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Route 2 FI,加密研究員;翻譯:比特鏈視界xiaozou
若想理解為何Crypto Twitter(CT)上眾人情緒低迷只需看一個事實:當前前50大山寨幣價格已全面跌破2022年FTX崩盤後的低位。
更嚴峻的是SOL、ETH、BTC等主流幣種也已跌回2024年12月水平。
本輪周期中多數CT用戶並未獲得實質收益開始陷入”孤注一擲”的焦慮狀態 。疊加當前負面情緒與周期晚期特徵(若你相信四年周期理論),事實上我們已超過18個月的歷史見頂節點。
我們熟知的加密世界正在眼前重構。 過去四年間多數代幣發行採用低流通量高FDV模式 ,而Polychain今年7月拋售2.4億美元TIA只是冰山一角。但真該歸咎於他們嗎?細想之下他們不過是在執行既定策略,任何持有解鎖代幣的人身處其位都會做出同樣選擇。
還記得代幣上線CEX就暴漲的黃金時代嗎?那樣的日子也已一去不返。眼下幾乎所有人都充滿挫敗感: 交易員在適應新規則,Memecoin玩家陷入內卷博弈,創始人抱怨用戶不使用其協議,散戶指責市場飽和,風投則懷念輕鬆獲利的時光(艱難時期從2023年就已開始) 。
傳統金融TradFi已入場,但他們不會購買我們的山寨幣。無論如何,2025年的現狀是:
1. 代幣數量泛濫;
2. 技術過度堆砌;
3. 項目未達產品市場契合;
4. 代幣經濟模型失效;
5. 空投被即時拋售換取穩定幣;
6. 交易難度激增 (任何值得交易且具流動性的標的都陷入紅海競爭)。
確實,現在幾乎沒人對任何項目抱有信仰。
“黑色星期五”事件後約半數加密交易者血本無歸,其中許多人可能永久退出交易。雖然盈虧同源,但這次連交易所也抽走資金,意味著散戶/職業交易員整體更窮了。
山寨幣已進入新階段。問題在於 過多高估值新項目持續抽離流動性,即便優質項目也受波及,導致整個市場愈發脆弱 。
當前盛行著高FDV發行代幣的模式: 巨額空投、低流通量,以及後續VC的大額解鎖洪峰 。
我們習慣認為所有代幣在適當條件下都會上漲。但事實果真如此嗎?需知如今市場上具”實用性”的代幣數量已遠超2021年。現在每周新增3-5個”優質”代幣,Total3市值攀升,表面皆大歡喜。但請自問:誰來接盤全部這些代幣?若沒有機構或散戶大軍入場,市場將永遠陷入內卷博弈。
如今每周都有FDV超高的新”優質”項目湧現,意味著海量供應衝擊市場。若無新買家接盤,這些代幣必然下跌(至少長期如此)。
時至2025年10月,山寨幣的資金流入顯得極度挑剔,遠不足以抵消巨額解鎖壓力。
最後分享些樂觀視角:無論你認為市場將創新高還是已步入熊市,現在都應開始積累特定知識作為護城河。特定知識是指唯你獨有(或稍勝他人)的技能,每個人天生都有擅長領域——深耕這些優勢方能突圍。就好比我擅長寫作,因此優先選擇長文推文而非視頻或播客。
你的特長可能在於交易、人脈搭建、銷售等。核心在於:若開始磨礪技能,總能在這個行業找到用武之地。相比傳統金融,加密領域的就業門檻低得多:內容創作、CEX交易、投研、Memecoin交易、NFT、空投、YouTube、新聞稿、Telegram、播客等,選擇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