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ilip Kumar Patairya,來源:Cointelegraph,編譯:Shaw 比特鏈視界
1. 通貨膨脹、宏觀經濟周期和比特幣的雙重角色
通貨膨脹是現代經濟周期的核心。當通脹高企時,中央銀行會提高利率、減少流動性,並引導投資者轉向更安全的資產。當通脹下降時,流動性通常會改善,風險偏好回歸,市場開始關注未來的增長。
在這種環境下,比特幣發揮著兩個截然不同的作用:
-
一種價值儲存手段,由其固定的供應量和可預測的發行計劃支撐。
-
一種高風險科技資產,極易受到流動性、市場情緒和更廣泛的風險周期的影響。
通脹降溫期往往標誌著這兩個目標在周期的不同階段相互交織或相互衝突。
2. 歷史實例:比特幣在過去通脹降溫時期的表現
對歷史市場周期的分析有助於揭示通貨膨脹率下降如何影響比特幣的價格和波動性。
2013-2015:數字黃金敘事
2013年比特幣價格首次大幅上漲後,全球通脹率下降,風險偏好減弱。加密貨幣進入了漫長的盤整期。投資者開始將比特幣視為類似黃金的潛在長期價值儲存手段。價格走勢緩慢,但其基本面卻日益增強。
比特幣價格圖表
2018-2019年:機構參與討論
2017年達到峰值後,通脹降溫,各國央行收緊了貨幣政策。比特幣在2018年至2019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都保持區間震蕩,但期間也發生了一些重要進展:
-
美國金融機構開始研究比特幣作為一種非相關性投資組合對衝工具。
-
託管服務和期貨市場已推出。
-
「價值存儲」理論逐漸獲得認可。通脹降溫並未立即引發市場反彈,但卻為未來機構採用奠定了基礎。
2022-2024年:比特幣成為一種宏觀資產
2022年通貨膨脹率達到41年來的最高點,隨後在2023-2024年有所回落,比特幣由此進入了下一個階段:
-
比特幣已不再發揮對衝通脹的作用。
-
它對流動性和利率預期變得更加敏感。
-
交易所交易基金(ETF)、機構資金流動和代幣化敘事不斷擴展。
隨著通脹率下降和風險偏好改善,比特幣從一種危機對衝資產轉變為一種增長導向型資產。
3. 通脹降溫如何影響比特幣走勢
通脹率下降與比特幣的走勢之間存在著複雜的關係。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會影響其作為數字資產的感知價值和作用。
-
從通脹對衝工具到寬鬆貨幣政策的受益者 :當通脹下降時,對衝工具的迫切需求也會隨之消失。投資者轉而青睞那些在寬鬆貨幣環境下表現良好的資產。比特幣通常在央行發出暫停或降息信號、實際收益率見頂且市場預期流動性增加時 ,表現更為強勁。
-
重新關注其價值存儲特性 :通脹率下降帶來更長期的經濟穩定性,並提醒投資者比特幣的固定供應計劃。
-
投機和散戶參與的回歸 :通脹率下降使市場情緒從恐懼轉向投機,導致槓桿率上升、山寨幣交易活動增加以及散戶交易量擴大。
-
機構承諾增強 :隨著宏觀不確定性的降低,機構更願意將比特幣添加到投資組合中,從而增加ETF資金流入和資產負債表持有量。
4. 通脹降溫期間的典型價格模式
對通脹降溫期間比特幣價格走勢的分析表明,其歷史頗為複雜,價格受各種宏觀和微觀經濟因素影響而快速波動。
在其周期中,比特幣表現出四種典型行為:
-
在降溫階段初期,市場波動加劇,因為市場正在討論政策是否會發生變化。
-
一旦降息或暫停加息的可能性增大,市場可能出現強勁且持續的上漲。
-
初期與科技股的相關性較高,但隨著市場環境趨於穩定,相關性隨後下降。
-
價格反轉和新的上漲趨勢往往在通脹降至最低點之前就開始。
通脹降溫通常會為比特幣創造有利條件:
-
降低貼現率,提高稀缺長期資產的現值
-
提高整體流動性,使風險資產更具吸引力。
-
降低經濟不確定性,增強長期信心
-
在某些周期中,通脹下降與能源成本趨於穩定同時發生,這有利於礦企。
-
通過消除主要的宏觀經濟障礙來鼓勵機構投資。
從歷史上看,這些因素共同作用往往與市場表現強勁的時期相吻合。
5. 通脹降溫:為何比特幣的「安全信號」是個陷阱
通脹降溫並非經濟持續強勁的可靠信號,過去周期表明,經濟調仍有可能出現回調。
過去周期表明:
-
對即將降息過於樂觀
-
通脹率暫時下降後,又會再次上升
-
突發性風險規避事件
-
可能抵消積極宏觀趨勢的意外監管措施。
你還需要考慮到,不同的比特幣周期可能遵循不同的路徑,其驅動因素也各不相同。例如,當前的通脹降溫周期與以往的周期就有所不同,原因如下:
-
現貨比特幣ETF已經出現,並產生了機構需求。
-
代幣化和穩定幣已經發展到了較高階段。
-
比特幣的稀缺性敘事已成為其一大吸引力。
-
投資者對比特幣相對於流動性狀況反應的理解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透徹。
通脹率下降可能會強化比特幣作為價值存儲手段和宏觀經濟敏感型資產的雙重角色,並可能促成一個更穩健的市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