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政府正積極探討推動他國採用美元作為主要貨幣,以對抗去美元化趨勢。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國家安全委員會、國家經濟委員會、財政部等多部門已與約翰·霍普金斯大學教授史蒂夫·漢基(Steve Hanke)舉行閉門會議,制定系統性美元推廣戰略。漢基作為全球貨幣化領域權威,曾主導黑山(1999年)和厄瓜多(2000年)美元化進程,並設計愛沙尼亞、立陶宛、保加利亞、波士尼亞、阿根廷(準貨幣委員會)等五國貨幣委員會制度,其觀點對理解當前政策動向具有關鍵參考價值。
一、去美元化威脅的現實評估
截至2025年11月,全球外匯儲備中美元佔比已降至58.4%(IMF COFER數據,2025Q3),較2021年峰值59.2%進一步下滑。同期,人民幣國際化加速,SWIFT系統人民幣支付佔比升至4.12%(2025年10月),較2020年翻倍。金磚國家(BRICS+)內部貿易中,非美元結算比例已達36%(巴西央行2025年報告),其中中俄雙邊貿易95%以上以本幣結算。
俄羅斯外儲美元資產自2018年以來銳減78%,中國持續增持黃金(2025年10月央行黃金儲備達2,312噸,佔外儲12.8%),並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以人民幣計價能源合約。2025年8月,沙特首次以人民幣結算500億美元石油出口,標誌石油美元體系裂痕擴大。
川普團隊將此視為國家安全威脅。白宮內部評估顯示,若美元儲備貨幣地位降至50%以下,美國年均可節省的「鑄幣稅」將減少約1,200億美元,相當於GDP的0.4%。更嚴重的是,美元融資成本上升將放大聯邦債務壓力——2025財年利息支出已達1.18萬億美元(CBO預測),佔聯邦收入22.3%。
二、美元推廣的三種制度路徑
漢基向政府提交的政策框架包含三層次美元國際化機制:
1. 官方美元化(Official Dollarization)
完全廢棄本國貨幣,以美元作為法定貨幣、記帳單位和稅收支付工具。目前全球已有厄瓜多(2000年)、薩爾瓦多(2001年)、辛巴威(2009年部分)、東帝汶、帛琉、馬紹爾群島等採用。巴拿馬自1904年起實現官方美元化,過去120年未發生銀行危機。
優勢 :
-
消除貨幣錯配風險,終結惡性通脹(厄瓜多1999年通脹96%,2001年降至4%,2025年為-0.2%)。
-
吸引外資回流,終結資本外逃循環。
-
降低主權違約概率(巴拿馬百年無違約記錄)。
實施條件 : 僅需央行持有足夠 毛外匯儲備 覆蓋 貨幣基礎(M0) ,而非淨儲備為正。阿根廷央行2025年10月毛儲備約280億美元,M0約220億美元,理論上具備轉換能力。
2. 美元掛鈎貨幣委員會(Currency Board)
保留本國貨幣符號,但以固定匯率與美元掛鈎,貨幣發行100%由美元儲備支持。漢基主導的保加利亞(1997年)貨幣委員會將列弗與德國馬克(後歐元)掛鈎,通脹由1996年1,081%降至1998年1%。
優勢 :
-
保留貨幣主權象徵,便於政治接受。
-
強制財政紀律,政府無法通過央行透支融資。
-
可作為美元化過渡方案。
最新案例 : 2025年黎巴嫩央行正與美國談判建立美元掛鈎貨幣委員會,擬以1:150,000固定匯率替換崩盤的黎鎊(黑市匯率已達1:100,000)。
3. 私營穩定幣(GENIUS Act框架)
2025年7月通過的《GENIUS Act》要求美元穩定幣發行人100%持有美國國債或現金等價物儲備,並接受財政部監管。截至2025年11月,符合GENIUS標準的穩定幣總市值達2,860億美元(Fed數據),較2024年增長312%。
機制 : 每發行1枚穩定幣,需對應存入1美元國債,形成「私營貨幣委員會」。
財政效應 : 2025財年新增國債需求約1,100億美元,壓低10年期美債收益率約8個基點(摩根史坦利測算)。
三、目標國家篩選與優先級排序
漢基對全球200餘央行進行八維評估(通脹率、外儲覆蓋率、資本外逃指數、美元化民間使用率、IMF債務佔比、政治穩定性、區域示範效應、川普個人關係),篩選出50個高潛力國家。前十名如下(2025年11月數據):
阿根廷優先級分析 :
-
2025年資本外逃累計達1,770億美元(漢基-弗蘭克·瓦羅模型),佔累計債務76%。
-
若實現美元化,預計首年GDP增長8.3%(類似厄瓜多2000年效應),吸引回流資本400-600億美元。
-
米萊政府雖受IMF壓力推遲計劃,但川普親自幹預可迫使IMF讓步(類似2000年厄瓜多案例)。
四、區域連鎖反應預測
南美多米諾骨牌 : 阿根廷美元化將觸發區域示範效應。
-
玻利維亞(通脹42%)民間美元化率已達67%,央行儲備僅夠覆蓋M0的41%。
-
秘魯(通脹38%)國會已於2025年9月啟動美元化可行性研究。
-
巴西央行行長2025年10月表態「不排除貨幣委員會選項」。 漢基預測:若阿根廷2026年完成美元化,南美洲80%國家將在2030年前實現官方或準美元化。
中東能源錨定 : 埃及若採納美元掛鈎貨幣委員會,蘇伊士運河收入(年均90億美元)將全額美元化,帶動海灣國家加速去人民幣化。2025年11月,科威特已重啟與美國談判恢復1961年廢棄的美元掛鈎。
五、穩定幣的戰略配角作用
GENIUS Act穩定幣雖非主軸,但構成重要補充:
-
微觀滲透
在委內瑞拉,USDT日交易量達1.2億美元,佔GDP的0.4%,成為事實上的平行貨幣。
-
技術外溢
Circle公司2025年推出GENIUS合規USDC,在奈及利亞滲透率達28%,壓低奈拉黑市溢價。
-
財政紅利
穩定幣儲備全部投資美債,2025年新增需求相當於美聯儲QE規模的15%,有效對衝中國減持美債(2025年前三季度減持1,800億美元)。
六、黃金在美元霸權周期中的定位
2025年11月6日,倫敦金現貨價為4,126美元/盎司,較2024年初上漲87%。漢基基於「可支配收入佔比法」預測牛市頂點為6,000美元/盎司,對應人均可支配收入10%(1980年峰值水平)。
驅動因素 :
-
地緣資產凍結循環:1979年伊朗、2022年俄羅斯、2025年潛在中東新凍結。
-
央行購金潮:2025年前10月全球央行淨購金1,186噸,創歷史紀錄(世界黃金協會)。
-
美債信用溢價:10年期美債/TIPS利差升至2.81%,暗示通脹預期與違約風險並存。
期權市場信號 : 2025年11月24日到期COMEX黃金期權,未平倉合約中:
-
看漲4,000美元以上:8,514張(85.14億美元)
-
看跌4,000美元以下:4,812張(48.12億美元) 看漲/看跌比例1.77:1,顯示機構押注鞏固在4,000美元平臺。
七、制度性障礙與突破路徑
1. IMF阻力
IMF對美元化持結構性反對(2025年阿根廷、2000年厄瓜多案例)。但美國作為最大股東(投票權16.5%)可通過執行董事會施壓。川普或效仿裡根1980年代,威脅削減IMF美方出資(2025年份額320億美元),迫其轉變立場。
2. 央行資產負債表障礙
傳統觀點要求淨儲備為正,實則只需毛儲備覆蓋M0。黎巴嫩央行2025年淨儲備為-420億美元,但毛儲備達180億美元,足以支撐1:150,000掛鈎。
3. 政治交易成本
美元化需放棄鑄幣稅(約佔GDP 1-2%)。可通過以下補償:
-
美國提供10年期低息貸款(類似1997年保加利亞6億美元過渡貸款)。
-
開放農產品出口配額(阿根廷大豆、牛肉)。
-
軍事基地協議(厄瓜多曼塔基地重啟談判中)。
八、政府關門與財政紀律的憲法方案
2025年美國聯邦政府面臨史上最長關門風險(CBO預測若無協議將持續至2026年3月)。漢基提出《瑞士債務剎車》憲法修正案:
-
聯邦支出增速不得超過真實GDP增長率。
-
赤字僅限周期性調整,結構性赤字為零。
-
由36州觸發Article V制憲會議(需34州,已達標),繞過國會阻力。
國際鏡像效應 : 美元化國家因無央行融資通道,自動實現財政直筒夾克。厄瓜多2025年財政赤字僅佔GDP 0.8%,公共債務/GDP比42%,遠優於阿根廷(142%)。
九、結論:美元霸權的結構性重塑
川普政府的美元推廣戰略並非零和博弈,而是通過制度輸出實現多方共贏:
-
美國
鞏固鑄幣稅、壓低融資成本、遏制中國金融擴張。
-
目標國
終結惡性通脹、吸引資本回流、打破違約循環。
-
全球體系
提供公共產品,穩定新興市場金融。
若阿根廷2026年率先突破,南美美元化浪潮將重塑全球貨幣版圖。結合GENIUS Act穩定幣滲透與黃金戰略儲備,美國可在2030年前將美元儲備佔比穩定在55%以上,成功逆轉去美元化趨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