監管與機構入場:加密貨幣下一階段的悄然開啟

作者: CryptoCompound,編譯:Shaw 比特鏈視界

無人提及的革命

當加密貨幣領域的大多數目光都聚焦於價格圖表和交易所交易基金(ETF)的資金流入時,2025 年末真正的故事卻在暗中悄然上演。市場正在由內而外重建——不是靠炒作,而是靠基礎設施。

經過多年的不確定性,監管的清晰度和機構準入的結合悄然改變了劇本 。加密貨幣不再是試圖證明自身合法性的局外資產。它正在成為全球金融體系的一部分——每一次合規條款的制定、每一隻ETF的獲批、每一次政策的轉變都在推動這一進程。

這一變革並非空穴來風,而是通過文件、框架搭建和資本配置委員會來實現的。而這正是它強大的原因所在。

準入改變了一切

多年來,機構投資者一直青睞比特幣和以太坊,但卻 無法承擔其操作風險:託管、合規、稅務處理、交易對手風險 。然而, 2024年1月現貨比特幣ETF的推出,以及7月以太坊ETF的問世,打破了這道壁壘

這不僅僅是又一款產品的發布,這是一座新的橋梁,為養老基金、家族理財室和對衝基金提供了一種在受監管的生態系統內配置資金的新途徑。

數據說明了一切。 2025年10月初,加密貨幣ETP(交易所交易產品)的單周資金流入量創下59億美元的紀錄 ,使總資產管理規模達到歷史新高。 貝萊德的IBIT ETF目前的資產管理規模徘徊在1000億美元左右 ,是歷史上增長最快的ETF。

這些並非追逐波動性的散戶資金流。它們是投資組合資金流,受投資委員會和合規框架的約束,是打算長期持有的資本,而非投機資金。

機構影響力無處不在

現貨市場僅反映了部分情況。機構採用的真正影響力在衍生品市場中得以體現。

在芝加哥商品交易所 (CME) ,加密貨幣期貨和期權交易量創下歷史新高。機構交易員使用這些工具並非為了賭博,而是為了表達方向性觀點、管理風險敞口和套利效率。

以太坊期貨的日交易量和未平倉合約量已連續數月創下新高,而CME的比特幣期權未平倉合約量剛剛超過90 億美元。

這種流動性和深度的增長至關重要。它可以縮小利差,改善對衝,並創造機構所需的機械穩定性。

簡而言之: 我們正在見證加密貨幣市場結構的專業化

監管不是敵人,而是催化劑

加密貨幣行業的老手們常常對「監管」這個詞感到畏縮。但事實上,正是監管讓這一階段成為可能。正是監管將潛在能量(興趣)轉化為動能(資金配置)。

在美國, 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ETF的批准 ——儘管謹慎且附帶諸多條件——賦予了比特幣和以太坊作為可投資商品的合法性。 SEC無需從理念上為加密貨幣保駕護航;它只需確保加密貨幣在現有框架內易於獲取即可

與此同時, 歐洲的MiCA法規已於2024年底全面生效,創造了全球首部全面的數字資產規則手冊 。該法規涵蓋穩定幣、交易所和託管機構,更重要的是,它實現了在27個歐盟國家之間通行。這使得合規項目首次能夠在歐洲範圍內擴展業務,而無需從零開始。

在亞洲, 香港於2024年批准了現貨比特幣和以太坊ETF,同時擴大了交易所和託管機構的許可範圍 ,使其成為機構和散戶資金的區域門戶。

雖然每個司法管轄區的做法不盡相同,但趨勢顯而易見: 加密貨幣正在逐漸獲得法律認可 。而當資產獲得法律認可時,它們就會吸引大量資金。

數據說話:誰在購買以及為何購買

仔細觀察最近的資金流向情況,就會發現一個模式:

  1. 市場廣度正在拓展 。雖然比特幣仍然佔據主導地位,但以太坊、Solana和XRP的ETF資金流入正在穩步增長。資產配置者不再將「加密貨幣」視為單一概念——他們正在跨結算層和執行鏈構建多元化的投資。

  2. 市場韌性正在增強 。即使在波動性加劇或清算之後,ETF的贖回量仍然很低。這並非一個弱手市場,而是一個長期市場。

  3. 對衝交易非常複雜 。CME的期貨和期權交易活動與ETF資金流動密切相關。機構投資者並非為了刺激而交易現貨;他們在受監管的範圍內實施著複雜且風險可控的策略。

這些信號表明,市場正從敘事驅動型周期轉向結構驅動型周期。市場基調更加平穩,但基礎更加堅實。

宏觀背景:流動性、風險和輪動

每一次重要的加密貨幣周期都反映了全球流動性波動。這一次的不同之處在於流動性的進入方式。 它不再通過投機槓桿,而是通過受監管的包裝產品進行流動

隨著全球收益率趨於穩定,各國央行逐步放鬆貨幣政策,流動性正在找到新的歸宿——比特幣如今就是其中之一。投資組合策略師越來越將其 視為一種流動性強的抗通脹工具,具有非相關性潛力

與此同時,以太坊正將自己定位為 數字金融的收益結算層 。隨著質押、再質押和Rollup活動的不斷擴展,以太坊已從一項技術資產轉型為一種創收協議。

這不是2021年的Meme時代。這是一次緩慢的結構性轉變——從好奇到配置。

值得關注的機會和布局

比特幣——機構Beta

ETF的資金流入仍然是衡量潛在需求最可靠的信號。只要IBIT和其他產品保持穩定的每周增長,逢低就是買入機會。長期布局仍有利於形成更高的底部結構,機構買盤將構成支撐。

以太坊——實用型收益投資

以太坊受益於監管準入和網絡活躍度。其質押收益和銷毀機制使其擁有類似「科技紅利」的屬性。一旦以太坊ETF在亞洲和歐洲獲得更深層次的流動性,需留意資金的輪動。

亞洲——香港門戶

香港的ETF結構,尤其是其實物申購/贖回模式,有望開啟相關市場之間的實際資本流動性。追蹤一級市場申購數據可以提前了解亞洲資金流入情況。

歐洲——MiCA的優勢

隨著MiCA的穩定,合規的發行方和服務提供商預計將脫穎而出。與透明治理、審計和鏈上報告相關的代幣,隨著其在歐盟範圍內的發行日益廣泛,可能會獲得機構的青睞。

如何在這一階段布局

這一階段的加密貨幣投資並非追逐熱點,而是要讀懂合法性的流向。

對於交易者而言 :關注ETF資金流入、CME未平倉合約以及跨交易所基差。這些指標能夠顯示價格全面反應之前機構資金流動性。

對於投資者而言 :要從框架角度思考,而非盯著代碼。

  • 核心持倉 :通過受監管的工具實現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流動性和風險敞口。

  • 投資位置 :選擇具有明確監管路徑的第一層協議和基礎設施代幣。

  • 戰術交易 :使用期權和期貨進行相對價值和波動性策略。

對於開發者而言 :與合規性保持一致。2026至2028年的贏家不會是最耀眼的——而是那些與受監管的軌道實現整合的開發者。

需要牢記的風險

沒有任何結構性趨勢是萬無一失的。三大風險依然存在:

  1. 監管政策逆轉 :執法行動或政治風向變化可能會延緩採用進程或引發短期波動。

  2. 流動性衝擊 :如果全球融資成本突然上升,ETF流入可能會趨於平穩,從而給市場情緒帶來壓力。

  3. 運營事故 :託管或交割失敗將考驗人們對新「機構化」敘事的信心。

但即使這些風險也表明了一件事:加密貨幣不再處於真空狀態。它與更廣泛的金融生態系統緊密相連——無論好壞。

更大的圖景

每個資產類別都會經歷三個階段: 投機、監管和整合

加密貨幣已經經歷了前兩個階段。現在迎來了第三個階段。

這並非2021年那種喧鬧、狂熱的牛市——而是 一個建立在合法性、合規性和基礎設施建設之上的低調積累階段

諷刺的是,等到大多數投資者意識到的時候,已經太晚了。機構投資者早已入場——資產配置模型已經設定,合規性已經得到批准,投資敞口也已經確定。

加密貨幣的下一階段增長將不再由興奮情緒所驅動,而將由市場準入所驅動

  • Related Posts

    川普的瘋狂計劃:用加密貨幣償還38萬億美元國債

    作者:神恩 一張小紙條上寫著「35萬億美元的加密貨幣,我們沒…

    從碎片化監管到體系化治理:解讀歐盟MiCAR監管框架

    1. 引言:從監管空白到統一框架的確立 2023年,歐盟正式…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x402能否打破加密概念”炒作即巔峰”魔咒?

    • By jakiro
    • 27 10 月, 2025
    • 1 views
    x402能否打破加密概念”炒作即巔峰”魔咒?

    行情壓制因素暫去 市場又要重拾漲勢了嗎?

    • By jakiro
    • 27 10 月, 2025
    • 3 views
    行情壓制因素暫去 市場又要重拾漲勢了嗎?

    監管與機構入場:加密貨幣下一階段的悄然開啟

    • By jakiro
    • 27 10 月, 2025
    • 4 views
    監管與機構入場:加密貨幣下一階段的悄然開啟

    以太坊基金會遭內部人公開吐槽 EF治理挑戰在哪裡

    • By jakiro
    • 27 10 月, 2025
    • 4 views
    以太坊基金會遭內部人公開吐槽 EF治理挑戰在哪裡

    摩根大通擬接受BTC作為貸款抵押品 背後有何深意?

    • By jakiro
    • 27 10 月, 2025
    • 5 views
    摩根大通擬接受BTC作為貸款抵押品 背後有何深意?

    x402可能是目前最接近機器文明的結構化信任之錐?

    • By jakiro
    • 27 10 月, 2025
    • 2 views
    x402可能是目前最接近機器文明的結構化信任之錐?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