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Haotian,獨立研究員 來源:X,@tmel0211
如果 Starknet 的 Token 經濟學奏效,勢必會推動 zkSync、Scroll、Linea 等 ZK 系項目的 Token 發行相繼落地。
這兩天@Starknet一次面向130萬地址總量超7億枚的超級大空投行動落地了,幾乎「雨露均沾」照顧到了各個層面參與生態的每一份子,夠格局!那麼,如何看待此次Starknet空投盛宴的後續影響呢?我來談談我的思考:
1)Starknet發空投的標準、規模以及覆蓋面一直猶抱琵琶,各種緋聞和謠言不斷,甚至不少人一度以為要被集體「反擼」了,在此種背景下,突然宣布超130萬地址,7億枚STRK的Eligible,相信已經讓不少人喜出望外了。
實在說,作為被深擼的熱門項目,Starknet的發空投標準設計著實很難處理,需要平衡好各方利益,還得避免空投的拋壓蓋過激勵作用,因此很難有絕對滿意的結果。最終,Starknet選擇了向ECMP早期貢獻者、GitHub開源開發者、Starknet用戶等來了一次規模較大的恩澤普惠。
這很可能也是zkSync、LayerZero等焦點項目的最終選擇,當品牌影響力到一定層級後,陽光普照的空投行動才最明智。 區別就在於,哪些擼毛黨會以怎樣的標準被篩掉,哪個方向會成為項目方的偏好對象?比如Starknet很明顯偏好開發者和早期ECMP貢獻者群體。「擼毛」的生意頂多算增加了風險,失去了投入產出性價比,還會繼續卷下去。
2)此前,我曾發文說Starknet發空投是一次「救贖行動」,原因在於ZK系Layer2項目很長一段時間內都停留在技術優勢敘事階段,開發者資源、生態項目、市場TVL、用戶量、用戶體驗等等各方面的綜合數據指標落地遠不及預期。此種情況下,拿出Tokenomics的殺手鐧更目的更多是為了進一步構建和強化生態市場。顯然,Starknet和zkSync都在焦慮這一點。
尤其是Layer2整體鎖倉數據都超過了25.5B,而論品牌聲譽度排名前5的Layer2佔比還不到0.2B,這樣的數據如何給後續的二級市場投資者信心?而發Token 補貼開發者和用戶可以快速地彌補這一短板,如果不信,Tokenomics會有這麼的大的魔力,看看技術還未任何落地TVL就已經超18億美元的Blast就能領略到了。
我個人傾向相信Tokenomics會給ZK系拉胯的生態帶來持續的源動力,尤其是STRK作為Gas手續費補貼參與到項目開發和用戶交互體驗過程中,想像空間還是挺大的。
3)坎昆升級對ZK-Rollup的市場提振意義顯著大於OP-Rollup。如果說坎昆升級對OP-Rollup是錦上添花,那對於ZK-Rollup一定算是雪中送碳了。原因之前我也分析過,同樣的Blob區塊容量,ZK系 Layer2可以放大Layer2 TPS的上限,進而降低Gas均攤成本,再加上潛在的Gas補貼大戰到來,理論上,會有更多的開發者和用戶湧入ZK生態進行Build。 正常情況下,坎昆升級會是ZK系生態一次全方位趕超、逆襲OP的轉折點。
Starknet趕在坎昆升級前上線Tokenomics,無疑也表達了在坎昆升級後背水一戰的決心。 如果Starknet的Token經濟學奏效,勢必會推動zkSync、Scroll、Linea等ZK系項目的Token發行相繼落地。 而且ZK技術的潛能終歸要靠「應用」驅動,市場需要跑出幾個遊戲等王炸應用來帶動Starknet市場生態的進一步繁榮。
4)眼下的Layer2競爭格局已然變得複雜且焦灼,過去Arbitrum、Starknet、zkSync等為代表的技術、品牌聲譽等有有先發優勢的Layer項目,都扛了較大的落地預期壓力,而Stack戰略打法還是傳統To B的VC敘事型思維,以此用來吸引二級市場投資者明顯吸引力不足;
與此同時,湧現了一大批試圖打破Layer2格局的新銳挑戰者,比如,Metis拿出去中心化Sequencer和原生Token經濟體來試圖彎道超車,Manta、ZKFair、Blast等都在嘗試用市場、運維、資本的力量來逆襲上位。
此外還有Celestia、Altlayer、Espresso等用模塊化思維持續給Layer2市場增加新的變量。 現在的Layer2市場已然無法再用技術實力、資本背景等既定優勢來鎖定市場地位,在一輪一輪的市場衝擊和競爭格局下,最後存活下來的一定是各方面綜合實力都均衡的Layer2項目。 在坎昆升級後的一年內,市場競爭會越演愈烈,屆時或許會有全新的Layer2 四大天王誕生。
Note:本人有幸拿到了 ECMP 的空投,算是對一直以來持續做價值內容輸出的激勵,Anyway,大家要對 Layer 2 市場多一些信心和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