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是对的 美债曲线正为降息周期定价

2025年8月29日,美国国债市场呈现出显著变化。根据美国财政部数据,前一交易日(8月28日)收盘时,2年期国债常到期收益率降至3.59%,创下自2024年9月27日以来的最低水平。这一降幅甚至低于2025年4月市场动荡期间的最低点。收益率曲线的这一调整并非孤立现象,而是整个曲线在短期端(特别是2年至5年期)出现明显下沉,显示出市场对未来利率路径的重新定价。

这一变化引发广泛讨论。主流媒体和经济学家往往将焦点放在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的讲话上,认为这是推动短期收益率下行的主要因素。然而,客观分析显示,这仅是部分原因。收益率曲线的重塑更多反映了市场对经济基本面的预期,包括劳动力市场疲软、通胀压力消退以及美联储政策调整的必然性。更重要的是,长端收益率(如10年期)并未如预期般飙升,而是持续挑战 收益率爆炸”的预测。这表明,市场并非在 拒绝”美国国债,而是通过曲线调整表达对低利率环境的预期。

主流观点的误解:通胀与国债供给过剩

过去一年,金融媒体和社会媒体充斥着两种主要论调,认为利率应维持高位或进一步上升。第一种是通胀压力,尤其是所谓 关税通胀”。美联储在过去三年中反复强调通胀风险,声称经济强劲,仅需有限降息(如一次)。然而,市场数据表明,这种担忧缺乏实证支持。2021年至2022年上半年消费者价格的阶段性上涨更多源于供给冲击(如疫情和地缘因素),而非持续性通胀。2025年数据显示,核心通胀率已稳定在2%目标附近,劳动力市场冷却进一步抑制了价格上涨动力。

以鲍威尔在2025年杰克逊霍尔会议上的表态为例,他大幅淡化了关税通胀威胁,转而承认劳动力市场弱势。这并非突发转变,而是市场早已预期的结果。短期收益率的下行反映了市场对美联储不得不降息的共识,而非通胀 鬼魂”的驱逐。经济学家往往将通胀归因于货币政策过度宽松,但忽略了全球供给链恢复和需求疲软的角色。客观而言,这种偏差源于美联储和经济学家对通胀来源的认知局限,他们倾向于使用过时的菲利普斯曲线模型,而市场通过前瞻性定价更准确捕捉现实。

第二种误解是 国债供给过剩”导致全球 拒绝”美国国债。部分观点将此与政治因素挂钩,如对特朗普政策的抗议;另一些则强调债务规模庞大,买家不足。诚然,美国联邦债务已超过37万亿美元(未剔出美联邦政府部门交叉持债的部分),确实对私营部门产生挤出效应,加剧经济不平等。但这并不意味着国债市场面临危机。相反,债务负担加重经济下行压力,反过来提升了对安全资产(如美联邦债券)的需求。

历史数据显示,高债务环境往往伴随低利率周期,因为投资者寻求流动性与避险。2024年至2025年的国债拍卖结果进一步反驳 拒绝”论。举例而言,本周2年期和5年期国债拍卖中,高收益率(拍卖清算率)创下去年9月以来最低,显示需求强劲。尽管投标覆盖率(bid-to-cover ratio)略有下滑,但这并非供给过剩信号,而是收益率下行导致纯投资者参与减少的自然结果。当收益率从2023年的十年高点回落时,投资者转向其他资产寻求更高回报,但整体需求未减弱。相反,拍卖价格持续上涨,证实市场对国债的偏好。

这些误解的根源在于媒体依赖经济学家和央行官员的视角,而这些群体往往脱离市场实际。经济学家模型假设美联储控制所有利率,但现实中,市场通过供需动态主导定价。社会媒体放大少数意见,形成回音室效应,导致大众忽略多数市场参与者的行为。

收益率曲线的重塑机制:从倒挂到牛市陡峭化

收益率曲线的变化是理解当前动态的关键。2023年,曲线深度倒挂(2年-10年利差达纪录负值),反映市场预期短期利率因美联储加息而上升,但长期利率因经济前景黯淡而保持低位。这与2021年曲线开始扁平化一致,当时市场已预见疫情后遗症和供给冲击的负面影响。

2024年8月底,曲线开始解除倒挂(uninversion),2年-10年利差从负值转为正值1个基点,随后在美联储9月首次降息50基点后扩大至25基点。这一过程并非异常,而是典型 牛市陡峭化”(bull steepening)。在牛市陡峭化中,短期收益率下降更快,导致曲线从前端陡峭,而长端收益率相对稳定或微升。这与 熊市陡峭化”(长端收益率大幅上升)形成对比。

为什么会出现牛市陡峭化?首先,美联储降息信号翻转了风险回报参数。倒挂期,投资者偏好长端国债避险;降息启动后,短期国债潜力更大,因为美联储一旦开始降息,往往难以停止。历史周期显示,每次美联储首降后,短期收益率加速下行,长端则因经济不确定性而持稳。2024年9月后,长端收益率短暂回升,但这并非 拒绝”国债,而是陡峭化机制:市场从长端转向短端,推高长端价格相对较低。

其次,经济基本面支持这一重塑。劳动力市场数据显示,就业增长放缓,Beveridge曲线(失业率与职位空缺率关系)向右偏移,表明结构性弱势。美联储承认这一 过渡”,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强调劳动力风险高于通胀。这与市场预期一致:经济疲软迫使美联储降息,而非维持高位。高盛策略师指出,5年期国债相对价值(相对于更短和更长期限)处于历史高位,仅在美联储接近零利率时出现类似情况。这并非巧合,而是市场定价美联储将重返超低利率路径。

此外,交换利差(swap spreads)和远期利率近期变动进一步确认。交换利差收窄表明流动性充裕,而远期利率下行暗示长期低利率预期。即使美联储官员如约翰·威廉姆斯开始承认这一现实,暗示2020年代末利率环境类似于2010年代。

客观比较历史周期:2005年,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称长端收益率不随加息上升为 谜题”,但这源于错误假设——收益率曲线如一连串一年期远期利率般跟随美联储。现实中,市场独立定价,考虑全球因素、经济周期和投资者行为。2024-2025年的陡峭化并非新谜题,而是重复历史模式。

美债拍卖与市场信号

美债拍卖是检验 拒绝”论的直接证据。2025年拍卖数据显示,需求强劲。以本周5年期拍卖为例,尽管投标覆盖率下滑,但高收益率降至去年9月最低,表明买家愿意接受更低回报。这与投资者从高收益率环境转向无关,而是安全需求上升。

分析投标覆盖率:对于2年和5年期笔记,该比率波动与收益率负相关。当收益率从2023年高点回落时,纯投资者减少,但安全资金(如养老基金、外国央行)增加。2025年4月以来,尽管2年收益率下行,拍卖投标却增多,反映避险情绪和对美联储进一步降息的押注。

更广泛看,外国持有美国国债比例稳定,全球资本流入未减。债务负担虽重,但作为储备资产的地位未变。媒体夸大个别拍卖 差劲”,忽略整体趋势:价格上涨、收益率下行。

未来展望:低利率路径与政策启示

收益率曲线的重塑预示利率将进一步下行,并维持低位。短期端下沉表明市场预期美联储将加速降息,目标联邦基金利率可能接近零。长端稳定挑战 爆炸”预测,反映经济下行而非通胀复燃。美联储应更注重市场信号,而非内部模型。经济学家需反思通胀和利率理论,避免政治偏见。投资者可关注短期国债机会,但警惕经济衰退风险。

总体而言,这一重塑并非美联储主导,而是市场对现实的回应。忽略主流噪音,聚焦数据,将有助于理解未来动态。

  • Related Posts

    加密货币的下一篇章:从野蛮生长走向主流应用

    作者:Warren Blake,来源:Smart Trade…

    贝森特向美联储发难:必须采取温和适度的长期利率

    原文为贝森特在WSJ和《国际经济》发文,题为美联储的新“功能…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You Missed

    加密货币的下一篇章:从野蛮生长走向主流应用

    • jakiro
    • 8 9 月, 2025
    • 0 views
    加密货币的下一篇章:从野蛮生长走向主流应用

    贝森特向美联储发难:必须采取温和适度的长期利率

    • jakiro
    • 8 9 月, 2025
    • 0 views
    贝森特向美联储发难:必须采取温和适度的长期利率

    稳定币监管双城记:香港守规 美国放飞?

    • jakiro
    • 8 9 月, 2025
    • 0 views
    稳定币监管双城记:香港守规 美国放飞?

    稳定币引领代币化资产 2034年或冲30万亿美元

    • jakiro
    • 8 9 月, 2025
    • 0 views
    稳定币引领代币化资产 2034年或冲30万亿美元

    TokenInsight:稳定币专属区块链的崛起

    • jakiro
    • 8 9 月, 2025
    • 0 views
    TokenInsight:稳定币专属区块链的崛起

    World Liberty Financial有黑名单功能 意味着什么

    • jakiro
    • 8 9 月, 2025
    • 1 views
    World Liberty Financial有黑名单功能 意味着什么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