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francesco 來源:X,@francescoweb3 翻譯:善歐巴,比特鏈視界
過去幾年,以太坊一直處在十字路口。不斷增加的批評聲音促使基金會更換領導層,並希望藉此推動更廣泛的審查,提升透明度與參與度,同時聚焦於在 L1 層面的價值捕獲。
以前,在以太坊大會上很難見到執行董事頻繁出現在多個論壇上發言。本周則很高興看到 @tkstanczak 儘可能多地參與活動和討論。這種新氣象令人耳目一新,也許是未來趨勢的信號。那麼……本文對以太坊的願景做了一個概要梳理。
願景目標
要形成一個有結構的願景,首先必須明確目標。
以太坊的主要目標包括:
1.重拾加密精神 —— 如何保護隱私與去信任性。
這不僅僅是為了吸引新用戶,更是要確保他們能夠利用這些價值與理念進行建設,並基於此發展。要建設,但要有目的、有價值觀。
2.確保以太坊依舊是最安全、最具韌性的區塊鏈基礎設施
這一點與 Vitalik 提出的「萬億美元安全性」相關。它是更廣泛安全討論的一部分:
最重要的是:
如何確保所有技術發展繼續堅持以太坊的核心理念與價值觀——沒有捷徑,也不妥協。
-
如何提升以太坊的安全性?
-
如何向用戶充分傳達這一點?
-
如何讓機構和用戶都能利用這一安全性?
最近,許多人批評以太坊與建設者的距離有些疏遠。但看來這一點即將改變。事實上,我們可以預期以太坊基金會將採取更積極的態度,並推出新的國庫政策。據 Thomas 介紹,這一政策將用於尋找高效且具有持久生命力的 DeFi 協議,並進行戰略性資金分配——從被動模式轉向引導型模式。
這只是影響以太坊長期未來的一系列挑戰之一,包括:
-
監管明朗化
-
AI 採用
-
隱私問題
在這些挑戰中,近期一個主要趨勢是機構採用的增加。
以太坊未來的願景是在多個領域將業務拆分為模塊化組件,開源化並去除中介。
這些模塊將確保 Web2 向 Web3 的平滑過渡,減少機構的摩擦成本。想像一下,不同國家的衛生機構能夠共同開啟並貢獻健康數據存儲庫。所有這些都通過 ETH 鏈上的交互來保障安全與可驗證性。最終目標是什麼? 讓用戶可以在鏈上交易全世界的資產。
挑戰
然而,要實現這一願景,以太坊必須解決用戶面臨的一些核心挑戰與困惑。
因此,未來的重點之一將是處理鏈上隱私與身份的關鍵問題,並通過將 ETH 打造成 AI 執行的可信層 來應對人工智慧帶來的威脅。
—— 可信中立
—— 全球化
—— 從設計上就私密且安全
這些目標將促成一個多元化的生態,形成一種社會結構,讓不同參與者能夠協作,其最終目的在於讓以太坊成為一個 反脆弱網絡 。
為了真正抵禦中心化,必須確保全球範圍的參與,並在建設過程中融入多種聲音與方法,從而打造一個真正全球化的網絡。
這將使 ETH 能傾聽真正重要的需求,並賦能多元與多樣性。同樣令人耳目一新的是,關於 L1 與 L2 的關係 ,以太坊基金會明確表示兩者並不存在對立。相反,ETH 將更積極地引導 L2 如何順利進入 Stage 2 ,並在底層以 ETH 作為安全保障來保護用戶。
此外,我們還看到了 實時區塊鏈 (如 MegaETH)以及其他高速網絡(如 Monad、Hyperliquid)的出現。
這引出了互操作與集成的問題:
-
如何確保它們能夠與以太坊主網連接?
-
如何構建 25 毫秒出塊時間 且繼承 ETH 安全參數的區塊鏈?
因此,需要引入新的工具來驗證這些新挑戰出現的層級,並確保客戶端能夠與這些網絡集成。這也為 客戶端開發 打開了新的創造空間。
目前,所有 ETH 客戶端團隊已同意將每個區塊的 gas 上限從 45m 提升到 60m ,並計劃在今年年底或明年第一季度達到 100m 。
內部的重組將推動這一目標,由模塊化團隊圍繞共同目標開展工作:
-
擴展 L1
-
擴展 blobs
-
改進用戶體驗
-
提升互操作性
沒錯, 擴展 L1 (這個此前相對被忽視的領域)也在目標之列。
我們真的可以這麼說嗎?
看多 ETH ——我個人非常歡迎這次「覺醒」,並期待它能持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