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動了銀行的奶酪 一場6.6萬億美元的金融監管博弈

2025年8月,美國銀行業聯盟(多家重量級機構,銀行政策研究所BPI也在其中)向國會提交一封緊急信函。信函警告GENIUS法案存在潛在「監管漏洞」,可能使多達6.6萬億美元銀行存款流入穩定幣市場,該數額接近美國GDP的近三分之一。這一警告揭示和凸顯出傳統金融體系和新興數字資產之間關係緊張,以及穩定幣作為新型金融工具對現有金融秩序的潛在衝擊。銀行業聯盟的擔憂是有依據的,USDT、USDC等穩定幣在Coinbase、Kraken等主流交易所廣泛應用,這些平臺又用各種「收益計劃」吸引用戶,致使傳統銀行的存款根基受到前所未有的威脅。

GENIUS法案漏洞:穩定幣收益的”灰色地帶”

2025年7月18日,「懂王」川寶籤署《指導和建立美國穩定幣國家創新法案》(GENIUSAct),這個法案為支付穩定幣構建了聯邦監管框架,它要求發行者把儲備金維持在1:1且禁止算法穩定幣,還明確穩定幣不是證券或者商品。不過該法案有個關鍵漏洞,它雖然明確不讓穩定幣發行者直接給持有者付利息或者收益,但沒把這禁令擴展到加密交易所或者關聯企業,從而給穩定幣通過第三方渠道獲取收益開了「後門」。

JDSupra分析,「支付穩定幣」被GENIUS法案定義為用於支付或者結算的數字資產,其發行方得是受保存款機構的子公司、聯邦合格非銀行實體或者州合格發行方才行且每月要公布經審計的儲備報告。而GENIUS法案在「收益提供」這個核心問題上模糊得很從而給監管套利留出了空子,銀行政策研究所提到,雖然Circle的USDC自己不提供收益,但在Coinbase這些合作交易所。用戶持有USDC能拿到年化2-5%的獎勵。這其實就是發行方借關聯方間接提供收益從而完全避開了GENIUS法案的限制。

市場現狀:穩定幣的”冰火兩重天”

銀行業發出了嚴厲警告,可穩定幣市場的實際規模跟美國22.118萬億美元的M2貨幣供應量比起來還是微不足道。這一數據對比讓「威脅緊迫性」有了爭議,支持者覺得當下的風險完全可控、銀行業反應過激。反對者卻強調,穩定幣的增長潛力和網絡效應會引發「溫水煮青蛙」般的系統性風險。

實際應用中支付領域穩定幣已佔重要地位,NOWPayments數據表明2025年上半年商家加密支付裡穩定幣佔比達57.08%且USDT和USDC加起來佔比超95%。跨境支付、電商結算、新興市場匯款等場景下穩定幣有低成本、快速到帳的優勢正逐步取代傳統銀行轉帳和匯款服務。像非洲肯亞2025年穩定幣交易量增長43%主要用於跨境貿易和薪資發放體現出穩定幣在滿足實際金融需求上的獨特價值。

6.6萬億美元轉移風險: 銀行業的「末日場景」

銀行政策研究所(BPI)在致國會的信函裡引用美國財政部4月報告的數據發出警告,要是這一漏洞不被關閉就可能引發6.6萬億美元的銀行存款外流(這個數字相當於美國所有商業銀行存款總額的三分之一)。一旦如此銀行的信貸創造能力會被嚴重削弱且貸款利率將被推高,最終普通家庭和企業的融資成本也會受到損害。BPI著重指出,銀行靠存款發放貸款,穩定幣收益高這一特性也許會讓儲戶把資金從傳統銀行帳戶轉至加密交易所,經濟不穩定的時候這種「存款搬家」的風險更顯著。

面對當前穩定幣的市場這一擔憂並非空穴來風,截至2025年8月20日CoinStats數據,其總市值雖僅2887億美元但增長速度驚人,美國財政部預計2028年穩定幣市場規模或許能達2萬億美元。若允許關聯方提供收益增長可能還會進一步加快,市場上前兩大穩定幣Tether和USDC佔超80%的份額。其中USDT市值1671億美元、USDC達683億美元,Coinbase、Kraken等平臺上它們的「收益計劃」成為吸引用戶的重要手段。Coinbase給USDC持有者年化3.5%的獎勵,而銀行活期帳戶利率才0.5%,對儲戶來說這吸引力不小。

監管博弈:創新與穩定的「平衡木」

這場金融監管博弈中各方立場鮮明,銀行業聯盟力主全面禁止穩定幣的任何收益形式,認為這對保護金融體系穩定而言是必要之舉。而加密行業倡導「精準監管」,只禁濫用行為,不阻創新。8月19日美國財政部聲明稱正在就GENIUS法案實施徵求公眾意見,尤其關注數字身份驗證、區塊鏈監控等技術在防範非法金融活動時的運用。

一些專家提出折中方案,像要求穩定幣發行方對關聯方的收益活動負連帶責任或者設定收益上限防止過度競爭等。2025年2月美聯儲理事Christopher Waller演講時稱穩定幣不是「死對頭」,監管套利才是。我們所需的是既能保護消費者與金融穩定又能推動創新的監管框架,很多業內人士認同此觀點。他們覺得GENIUS法案初衷不錯,但要用技術手段和更細緻規則堵漏洞,不能簡單禁止所有收益活動。

2027年或更早GENIUS法案就要實施生效,流給監管者和市場參與者沒多少時間了。銀行業聯盟訴求若滿足,關聯方被禁止提供穩定幣收益。雖然存款外流風險也許會暫時遏制住,但是穩定幣的創新潛力或許也被扼殺了,從而市場會被推向不受監管的離岸平臺。要是維持現狀,傳統銀行業務有可能被穩定幣更快侵蝕,不過這也可能促使銀行加速數位化轉型,推出更有競爭力的產品。

普通用戶的金融選擇會被這場監管博弈的結果直接影響,而穩定幣的高收益能否持續、傳統銀行是否會提高存款利率來競爭、監管套利空間會不會被徹底堵死,這些問題的答案在未來幾年會逐步有結果。不管怎樣,穩定幣是連接傳統金融和加密經濟的橋梁,其發展軌跡已經不能改變,在創新和穩定間找平衡點將是監管者、從業者和用戶長期共同面臨的挑戰。

結語:數字時代的金融”新邊疆”

美國銀行業聯盟行動起來要求把GENIUS法案漏洞關閉,這從本質上講是傳統金融體系在數字浪潮面前進行的一次「自衛反擊」。雖然6.6萬億美元存款外流風險可能被誇大了,但這背後體現的是金融業態變革的必然性。穩定幣不但是一種新的支付工具,而且是金融基礎設施升級的催化劑,傳統銀行被它逼著重新思考自身商業模式,監管者也被促使去更新過時的規則體系。

在數字金融這片「新邊疆」,不存在絕對的贏家或輸家,有的只是適應者和被淘汰者。我們每個人都得明白這場變革的本質並掌握穩定幣等新興金融工具的知識,這會是未來財務決策的重要能力。而且不管GENIUS法案最終修訂成什麼樣,數字資產和傳統金融融合是必然趨勢,能駕馭這一趨勢的人在未來金融格局中就能佔得有利位置。

  • Related Posts

    美聯儲沃勒:加密技術不可怕 應與業界共推支付創新

    作者:趙雨荷,華爾街見聞 搶在傑克遜霍爾全球央行年會前,幣圈…

    美國總統VS美聯儲主席

    為什麼美國總統和美聯儲主席總是因為降息問題水火不容? 在美國…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侃爺發幣疑雲重重 名人幣為何總是風波不斷

    • By jakiro
    • 21 8 月, 2025
    • 1 views
    侃爺發幣疑雲重重 名人幣為何總是風波不斷

    美股代幣平臺StableStocks、xStocks與Robinhood差異

    • By jakiro
    • 21 8 月, 2025
    • 1 views
    美股代幣平臺StableStocks、xStocks與Robinhood差異

    MSTR、mNAV 和比特幣財庫儲備的未來

    • By jakiro
    • 21 8 月, 2025
    • 0 views
    MSTR、mNAV 和比特幣財庫儲備的未來

    誰動了銀行的奶酪 一場6.6萬億美元的金融監管博弈

    • By jakiro
    • 21 8 月, 2025
    • 1 views
    誰動了銀行的奶酪 一場6.6萬億美元的金融監管博弈

    人們是否開始意識到 當下貨幣體系正在崩潰?

    • By jakiro
    • 21 8 月, 2025
    • 0 views
    人們是否開始意識到 當下貨幣體系正在崩潰?

    關於Qubic攻擊門羅幣的若干補充觀點

    • By jakiro
    • 21 8 月, 2025
    • 3 views
    關於Qubic攻擊門羅幣的若干補充觀點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