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馬丁
一邊是機構大舉進場,一邊是早期玩家獲利離場,以太坊網絡正上演一場價值50億美元的質押拉鋸戰。
以太坊PoS網絡正上演一場史詩級「拉鋸戰」,最新數據顯示,截至8月19日,以太坊PoS網絡退出隊列的ETH數量飆升至910461枚,價值約39.1億美元,創下幣本位歷史最高紀錄,這些等待退出的ETH需要排隊約15天18小時才能完成解質押操作。
與此同時,排隊等待加入以太坊網絡的ETH數量約為268217枚,價值11.4億美元,激活延遲約4天15小時,進出之間形成近65萬枚ETH的巨大差距,市場多空力量正在以太坊質押池中展開激烈博弈, 這場看似矛盾的資本博弈,揭示了市場對以太坊未來的深層分歧。
退出潮:誰在撤離?為何撤離?
以太坊價格暴漲成為刺激獲利了結的關鍵因素, 從2025年4月最低點1386最高上漲到4788, ETH價格已暴漲逾350%,最高接近4868美元的歷史高點。
面對如此漲幅,早期質押者紛紛選擇解質押鎖定利潤,8月17日,某鯨魚用戶一次性將10819枚ETH(約4779萬美元)轉入Kraken交易所,其中包含564枚ETH的質押利息,整體浮盈超過2068萬美元。
不僅如此,流動性質押代幣(LST)與ETH價格脫鉤加劇了危機,7月份,stETH與ETH的折價率一度達到0.4%,創造了套利空間。
部分交易者選擇在二級市場低價買入質押代幣,通過解除質押後兌換全額ETH賺取價差,EtherFi平臺的流動策略單點就累積了約20000枚ETH的退出申請。
Lido、EtherFi與Coinbase三大平臺分別主導了28.5萬枚、13.4萬枚和11.3萬枚ETH的解質押浪潮。
入場潮:機構為何逆勢加倉?
1. 監管鬆綁點燃機構熱情
2025年5月29日,美國SEC明確表態「ETH質押不違反證券法」,徹底掃清機構參與障礙,此後機構質押委託量暴增超100%,驗證者排隊時間增長360%。貝萊德等資管巨頭更向SEC提交申請,計劃為其現貨ETH ETF增設質押功能,預計年化收益3%-5%。
2. 上市公司「ETH金庫」戰略崛起
• BitMine Immersion: 累計持倉量超150萬枚,當前市值約65.3億美元 ,是全球最大的企業級以太坊持有者,目前持有積極增持ETH並質押,目標是通過質押收益提升股東價值;
• SharpLink Gaming:自5月轉型ETH資產策略後, 累計持有72.88萬枚ETH,當前市值約31.2億美元, 成為以太坊最多企業持有方之一;
• The Ether Machine: 累計持倉量34.54萬枚ETH,當前市值約14.8億美元, 在以太坊十周年紀念日單筆增持1.5萬枚ETH,凸顯戰略配置決心。
3. ETF資金持續輸血
美國現貨ETH ETF自推出後持續吸金:
• 貝萊德(BlackRock)iShares以太坊信託(ETHA), 持倉量: 360萬枚ETH,市值: 約156.6億美元(以ETH現價≈4,350美元計算) ,市場地位: 全球最大以太坊ETF,佔所有以太坊ETF總持倉量的60%,資產管理規模(AUM)超100億美元,創單日淨流入17.9億美元的紀錄。
• 灰度(Grayscale)以太坊信託, 持倉量: 200萬枚ETH,市值: 約87億美元,最新動態: 過去一周淨流入超7.3億美元, 2025年累計流入73億美元,近期因質押功能預期吸引機構增配。
• 富達(Fidelity)以太坊基金, 持倉量: 79.36萬枚(佔市場總份額約15%) ,市場表現: 創單日淨流入2.1億美元的歷史峰值,2025年7月第三周淨流入量位列第二,推動以太坊ETF總AUM突破200億美元。
機構資金成為這場拉鋸戰的最終裁決者,過去半個月,機構投資者增持超過183萬枚ETH,完全覆蓋了解質押規模。
退出與入場並存的格局,恰是以太坊生態成熟的標誌——早期投資者兌現收益與機構資金長期配置形成動態平衡,這場資本換手本質是市場對以太坊「金融基礎設施」地位的投票: 當華爾街用真金白銀押注其結算層價值時,短期的籌碼震蕩終將讓位於新的增長敘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