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剖析HyperLiquid:技术债堆积会影响生态扩张?

作者:Haotian;来源:X,@tmel0211

前边几篇文章给大家一种印象,我对Hyperliquid全是赞美。没错,在交易费+回购模式做“中性交易所”这件事上,HL的确是楷模。 但若用Crypto Native的视角来评判,其潜在问题也一大堆

1)其HyperCore+HyperEVM的双链架构存在技术硬伤,目前只是靠部署预编译合约来同步状态 ,但诡异的是,子区块缺少父区块的交易Hash,区块Finality状态也是黑箱, 感觉更像是一个分布式数据库架构,而并非大家严格意义上理解的区块链

比如,没有完整的链上状态追溯,如何确保数据状态不可篡改,没有标准的区块结构,似乎只能依赖中心化节点做验证,基本实现不了Permissionless。

这意味着,Hyperliquid要么自己彻底做大自己的生态,以全新产品形态鼎力,要么随着生态复杂度的上升,技术债问题堆积会爆发未知黑天鹅;

2)由于HyperCore没开放部署,HyperEVM也没法真正开源 ,这意味着,虽然有很多开发者或项目方都尝试在HL生态内构建应用,并且和EVM整个大区块链生态接通。

但由于HL没有开源,大家都只能按照它预编译的合约来接入,也只能被动选择相信它的状态数据, 这和传统意义上的API接口没啥区别

一旦HL更改规则,整个生态协议都得跟着调整,本 质上大家都在冲着HL的高热度,在其生态内部署“特供版的协议”,长期看会缺乏黏性会随着生态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3)最关键是HL的合规问题一开始就是死结,上一个周期做金融产品都是先创新再拥抱合规,AAVE、Uniswap等都如此,而HL的初期用户和资金量就来自于其免KYC的设计, 这成就了它,也会给其后续拥抱“合规”带来麻烦

一旦HL要黑盒化强控来合规其用户和资金量势必流失,而其他堆叠ZK组件的合规应用思路,又受制于其本身双链互通的黑盒问题。

哎,简直就是死结。所以,别看Circle、Metamask等大玩家抢着来集成,一旦监管风向出现转变,一个个撒丫子比谁都跑的快。

以上。

Hyperliquid的星辰大海一定是做大做强其交易链生态,但其独特的变种架构也注定了,其后续生态存在扩展性难题,需要看后续技术方面的迭代改善方案能不能跟上。

是暴露问题更快出现死亡螺旋,还是渐渐完善方案悄无声息化解风险,且行且看

  • Related Posts

    为什么所有交易所都在疯狂拥抱Perp DEX?

    币安创始人CZ的一句’人人都想做Perp DEX…

    链上永续合约赛道大爆发 现在还能冲哪个?

    作者:岳小鱼;来源:X,@yuexiaoyu111 我整理了…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You Missed

    AI 时代 为什么我们必须坚定持有风险资产

    • jakiro
    • 25 9 月, 2025
    • 0 views
    AI 时代 为什么我们必须坚定持有风险资产

    VC范式焦虑:从资产创造到交易导向 下一步是什么

    • jakiro
    • 25 9 月, 2025
    • 0 views
    VC范式焦虑:从资产创造到交易导向 下一步是什么

    不断变化的加密货币新秩序

    • jakiro
    • 25 9 月, 2025
    • 0 views
    不断变化的加密货币新秩序

    为什么所有交易所都在疯狂拥抱Perp DEX?

    • jakiro
    • 25 9 月, 2025
    • 0 views
    为什么所有交易所都在疯狂拥抱Perp DEX?

    一夜暴富或一键重启 “永续合约”火爆币圈

    • jakiro
    • 25 9 月, 2025
    • 0 views
    一夜暴富或一键重启 “永续合约”火爆币圈

    币安Alpha牛市:一场做市商主导的单边游戏

    • jakiro
    • 25 9 月, 2025
    • 0 views
    币安Alpha牛市:一场做市商主导的单边游戏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