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YBB Capital 研究員 Ac-Core 翻譯:善歐巴,比特鏈視界
1. Pectra 硬分叉的背景
以太坊 Pectra 升級於 3 月 5 日正式上線 ,該升級結合了 Prague 和 Electra 兩項更新,旨在 增強以太坊的執行層和共識層 。Pectra 硬分叉標誌著以太坊發展的重要裡程碑,目標是 改進 ETH 質押機制、提升二層(L2)擴展性,並通過引入 11 項以太坊改進提案(EIPs)擴展網絡容量 。該升級最早於 2024 年 2 月 24 日 在 Holesky 測試網 上實施,並計劃於 2024 年 4 月 8 日 部署至以太坊主網,具體時間取決於 Holesky 和 Sepolia 測試網升級的成功完成 。
在 2024 年 3 月 Dencun 升級之後, Pectra 預計將整合多個 EIP,以應對擴展性、安全性和用戶體驗方面的挑戰 。根據 ethereum.org,此次升級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階段:2025 年 3 月中旬
• L2 Blob容量翻倍 :將每個區塊的 Blob 容量從 3 增加到 6 ,減少網絡擁堵並降低交易費用。
• 帳戶抽象 :允許用戶使用 USDC、DAI 等穩定幣支付 Gas 費 ,提高支付的靈活性。
• 驗證者質押上限提高 :將 單個驗證者的質押上限從 32 ETH 提高至 2,048 ETH ,支持大規模質押運營。
第二階段:2025 年底 – 2026 年初
• 引入 Verkle 樹 :用 Verkle 樹 替代 Merkle-Patricia 樹 ,優化數據存儲,提高同步效率。
• PeerDAS(對等數據可用性抽樣) :允許節點在 無需存儲所有交易數據的情況下進行驗證 ,提升擴展性。
2. Pectra 升級中的關鍵以太坊改進提案 (EIP)
Pectra 升級包括 11 項以太坊改進提案 (EIP),旨在增強可擴展性、安全性、帳戶抽象和驗證器質押機制。以下根據對以太坊發展的潛在影響重點介紹了一些關鍵提案(取決於個人研究觀點):
1. EIP-7702:帳戶抽象
-
概述:允許外部擁有帳戶(EOA)執行某些智能合約功能,實現批量交易和 gas 費用贊助。
-
觀點:這將顯著增強帳戶抽象錢包,使其能夠像智能合約一樣運行——處理批量交易並實現第三方 gas 支付。(相關的EIP-7840進一步擴展了帳戶功能,實現了可定製的帳戶行為)。
2. EIP-7251:增加驗證者質押
-
概述:將驗證者最大質押額度從 32 ETH提高到 2,048 ETH ,簡化驗證者管理並允許更大規模的質押節點。
-
觀點:雖然這增加了以太坊的質押中心化程度,但也提高了驗證者的進入門檻,使質押過程更適合機構而不是散戶參與者。
3. EIP-7002:提現改進
-
概述:允許執行層地址觸發提現,減少對共識層的依賴,簡化提現流程。
-
觀點:使提款更加直接和高效,消除了質押提款過程中不必要的步驟。
4. EIP-6110:驗證者激活延遲優化
-
概述:將驗證者激活延遲從約 9 小時減少至約 13 分鐘,顯著提高網絡參與效率。
-
觀點:更快的驗證者加入可提高以太坊的資源效率、減少網絡擁塞、降低運營成本。
5. EIP-7691:區塊大小擴展
-
概述:將區塊大小增加50%,使網絡能夠處理更多交易並提高整體可擴展性。
-
觀點:減少擁堵並提高交易速度將有助於以太坊處理更高的流量,特別是在高峰使用期間。(相關 EIP-7742 動態調整每個塊的 blob 容量以進一步優化 L2 擴展)。
6. EIP-7516:增強 MEV 透明度
-
概述:提供對最大可提取值(MEV)的更多可見性,幫助用戶和開發人員更好地理解和監控 MEV 活動。
-
觀點:提高透明度雖然減少了套利機會,但卻增強了以太坊交易的公平性。
7. EIP-7549:Gas 費用調整
-
概述:優化gas 費用結構,以減少擁堵並穩定交易成本。
-
觀點:有助於緩解網絡擁堵期間的 gas 費用飆升,使費用更加可預測。(EIP-6046 也調整了 gas 費用,但 EIP-7549 引入了更動態、更靈活的定價機制)。
8. EIP-7685:治理機制優化
-
概述:改進以太坊的治理結構,使其更加去中心化、透明、高效。
-
觀點:可以加速提案審批並改善社區驅動的決策。
9. EIP-7021:驗證者懲罰機制改進
-
概述:調整懲罰機制,以更好地使驗證者激勵與網絡安全保持一致,並最大限度地減少惡意行為。
-
觀點:作為對增加驗證者質押限制(EIP-7251)的平衡,確保驗證者之間的公平競爭。
10. EIP-7683:智能合約性能優化
-
概述:提高智能合約執行的gas 效率,降低執行成本並提高鏈上效率。
-
觀點:這將有利於 DeFi 應用,降低成本並提高交易速度——有可能優化Uniswap 的交易機制。
11. EIP-6123:跨鏈兼容性改進
-
概述:增強以太坊與其他區塊鏈的互操作性,促進無縫跨鏈操作。
-
觀點:加強以太坊作為多鏈樞紐的作用,使得跨鏈資產轉移和交互更加順暢。
3. Pectra 的雙層升級
Pectra 採用雙層升級方法,將執行層(Prague)和共識層(Electra)合併,以解決單獨升級可能出現的同步問題。從歷史上看,以太坊的執行層和共識層由於其不同的功能而獨立升級:
-
執行層(布拉格):負責處理用戶交易、執行智能合約和管理狀態變化。這是用戶直接與以太坊交互的層,它是去中心化應用程式(DApps)和智能合約的核心基礎設施。
-
共識層(Electra):在權益證明(PoS)機制下運行,管理驗證者,確保區塊生產並維護網絡安全。此層確保區塊鏈的一致性和完整性,驗證者質押資產以使他們的利益與網絡的安全性保持一致。
需要進行層修改的值得注意的 EIP
Pectra 升級中的幾個 EIP 需要對執行層或共識層進行修改:
修改共識層的 EIP:
-
EIP-6110、EIP-7002、EIP-7251、EIP-7549、EIP-7685、EIP-7691
修改執行層的EIP:
-
EIP-2537、EIP-2935、EIP-6110、EIP-7002、EIP-7623、EIP-7685、EIP-7702、EIP-7840
Pectra 中的其他關鍵 EIP
EIP-7623:跨鏈消息傳遞機制增強
-
概述:改進跨鏈消息處理,增強跨鏈通信的效率和安全性。
-
意義:雖然 Pectra 主要關注以太坊的內部執行和共識層,但 EIP-7623 旨在優化與外部區塊鏈的互操作性,特別是在跨鏈資產轉移和數據傳輸方面。
EIP-2537:BLS12–381 曲線操作
-
概述:引入對 BLS12–381 加密曲線的支持,這對於零知識證明 (ZKP) 和加密至關重要。
-
意義:與 Pectra 對交易處理、gas 費用優化和驗證器機制的廣泛關注不同,EIP-2537 特別增強了加密功能,特別是在以隱私為中心的應用程式和證明驗證方面。
EIP-2935:驗證者恢復機制
-
概述:為驗證者在失去驗證者角色後重新獲得其狀態提供更靈活的機制。
-
意義: EIP-2935 確保驗證者在特定條件下可以重新融入共識流程。相比之下,Pectra 的 EIP-7251 和 EIP-7021 專注於質押限額調整和懲罰機制,完善驗證者激勵措施和安全措施。
4. Pectra 對以太坊和加密貨幣市場的影響
去中心化應用
Pectra 硬分叉將智能合約功能引入常規錢包,簡化了開發流程並擴展了潛在應用。社交恢復和批量交易等功能使創建用戶友好的 DApp 變得更加容易,從而提高了 DeFi、GameFi 和其他領域去中心化應用程式的可靠性和效率。
然而,以太坊面臨著越來越大的挑戰,即第 2 層 (L2)「寄生」效應。L2 鏈吸收了很大一部分 DeFi 活動,導致主網交易費下降,ETH 通脹率上升。雖然 L2 是以太坊生態系統的一部分,但它們的中心化排序器和獨立的經濟模型引發了人們對以太坊長期價值主張的擔憂。
以太坊的長期價值
許多以太坊持有者對 ETH 在此周期中的價格表現感到失望,一些人認為 Pectra 可能會改變遊戲規則,特別是在質押改進和 L2 可擴展性方面。此次升級引入了幾個關鍵增強功能:
-
更靈活的錢包操作,支持批量交易和贊助 gas 費
-
提高驗證者質押限額,從而實現更快的提款和驗證者入職
-
增加區塊容量,從而加快交易處理速度並提高 gas 費用
更高的質押門檻提高了 MEV 透明度,提高了 MEV 成本,提高了網絡治理的透明度和效率。智能合約執行變得更便宜,跨鏈兼容性增強,交易處理變得更具成本效益。
然而,以太坊的碎片化問題仍未解決。生態系統面臨一個根本問題:以太坊應該以高吞吐量的單鏈模型為目標,還是繼續依賴碎片化的 L2 聚合?這一困境可能會成為以太坊發展的長期制約因素。
Solana因素
Solana 的價格飆升主要得益於高吞吐量、低交易成本和強大的美國資本支持。與以太坊在 L2 上的分散流動性不同,Solana 的單片流動性模型將資產統一在單個網絡中。以太坊通過 L2 解決方案成功解決了可擴展性問題,但代價是創新分散和重複,這使得單片鏈模型越來越有吸引力。
從市場角度來看,以太坊最大的優勢仍然是其在去中心化金融(DeFi)中的主導地位——這是以太坊生態系統的核心價值驅動力。
對去中心化的妥協
Pectra 升級的最大優勢是提高了安全性和可擴展性,但 EIP-7251 也帶來了一把雙刃劍:
-
優點:整合驗證者數量,減少大規模存儲的負擔並降低網絡運營開銷。
-
缺點:增加中心化,使得以太坊更受大型投資者和機構的青睞,但可能會疏遠散戶參與者。
現在的戰略問題是,以太坊是否可以利用 2,048 ETH 的質押上限來吸引機構資本,就像 Solana 和 Sui 對美國投資者的吸引力一樣。以太坊的價格能否通過以去中心化為代價來吸引機構資金來推高?
以太坊現在面臨著新版的「不可能三角」:
-
敘事力量
-
集中價格控制
-
去中心化 PoS 質押
在這些元素之間找到正確的平衡將成為以太坊未來面臨的最大挑戰。
以太坊的北極星在哪裡?
以太坊似乎迷失了方向。分散的 ETH 供應量正在逐漸膨脹,DeFi 活動已轉移到 L2 鏈,導致主網費用捕獲量急劇下降。實際上,L2 鏈作為獨立的區塊鏈運行,而中心化排序器實際上作為獨立的生態系統運行。
-
Base 的收入流向Coinbase
-
Arbitrum 的利潤流向Arbitrum DAO
-
以太坊主網未能捕捉到這一價值
與此同時,其他區塊鏈也有明確的敘述:
-
比特幣=數字黃金
-
Solana = 鏈上納斯達克
-
人工智慧應用=下一個前沿
Solana 的 DeFAI 和 AI Agent 敘事推動了 SOL/ETH 比率的上漲,實現了其作為以太坊最強大競爭對手的願景。Metis 已將自己重新定位為以 AI 為中心的區塊鏈,與 DeFAI 爭奪意圖驅動的生態系統。
那麼,以太坊的北極星是什麼?
以太坊的ETF 應用持續陷入困境,主要歸因於兩個關鍵問題:
1.缺乏 Staking 收益
-
與 BTC ETF 不同,以太坊 ETF 不提供質押獎勵。
-
通過 ETF 持有 ETH會錯過約 3.5% 的 APY 質押獎勵。
-
投資者還需支付管理費,並且無法獲得 DeFi 收益機會。
2.缺乏制度協調
-
以太坊的強去中心化使得華爾街很難佔據主導地位。
-
與比特幣不同,以太坊的核心價值尚未被傳統金融完全掌握。
-
機構參與者主要通過穩定幣和 DeFi 參與以太坊,而不是直接接觸 ETH。
然而,Pectra 的 2,048 ETH 質押上限預示著潛在的轉變。通過允許更大的機構持股,以太坊可能會通過 RWA 整合與機構資本保持一致,這可能使以太坊質押 ETF 具有與比特幣儲備採用同等重要的戰略意義。
以太坊的短期北極星可能是基於質押的 ETF,將 ETH 的價格敘述提升到比特幣戰略儲備地位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