在固有的權衡。由於技術原因(我們在此不予討論),數據採樣輕節點的塊頭與塊大小的平方根成比例增長。因此,希望具有與全節點幾乎相同安全性的輕節點將經歷 O(√n) 帶寬成本,其中 n 是塊大小。

就可擴展性而言,有兩個主導因素在起作用;

  1. 可以集中採樣多少數據

  2. 輕節點的目標塊頭大小

其中任何一個都會對 Celestia 的 DA 吞吐量造成限制。

下面我們分享 Celestia 團隊研究的當前估計,考慮到第一個影響因素。

重要的是,塊大小可以比此處顯示的大得多,因為 DAS 可以由大量觀眾使用有限的資源來執行。甚至智慧型手機也可以參與採樣過程,並為 Celestia 的安全性和吞吐量做出貢獻。事實上,這是一個智慧型手機為 Celestia 的安全做出貢獻的示例!

實際上,我們期望採樣節點的數量與用戶需求相當相關。這是非常令人興奮的,因為它將 Celestia 的區塊空間供應定義為需求的函數。這意味著, 與單體鏈不同,隨著用戶需求的增長,Celestia 可以提供較低的穩定費用。

現在讓我們放大第二個因素;輕節點區塊頭的大小與區塊大小的 sqrt 成比例增長。雖然這可能看起來是一個限制因素,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增加的資源需求可能會被網絡帶寬的改進所抵消。

另請注意,DAS 對帶寬改進具有倍增效應。如果平均輕節點的帶寬容量增長 X,Celestia 的 DA 吞吐量可以安全增長 X²!

最後,與預計將在 2020 年代某個時候結束的摩爾計算定律不同,尼爾森網際網路帶寬定律似乎可能在未來幾十年內繼續適用。 因此,通過使計算完全脫離鏈,Celestia 可以充分利用網絡帶寬的指數級增長。

考慮到所有因素,Celestia 有望在可預見的未來實際支持任何潛在的用戶需求,同時保持驗證成本相當穩定。通過放棄執行並引入 DAS,Celestia 可以模仿網際網路上已知的最具可擴展性的去中心化協議 BitTorrent 的可擴展性特性。

四、模塊化 Celestia Stack 的特性

現在我們已經介紹了 Celestia 的工作原理,讓我們來看看模塊化區塊鏈的好處。將區塊鏈重新想像為模塊化堆棧的意義超出了純粹的 DA 可擴展性。下面我們介紹了模塊化 Celestia 堆棧的 8 個獨特設計屬性,這些屬性可能不會立即顯而易見。

自我主權

如今 Rollups 作為以太坊的嬰兒鏈運行。這是因為他們將標頭髮布在以太坊上,並且他們的欺詐/有效性證明在鏈上執行。因此,它們的規範狀態是由以太坊上的一系列智能合約決定的。

認識到這一點很重要,因為這意味著匯總必須默認具有鏈上治理機制。然而,鏈上治理存在選民參與度較低、買票、中心化等風險。由於這些複雜性,鏈上治理尚未被大多數區塊鏈採用作為首選治理方法。

Celestia 上的 Rollups 的運作方式截然不同。正如我們之前看到的,Celestia 對其存儲的數據沒有任何意義,並將所有解釋留給匯總節點。因此,Celestia 上匯總的規範狀態是由選擇運行特定客戶端軟體的節點獨立確定的。事實上,這正是當今 L1 區塊鏈的普遍運作方式。

因此,Celestia 上的 Rollup 本質上是自我主權的區塊鏈。通過升級軟體並選擇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底層數據,節點可以自由地進行硬/軟分叉。例如,如果匯總社區正在就區塊大小或代幣供應的變化進行有爭議的爭論,反對派可以更新他們的軟體以遵循不同的有效性規則。當我們思考其更深層次的含義時,您會注意到這個功能比看起來更令人興奮。

在一級區塊鏈領域,有爭議的硬分叉通常被認為風險很大,因為分叉鏈最終會削弱其安全性。因此,人們常常不惜一切代價避免分叉,從而抑制實驗。

在區塊鏈歷史上,Celestia 首次為區塊鏈帶來了分叉的能力,而無需擔心安全性稀釋。這是因為所有分叉最終都將使用相同的 DA 層,而不會放棄Celestia 共識層的安全優勢。想像一下,如果區塊鏈從一開始就這樣運作,那麼比特幣區塊大小的爭論或以太坊 DAO 分叉的問題可以得到多麼順利的解決。

我們預計這將加速 區塊鏈領域的實驗和創新,達到超出當今基礎設施所能想像的水平。下面的可視化來自完美說明這一點的線程。

靈活性

另一種將特別加快虛擬機領域創新步伐的力量是 Celestia 與執行無關的性質。

與以太坊 rollups 不同,Celestia 上的 rollups 不一定要設計用於 EVM 可解釋的欺詐/有效性證明。這為更大的開發者社區開放了 Celestia 上的 VM 設計空間,並使其面臨激烈的競爭。

如今,隨著 Starkware、LLVM、MoveVM、CosmWasm、FuelVM 等產品的出現,我們已經見證了替代虛擬機的出現並獲得了關注。定製虛擬機可以在執行的各個方面進行創新;支持的操作、資料庫結構、事務格式、軟體語言等,以在解決特定用例的同時實現最佳性能。

雖然 Celestia 本身並不直接擴展執行,但我們預計其與執行無關的性質將為尋求高功能、可擴展執行的高度競爭的 VM 市場奠定基礎。

輕鬆部署

如果加密貨幣領域有一個趨勢多年來沒有改變,那就是區塊鏈部署變得多麼容易。

早期,如果沒有 PoW 硬體,去中心化網絡就無法啟動;最終通過 PoS 的引入消除了這個瓶頸。與 PoS 一樣,Cosmos SDK 等成熟的開發人員工具使得發布新區塊鏈變得更加容易。然而,儘管取得了進步,引導 PoS 共識的開銷仍然遠非理想。開發人員必須尋找新的驗證器集,確保他們擁有廣泛分布的代幣並處理共識的複雜性等。

雖然 Polkadot 平行鏈和以太坊 Rollup 消除了這一瓶頸,但前者的部署成本仍然很高,而後者的運營成本仍然很高。

Celestia 似乎是這一趨勢的下一個演變。Celestia 團隊正在使用稱為Optimint的 Cosmos SDK 實施 ORU 規範。該工具與其他工具一起解決了未來的需求,即可以部署任何鏈,而開發人員不必擔心共識的開銷或昂貴的部署/運營費用。新鏈可以在幾秒鐘內部署,並讓用戶從第一天起就可以安全地與其交互。

高效的資源定價

以太坊計劃在未來幾年內分階段推出其分片計劃。據此,它將具有純數據分片,匯總只能用於發布數據。隨著基礎層數據容量的增加,這自然會導致更便宜的匯總費用。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以太坊放棄其 L1 上的有狀態執行環境。

以太坊有一個神聖的執行力。要在以太坊上運行完全驗證的匯總節點,還必須對執行以太坊的 L1 狀態感興趣。然而,以太坊已經擁有一個巨大的狀態,在這個狀態上執行絕不是一項廉價的任務。這個龐大的國家為匯總施加了不斷增長的技術債務。

更糟糕的是,用於限制 L1 狀態大小的同一單元(即 L1 Gas)也用於計量匯總的歷史數據。因此,每當 L1 上的活動激增時,所有匯總費用都會隨之上漲。

在 Celestia 的模塊化區塊鏈堆棧中,活躍狀態增長和歷史數據按照應有的方式完全分開處理。Celestia 的塊空間僅存儲以字節為單位計量和支付的歷史匯總數據,並且所有狀態執行均通過其自己的獨立單元中的匯總來計量。由於活動受到不同費用市場的影響,因此一個執行環境中的活動激增不會損害另一執行環境中的用戶體驗。

信任最小化橋梁

理解整個 L1 與 L2 爭論的一種方法是將它們視為一些鏈條和橋梁。

一般來說,橋梁有兩種形式:信任和信任最小化。可信橋依賴於交易對手鍊的共識,而信任最小化橋可以由任何單個完整節點保證安全。

為了讓區塊鏈形成信任最小化的橋梁,他們需要兩件事:(i) 相同的 DA 保證 (ii) 解釋彼此欺詐/有效性證明的方式。

由於 L1 不滿足共享 DA 的前一個條件,因此它們無法相互形成信任最小化的橋梁。他們能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依靠彼此的共識來進行通信,這必然意味著安全性的降低。

另一方面,rollups 以信任最小化的方式與以太坊進行通信。以太坊可以訪問 rollup 的數據並在鏈上執行其欺詐/有效性證明。這就是為什麼 Rollup 可以擁有與以太坊的信任最小化橋梁,並且可以由任何單個 Rollup 節點保護。

具有信任最小化橋的鏈可以被視為集群。Celestia 為鏈之間形成集群奠定了基礎。然而,這並不強迫他們這樣做。Celestia 之上的鏈可以自由獨立,也可以在廣闊的橋接設計空間中相互信任和信任最小化的橋梁。

與普遍看法相反,欺詐和有效性證明不必在鏈上執行即可生效。它們還可以分布在 p2p 層(如上圖所示的 Cosmos 集群下)並在客戶端執行。

最低限度的治理

區塊鏈治理進展緩慢。改進建議通常需要數年的社會協調才能實施。雖然這是出於安全考慮,但它大大減慢了區塊鏈領域積極開發的步伐。

模塊化區塊鏈為區塊鏈治理提供了一種優越的方式,其中執行層可以獨立快速行動並打破事物,而共識層可以保持彈性和穩健。

如果您查看EIP 的歷史,您會發現提案的很大一部分與執行功能和性能相關。它們通常涉及操作定價、添加新操作碼、定義代幣標準等。

在模塊化區塊鏈堆棧中,這些討論將僅涉及相應執行層的參與者,而不會滲透到共識層。這反過來意味著,在堆棧底部需要解決的問題會少得多,而由於社會協調的門檻很高,進展必然很慢。

去中心化區塊驗證,而不是生產

去中心化對於不同的團隊有不同的含義是很常見的。

許多項目重視高度去中心化的區塊生產,並模仿 PoW 在 PoS 設置中進行去中心化區塊生產的能力。Algorand 的隨機領導者選舉、Avalanche 的二次抽樣投票和以太坊的共識分片都是這方面的著名例子。這些設計選擇假設對區塊生產者的資源要求較低,以實現高度去中心化的區塊生產。

雖然這些都是有價值的技術,但很難說它們實際上是否能帶來比其他技術更有意義的去中心化。

這是因為,由於協議外部的規模經濟,資源池和跨鏈 MEV 等因素是重要的催化劑,區塊生產有中心化的趨勢。根據經驗,儘管有技術,權益/哈希最終還是遵循帕累託分布。

除了這些之外,關於這個主題還有一個更重要的點經常被忽視。去中心化最重要的因素是區塊驗證而不是生產。

只要一小群共識節點的行為可以被大量參與者審核,區塊鏈將繼續作為我們喜愛的信任機器運行。

這是 Vitalik 最近發表的殘局文章的核心論點,Vitalik 表示「那麼結果是什麼?區塊生產是中心化的,區塊驗證是去信任的且高度去中心化的,並且審查制度仍然受到阻止。」

同樣,雖然 Celestia 對區塊生產者的資源要求較高,但對驗證者的資源要求較低,從而實現了高度去中心化、抗審查的網絡。

簡單

清楚地識別區塊鏈的可擴展性瓶頸有助於 Celestia 團隊做出最簡單的設計選擇。

雖然以太坊在其分片路線圖的最後實現了 DAS,但 Celestia 優先考慮它並明確選擇不走過於複雜的共識分片路線。

同樣,Celestia 沒有實施新的花哨的共識協議,而是選擇使用普通的舊 Tendermint,具有成熟的工具和廣泛的開發者/驗證者支持。

我們認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設計選擇將使 Celestia 脫穎而出,並且當 Celestia 在 Rollup 越來越尋求廉價的數據可用性解決方案之際進入市場時,會受到更多的讚賞。

五、未來的挑戰/限制

Celestia 正在開創一種全新的區塊鏈設計。雖然我們相信這是優於現有解決方案的模型,但仍然存在一些尚未探索的挑戰。

我們預見的第一個挑戰與確定適當的塊大小有關。正如我們在這篇文章中所探討的,Celestia 的區塊大小可以隨著網絡中數據採樣節點的數量而安全地增加。然而,數據採樣並不是一個抗女巫攻擊的過程。因此,沒有可驗證的方法來確定網絡中的節點數量。此外,由於參與採樣的節點無法得到協議的明確獎勵,因此有關採樣的假設必須依賴於隱性激勵。確定和更新目標區塊大小的過程將受到社會共識的約束,這是共識治理的新挑戰。

未來的另一個挑戰與 Celestia 的引導網絡效應有關。顯然,沒有執行的專門 DA 層沒有多大作用。因此,與其他區塊鏈不同,Celestia 將依賴其他執行鏈來啟動用戶活動。為此,Celestia 的最初用例之一將是作為以太坊上validiums (即 Celestiums)的鏈下 DA 解決方案。Celestium 是 Celestia 區塊空間啟動活動中最容易實現的目標。

另一個正在進行中的項目是Cevmos;帶有內置 EVM 的 Cosmos SDK 鏈,專門用於匯總結算。Cevmos 之上的 Rollup 將把它們的數據發布到 Cevmos,然後 Cevmos 將其發布到 Celestia。就像今天的以太坊一樣,Cevmos 將執行匯總證明作為結算層。Cevmos 的目標是允許以太坊 rollups 在 Celestia 上本地啟動,而無需更改其代碼庫。

最後,我們預見到與 Celestia 的原生代幣實用程序有關的限制。就像任何其他鏈一樣,Celestia 將有一個費用市場,其原生代幣將從對 Celestia 區塊空間的需求中積累價值。然而,由於 Celestia 不執行狀態執行(除了 PoS 相關活動的非常小的狀態執行),與大多數鏈不同,它的代幣作為 DeFi 和其他垂直領域的流動性來源的效用將受到一定限制。例如,與可以以信任最小化方式在 rollups 和以太坊之間自由移動的以太幣不同,Celestia 的原生代幣必須依賴可信橋梁才能移植到其他鏈。

六、結論

我們相信模塊化區塊鏈是區塊鏈設計的範式轉變,並預計其網絡效應在未來幾年內將變得越來越明顯。特別是 Celestia 的主網預計將於 2023 年推出。

通過將執行與共識解耦,Celestia 不僅實現了 Bittorrent 式的擴展和去中心化,而且還提供了獨特的優勢,包括信任最小化橋梁、主權鏈、高效的資源定價、更簡單的治理、輕鬆的鏈部署和靈活的虛擬機。

作為第一個專門的 DA 層,Celestia 做得較少。通過少做事,就能取得更多成果。

  • Related Posts

    速覽Binance HODLer最新空投項目Particle Network

    資料來源:幣安官網、Particle Network官網、白…

    以太坊沒落 PVP盛行 懷念2020年的夏天

    Jessy( @susanliu33 ),比特鏈視界 Vit…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歷史性轉折:比特幣正在成為避險資產

    • By jakiro
    • 19 4 月, 2025
    • 4 views
    歷史性轉折:比特幣正在成為避險資產

    是什麼讓加密貨幣rug pull事件頻發?

    • By jakiro
    • 18 4 月, 2025
    • 12 views
    是什麼讓加密貨幣rug pull事件頻發?

    Wintermute Ventures:我們為什麼投資Euler?

    • By jakiro
    • 18 4 月, 2025
    • 11 views
    Wintermute Ventures:我們為什麼投資Euler?

    川普可以將鮑威爾炒魷魚嗎?會帶來什麼經濟風險?

    • By jakiro
    • 18 4 月, 2025
    • 13 views
    川普可以將鮑威爾炒魷魚嗎?會帶來什麼經濟風險?

    Glassnode:我們正在經歷牛熊轉換嗎?

    • By jakiro
    • 18 4 月, 2025
    • 11 views
    Glassnode:我們正在經歷牛熊轉換嗎?

    The Post Web加速器首批8個入選項目速覽

    • By jakiro
    • 17 4 月, 2025
    • 12 views
    The Post Web加速器首批8個入選項目速覽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