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Jessy,比特链视界
“展位他们找我要5万U。”
得知报价后,某比特币DeFi项目的负责人Jack决定不在今年Bitcoin Asia的主会场买展位。他在香港会展中心Bitcoin Asia展厅同一层的Bitcoin Summit边会展台上,带着自己的项目与我聊了起来,他的项目没拿到什么融资,5万U,不是一笔划算账。
这是我第二年参加Bitcoin Asia,也是Jack第二年来香港参展。不同的是,去年他是在主会场买了展位,而今年只来参加边会。
连续两年来参展,我最直观的感受:相比去年,今年主会场的参展项目少了太多。去年五月举办的Bitcoin Aisa大会时期,比特币生态尚未显露泡沫破裂的迹象,“生态繁荣”“项目繁多”,各种二层链、DeFi协议、NFT、链游层出不穷。而今年,展区零散地立着十个左右的展台,“今年的展台都没有卖完”,一位参展方告诉我。
与去年项目类别丰富不同,今年来参展最多的是矿机厂商及其渠道商,以及几个去年也来过的头部钱包项目。能够连续参展,不仅说明项目仍在运作,也说明其有稳定现金流,愿意为在Bitcoin Asia上的宣传买单。而那些曾经火热的“比特币生态”,多数已是昙花一现。
虽然展商稀少,现场没有去年热闹,但观众依旧不少。今年比特币生态不再是热点,但“DAT”“RWA”“稳定币”“挖矿”等话题仍受关注。CZ和特朗普次子的到来,更是点燃了整个会场的气氛。
比特币生态的全面颓败
去年在主会场拥有大展位的某链游项目团队告诉我,他们的项目已经基本停滞。当年他们宣传的是一个DePIN挖矿概念——卖出的游戏机承诺可以边玩游戏边挖矿,但项目最终并未发币。
“被骂也没办法,不敢发币,币价护不住。”
这正是许多比特币生态项目的困境:即便发了币,也难给投资者一个交代——币价持续下跌。曾重仓比特币生态的投资机构ABCDE,今年上半年宣布暂停新项目投资。据统计,其投资的六个已发币项目均表现惨淡,其中知名项目如梅林链和Babylon,从最高点跌幅巨大。
Jack也表达了类似看法:这些项目多是圈钱的“旁氏”,短短几个月周期内便消失。Bitcoin Asia大会上,主会场上比特币生态项目的缺席,正是这一现实的体现。
相比之下,比特币挖矿赛道确定性更高。但随着挖矿难度上升和监管变化,这个重资产产业也不再如往昔火热。自2024年比特币减半后,挖矿奖励减少50%,网络算力创新高,导致矿业单位收入从约0.12 USD/TH降至0.049 USD/TH。2025年上半年,挖出一枚比特币的成本同比上涨逾34%,超过7万美元。矿企们也在寻求新出路,包括IPO、转型加密财库公司等。一位矿商工作人员告诉我,厂商压力很大,参会是希望露面、促成合作,但市场仍是存量竞争。
虽然压力大,但是卖矿机,又或者是提供矿场建设的一站式服务,本质上在圈内更偏实体经济的赛道。有着稳定的盈利模式。也就更可能活得长久。
而另一个两年都参加的则是Unisat和Xverse这样的头部钱包,则因为卡住了比特币生态里钱包这个生态位,还算是可以维持,但迷茫仍旧是主旋律,Unisat的一位工作人员就跟我说“现在比特币生态处于低谷,我们感觉也没有什么方向。但是展还是要参加,也要持续的品牌曝光和建设。”
新热点是DAT
与比特币生态衰退形成对比的是,DAT成为了当前的热点话题。多位重量级嘉宾在发言中提及,这其中包括赵长鹏和Blockstream创始人Adam Back。
今年各类加密财库公司崛起,使用金融手段融资再购买加密货币,公司股价与加密货币市值紧密挂钩。嘉宾们认为,这是一种让传统金融投资者更容易接受加密资产的方式,相较直接投资加密货币更具吸引力。
特朗普次子Eric Trump的到来,是全场另一个热点。他作为压轴嘉宾,演讲感染力极强,现场反响热烈。他在演讲中批评拜登无能,赞扬特朗普政府为加密带来的繁荣,并预测比特币将达到100万美元一枚。此前,他还出席了在日本举办的WebX2025活动,行程紧凑。
得益于这些重磅嘉宾,尽管展位区冷清,但观众人数仍不少。圈外的传统金融从业者的参与也明显增加。一位券商朋友告诉我:“对于传统金融人来说,现在加密行业正是香饽饽。”
香港作为传统金融中心,今年各大券商上线了加密业务,稳定币试点也吸引了不少目光。即便主会场展商锐减,加密行业的关注度和热度依然不减。
不过或许也正因为Bitcoin Asia活动的关注度较高,嘉宾们在会场的演讲内容,也更中规中矩,比如赵长鹏在港大举办的边会的演讲,就比在Bitcoin Aisa 会场所说的内容输出了更多对香港当下政策的批判和建设性意见。
而据《南华早报》报道,香港证监会执行董事叶志衡和香港立法会议员吴杰庄则因为接到指示不要与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儿子Eric Trump,退出了Bitcoin Asia的活动。
这或许也表现了,香港,一方面,它希望以金融中心的身份拥抱加密,吸引更多产业和资本落地。但另一方面,它又无法完全摆脱大环境的约束,在政策表达上依旧谨慎克制。Bitcoin Asia的热闹与冷清,既是行业周期的缩影,也或许是香港在加密世界中摇摆角色的一个切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