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哲學王的新道路

作者:Leo Schwartz,財富雜誌記者;編譯:Luffy,Foresight News

2022 年 10 月,就在 FTX 崩潰前幾周,Chris Dixon 坐下來寫了一本關於加密貨幣的書。這位風險投資家和永遠的樂觀主義者希望與大家分享他所喜愛的技術的全新願景。

在谷歌和 Facebook 等公司吞噬每一筆財富之前的網際網路的早期時代,Dixon 就創立了初創公司,他相信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承諾可以重振開放網際網路的早期組件。

到 2022 年底,這一願景被一個由賭場心態主導、Sam Bankman-Fried 等罪犯定義的行業所掩蓋。FTX 的失敗感覺像是一個轉折點,對於許多旁觀者來說,加密貨幣成為了欺詐的代名詞。

「我當時想,『這太令人沮喪了,』然後我為自己感到難過,」Dixon 上周吃早餐時告訴我。「然後我想,『我可以把這看作一個令人沮喪的時刻,或者我也可以把它看作一個機會。』」

Dixon 在科技領域工作了數十年,從創建早期人工智慧公司的企業家到天使投資人,再到風險投資巨頭 Andreessen Horowitz 創立的 a16z 的合伙人。

他從未經歷過公眾對他的項目的看法與他自己的理解之間如此巨大的分歧。「我可能會嘗試縮小這一差距,」他心裡想。

其結果是《Read Write Own》,這是一份關於加密貨幣優勢的宣言,對於那些仍然認為區塊鏈技術將打開下一代網際網路大門的人來說,它可能會成為聖經和自助書籍的結合體。這本書將於 1 月 30 日出版,對這個經常被外界調侃的行業進行了清晰的辯護。

Dixon 年僅 52 歲,但他已成為加密貨幣領域的一位元老政治家。,

他認為,區塊鏈不僅僅是「數字上漲」賭博和自稱為 degens 的人的玩物,它可以是一種非政治軟體,可以將網際網路從企業霸主手中拯救出來。

作為 a16z crypto 的負責人,Dixon 不僅僅是一個紙上談兵的理論家。他在這場遊戲中真正利益攸關,他的基金從投資者那裡籌集了 76 億美元。他的書不僅是一篇關於網絡未來的論文,也是行業生存的號角。

大教堂和集市

Dixon 從網絡的角度來看待網際網路,不僅是人們之間如何連接,還包括不同的技術如何相互作用來構建我們所知的網絡基礎設施。

我們今天所認為的網際網路的大部分內容都是由大公司擁有和控制的。從 WhatsApp 到 Gmail,再到為它們提供支持的雲計算服務,一切都由少數幾家公司操控,這些公司不僅決定了平臺的運營方式,還拿走了幾乎所有利潤,摧毀了從報紙到旅行社等許多行業。

情況並非總是如此。網際網路的早期開發者設想了更加開放的網絡,以民主方式進行管理,將決定權交給人民(或者至少是足夠關心且參與其中的人)。

這一願景仍然存在於現代網際網路的組件中,諸如標準化電子郵件通信的 SMTP 和幫助計算機相互通信的 HTTP 等協議。另一個是 DNS,它允許我們訪問具有人類可讀名稱的網頁,例如 fortune.com,而不是一系列數字。

這些協議通常是免費的或使用起來非常便宜,並且要麼開源,要麼由負責維護而不是尋求利潤的非營利組織管理。 它們的存在是電子郵件不受 Google 控制、URL 不受 Amazon 控制、網絡衝浪不受 Microsoft 控制的主要原因。

「我一直討厭微軟,」Dixon 告訴我。對於科技界最有權勢的人之一來說,這似乎是一個奇怪的說法,尤其是一位在一家風險投資公司工作的人,這家風險投資公司向 Facebook 和 Twitter 等公司投入了數十億美元,幫助建立了我們今天所知的網際網路。

儘管 Dixon 富有且知名度高,但他卻給人一種悠閒的感覺。他建議我們在一家小餐館見面,他在翠貝卡最喜歡的餐館已經關門了,所以我在《財富》辦公室附近找到了一家。

吃著一盤雞蛋、香腸和土豆,他看起來更像是一位大學教授,而不是一位風險投資巨頭,他喜歡用一段很長的話來回答提問,當他對一個想法感到興奮時,他的語氣就會上升。當我們走到外面,看到他的黑色 SUV 和司機正在等候時,他的學術形象被打破了。

多產的博主

Dixon 表示,他的職業生涯源於對開源軟體的熱愛,比如 Unix 作業系統。這就是吸引他進入區塊鏈的原因。

他是一位多產的博主,2009 年左右開始撰寫有關網際網路中心化的文章。具體來說,他被程式設計師 Eric Raymond 創造的一個類比驚呆了,這個類比就是「大教堂和集市」。在大教堂模型中,軟體嚴格限制在開發人員的內部圈子中,這些開發人員通常受僱於公司,他們可以構建不對外部貢獻者開放的複雜而美麗的結構。相比之下,集市是開源的,忙碌且沒有明確的秩序,但因為貢獻者之間的協作而充滿活力。

當時,Twitter 和 Facebook 等平臺試圖將自己打造成集市。他們邀請開發者在他們的平臺上構建應用程式,Twitter 承諾支持 RSS,這是另一種開源協議,允許用戶關注不同的網站和博客。儘管如此,Dixon 明白它們的功能更像大教堂。「問題在於 Twitter 並沒有真正開放,」他在 2009 年 10 月的博客中寫道,「到了某個時候,Twitter 將需要賺很多錢來證明其估值的合理性。」

與此同時,2008 年 10 月,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發表了一份白皮書,向世界介紹了比特幣。Dixon 並沒有立即皈依。比特幣構想的用例是在金融領域,中本聰將最初的加密貨幣設想為一種新的貨幣形式,而 Dixon 則更關心更廣泛的基礎設施協議。儘管如此,他還是看到了區塊鏈的價值:一種所有權分散的新型網絡,由參與者管理,並由軟體運行。

作為天使投資人的幾年,Dixon 的影響力有限。2012 年, 他加入了 a16z 和風險投資大聯盟。 「我想加入風險投資公司的唯一原因是我是否能夠提升水平並真正嘗試弄清楚新的計算機運動,」 他告訴我。

區塊鏈是否會成為未來目前還是未知數。Dixon 的第一個賭注是 2013 年誕生的加密貨幣交易所 Coinbase,但他也投資了 VR 公司 Oculus(後來被 Meta 收購)和無人機初創公司 Airware(2018 年倒閉)。

他預計比特幣的發展方式將允許軟體開發人員添加新功能並擴展區塊鏈的用例。比特幣團隊從未這樣做過。相反,一個名為以太坊的新區塊鏈於 2015 年推出,承諾允許開發者創建任何形式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式。三年後,a16z 推出了第一隻加密貨幣專用基金,由 Dixon 領導。

「高糖分」

Dixon 對區塊鏈的主張很簡單,他新書的名稱對此進行了優雅的總結。網際網路的第一個時代,在早期協議和網絡瀏覽器等創新的推動下,使我們能夠消費(閱讀)信息。第二個時代是由 Facebook 和 Apple 等企業推動的,使我們能夠創建(編寫)自己的內容。第三個時代由區塊鏈驅動,將讓我們掌控從決策到收穫的整個過程。

例如,去中心化的社交媒體平臺將允許用戶對內容審核進行投票,並保持代碼開源,以形成充滿活力的第三方應用程式生態系統。廣告收入不會進入平臺,用戶實際上可以將自己的內容貨幣化,而代幣系統可以分配收入並作為治理機制發揮雙重作用。

這是一個值得暢想的美好世界,但在比特幣誕生 15 年之後,這樣的世界還沒有成為現實。這並不是因為缺乏嘗試。針對消費者的加密貨幣項目有很多,並且投入了數十億美元的資本來讓它們流行起來。然而,加密貨幣仍然沒有迎來「ChatGPT」時刻。

加密領域的一個常見說法是,我們正處於早期階段,人們花費了幾十年的時間才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第一篇關於人工神經網絡的論文發表於 1943 年,比 ChatGPT 的推出早了 75 年。Dixon 承認,他對趨勢的把握往往為時過早。他於 2009 年創立了自己的第一家人工智慧公司,但最終因技術瓶頸而賣給了 eBay 。

Dixon 堅信「功能對等」,即加密應用程式只有與非區塊鏈競爭對手一樣優秀時才會流行。由於區塊鏈處理時間緩慢、費用高昂以及長期存在的安全問題,這一天似乎還很遙遠。「當一筆交易成本為 10 美元時,你能開發出多少殺手級應用程式,」他說。儘管如此,Dixon 表示,在「樂觀的情況下」,區塊鏈計算能力在未來 12 個月內是足夠的。

與此同時,加密貨幣唯一流行的活動是投機,從最近對比特幣 ETF 的熱情到 FTX 等加密資產賭場。

「人們總是情不自禁地談論價格,」a16z 投資組合公司 Uniswap Labs 的營運長 Mary-Catherine Lader 告訴我, 「金錢具有天然的魔力。」

Dixon 將加密貨幣投機狂潮描述為「高糖」。這不僅給這個領域帶來了不好的形象,排擠了用戶,而且還讓他的投資組合公司試圖建立毫無吸引力的基礎設施。 「你會聽到有人在街上邊走邊說,『嘿,上車 Bonk,』」他告訴我,Bonk 指的是 Solana 區塊鏈上新炒作的 memecoin。「人們通常對這些感興趣。」

作為回應,Dixon 扮演了一個不尋常的風險投資家角色,他花大量時間在華盛頓遊說制定監管加密貨幣的新法律。與業內許多人一樣,他認為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正在通過追查 Solana 等提供效用的代幣和 Coinbase 等本土公司,同時允許垃圾幣和離岸交易所蓬勃發展,從而扼殺創新。

a16z crypto 聘請了前監管機構工作人員,Dixon 本人也是一位捐助者,OpenSecrets 的公開數據顯示,他曾向十多名對加密貨幣友好的國會議員捐款。「與立法者會面是一項艱難而乏味的工作,」風險投資傳奇人物、Dixon 的老朋友 Ron Conway 告訴我。「大多數風險投資公司都迴避這項活動。」

a16z 聯合創始人 Ben Horowitz 告訴我,在看到像 Meta 這樣的大型科技公司在華盛頓展示影響力後,該公司決定進行遊說。「這些擁有壟斷產品的強大公司在華盛頓非常活躍,」他告訴我。「如果沒有人代表小型科技公司,我們就會受到監管的束縛,創新也會大幅放緩。」

房間裡的大象

Dixon 並沒有忽視 a16z 登上去中心化網絡王座的諷刺意味。通過對 Airbnb 、Facebook 和 Twitter 等公司的投資,這家風險投資公司幫助引領了企業擁有的網際網路時代,Dixon 現在懇求我們擺脫這個時代。

「我認為它會更加分散,但我錯了,」Dixon 說, 「我們既不知道也不想創建一個會導致風險投資消亡的系統,因為會有四家公司控制網際網路。」

按照 Horowitz 的估計,a16z 基本上已經不再押注 Web2,甚至在其加密基金之外也不再投注 Web2,除了照片共享應用程式 BeReal(他沒有提到該公司還出資 4 億美元幫助埃隆·馬斯克在 2022 年收購 Twitter。)。這就是成為風險投資家的好處,」Horowitz,「你可以進行很多投資。」

雖然風險投資可以分散賭注,但就加密貨幣而言,大型風險投資公司的參與仍然會引發人們的擔憂,擔心這可能會破壞區塊鏈去中心化的使命。與其他加密貨幣風險投資公司一樣,a16z 的投資經常收到代幣來而不是傳統股權,這意味著它可能對項目治理產生巨大影響。

這種擔憂引發了爭議,例如 a16z 支持 Uniswap 一項不受歡迎的提議,即使用另一家投資組合公司 LayerZero 作為底層基礎設施,而不是名為 Wormhole 的競爭對手。儘管 a16z 試圖通過辯稱自己向學生俱樂部和非營利組織分發代幣來轉移批評,但推特上憤怒的純粹主義者指責該公司是 Uniswap 這個表面上開放的協議的實際擁有者。

Lader 在 Uniswap Labs 工作,該實驗室在技術上與 Uniswap 協議是分開的,她表示她不會與 Dixon 討論治理問題。儘管如此,她認為權力下放並不是所有權平等分配的保證,而是「公平、開放的準入」的指標。

困擾加密貨幣風投的另一個問題是為了短期收益而拋售代幣的傾向。在傳統的風險投資中,公司會持有投資多年,直到通過首次公開募股或收購退出。而在加密貨幣中,代幣的歸屬期僅需一年。

哥倫比亞商學院兼職教授 Omid Malekan 表示:「如果你是加密貨幣風險投資家,你的義務就是儘快兌現。」 「這種設計對於大多數加密項目的長期生存能力來說非常糟糕。」

Dixon 承認,許多加密貨幣風險投資公司更多地以對衝基金的形式運作,但他表示,他支持更長的鎖定期。他甚至幫助在擬議的加密貨幣立法中引入了這樣的條款。「短期激勵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他告訴我。據 a16z 發言人稱,他們的加密貨幣基金仍持有其在私募市場交易中購買的所有代幣的 94%。

對於 Dixon 來說,更關乎生存的問題是加密項目是否需要風險投資以及隨之而來的期望。他押注 a16z 資金的接收者不僅將成為下一代網際網路的基礎,還將收穫數十億美元。

當我問 Horowitz 時,他將這場賭博與 DNS 進行了比較。他們不是直接投資於實用性,而是投資於代幣——有點像風險投資公司在網絡早期購買了大量的 URL。「我實際上並不認為那裡存在緊張局勢,」他說。

學者 Malekan 認為,最近的趨勢表明了相反的情況,特別是風險投資公司通常投資於支撐加密項目的基金會、實驗室、代幣和協議。但那些成功的項目,例如比特幣和以太坊,只需要很少的資金。「在加密貨幣領域,你幾乎可以說成功與你籌集的資金數額之間存在非常強的負相關性,」他告訴我。「這不僅僅像一個項目一樣成功——你必須像一家價值十億美元的公司一樣行事。」

儘管 Dixon 表示,代幣是通過健康的投機(例如房屋所有權)來推動參與的一種方式,但它們也可以輕鬆地重現構建我們當前網際網路的有害的、以利潤為導向的激勵措施。

a16z 支持的 Axie Infinity 是一個突破主流的消費者加密項目,它刺激了一種扭曲的另類經濟,南半球的職工將他們的積蓄投入到遊戲中,並將其作為第二份工作。這款遊戲的短暫成功可能是一次失敗的實驗,但它仍然讓我們得以一窺風險投資支持、區塊鏈主導的未來可能會帶來什麼。

目前,這是一個理論上的問題,SBF 幾乎沒有出現在我們的回顧中,加密貨幣行業也在尋找立足點。Dixon 是出了名的不願接受媒體採訪,通過《Read Write Own》,他正從陰影中走出來,準備好承擔起領導者的職責,為他的行業和非信徒開闢一條前進的道路。a16z 的包袱可能不會讓他成為理想的信使,但他至少是一位引人注目的信使。

「如果我們能讓它發揮作用,這似乎是一個非常巨大的機會,因為它是非常反常識的,」Dixon 說, 「順便說一句,這就是你賺錢的方式。」

  • Related Posts

    華爾街日報揭露馬斯克醜聞獲普立茲獎 揭露了什麼

    來源:老魚隨便說 在過去的十幾年時間裡,埃隆·馬斯克幾乎成為…

    華爾街傳奇嚴厲警告:美股必創新低 AI或滅絕50%人類

    來源:金十數據 億萬富翁對衝基金經理、都鐸投資公司(Tudo…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輕鬆讀懂 以太坊Pectra升級

    • By jakiro
    • 12 5 月, 2025
    • 0 views
    輕鬆讀懂 以太坊Pectra升級

    3天暴漲40% 以太坊要起飛?

    • By jakiro
    • 12 5 月, 2025
    • 0 views
    3天暴漲40% 以太坊要起飛?

    比特幣上的 DeFi:終於變得有趣了嗎?

    • By jakiro
    • 12 5 月, 2025
    • 1 views
    比特幣上的 DeFi:終於變得有趣了嗎?

    Tether USDT 從USDT0開始擴張其穩定幣帝國

    • By jakiro
    • 12 5 月, 2025
    • 0 views
    Tether USDT 從USDT0開始擴張其穩定幣帝國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