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較Galaxy Digital與國富量子數字資產全價值鏈構建

作者:張烽

在數字經濟席捲全球的浪潮中,數字資產已成為重塑價值流通的核心引擎。其發展沿著兩大核心路徑展開:「數字資產化」——將原生數字空間產生的價值(如加密貨幣、NFT)賦予金融屬性與流通能力;「資產數位化」——將物理世界的實體資產(如房地產、債券、大宗商品)通過區塊鏈技術映射為鏈上通證(即 RWA – Real World Assets)。 這兩大路徑共同指向一個目標:構建更高效、透明、可組合的價值網際網路。

本文將以全球加密金融巨頭 Galaxy Digital (GLXY.TO)和中國香港新興力量國富量子(00290.HK)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從原生加密資產與 RWA 出發,構建數字資產全價值鏈的兩種不同範式,揭示其內在邏輯、發展動能與未來圖景。

一、 政策背景:數字資產化與資產數位化

(一)原生加密資產

政策環境呈現顯著區域差異。薩爾瓦多將比特幣定為法定貨幣,瑞士、新加坡等地積極擁抱創新;美國 SEC 則持續強化對未註冊證券型代幣的監管,尤其關注中心化交易所(如 Coinbase、Binance.US 訴訟)和質押服務;歐盟 MiCA 框架試圖建立統一規則。

監管核心在於如何定義加密資產(商品?證券?貨幣?)、反洗錢/反恐融資(AML/CFT)、消費者保護、穩定幣監管以及交易所合規運營。

Galaxy Digital 作為在加拿大上市的公司,其業務(交易、做市、資產管理、礦業、託管)需在強監管框架下運作,高度重視合規牌照獲取(如 NYDFS BitLicense 衍生牌照)並與監管機構保持溝通。

(二)RWA(資產數位化)

RWA 通證化涉及底層資產(如債券、房地產)的原有法律框架和金融監管規則(證券法、物權法、KYC/AML 等),其通證化形式需融入現有體系或建立新規。

全球積極探索。新加坡 MAS 的 Project Guardian 探索 DeFi 在批發融資市場的應用;香港積極推進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VASP)發牌和穩定幣監管,鼓勵代幣化證券發行;國際清算銀行(BIS)牽頭多個 RWA 相關試驗項目(如 Dynamo、Agorá)。

國富量子 在中國相關加密貨幣政策背景,國富量子選擇 RWA 路徑需緊密結合國家「數字經濟」和「產業數位化」戰略(如「數據要素 X」行動)。其探索更可能聚焦於非金融類實體資產(如供應鏈上的可信倉單、特定智慧財產權、碳資產)或結合量子信息技術的安全數據要素流通平臺,在現有法律框架和監管沙盒(如地方試點)內尋求突破,強調服務實體經濟和國家信息安全。

二、 產業需求:體系重構與價值激活

(一)原生加密資產

核心需求是 解決傳統金融體系存在的信任成本高(依賴中介)、跨境支付效率低、金融包容性不足、資產主權歸屬模糊等問題。滿足投機/投資、價值存儲(「數字黃金」敘事)、去中心化應用(DeFi、GameFi、SocialFi)燃料、抗審查支付等多元化需求。

Galaxy Digital 的定位 為機構和高淨值客戶提供進入加密生態的一站式門戶,解決其面臨的託管安全、合規交易、流動性獲取、投資工具缺乏等痛點,扮演「加密世界的傳統投行」角色。

(二)RWA(資產數位化)

核心需求是 解決傳統資產市場長期存在的痛點:流動性不足(如房地產、私募股權)、交易效率低下/成本高昂(依賴紙質流程、多層中介)、透明度缺失(資產確權、流轉記錄不清)、可及性門檻高(小額投資者難以參與優質資產)。旨在釋放萬億美元級「死資產」的價值。

國富量子的機遇在於 契合中國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盤活存量資產(如應收帳款、不動產)、促進數據要素流通、發展綠色金融(碳資產)等核心需求。其路徑可能以賦能特定垂直產業(如高端製造、物流、能源)的資產數位化和高效流轉為先導。

三、 技術儲備:從鏈上原生到鏈下融合

(一)原生加密資產

核心基石包括 公鏈技術(比特幣、以太坊、Solana 等)、共識機制(PoW, PoS 等)、智能合約、加密學(非對稱加密、零知識證明 ZKP)、去中心化存儲(IPFS)。

Galaxy Digital 深度整合利用現有公鏈生態和 DeFi 協議,自研或合作開發高性能交易系統、機構級託管解決方案(GK8 收購)、風險管理工具。技術重點在鏈上效率、安全與互操作性。

(二)RWA(資產數位化)

核心挑戰 需解決「信任三角」難題:如何確保鏈下資產真實存在且與鏈上通證一一錨定?如何實現鏈下資產狀態(如所有權轉移、分紅派息)可信上鏈?這高度依賴:

預言機(Oracle): 提供可靠的鏈下數據(如資產價格、事件觸發)。

法律實體與合規框架: SPV 結構、明確的法律協議規定通證持有者權利、司法管轄區認可。

資產上鏈的驗證機制: 依賴可信第三方審計、物聯網(IoT)傳感器數據、政府/權威機構背書的登記系統。

國富量子 可能結合其名稱暗示的量子信息技術(如量子隨機數生成提升安全性、量子加密通信保障數據傳輸、未來量子計算抗性密碼學),構建更安全、高效的 RWA 上鏈、存證和流通基礎設施,尤其在涉及國家敏感數據或高價值資產時。技術重點在鏈下到鏈上的可信映射與安全交互。

四、 業務模式與價值鏈構建:生態位差異

(一)Galaxy Digital(原生加密驅動)

模式: 以交易和金融服務為核心,構建覆蓋數字資產全生命周期的「一站式機構平臺」。

價值鏈構建路徑:

上遊(資產產生/獲取): 比特幣挖礦(自有礦場)、風險投資(投資早期加密項目)、做市(提供流動性)。

中遊(基礎設施與服務): 中心化交易(現貨、衍生品)、場外交易(OTC)、機構級託管(Prime Custody)、借貸、衍生品結構性產品。

下遊(投資管理/退出): 主動型加密資產基金(如 Galaxy Bitcoin Fund, Galaxy Ethereum Fund)、被動型指數基金(與 Invesco 合作)、財富管理服務、研究(提供市場洞見)。

核心引擎在於其 強大的交易能力、風險管理、合規架構和機構客戶網絡。 價值捕獲點在於加密生態的繁榮和機構資金流入。

特點是 內生性強,圍繞加密資產本身構建閉環;受加密市場周期波動影響顯著。

(二)國富量子(RWA 驅動)

模式: 以特定產業場景的資產數位化解決方案為核心,構建「產業賦能平臺」。

價值鏈構建路徑(推測):

上遊(資產識別與上鏈): 聚焦特定產業(如高端製造、供應鏈、綠色能源),提供資產篩選、評估、法律結構設計、通證化技術平臺(可能融合區塊鏈與量子安全技術)。

中遊(數位化資產流通與運營): 建立或連接合規的交易場所(可能基於許可鏈或聯盟鏈)、提供資產登記存證、支付結算、數據要素確權與流通服務、結合 IoT 的資產狀態監控。

下遊(價值實現與生態): 連接產業投資者、金融機構(銀行、保理)、數據需求方;提供基於數字資產的融資(如供應鏈金融)、風險管理工具;賦能產業效率提升和新商業模式。

核心引擎: 對垂直產業的深度理解、合規與監管科技(RegTech)、安全可信的技術底座(區塊鏈+量子)、政府/產業資源整合。 價值捕獲點在於提升實體產業效率和創造新的數據/資產價值。

特點: 外生性強,深度綁定實體經濟;發展更依賴政策支持和產業協同;抗周期性可能相對較強。

五、 驅動引擎:創新衝動與價值釋放

(一)原生加密資產

核心引擎: 技術創新(Layer2、新共識、ZK、模塊化區塊鏈等)、金融範式創新(DeFi、NFT、DAO)、社區與投機文化驅動、對傳統體系的不滿與替代願景(「Don’t Trust, Verify」)。

Galaxy Digital 的燃料: 加密市場牛市帶來的交易量激增、新資產類別(如 Meme Coin, LSD)湧現、機構採用率提高。

(二)RWA(資產數位化)

核心引擎: 釋放巨大存量資產價值(麥肯錫預測 2030 年 RWA 規模可達 4 萬億美元)、提升傳統金融和產業效率的迫切需求、監管科技的進步、機構投資者對穩定收益和低相關性資產的需求。

國富量子的動力: 國家數字經濟戰略的強力推動、產業升級轉型的內在需求、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的政策導向、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的機遇。

六、 發展潛力與機遇挑戰:星辰大海與荊棘之路

(一)原生加密資產

潛力: 作為價值網際網路的「原生血液」,潛力在於構建全新的、開放的全球性金融和經濟系統,天花板極高。DeFi、Web3 應用創新空間廣闊。

機遇: 持續的底層技術創新、主流機構加速入場、支付/匯款等場景的潛在突破。

挑戰(Galaxy Digital 需直面): 劇烈波動與周期性風險、持續強化的全球監管不確定性(尤其證券認定)、安全漏洞與黑客攻擊、可擴展性與用戶體驗瓶頸、來自 CBDC 和傳統金融機構的競爭。

(二)RWA(資產數位化)

潛力: 連接萬億級傳統資產與高效數字網絡,想像空間巨大。是區塊鏈技術落地產業、創造實際價值的「殺手級應用」方向。

機遇: 政策支持窗口期(全球多地)、傳統金融巨頭(貝萊德、富達、摩根大通)積極布局帶來的背書效應、技術方案(預言機、法律框架)逐漸成熟、滿足實體經濟真實需求。

挑戰(國富量子需攻克): 複雜的法律確權與跨司法轄區合規、鏈上鏈下可信連接的成本與可靠性(預言機問題)、建立廣泛的市場流動性和深度、用戶(尤其傳統投資者)認知與接受度、技術標準化與互操作性、數據隱私與安全(尤其結合量子計算),還需特別關注政策紅線(避免涉足金融化炒作)和數據主權安全。

七、 原生加密路徑與 RWA 路徑比較

(一)相同之處

底層技術基石: 均依賴區塊鏈(或分布式帳本技術)提供不可篡改、可追溯、可編程的基礎。

核心目標: 提升價值流通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增強透明度和可及性。

價值鏈要素: 都涉及資產的創建/獲取、登記確權、交易流通、託管清算、投資管理等環節,需要構建相應的基礎設施和服務生態。

面臨共同挑戰: 監管適應、技術成熟度(安全、擴展性)、用戶教育、市場信任建立。

(二)不同之處

LFclFhMVqRr6D3P29rYQzB5VippKcHPour5x5jf6.jpeg

八、 融合與共生——數字資產全價值鏈的未來圖景

Galaxy Digital 代表的「原生加密路徑」與國富量子探索的「RWA 路徑」,並非非此即彼的競爭關係,而是構建未來數字資產全價值鏈不可或缺、相輔相成的雙輪驅動。

殊途同歸: 兩者最終目標都是構建更高效、透明、包容的價值網際網路。原生加密資產是探索前沿、定義規則的先鋒;RWA 是連接現實、落地價值的橋梁。長期看,成功的全價值鏈必然包含兩者:原生加密資產提供流動性和創新範式,RWA 則注入巨大的資產基礎和穩定性。

路徑依賴與優勢互補: Galaxy Digital 在加密原生領域的深厚積累(交易、託管、資管)是其核心競爭力,未來可探索將部分成熟金融產品(如結構化票據)或服務能力(如託管)應用於合規的 RWA 領域。國富量子立足中國產業土壤,利用 RWA(及數據要素)路徑規避政策風險,若能結合量子安全等技術打造可信基礎設施,解決實體資產上鏈的關鍵瓶頸,將開闢廣闊藍海,並可能在特定領域(如產業供應鏈金融、數據資產化)形成全球比較優勢。

融合趨勢: 未來價值鏈的構建將呈現深度融合態勢:

DeFi + RWA: 利用 DeFi 樂高為 RWA 提供自動化交易、借貸、衍生品等高效流動性層。

原生加密資產作為 RWA 的抵押品/支付手段: 例如,使用穩定幣或主流加密貨幣作為購買 RWA 通證的支付方式或抵押物。

混合資產: 同時包含鏈上原生價值和鏈下實體資產支持的複雜金融產品。

Galaxy Digital 與國富量子的實踐,分別映射了數字資產狂飆突進時代的兩大主流方向。前者在加密原生的驚濤駭浪中錘鍊出機構級服務能力,後者則在實體經濟的土壤裡探索資產上鏈的可行路徑。隨著技術藩籬的消融與監管框架的逐步清晰,兩條路徑終將在價值網際網路的宏大敘事中交匯——原生加密資產為 RWA 注入流動性活力,RWA 則為加密世界錨定實體經濟的厚重根基。

未來的數字資產全價值鏈,必將是技術創新、產業需求與制度規則共同編織的融合生態,而誰能率先打通鏈上鏈下、平衡創新與合規、深耕垂直場景,誰就能在價值流動的新大陸上佔據制高點。這場由代碼、資產與現實交織的革命,其全貌才剛剛展開。

  • Related Posts

    二季度加密風險投資下降59% 後期交易佔主導地位

    作者:Gino Matos,來源:CryptoSlate,編…

    Bitwise:未來10年BTC仍會是全球表現最佳的資產

    作者:Matt Hougan,Bitwise首席投資官;編譯…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ETH贖回創紀錄 了解一下以太坊解質押提款隊列

    • By jakiro
    • 20 8 月, 2025
    • 2 views
    ETH贖回創紀錄 了解一下以太坊解質押提款隊列

    美國總統VS美聯儲主席

    • By jakiro
    • 20 8 月, 2025
    • 0 views
    美國總統VS美聯儲主席

    如果Upbit和Bithumb推出自建區塊鏈會怎樣?

    • By jakiro
    • 20 8 月, 2025
    • 2 views
    如果Upbit和Bithumb推出自建區塊鏈會怎樣?

    比較Galaxy Digital與國富量子數字資產全價值鏈構建

    • By jakiro
    • 20 8 月, 2025
    • 3 views
    比較Galaxy Digital與國富量子數字資產全價值鏈構建

    降息預期、DAT博弈與市場指標:牛市頂部何時顯現

    • By jakiro
    • 20 8 月, 2025
    • 1 views
    降息預期、DAT博弈與市場指標:牛市頂部何時顯現

    預言機之爭:Chainlink與Pyth Network的較量

    • By jakiro
    • 20 8 月, 2025
    • 2 views
    預言機之爭:Chainlink與Pyth Network的較量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