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想必大部分人还很懵,为什么Perp Dex突然之间就爆火了? 真是因为CZ宇宙第一喊单王的功劳,又或者CZ是欲对抗Hyperliquid攒的局?对,但没那么简单:
顺着上篇文章逻辑再补充一个洞察: 以Hyperliquid领衔的Perp Dex并不是以去中心化DEX的方式革命中心化CEX,而是发明了一个全新的物种:中性交易所(Neutral Exchange) 。
咦,我又造新词了,怎么那么像“中性人”呢,没错,在Crypto语境下意思是“既不纯粹去中心化,也不那么赤裸裸中心化”的交易所。
为什么这么说?
比方说:Hyperliquid有非常去中心化的一面,其链上资产托管,执行引擎和共识层、应用层分离,且都在自家独立链上可验证等、用户控制私钥、无需KYC、代码开源等特性,这确实很web3;
但老实说有一帮原教旨主义派诟病其验证节点少且中心化控制,且为了优化交易执行速度执行层很多操作也不需要完整共识确认等等问题,这和传统的链上交易结算Finality、区块同步等概念差异很大。
其他尚在襁褓之中仿盘 Perp Dex此方面矛盾就更突出了,除了我上文所说的技术特性还是黑箱外,还有很多奇奇怪怪的特征, 闭源、没有区块链浏览器,只是部分状态更新数据同步给L1,甚至连完整的链上记录都没有 。
当然,这类变种,一些其他高性能L1和Layer2也都有先例,目的都是为了达成去中心化、性能、安全的三角权衡。
但 这一波的Perp Dex的变种更彻底一些 ,比如,以太坊layer2用中心化Sequencer取代去中心化,但也在Fault Proof和Stage0-2的技术路线上耕耘了许久,而 新势力Perp Dex,理所当然的交易效率第一性原理,甚至大胆点批判他们不是区块链都无所谓 。
话到此,你们也许会猜我站什么立场呢?我拥抱市场。
因为这是CEX和DEX常年旷日持久的流动性拉锯战产生的“武魂融合技” 。
换句话说,这种“中性”特征其实是趋势演变的必然:
1)纯去中心化DEX的用户体验一直饱受滑点、MEV、Gas费、复杂流动性管理、组件堆叠安全性风险等等, 这严重放缓了Crypto基础设施大规模普及的速度 ;
2)传统中心化CEX又是监管、合规、信任危机、以及变着花样的利用注意力抓手优势整“产品、运营、营销”组合拳抽全行业的流动性, 换句话说就是扼杀一切链上创新于摇篮中 ;
你看, “中性”交易所恰好卡在中间点上,既保留了CEX级的用户体验,又在资产安全和透明度上做了某些妥协和创新 。它的出现,其实可以宣告CEX和DEX的多年的恩怨“和解”了。
所以,Hyperliquid的出现根本没有威胁到币安,恰恰相反,其像鲶鱼一样成就了币安,助推了BNB破千。
此刻埋头搞Alpha、钱包、交易链的CEX交易所们,终于不用担心所谓“去中心化原教旨主义”的道德绑架,完全可以以“中性交易所”之名,吹啊吹泡泡,骄傲放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