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我們在Solana這波拉盤營銷玩得溜,費用還能退中提到過Solana的拉盤營銷聲勢浩大,大有要和以太坊生態平起平坐之勢。
但是以太坊生態也不是吃素的,以太坊主鏈的性能雖然比較不太行,但是一眾以太坊L2的公鏈其實也是比較能打的。
看最近這架勢,依靠Coinbase的base鏈是要領命出戰,要出戰和Solana掰一掰手腕了。
base鏈上的項目會不會是曇花一現,以後還有沒有長期賺錢的機會呢?
上線不到一年,連續爆拉
說到L2賽道,Base其實發展有點晚了。
我們熟悉的Arbitrum one是21年8月份上線的,OP是21年12月份上線。BSC鏈是背靠幣安,其實背景和Base差不多,BSC鏈也是22年2月份就上線了。
而base鏈23年8月份才上線,到現在都還不到一年,可以說趕了個晚集。
我們簡單梳理一下base鏈的發展歷程哈:
2022年2月23日:Coinbase宣布推出以太坊Layer 2網絡Base,並成立Base生態系統基金。
大概經過了一年的開發籌備,到2023年的2月份 Coinbase 宣布 Base 測試網上線。
再經過半年的測試網運行,到23年8月份就上了正式網。
說到拉盤營銷,base鏈的出手也是很大方,剛上正式網就發了一個meme幣叫$BALD,幾天就拉漲上萬倍,跑到現在幾乎可以作為base鏈的活躍指標,隨著近期base鏈的熱度也是一路走高。
如果說Bald你沒聽過不要緊,不會說你連Friend.Tech也沒聽過吧?這個項目雖然現在已經差不多爛尾了,但是在半年前可是火得不要不要的。
2023 年 8 月 10 日,friend.tech 在base鏈上正式上線,兩個月後 friend.tech的 TVL 就突破 5000 萬美元。
這個應用的主要玩法就是大V可以入駐生成代幣,粉絲可以購買代幣進入大V的小群。當初各種分析師說什麼Friend.tech將粉絲經濟和鏈上博弈進行了結合,是SocialFi的未來。
現在Friend.tech應該是已經涼透了,回顧當初的火爆,大概率還是有Base鏈在背後悄悄扶持,打造財富效應吧。當初仿造Friend.tech模式的產品,也是一個都沒有做起來,不知道是不是算模式證偽。
各路資本紛紛捧場
在經歷過Friend.tech的火爆之後,base鏈也經歷了一系列的調整。
一直到今年的坎昆升級之後,又來了新一波的爆發:
而base鏈的創始人在前幾天,更是列出了一大批base鏈的項目,算是明牌表示支持了:
BS官方也就是最近才搞了一點點所謂創新大賽,也是按交易量定勝負,拿出交易手續費作為獎金,相比base鏈的扶持,真是塞牙縫都不夠。
<span yes’; mso-fareast- mso-bidi- font-size:10.5000pt;mso-font-kerning:1.0000pt;”>
因此BSC鏈上的TVL甚至還不如21年不支持智能合約的時候。相比於其他L2公鏈,在技術/資源方面都不差,如果本輪牛市再不對生態項目進行扶持,可能就沒救了。
而Arbitrum/Polygon這些老牌L2貢獻,缺乏像Coinbase這種頂級交易所的支持,因此對生態項目的扶持能力也有限。
Solana之前的打法就是靠FTX扶持,在FTX倒閉之後,未來還是大概率會找另一個交易所進行生態綁定。說不定就是近期被制裁的Kucoin (瞎猜的,沒有任何證據哈)。
OKX其實也有推出自己的OKTC鏈進行布局。
因此未來的競爭格局有可能就是性能公鏈+交易所扶持這種模式。
肯定會有觀眾問:那比特鏈和以太坊主鏈怎麼辦呢?
我們之前提到過,這個比特鏈和以太坊主鏈其實性能都不行,發一發資產炒幣還可以,要未來區塊鏈的應用生態爆發了,肯定還是得去高性能鏈。
目前明確大力扶持的交易所就一家:Coinbase是用實際行動扶持base鏈
幣安目前還是停留在嘴上扶持BSC,可能考慮到目前所有項目首選還是上幣按,沒必要扶持。
而OKTC現在才剛剛開始,後續的機會也可以重點關注。
而其他主流交易所都也會逐漸站隊,就像每條公鏈都會扶持一個自己的生態的Dex一樣。只是大部分公鏈的實力和頭部中心化交易所相比,可能還不佔優勢,因此這個過程也主要取決於各大交易所的戰略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