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Jasper De Maere,來源:Wintermute,編譯:Shaw 比特鏈視界
關鍵要點
-
比特幣價格依然與股票市場走勢聯動。 兩者相關性依然很高,但比特幣對納斯達克指數下跌的反應比上漲更為強烈。
-
2025年,比特幣的表現結構性偏向負面 。股市下跌時比特幣跌幅更大,上漲時漲幅更小,這種模式最後出現在2022年的熊市。
-
這種情況通常出現在底部附近,而不是頂部 。當前的這種不對稱性表明市場已經疲軟,而非狂熱,這說明儘管存在這種動態,比特幣價格仍然保持得相當不錯。
表現偏差
比特幣與納斯達克100指數的相關性仍然很高(約0.8) 。儘管二者聯繫緊密, 但比特幣似乎並未分享股市的任何漲勢 ,只有在股市下跌時才會與之同步波動。
這並非相關性的喪失,而是不對稱性的體現,即比特幣對風險反應的不均衡性。當股市上漲時,比特幣的反應較為平緩;而當股市下跌時,比特幣往往會朝著同一方向劇烈波動。
我們通過比特幣與納斯達克100指數之間的表現偏差來衡量這種關係 ,即比特幣在納斯達克下跌日的跌幅比在上漲日的漲幅大多少。
-
正偏度=比特幣引領風險 。比特幣表現優異,在風險偏好情緒高漲的環境中能夠及早吸引資金流入。
-
負偏度=比特幣風險滯後 。比特幣表現不佳,對宏觀避險情緒的反應大於驅動力。
目前,這種偏差明顯為負,表明比特幣仍作為風險情緒的高Beta方式進行交易,但只是在走勢不利時如此。
兩個關鍵觀察結果:
-
不對稱性縮小 ——比特幣與納斯達克 100 指數之間的表現差異(即不對稱性)隨著時間的推移正在縮小,這反映了比特幣作為一種宏觀資產正在走向成熟。
-
不對稱性加劇 ——365天滾動周期痛點缺口(下圖)達到了自上一輪熊市(2022 年末)以來的最高水平,恰好是在比特幣達到峰值的一年後。
鑑於比特幣目前的價格水平,這種結構性負向表現偏差尤為突出。 這種程度的負向不對稱通常出現在市場情緒消退之時 ,而市場情緒歷來是價格走勢的反映。
為何現在會發生這種情況?
雖然還有許多其他潛在因素導致這種情況,但有兩點尤為突出:
市場關注度轉向股票
2025年的大部分時間裡,通常流向加密貨幣領域(包括新代幣發行、基礎設施升級和散戶參與)的資金,已經轉向股票市場。大型科技股公司已成為機構和散戶尋求高Beta係數/高增長的焦點。與2020-2021年相比, 新增的風險偏好資金大多流入了納斯達克,而不是數字資產 。
這種注意力集中意味著,當全球風險情緒轉變時,比特幣仍會受到影響,但在樂觀情緒回歸時,其受益程度卻不成比例。 它更像是宏觀風險的「高Beta尾部」,而非獨立的敘事,其下行風險的Beta係數依然存在,但上行的敘事溢價卻不存在 。
流動性狀況
第二部分是結構性因素。 當前加密貨幣的流動性狀況與以往的風險周期有所不同 。穩定幣發行量已趨於平穩,交易所交易基金(ETF)資金流入放緩,各交易所的市場深度也尚未恢復到2024年初的水平。這種脆弱性會放大股市回調時的負面反應。結果是: 比特幣的下跌參與度仍然高於上漲參與度,從而擴大了這種表現偏差 。
總結
僅看相關性並不能說明全部情況 ,它只能顯示方向,而不能顯示強度。 比特幣仍然是一種宏觀資產 ,其交易受流動性和倉位變化的影響。
從歷史數據來看,這種負不對稱現象通常不會出現在頂部附近,而是在底部附近出現 。當比特幣在股市表現不佳時下跌幅度大於股市表現良好時的上漲幅度時,這通常表明市場疲軟,而非強勢。雖然這只是部分原因,但目前比特幣/納斯達克指數的表現偏差表明,比特幣投資者已經有些疲憊,而且這種情況已經持續了一段時間。儘管如此, 鑑於比特幣已多次創下歷史新高,且距離頂部不到 20%,這表明比特幣的支撐力度相當不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