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高盛對以太坊的判斷是錯誤的

撰文:Brendan on Blockchain 編譯:白話區塊鏈

幾年前,以太坊還是比特幣的「小弟」,以去中心化金融 (DeFi)、像素化 NFT 和極具創意的智能合約實驗而聞名,遠非「嚴肅」投資者的選擇。然而,到了 2025 年,以太坊已成為華爾街的焦點。

高盛在 2021 年完美體現了傳統機構的思維定式,他們當時將以太坊貶為「過于波動和投機」,稱其為「尋找問題的解決方案」。他們的研究團隊認為,智能合約技術被過度炒作,現實世界的應用有限,機構客戶對可編程貨幣「沒有合法用例」。他們並非孤例,摩根大通將其稱為「寵物石」,傳統資產管理公司更是避之不及。

然而,這種看法就像當初稱網際網路是「曇花一現」一樣過時。如今,高盛正悄悄構建基於以太坊的交易基礎設施,摩根大通通過其以太坊驅動的 Onyx 平臺處理數十億美元的交易,而那些曾經避而遠之的資產管理公司如今正以最快的速度推出以太坊相關產品。

真正的轉折點發生在 2024 年,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 (SEC) 終於批准了以太坊現貨 ETF。這聽起來可能不是什麼激動人心的飯桌話題,但它的意義重大。與比特幣被簡單歸類為「數字黃金」不同,以太坊對監管機構來說是個難題:如何監管一個支持從去中心化交易平臺到數字藝術市場的可編程區塊鏈?他們最終解決了這個問題並放行,足以說明這個行業的發展方向。

ETF 的閘門打開

多年來,關於以太坊的監管明確性一直存在懷疑,尤其是 SEC 對以太坊是否屬於證券的模稜兩可態度。但 ETF 的批准標誌著一個重要信號:以太坊已成熟為養老金、資產管理公司甚至保守的家族辦公室的可投資資產。

貝萊德 (BlackRock) 率先推出了 iShares 以太坊信託,坦白說,觀看這場發布就像目睹機構投資者的「恐懼錯過」(FOMO) 實時上演。富達 (Fidelity) 緊隨其後,灰度 (Grayscale) 將其現有產品轉換為 ETF,突然間,每家主要資產管理公司都推出了以太坊產品。但更引人注目的是,這些產品不僅限於跟蹤 ETH 價格的普通 ETF,有些還融入了質押獎勵,意味著機構投資者可以像 DeFi 參與者一樣通過持倉獲得收益。

可視化展示機構採用前後以太坊的價格波動

企業全面擁抱

真正引人入勝的是企業如何將以太坊融入實際業務運營。這不是像比特幣那樣的投機性資產儲備,而是企業在以太坊上構建數字基礎設施,因為它能解決實際問題。

以太坊對機構的真正價值在於其作為可編程區塊鏈的基礎設施,能夠處理 Token 化貨幣、數字合約和複雜的金融工作流程。

機構正在迅速加入這一浪潮:

富蘭克林·鄧普頓 (Franklin Templeton),一家管理 1.5 萬億美元資產的公司,將其一只共同基金 Token 化在以太坊上,投資者現在持有區塊鏈上的數字份額,享受透明度和全天候結算的好處。

摩根大通通過其區塊鏈部門 Onyx,使用以太坊兼容網絡 ( 如 Polygon 和他們的企業版以太坊 Quorum) 測試 Token 化存款和資產互換。

亞馬遜 AWS 和谷歌雲現在提供以太坊節點服務,讓企業無需自建基礎設施即可輕鬆接入網絡。

微軟與 ConsenSys 合作,探索從供應鏈跟蹤到合規性智能合約的企業用例。

這些不再僅是加密原生玩家的領域。傳統金融巨頭正在覺醒,意識到以太坊提供的快速、安全、自動化的無中介金融服務。

財富 500 強企業的財務長們的對話已經完全改變。他們不再質疑區塊鏈是否有意義,而是詢問如何儘快將智能合約自動化應用於供應商支付、供應鏈融資和內部流程。效率提升顯而易見。

遊戲和娛樂行業尤為激進。主流遊戲工作室在 Token 化遊戲內資產,音樂平臺在自動化版稅分配,流媒體服務在試驗去中心化內容變現。以太坊的透明度和可編程性幾乎在一夜之間解決了這些行業數十年的問題。

為什麼以太坊對機構如此吸引?

以太坊允許資產 ( 無論是美元、股票、房地產還是碳信用 ) 被數位化、Token 化和編程化。結合主要運行在以太坊上的穩定幣 ( 如 USDC 或 USDT),你突然擁有了構建全新金融作業系統的基石。

  • 需要跨境即時結算?

  • 需要基於合同裡程碑的可編程支付?

  • 需要透明但不失控制?

  • 以太坊都能做到,甚至更多。

再加上 Arbitrum 和 Optimism 等二層 (Layer 2) 網絡,這些解決方案擴展了以太坊的容量,降低了費用並大幅提升速度。許多機構選擇在二層網絡上構建以提高效率,同時仍能利用以太坊的流動性和安全性。

這一切的機構採用都離不開大多數人忽視的基礎設施層。像 BTCS Inc 這樣的公司正日益支持傳統金融機構參與以太坊及 ETH ETF 等產品的必要基礎設施。BTCS 專注於運營安全的企業級以太坊驗證節點,維護網絡完整性並使機構無需處理技術複雜性即可參與質押。雖然他們不是託管方或 ETF 發行人,但他們的驗證節點運營為以太坊的功能性和可信度提供了支持,增強了機構投資者所需的網絡韌性和透明度。

展望未來

未來趨勢如何?我認為方向非常明確。以太坊正成為可編程金融的基礎設施層。我們討論的不再僅僅是加密貨幣交易,而是自動化借代、可編程保險、Token 化房地產和全天候運作的供應鏈融資。

與中央銀行數字貨幣 (CBDC) 的整合是另一個巨大機會。隨著各國制定數字貨幣戰略,許多人正在考慮與以太坊兼容的解決方案,以便在政府發行的數字貨幣與更廣泛的 DeFi 生態系統之間實現無縫交互。

更重要的是,這種機構擁抱正在推動整個行業期待已久的監管明確性。當主要金融機構圍繞以太坊構建產品時,監管機構有強烈的動機制定可行的框架而非全面限制。

我們正在見證一項從實驗性平臺起步的技術,逐漸成為關鍵的金融基礎設施。ETF 的批准意義重大,但只是開場白。真正的故事在於以太坊如何從根本上改變金融服務的運作方式、企業管理運營的方式,以及全球經濟中價值的流動方式。

老實說,我認為我們仍處於這一轉型的早期階段。目前的機構採用只是可編程貨幣與傳統金融大規模融合的開始。

  • Related Posts

    華爾街的質押熱潮

    作者:Thejaswini MA 來源:Token Disp…

    解構以太坊 Fusaka 升級:12個EIP背後的擴容進化論

    6 月 20 日,在第 214 次以太坊執行層核心開發者會議…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比特幣再次站上11萬 牛回?

    • By jakiro
    • 4 7 月, 2025
    • 7 views
    比特幣再次站上11萬 牛回?

    華爾街的質押熱潮

    • By jakiro
    • 3 7 月, 2025
    • 8 views
    華爾街的質押熱潮

    解構以太坊 Fusaka 升級:12個EIP背後的擴容進化論

    • By jakiro
    • 3 7 月, 2025
    • 9 views
    解構以太坊 Fusaka 升級:12個EIP背後的擴容進化論

    行情剛好一點 WLFI就要解鎖了

    • By jakiro
    • 3 7 月, 2025
    • 7 views
    行情剛好一點  WLFI就要解鎖了

    AI「下沉」是 Web3 的機遇嗎?

    • By jakiro
    • 2 7 月, 2025
    • 15 views
    AI「下沉」是 Web3 的機遇嗎?

    Grayscale:穩定幣Summer

    • By jakiro
    • 2 7 月, 2025
    • 15 views
    Grayscale:穩定幣Summer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