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UNI 生態爭論了若干年的費用開關提案終於塵埃落定了, UNI 決定將代幣和生態的利潤掛鈎:將拿出六分之一的手續費回購代幣。
除此以外,項目方還燃燒了佔總量將近 10% 的代幣,作為之前未進行燃燒操作的補償。
在這條消息出爐之前, 11 月 8 日 UNI 的價格大概是 5 美元。當消息出爐後,截至寫稿時為止, UNI 的價格為 9.22 美元。
之所以代幣價格大漲,我相信是因為社區終於為代幣價格的內在價值找到了有力的支撐而大為興奮,從而將這種潛在利好反映到了代幣價格上。
我也為 UNI 的這一步感到高興。
我覺得這個消息更重要的意義在於:以 Uniswap 為典型的加密項目開始回歸常識,開始不再讓代幣僅僅只是個空有所謂「治理價值」的代幣,而是一步步將代幣價值拉回常識的判斷標準:這個代幣到底和項目有什麼關係,它的價值到底是什麼?
巴菲特老先生在他的言論中談及企業如何回報股票持有者時曾經說過:
企業如果有很好的規劃能利用手裡持有的自由現金流去維護和建立更強大的護城河,那就好好地利用現金流,否則就應該把現金流返還給股票持有者:
– 要麼對股票持有者進行現金分紅
– 要麼用自由現金流回購股票
如果一個企業既沒有善用現金流,又不用來回饋股票持有者,這個企業就不是個好企業。
無論是美股上市的好公司還是 A 股上市的好公司,基本上都秉持著上面的做法。
這個標準實際上應該是判斷任何企業好壞的標準。
但非常可惜,在加密生態,除了少數企業(比如一些 CEX )以外,絕大部分公司 / 團隊幾乎既不見它們善用現金流鞏固護城河,也不見它們將收入返還給代幣持有者或者用來回購代幣。
這導致一大堆代幣實質上只是一堆毫無內在價值的 「空氣」資產。
Uniswap 的這一步將對改善整個加密生態的風氣有著很大的意義。
不過既然 Uniswap 邁出了這一步,那我們就要實打實地用上面的標準來衡量 UNI 的代幣價值了。
Uniswap 現在公開的一些數據中有兩個數據挺有意思:
一是項目過去 30 天錄得將近 2.3 億美元的手續費,如果換算成一年的手續費就是 27.6 億美元。
二是項目在 2024 年 11 月至 2025 年 10 月(一整年)共錄得 15.04 億美元的手續費。
我們根據這個數據可以估算一下它的 PE 和「股息率」。
我們把它的手續費收入當作它的純利,則它一年的純利大概是(下限) 15.04 億美元到(上限) 27.6 億美元。
我們以 UNI 大漲前的價格 5 美元和總流通量 62.9 億枚為標準計算,它的 PE 就是 11 ~ 21 。
如果以大漲後的價格 9.22 美元和總流通量 62.9 億枚為標準計算,它的 PE 就是 21 ~ 39 。
由於提案規定用六分之一的手續費進行代幣回購,我們可以把這個費用作為股息計算它的股息率。
它用來分紅的股息大概是(下限) 2.51 億美元到(上限) 4.6 億美元。
我們以 UNI 大漲前的價格 5 美元和總流通量 62.9 億枚為標準計算,它的股息率大概就是 0.7% ~ 1.5% 。
如果以大漲後的價格 9.22 美元和總流通量 62.9 億枚為標準計算,它的股息率就是 0.4% ~ 0.8% 。
我把這個數據和蘋果進行了比較:
UNI 現在的完全流通市值是 92 億美元,蘋果的全流通市值是 3.98 萬億美元。
UNI 現在的 PE 最大值為 39 ,蘋果現在的 PE 是 36.25 。
UNI 現在的股息率最大是 1.5% ,蘋果是 0.39% 。
總體上看,蘋果的市值是 UNI 的 430 多倍。一般來說市值越高,盈利指標就越不容易提升,或者說盈利指標就越不太「好看」。在蘋果如此高的市值下, UNI 的各項指標相比起蘋果也沒有顯現出特別「好看」或者特別有「吸引力」。
這是不是說明 UNI 現在的盈利能力還必須有相當大的提升空間呢?
但是從另一方面講,儘管這些指標看上去比較一般,但它們比起曾經 「市夢率」高企時的水份已經小很多了。
這是不是也從另一個角度說明:市場可能在短期內是瘋狂和不理性的,但長期看它也會回歸項目的基本面,漸漸反映項目的真實內在價值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