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項目簡介
BOB(Build on Bitcoin )是一個結合了比特幣的安全性和以太坊智能合約靈活性的混合二層平臺,支持 Ordinals、Lightning 和 Nostr 等比特幣生態系統,旨在提高比特幣的實用性並擴展其功能。
簡單來說,BOB旨在激發比特幣建設的復興,通過支持包括閃電網絡、序號系統和Nostr在內的比特幣現有堆棧上的創新。項目的願景是通過推廣卷積技術(尤其是零知識卷積),長期增強比特幣的價值累積,改善協議的經濟可持續性。BOB還將支持各種加密原語,為創新者提供一個建設和實驗的空間。
BOB的核心價值觀包括支持實驗和創新、確保真實世界的影響力,以及提供選擇的自由。項目還處於早期階段,但已經發布了早期Alpha版本,未來將繼續研發和實驗,包括在比特幣、以太坊和多鏈生態系統之間無信任地橋接的新方法。
BOB的第一版最小可行產品(MVP)已經具備無信任BTC橋接和內置的比特幣輕客戶端,這可以加密驗證主鏈,允許團隊創建無信任的BTC序號和BRC交換等比特幣原語。
2. 運作機制
2.1 合併挖礦
BOB項目的合併挖礦技術(Merged Mining)是一個關鍵機制,允許比特幣礦工在不增加額外成本的情況下同時支持BOB網絡。這種技術的主要優勢在於它可以利用已有的比特幣挖礦資源,同時增強BOB鏈的安全性。
下面是這種技術的更詳細的解釋:
2.1.1 原理和操作方式
合併挖礦允許兩個不同的區塊鏈—在這個案例中是比特幣和BOB—共享相同的工作量證明(PoW)算法。在實際操作中,礦工在挖掘比特幣的同時,也可以挖掘BOB鏈的區塊。這是通過將BOB區塊的信息作為比特幣區塊的一個小部分(通常是額外的數據欄位)包含進去實現的。
2.1.2 技術細節
在BOB的合併挖礦協議”Optimine”中,礦工生成一個工作量證明,這個證明同時滿足兩個網絡的挖礦難度要求。礦工需要找到一個符合比特幣網絡難度要求的哈希值,同時這個哈希值也需要滿足BOB網絡的難度要求,或者是更容易滿足的條件。當比特幣區塊被挖出來時,其中也隱含著一個有效的BOB區塊,因此,這個BOB區塊也會被視為已經被挖出。
2.1.3 安全性
通過合併挖礦,BOB能夠利用比特幣網絡的廣泛的礦工基礎和高度的安全性。因為BOB區塊的驗證是通過比特幣的PoW機制同時進行的,所以任何試圖攻擊BOB網絡的行為都需要同時對比特幣網絡發起攻擊,這在經濟和技術上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
2.1.4 效率與激勵
此技術允許礦工使用同樣的計算工作為兩個網絡提供安全支持,而不需要額外的能源消耗。這不僅提高了能源效率,也降低了參與多個網絡的經濟成本。
合併挖礦為礦工提供了額外的激勵,因為他們可以在不犧牲比特幣挖礦回報的前提下,額外獲得BOB鏈上的挖礦獎勵。這一機制鼓勵了更多的礦工參與到BOB網絡的安全維護中來,同時也增強了網絡的整體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
2.2 EVM兼容性
BOB項目的以太坊虛擬機(EVM)兼容性是其核心特徵之一,使其能夠支持運行智能合約和開發複雜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s)。這一功能極大地擴展了比特幣的能力,將其從一個主要用於價值存儲和簡單交易的平臺轉變為一個更加豐富和多樣化的應用平臺。
以下是BOB EVM兼容性的更詳細介紹:
2.2.1 基本概念
EVM是以太坊上執行所有智能合約的運行環境。它是一個完全隔離的虛擬環境,這意味著在EVM中運行的代碼可以在沒有任何外部影響的情況下執行。這種兼容性允許BOB利用已經存在的以太坊工具和基礎設施,比如智能合約程式語言Solidity,以及開發工具Hardhat和Remix,還有用於數據可視化的BlockScout和The Graph。
2.2.2 技術實現
BOB實現EVM兼容性的方式是通過在其L2解決方案中集成EVM。這意味著任何原本為以太坊設計的DApps和智能合約理論上都可以在BOB平臺上不經修改地運行。通過這種方式,BOB能夠利用以太坊生態系統的成熟和廣泛的開發者社區,同時帶來比特幣安全性的優勢。
2.2.3 開發和部署智能合約
開發者可以使用標準的以太坊開發工具來創建、測試和部署智能合約到BOB網絡。這些合約可以通過標準的以太坊錢包如MetaMask與用戶交互。此外,BOB支持通過Metatransactions和帳戶抽象化簡化用戶交互,允許用戶使用BTC或其他ERC-20代幣支付交易費用。
2.2.4 跨鏈功能
EVM兼容性還使得BOB能夠支持與以太坊及其他基於EVM的鏈的互操作性。例如,用戶可以利用已存在的以太坊基礎設施和市場來交易在BOB上創建的資產,或者將資產從以太坊遷移到BOB。
2.2.5 優勢與挑戰
BOB通過EVM兼容性帶來了諸多優勢,包括即插即用的智能合約支持、更廣泛的開發者工具和社區資源的訪問,以及更加豐富的DApp生態系統。然而,這也帶來了挑戰,特別是在確保與比特幣主鏈無縫整合時的安全性和效率問題。
2.3 跨鏈功能
BOB項目的跨鏈功能是其核心特性之一,它極大地增強了比特幣和以太坊生態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通過實現跨鏈技術,BOB不僅能支持比特幣和以太坊之間的無縫交易,還可以連結到其他基於EVM的網絡。
以下是對BOB跨鏈功能的更詳細介紹:
2.3.1 跨鏈橋
BOB實現了一個或多個跨鏈橋,允許比特幣和其他區塊鏈資產(如以太坊上的ERC-20代幣)之間的轉移和交互。這些橋利用智能合約來鎖定在一個鏈上的資產,並在另一個鏈上發行相應的代幣。例如,用戶可以將比特幣鎖定在BOB平臺上,並在以太坊網絡上獲得相等數量的包裝比特幣(wBTC)。
2.3.2 雙向輕客戶端BTC橋
BOB特別強調了其雙向輕客戶端BTC橋的開發,這是一個高級的跨鏈解決方案,支持比特幣和以太坊生態系統之間的直接交互。這種橋使用輕客戶端技術在EVM上驗證比特幣交易,從而允許比特幣的直接使用和管理,而無需中心化的託管服務。
2.3.3 Metatransactions 和帳戶抽象化
BOB通過引入元交易(Meta-transactions)和帳戶抽象化增強了其跨鏈功能。元交易允許用戶在進行交易時不必擁有原生網絡代幣(如ETH)就可以支付交易費用。這意味著比特幣用戶可以使用BTC來支付在以太坊網絡上進行的交易費用,增加了跨鏈操作的便利性和可訪問性。
2.3.4 BTC輕客戶端和智能合約互操作
BOB使用BTC輕客戶端技術來允許智能合約訪問和處理比特幣區塊和交易數據。這使得在BOB平臺上創建的智能合約可以直接與比特幣交互,執行如P2P交換、序號拍賣或算力令牌化等操作。
2.3.5 Rust 和 zk-SNARKs
BOB的跨鏈功能也得益於其對Rust程式語言的支持以及零知識證明(特別是zk-SNARKs)。這允許BOB進行鏈下計算,同時在鏈上驗證這些計算的正確性,為複雜的跨鏈操作提供安全和可信的驗證機制。
2.3.6 安全和效率
在設計跨鏈功能時,BOB特別關注安全性和效率。通過使用先進的加密技術和精心設計的協議來最小化跨鏈交易中的信任和風險。此外,BOB的跨鏈橋旨在減少延遲和交易成本,使用戶能夠快速且經濟地移動資產。
3. 生態系統
BOB項目的融合點(Fusion Points)和空投(Airdrop)是其生態系統內部用於激勵和獎勵用戶參與的關鍵機制。這些功能不僅鼓勵了社區的活躍參與,還增加了平臺的流動性和用戶基礎。
3.1 融合點(Fusion Points)
融合點是BOB網絡內的一種激勵措施,旨在獎勵用戶對網絡的貢獻和參與。用戶可以通過多種方式賺取融合點,例如:
-
資產橋接:用戶通過橋接白名單資產(如wBTC和tBTC等)到BOB平臺可以獲得融合點。這些操作通常具有高倍數,意味著參與者可以通過活躍交易獲得更多的點數。
-
TVL(總鎖定價值)貢獻:用戶將資產鎖定在支持白名單資產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s)中,可以根據鎖定金額和時間賺取融合點。
-
活躍DApp互動:與特定的白名單DApps進行交互,如參與投票、質押或其他形式的互動,用戶也可以獲得融合點。
-
推薦計劃:用戶通過推薦新用戶加入BOB平臺也可以獲得融合點,推薦越多,潛在獎勵越高。
3.2 空投(Airdrop)
在BOB項目中,空投通常與融合點活動相結合,方法包括:
-
融合點轉換:用戶積累的融合點最終可以轉換為BOB項目的代幣,這些代幣可以在各種交易平臺上交易,或用於平臺內的進一步操作和投資。
-
社區活動獎勵:參與特定的社區活動或完成特定任務的用戶,可能會直接獲得空投作為獎勵。
-
貢獻獎勵:對BOB生態系統做出顯著貢獻的用戶,例如開發者或者活躍社區成員,也可能獲得空投以認可其貢獻。
4. 路線圖
BOB項目的路線圖詳細闡述了其多階段的部署計劃,主要包括如下幾個階段:
階段0: 公共測試網
這是BOB項目的初始階段,主要集中在測試網絡的部署和基本功能的驗證。這一階段的目的是確保系統的基礎架構穩定,並準備好進行下一階段的實施。
階段1: Bootstrapping BOB – Optimistic ETH Rollup
在這個階段,BOB將實現一個樂觀的以太坊Rollup解決方案。這意味著所有的交易和狀態轉換初步都將在以太坊的L1進行驗證和結算,但具有將來轉為更高效系統的潛力。
階段2: 通過新的合併挖礦協議繼承比特幣安全性
這一階段將看到比特幣的PoW安全性通過合併挖礦技術整合到BOB項目中。這樣做可以保證BOB網絡在繼承了比特幣的高安全標準的同時,還能保持較高的交易處理效率。
階段3: 從Optimistic Rollup升級到ZK驗證
ZK-Rollups提供了比Optimistic Rollups更高的效率和安全性。此階段的目標是通過使用零知識證明來驗證交易和狀態變化,減少對網絡驗證者的信任需求,並大幅提升交易吞吐量和速度。
階段4: 通過BitVM、一次性籤名和ZK證明實現BTC質押排序器
此階段將引入更多高級功能,如比特幣虛擬機(BitVM)、一次性籤名機制和ZK證明,這些都是為了進一步增強跨鏈交互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
階段5: Multi-ZK-Rollup(同時連接ETH和BTC)
最終階段旨在創建一個同時與比特幣和以太坊鏈連接的多ZK-Rollup,這將極大地增強跨鏈操作的靈活性和效率,使BOB成為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多鏈平臺。
這樣的路線圖顯示了BOB項目的野心和複雜性,旨在通過逐步引入高級區塊鏈技術來解決現有的可擴展性和互操作性問題。每一個階段的成功實施都需要克服重大的技術挑戰,但如果成功,將大大推動整個區塊鏈行業的發展,尤其是在提升比特幣功能和與其他區塊鏈系統的整合方面。
5. 團隊/融資情況
Dominik Harz 是 Interlay 與 BOB 的聯合創始人兼CTO。他是倫敦帝國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博士,此前也曾擔任該學校研究助理。
Alexei Zamyatin 是 Interlay 與 BOB 聯合創始人,此前是 SBA Research 研究員。他是英國倫敦帝國理工學院加密貨幣研究與工程中心的博士研究生,其研究專注於區塊鏈安全和互操作性。
最近,BOB 獲得了由 Castle Island Ventures 領投的 1000 萬美元種子輪融資 。其他參與者包括 Mechanism Ventures、Bankless Ventures、CMS Ventures 和 UTXO Management,以及 Dan Held 和 BRC-20 代幣標準創建者 Domo 等天使投資者。
此次融資支持了 BOB 的目標,即通過啟用鏈下計算和鏈上驗證(類似於以太坊的樂觀匯總),在不影響性能的情況下增強比特幣基礎設施,從而促進比特幣上可擴展的智能合約應用程式。
6. 項目評估
6.1 賽道分析
BOB項目定位在比特幣的二層解決方案和DeFi(去中心化金融)領域,特別是在推動比特幣與以太坊生態系統之間的互操作性上。通過結合比特幣的安全性和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功能,BOB旨在拓展比特幣的功能性,使其能支持複雜的金融應用,這一點在傳統比特幣網絡上是無法實現的。以下是BOB項目的主要賽道分析和一些類似的項目:
6.1.1 BOB項目的賽道
-
比特幣二層解決方案:BOB通過實現二層技術,比如合併挖礦和智能合約,提供了比原生比特幣網絡更高的交易速度和更低的交易費用,同時維持核心的安全屬性。
-
跨鏈技術:通過提供與EVM的兼容性和建立跨鏈橋梁,BOB使得比特幣與其他區塊鏈資產(特別是以太坊及其代幣)之間的互操作成為可能,這極大地增加了比特幣在DeFi等領域的應用潛力。
-
智能合約平臺:BOB通過支持EVM,使得開發者可以在比特幣上部署和執行智能合約,這原本是以太坊的顯著特性,現在通過BOB這樣的平臺也能在比特幣生態中實現。
6.1.2 類似項目
-
RSK (Rootstock):RSK是第一個將以太坊智能合約功能引入比特幣的項目。它是一個比特幣的側鏈,允許比特幣網絡直接支持智能合約和更複雜的交易類型。
-
Lightning Network:雖然主要用於支付和微交易,Lightning Network 是比特幣的另一種二層擴展解決方案,通過建立支付通道網絡來實現高速和低成本的交易。
-
Liquid Network:由Blockstream開發的Liquid是一個比特幣側鏈,主要用於加速比特幣交易和發行其他類型的數字資產。
-
Stacks:前身為Blockstack,Stacks旨在為比特幣網絡帶來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通過其獨特的Clarity智能合約語言和Proof of Transfer (PoX)共識機制。
6.2 項目優勢
1. 安全性
BOB利用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PoW)安全模型,通過合併挖礦技術,提供了與比特幣相同水平的安全保障。這意味著任何試圖攻擊BOB的行為也必須足以攻擊比特幣本身,這在實際操作中幾乎是不可行的,因為比特幣的網絡是目前最大和最安全的PoW網絡。
2. DeFi和智能合約應用
BOB不僅支持基本的比特幣交易,還通過智能合約使得複雜的金融工具和服務(如借貸平臺、自動化市場做市商(AMM)和穩定幣)能夠在比特幣上實現。這擴展了比特幣的應用範圍,使其成為一個更全面的金融解決方案
3. 創新的融資和社區激勵機制
BOB項目通過融合點和空投機制鼓勵社區參與和網絡增長。這些激勵措施不僅增加了用戶的參與度,還有助於維護和發展BOB的生態系統。
4. 開放和可擴展的架構
BOB的架構設計旨在支持未來的升級和擴展,包括支持新的加密原語和技術,如零知識證明和鏈下計算解決方案。這確保了BOB能夠適應未來的市場需求和技術發展。
6.3 項目不足
1. 複雜性和用戶採納難度
儘管BOB通過MetaMask等熟悉的接口簡化了用戶體驗,但其底層技術—特別是涉及智能合約和跨鏈交互—的複雜性可能對新用戶構成挑戰。這種複雜性可能限制了非技術用戶的參與,從而影響了項目的廣泛採納。
2. 依賴外部因素
BOB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其與以太坊和其他區塊鏈技術的兼容性和互操作性。任何在這些外部平臺上的重大變更或不兼容的更新都可能對BOB產生不利影響。
3. 項目執行和技術實現的難度
實現BOB描述的技術功能和生態系統需要高水平的技術專業知識和嚴格的項目管理。任何在實施過程中的失誤或延誤都可能影響項目的整體成功和市場接受度。
7. 結語
總而言之,BOB項目作為一項創新的比特幣二層解決方案,通過整合比特幣的安全性與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功能,極大地擴展了比特幣的應用領域,提供了跨鏈功能和DeFi應用的可能性。它通過融合點和空投等機制激勵社區參與,努力構建一個活躍和支持的生態系統。
儘管面臨技術複雜性、安全挑戰和激烈的市場競爭等諸多挑戰,BOB項目的創新理念和功能擴展為比特幣的未來應用提供了新的視角和可能性。隨著區塊鏈技術的持續進步和市場的逐漸成熟,BOB項目有潛力在推動比特幣及整個加密貨幣生態進入新階段中發揮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