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麥可.劉易斯
導讀
2022 年冬天,加密貨幣巨頭 FTX 轟然倒塌,320 億美金帝國 72 小時內崩塌,其創始人 SBF 從 “在世聖人” 淪為階下囚。這場崩盤背後,是無數普通人的血汗錢化為烏有。《大空頭》作者新書麥可·劉易斯揭露了他從封神到入獄的全過程,也撕開了造富神話下的收割真相 —— 用完美人設講故事、利用人們的知識自卑與盲從心理。本文借 SBF 的故事,分享避坑「造富神話」的三條套路,幫你在浪潮中站穩腳跟。
那年冬天,一個叫SBF的年輕人,穿著他那標誌性的大短褲和破球鞋,像一個剛打完球的鄰家男孩,被警察從巴哈馬的頂層豪宅裡帶走了。那一刻,一個價值320億美金的加密帝國,在短短72小時裡,像沙子堆的城堡一樣,塌了。
全世界,從矽谷最聰明的精英,到無數個在深夜裡死盯著手機屏幕、心臟跟著K線圖一起狂跳的普通人,都成了這場「大崩盤」的背景音。
巴菲特老人家,說過一句特別不近人情的話:在牌桌上,如果你玩了半小時,還不知道誰是那個傻瓜,那麼,你就是那個傻瓜。
SBF的故事,就是給老人家這句話,獻上的一份,用無數人血汗錢寫成的祭品。
最近,讀完了《大空頭》作者麥可·劉易斯的新書——《走向無限》。這本書,就像一部貼著SBF臉拍的紀錄片,把他從封神到入獄的每一步,都給你扒得乾乾淨淨。合上書,我沒琢磨那些複雜的金融玩意兒,我腦子裡盤旋的,全是那些在浪潮裡被衝得一乾二淨的、我們身邊這些活生生的人。
歷史這東西,挺沒勁的,總愛玩重播。從幾百年前的鬱金香,到20年前的網際網路泡沫,再到今天的各種「幣」,劇本都沒換過。每一個造富神話的舞臺下面,都鋪著一層又一層的白骨。
我就老在想,為什麼我們,總是不由自主地,搶著去當那個傻瓜?下一次風颳過來的時候,我們這些普通人,到底要怎麼做,才能抱緊自己那點辛苦錢,不被吹走?
今天,我想借SBF這個「世紀樣本」,跟你好好聊聊這事兒。
神話,是為韭菜定製的
記住,任何一場大規模的收割,都不是從揮鐮刀開始的。它是從講一個你特別愛聽的故事開始的。
SBF這哥們兒,絕對是個講故事的天才。他給自己打造的人設,堪稱完美,完美到讓你根本不捨得去懷疑。
他告訴你,他不愛錢。身家百億,卻活得像個苦行僧。睡豆袋椅,開破豐田,對一切好東西都提不起興趣。你一看,這境界,服了。
他告訴你,他有大愛。他信奉一種叫「有效利他主義」的玩意兒,說賺錢的唯一目的,就是為了捐出去,拯救世界。你一聽,這格局,跪了。
他還告訴你,他特別牛。麻省理工畢業,被全世界最聰明的風投誇成「下一個巴菲特」。你一看,這智商,徹底躺平了。
好了,一個不愛錢、有大愛、還特別牛的「在世聖人」,就這麼活生生地站在你面前。他不是來賺錢的,他是來帶領你們這幫信徒,去搞一場偉大的社會實驗的。
這太舒服了,簡直是為我們這些渴望奇蹟的普通人,量身定做的精神按摩。
我們為什麼吃這一套?因為我們心裡,藏著三個不敢承認的「小秘密」:我們偷偷崇拜天才,希望能有個人帶著我們飛;我們偷偷相信有捷徑,希望能拿到那個「財富密碼」;我們還偷偷地天真,覺得一個滿嘴「拯救世界」的人,總不至於來騙我這點錢吧。
SBF,把我們心裡這點小九九,看得一清二楚。
於是,當他開始賣他的「夢想」(也就是那個叫FTT的代幣)時,無數人衝了進去。他們覺得自己不是在投機,是在為夢想投資。
但他們忘了,在商業的世界裡,當一個故事美好得不像話時,你聽到的,大概率不是天使的號角,而是鐮刀磨快的「嘶嘶」聲。
讓你輸光的,是你的幻覺
當故事講完,大家都被感動得稀裡譁啦的時候,收割,就在你看不見的地方,悄悄開始了。劉易斯在書裡揭了無數的老底,但我認為,真正讓普通人掉坑裡的,是三個致命的幻覺。
第一個幻覺:「我看不懂,所以它很高級。」
加密貨幣、衍生品、經濟模型……這些詞,聽著就讓人腦仁疼。
在今天這個時代,我們最怕的,就是「落伍」。所以當一個我們完全搞不懂的新鮮事物出現時,我們的第一反應,往往不是「這玩意兒靠譜嗎」,而是「我是不是太笨了,錯過了可怎麼辦」。
SBF和他的團隊,就是利用了我們這種「知識自卑」。他們用一堆複雜的詞,搭了一個金碧輝煌的黑箱子,讓你覺得,能擠進去,就是一種身份的象徵。
但朋友,記住一句大白話: 當一個東西複雜到你沒法用三句話跟你周圍人講明白時,它對你來說,就不是機會,而是陷阱。
第二個幻覺:「大佬都上了,我怕啥。」
「你看,紅杉都投了!」這是我聽過最多的一句自我安慰。
當看到那些最聰明的機構、最牛的大佬都為SBF站臺時,我們就像考試時抄了學霸的作業,心裡那叫一個踏實。
但我們沒想過一個最基本的問題: 大佬虧的是基金的錢,虧得起;你虧的,是自己的血汗錢,是你孩子的學費,是你父母的養老金。 精英的背書,永遠不能成為你押上全部身家的理由。當大象都在光著屁股遊泳時,你一隻小螞蟻跟著下水,只會被第一個浪拍死。
第三個幻覺:「他這麼好,不會騙我的。」
這是所有幻覺裡,最溫柔,也最致命的一刀。
SBF那套「為了全人類」的說辭,是他最鋒利的武器。它成功地讓我們放下了最基本的商業警惕。一個立志要捐光家產的「聖人」,怎麼會是個騙子呢?
我們忘了,生意就是生意。當一樁生意,開始拼命跟你談情懷、談理想、談道德時,你反而要加倍小心。因為最高明的騙子,從不用謊言騙你,他用一種被扭曲過的「真誠」來打動你。
寫給不想再當傻瓜的你
歷史翻篇了,但我們自己的人生,還得往下過。下一次,當新的狂熱,無論是AI、元宇宙,還是別的什麼我們現在還想像不到的東西,再次颳起大風時,我們到底該怎麼辦?
我沒什麼複雜的投資模型,就三句「土話」,是用無數人的真金白銀換來的。
第一句:「常識」,是你最後一件防彈衣。
太陽底下,沒那麼多新鮮事。不管外面的包裝紙多花哨,有些最古老的商業常識,永遠都管用。
比如,「不能拿客戶的錢去瞎搞」,這是開銀行的第一天條。FTX就死在這上面。再比如,「高到離譜的回報,一定藏著同樣離譜的風險」。
當你被那些「顛覆」「革命」的詞搞得心潮澎湃時,停下來,像個小學生一樣問自己幾個問題:他到底靠啥賺錢?我看得懂嗎?萬一黃了呢?
在信息不對稱的戰場上,「常識」是你唯一免費的,且永遠不會背叛你的武器。
第二句:別再當個等餵飯的「巨嬰」。
你必須對你自己的每一分錢,負上百分之百的責任。
別再因為哪個大V喊了一嗓子,就激動地衝進去。別再因為身邊的人都買了,就怕自己錯過。在你按下「確認」鍵之前,問問自己,這是你獨立思考後的決定嗎?
這個過程,很累,很反人性,但這是你唯一能從「韭菜」畢業的路徑。沒人能為你的人生兜底,除了你自己。在錢這件事上, 獨立思考的能力,比任何內幕消息都值錢。
第三句:離那些販賣「無限」的人遠一點。
SBF說,他在玩一場「無限遊戲」。
我求求你,對所有跟你談「無限」、談「星辰大海」、談「人類未來」的宏大敘事,保持警惕。
一個真正健康的企業,一個真正靠譜的投資,它的成長往往是緩慢的,甚至是有點「無聊」的。它在解決一個個具體的問題。而那些一上來就想「改變世界」的項目,它們賣的往往不是產品,而是一種希望。
而希望,是這個世界上最昂貴的商品。
作為普通人,我們的目標,不是成為風口上那隻最肥的豬,而是在任何風浪裡,都能保住自己的那條小船不翻。請相信那些你能看懂的、摸得著的、慢慢增長的價值,而不是那些聽起來讓人熱血沸騰,卻可能讓你瞬間清零的「無限遊戲」。
在《走向無限》的結尾,作者找到了那個SBF曾花重金定製的、重達2000磅的鎢立方體。一個小小的方塊,卻重得讓人搬不動。它就像一個隱喻: 所有那些虛擬的、被吹上天的財富泡沫,在它的核心,都藏著一個無比沉重的、最終會把一切都壓垮的真相。
財富的河流,永遠奔騰。總有人一夜暴富,也總有人傾家蕩產。作為一個普通人,我們能做的,也許不是去浪尖上衝浪,而僅僅是在下一次洪水到來之前,為自己築好那道名叫「常識」與「理性」的堤壩。
有時候,不被時代的浪潮吞沒,比站在浪潮之巔,是更了不起的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