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C主席或將終結美國代幣監管「十年迷霧」

作者:張烽

在數字資產席捲全球金融體系的浪潮中,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長期以來被視為加密世界中最具爭議也最具影響力的監管力量。其立場的不確定性、對「證券」定義的嚴格解釋,以及頻繁的執法行動,使得創新者與投資者在迷霧中艱難前行。

然而,一場根本性的轉變正在發生。SEC主席Paul S. Atkins於2025年11月12日,在其題為《Project Crypto》的演講中,不僅明確回應了市場對監管確定性的渴求,更提出了一個基於「經濟實質」而非「技術標籤」的監管新範式。這一轉變的核心, 在於不再將每一項技術創新視為可疑,而是承認投資合同的生命周期可能終止,從而為代幣的合規路徑掃清了最後的制度障礙。

一、針對不確定性而明確監管:終結「十年迷霧」

過去十年,加密市場最常被問及的問題莫過於:「這個代幣是不是證券?」然而,這一問題背後所反映的,正是監管模糊所帶來的系統性困惑。Atkins在演講中坦承,「加密資產」並非證券法中的法定術語,而是一種技術描述。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技術形式,而在於其背後所承載的「法律權利」與「經濟實質」。

長期以來,市場參與者陷入一種僵化的認知誤區:一旦某個代幣被認定為「投資合同」的一部分,它就永遠被貼上「證券」的標籤,其後的每一筆交易也都必須遵守證券法規。 這種「一旦是證券,永遠是證券」的觀點,不僅缺乏法律依據,也嚴重脫離了數字資產的現實發展。 Atkins明確指出,這種觀點「不可持續、不可行、代價高昂、收益甚微」,並直接導致創新外流至監管更為明晰的司法管轄區。

為此,SEC將以「清晰的界限」和「易懂的語言」重塑監管框架,回應市場對確定性的根本需求。這一表態,標誌著SEC從「執法主導」轉向「規則主導」,從「事後追責」轉向「事前引導」。

二、針對代幣形式而注重實質:經濟現實高於技術標籤

在構建新監管框架的過程中,Atkins強調了兩大核心原則: 第一,證券的本質不因其載體形式而改變;第二,經濟現實高於一切標籤。

這意味著,無論資產是以紙質證書、資料庫記錄還是區塊鏈代幣的形式存在,只要其本質代表對企業利潤的索取權,並依賴他人的管理努力,它就屬於證券法的管轄範圍。反之,即使某個代幣曾作為投資合同的一部分發行,一旦合同履行完畢或終止,其後續交易也不應再被視為證券交易。

這一立場回歸了美國最高法院在Howey案中所確立的「實質重於形式」原則,摒棄了對技術表象的過度執著,轉而關注資產在經濟活動中的真實角色。

三、針對不同需求而代幣分類:構建統一的代幣圖譜

為落實上述原則,Atkins提出了一個初步的代幣分類體系,將加密資產劃分為四類:

數字商品/網絡代幣 :如比特幣等去中心化網絡中的原生代幣,其價值源於系統本身的程序化運行,而非依賴他人的管理努力,不屬於證券。

數字收藏品 :如NFT等代表藝術、音樂、遊戲物品等內容的資產,其價值在於使用或收藏,而非投資獲利,不屬於證券。

數字工具 :如會員憑證、門票、身份徽章等具有實際功能的代幣,不屬於證券。

代幣化證券 :代表股票、債券等傳統金融工具的代幣,無論以何種形式存在,仍屬於證券。

這一分類不僅回應了市場對「哪些代幣不是證券」的迫切需求,也為後續監管與合規路徑提供了清晰的指引。

四、針對投資合同履行情況而過程分段:承認合同可終止

在Howey測試的適用上,Atkins提出了一個具有裡程碑意義的觀點: 投資合同可以履行、可以到期、也可以終止。它並非永久性的法律標籤。

他用Howey柑橘園的歷史變遷作喻:當年作為投資合同標的的土地,如今已成為高爾夫球場和住宅區,不再具備證券屬性。同樣,一個代幣在項目初期可能依賴開發團隊的「關鍵管理努力」,但隨著網絡成熟、代碼發布、控制權分散,發行方的角色逐漸減弱甚至消失。此時,投資合同的生命周期已然結束,代幣的交易不再構成證券交易。

這一「合同可終止」的理念,打破了長期以來對代幣「出身論」的僵化理解,為眾多已成熟運行的公鏈代幣、功能型代幣提供了合規出口。

五、針對責任承諾而反對欺詐:執法不因分類而鬆懈

儘管SEC在分類與豁免上展現出開放態度,但Atkins也明確強調: 反欺詐的底線不會因資產類別而改變。 無論是證券還是商品,虛假陳述、操縱市場、捲款潛逃等行為都將受到嚴厲打擊。

他特別指出,即使某個代幣不屬於證券,只要其在銷售過程中涉及虛假承諾,SEC仍可依據反欺詐條款追究責任。同時,CFTC也對商品類加密資產擁有反欺詐與反操縱權限。

這說明,監管的靈活並不等於縱容。合規的邊界可以拓寬,但法律的底線不容挑戰。

六、針對創新與價值而簡化流程:為實驗與成長留出空間

在演講的最後部分,Atkins呼籲SEC推出一攬子豁免措施,為加密資產打造一個「量身定製的發行機制」。 這一機制旨在簡化合規流程,降低創新門檻,使項目方能將精力集中於產品開發與用戶互動,而非疲於應對監管不確定性。

他強調,監管的目標不應是「束縛未來」,而應是「服務人民」——包括構建解決方案的企業家、為未來投資的勞動者,以及分享國家繁榮的普通美國人。

SEC主席此次演講,不僅是對過去十年加密監管困境的系統回應,更是對美國未來金融創新領導力的鄭重承諾。 它標誌著監管機構從「防禦式執法」轉向「建設性引導」,從「技術恐懼」轉向「經濟理性」。

「我們絕不會讓對未來的恐懼束縛我們,讓我們困於過去。」這句話,或許正是美國加密監管新時代的最佳註腳。當監管者開始承認投資合同可以終止、當代幣不再因「出身」而被永久質疑,當創新者不必再為模糊的規則而焦慮——我們看到的,不僅是一座監管障礙的拆除,更是新時代的開啟:代碼可以為創新生長,協議可以基於社區需求運行,而法律終將為其護航而非設障。

  • Related Posts

    穩定幣不「穩定」

    作者:Alex 如果你站在布宜諾斯艾利斯的街頭,或者拉各斯的…

    美股上演史詩跳水 BTC受波及又遭重挫 市場又怎麼了

    Shaw,比特鏈視界 11月20日晚間,美國9月非農就業數據…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Fusaka升級 讓以太坊以現金流為導向

    • By jakiro
    • 21 11 月, 2025
    • 3 views
    Fusaka升級 讓以太坊以現金流為導向

    Ray Dalio:巨大的泡沫和財富差距帶來的巨大危險

    • By jakiro
    • 21 11 月, 2025
    • 2 views
    Ray Dalio:巨大的泡沫和財富差距帶來的巨大危險

    DAT模式正經歷一場巨大的市場考驗

    • By jakiro
    • 21 11 月, 2025
    • 3 views
    DAT模式正經歷一場巨大的市場考驗

    穩定幣不「穩定」

    • By jakiro
    • 21 11 月, 2025
    • 3 views
    穩定幣不「穩定」

    Pantera:隱私復興 區塊鏈的下一個時代

    • By jakiro
    • 21 11 月, 2025
    • 3 views
    Pantera:隱私復興 區塊鏈的下一個時代

    比特幣連跌 現貨ETF成抽血主力 財庫公司紛紛賣幣

    • By jakiro
    • 21 11 月, 2025
    • 3 views
    比特幣連跌 現貨ETF成抽血主力 財庫公司紛紛賣幣
    Home
    News
    School
    Sear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