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am Chain 與以太坊危機公告

作者:Four Pillars 來源:X,@FourPillarsFP 翻譯:善歐巴,比特鏈視界

關鍵要點

在 2024 年 Devcon 大會上,以太坊提出了 Beam Chain 提案,旨在通過以下改進增強網絡性能和安全性:

  • 將區塊生成時間從 12 秒減少至 4 秒;

  • 將最低質押要求從 32 ETH 降至 1 ETH;

  • 擴展零知識技術(ZK)的應用;

  • 顯著提高 gas 限制(增加 10 倍至 100 倍)。

儘管該提案被讚揚為提升可擴展性和去中心化的重要舉措,但由於推出過程中社區參與不足和目標時間表過於緩慢(目標完成時間為 2029 年),引發了廣泛批評。

Beam Chain 提案展示了在效率和去中心化方面的顯著進展,但以太坊社區和行業專家在公告後表示失望。主要問題集中在以下方面:

  • 時間表過長 ,無法快速應對區塊鏈行業的快速變化;

  • 缺乏敏捷性和創新性 ,可能削弱以太坊的競爭力。

Delphi Ventures 的 José Maria Macedo 和 Solana 的 Helius 開發平臺的 Mert 對 Beam Chain 的競爭力不足和緩慢進展表示擔憂。而以太坊基金會的 Péter 和 Abstract 的 Cygaar 則強調,考慮到技術穩定性和治理風險,採取周密和分階段的計劃是必要的。

作為領先的區塊鏈生態系統,以太坊需要重新審視其戰略以維護社區信任,並在快速發展的行業中保持競爭優勢。Beam Chain 提案展現了以太坊的潛力,同時也提醒其需在去中心化與快速創新之間尋求平衡。

1、背景 – 以太坊 Beam Chain

2lU8jiB6H8xnQyZSgAVfihmo9uhzkFlhnI6TmzoV.png

2024 年 11 月 12 日至 15 日,在泰國曼谷舉行的 Devcon 2024 成為了備受矚目的活動。以太坊基金會研究員 Justin Drake 在會上介紹了 Beam Chain 提案。

wTIdUkryyFS6KVUtTzIAHxoPuIL7NgDJdu5IA0Ef.png

在演講中,Drake 描繪了以太坊的未來規劃,提出通過 Beam Chain 替換或改進現有的 Beacon Chain,以提升網絡性能和安全性。這些改進包括:

  • 擴展零知識虛擬機(ZK-VM)的應用;

  • 縮短槽時間;

  • 提高 gas 限制等升級措施。

根據活動現場及 The Rollup YouTube 頻道 的介紹,Beam Chain 的主要特性如下:

主要特性

  1. 更快的區塊生成時間
    將以太坊區塊生成時間從約 12 秒減少到 4 秒,提升交易吞吐量和網絡效率。

  2. 更低的驗證者質押門檻
    將最低質押要求從 32 ETH 降至 1 ETH,鼓勵更多用戶參與網絡驗證。

  3. 主動應用 ZK 技術
    在從 PoW 轉向 PoS 的基礎上,Beam Chain 集成了 ZK 技術,利用每個區塊的 ZK 證明,提供更高的安全性和可擴展性,構建一個值得用戶和開發者信賴的環境。

  4. 更高的 gas 限制
    Beam Chain 提議將以太坊當前每個區塊 3000 萬 gas 的限制提高 10 到 100 倍,以容納更多交易,大幅增強網絡的可擴展性。Drake 強調這是以太坊與其他 Layer 1 區塊鏈競爭的關鍵步驟。

  5. 更強的 L2 互操作性
    Beam Chain 旨在改善 Layer 1 和 Layer 2 之間的互操作性。通過引入單槽最終性(single-slot finality),解決因 L2 依賴 L1 區塊確認而導致的交易處理延遲問題,從而加快和增強 L2 的運行效率與安全性。

  6. 抗量子計算攻擊
    提案包括針對未來量子計算威脅的安全防護措施。

  7. $ETH 的估值模型
    Drake 提出了以太坊長期估值框架,基於兩大核心要素:

    • ETH 的費用循環 (來源於網絡費用收入);

    • 貨幣溢價 (作為可靠價值存儲工具的角色)。

他認為這些因素是以太坊持續價值的基礎。

qGvEfNZSPP4ByOiAa09nStC7iSuaY6hYslKhwPnP.png

Drake 解釋稱,Beam Chain 的目標是解決以太坊當前 Beacon Chain 設計中發現的問題,並強調社區共識是提案實施的關鍵。

根據時間表,初始規範工作可能最早於明年開始,後續包括:

  • 2026 年:開始開發;

  • 2027 年:全面測試階段;

  • 至少兩年的穩定性驗證。

按照該計劃,Beam Chain 的正式上線預計將在 2029 年完成。

2、主要收穫 – 以太坊與 Beam Chain:光輝與陰影

自 2015 年推出以來,以太坊不斷通過硬分叉升級其系統。一個重要的裡程碑是「 The Merge 」,即從工作量證明(PoW)轉向權益證明(PoS)的共識機制,這標誌著以太坊進入通常被稱為 以太坊 2.0 的階段。之後的升級(如 Shapella Dencun )旨在提升網絡效率和用戶體驗,但這些更新並未帶來革命性變化,使社區一直期待更具變革性的改進。

此次 Beam Chain 的發布時機恰到好處,在社區對 L2 解決方案和外部發展過度關注感到疲倦之際,將注意力重新拉回以太坊本身,並為其帶來重要的內部裡程碑,這點引發了廣泛興趣。

此外,Beam Chain 作為以太坊 2.0 後發展路線圖 的一部分,以「 以太坊 3.0 」的名義發布,進一步提升了公告的意義。然而,Justin Drake 明確表示,Beam Chain 僅限於共識層的改進,與執行層無關,因此將其稱為以太坊 3.0 並不完全準確。

Beam Chain 的亮點

Beam Chain 提案有許多值得肯定的方面,特別是在改進共識層、提升網絡效率和去中心化方面。以下是一些關鍵元素:

  1. 更快的區塊生成時間

    • 許多競爭的 Layer 1 區塊鏈早已實現較短的區塊生成時間,而以太坊將區塊生成時間從 12 秒縮短到 4 秒,標誌著對這一趨勢的追趕。

    • 雖然仍慢於 Solana,但這表明以太坊正在擺脫過去為了穩定性而犧牲速度的態度,體現了一次重要轉變。

  2. 提高區塊 gas 限制

    • 將每個區塊的 gas 限制提升 10 至 100 倍,這一改進對用戶、開發者和 L2 項目尤具吸引力。

    • 更高的 gas 限制允許每個區塊容納更多數據,顯著增強以太坊的可用性和多功能性。

  3. 降低驗證者質押門檻

    • 當前成為驗證者需要至少質押 32 ETH,這相當於約 $100,000(截至 2024 年 11 月 19 日),這一高昂門檻讓許多個人參與者望而卻步。

    • 這也導致了 Lido 和 Rocket Pool 等流動性質押平臺的興起,這些平臺反而在其生態內集中化了質押活動。

    • Beam Chain 將最低質押要求降至 1 ETH,有望讓更多個人直接參與驗證,進一步推動以太坊網絡的去中心化。

然而,Beam Chain 提案並未得到全盤肯定。雖然以太坊的價格停滯可能是原因之一,但社區反應平淡也透露了更深層的擔憂。

提議的變更解決了以太坊需要解決的緊迫問題,因此個別建議本身並無缺陷。問題在於缺乏關於以太坊方向的連貫敘述——這一優勢曾指導過以太坊的發展。這種缺失讓很多人感到失望。

此外,該路線圖的時間表緩慢,目標是 2029 年推出,與區塊鏈行業快速發展的步伐不符。這引發了人們對以太坊基金會是否完全理解在如此動態的環境中保持相關性的緊迫性的質疑。雖然 Beam Chain 提案包含創新元素,但其漫長的時間表讓一些人懷疑以太坊是否有能力迅速適應以保持競爭力。

在我常關注的一個 Telegram 頻道中,有一條評論引起了我的共鳴:

「如果以太坊的目標是倡導去中心化,為什麼從一開始沒有清晰而透明地展示這一點?以太坊社區和 EIP 框架早已成型,為何在準備和發布這個提案時如此缺乏透明度?」
— (ABCDEF) AI & Blockchain Daily Expertise Forum

我完全贊同這種看法。自誕生以來,以太坊始終將去中心化置於核心位置,即使因此犧牲了可擴展性。然而,Beam Chain 提案的反饋收集和發布過程卻顯得與這一原則相悖。

以太坊最大的優勢之一在於其龐大而活躍的社區,以及其 EIP 生態系統中產生的豐富創意。通過繞過這些渠道並讓以太坊基金會單方面決定和宣布其下一個藍圖,這一過程可能會破壞社區的勢頭並降低 EIP 系統的價值。

此外,在沒有公開討論的情況下內部制定的提案有可能無法納入以太坊網絡實際用戶和開發者的觀點。結果可能是出現一種類似於專制公司忽視客戶反饋的情況,最終失去行業競爭力。

Beam Chain 的公告引起了區塊鏈領域許多知名人士和社區成員的尖銳批評。然而,如此激烈的批評表明人們對以太坊仍然抱有很高的期望。畢竟,批評是一種參與形式——那些不在乎的人不會費心表達他們的擔憂。

當然,重任在肩。作為智能合約平臺的領軍者和 Web3 生態系統的先驅,以太坊必須直面每一個障礙,不斷證明自己。它需要認真傾聽最尖銳的批評,確保 EIP 框架中的每一個想法,無論多麼微小,都不會被浪費。

以太坊是一個我個人支持的區塊鏈網絡,也是一個擁有強大敘事的超大型項目。然而,即使是這樣的項目,也難免在面對競爭時陷入自滿或失去優勢。在這個快速變化的行業中,哪怕是片刻的鬆懈,都可能導致被拋在後面。

危機是不可避免的,每個人都會在某個時候遇到挑戰。以太坊如何應對當前的挑戰,將成為關鍵的轉折點,決定它是 復興 還是 逐漸被遺忘

3、他人觀點

3.1 José Maria Macedo(Delphi Labs)——對 Beam Chain 的失望

Delphi Ventures 的創始合伙人 José Maria Macedo 對 Beam Chain 提案表達了失望。他批評該提案的核心改進非常有限,僅僅是代碼庫的重組、4 秒區塊時間以及「抗量子攻擊」特性。

此外,他指出,這些改進預計要到 2029-2030 年才能實現。他認為,這種漸進式的變更不足以讓以太坊 L1 在區塊鏈競爭中保持領先地位,更不足以實現長期競爭力。

3.2 Mert(Helius )——Beam Chain 缺乏競爭力

Solana 開發平臺 Helius 的 CEO Mert 也對 Beam Chain 的開發時間表表達了擔憂。他預測,如果 Beam Chain 要到 2029 年才能發布,以太坊將在快速發展的區塊鏈領域中難以維持其競爭力。

3.3 Péter(以太坊基金會)——以太坊的逐步改進

以太坊基金會的核心成員 Péter 對 Beam Chain 提案提出了不同的擔憂。他認為,該提案試圖將太多變更捆綁在一起,從技術角度來看,這增加了錯誤的可能性。

從治理角度,他警告說,這種做法可能忽視細節,引發爭議。他建議,應該優先在 Beacon Chain 上實施簡單的改進,再逐步引入更複雜的變更。

3.4 Cygaar(Abstract)——足夠時間以確保安全過渡

Abstract 的開發者 Cygaar 強調了 Beam Chain 五年時間表的必要性。他指出,以太坊作為全球第二大區塊鏈,承載著 $600 億的 TVL(總鎖倉價值)、$4000 億的資產價值,以及數千個依賴其網絡的應用程式。

在這樣一個去中心化且實時運行的生態系統中實施大規模變更,風險極大,因此徹底的準備和測試必不可少。他認為,只有投入足夠的時間,才能以安全且負責任的方式引入這些變更。

  • Related Posts

    Sei 聯創:擴展EVM需要L1 而不是L2

    作者:Sei Labs 聯合創始人 Jay Jog;編譯:白…

    Vitalik最新演講:為何要加快L2確認速度?如何加快

    整理:五銖,比特鏈視界 2025年4月8日,以太坊創始人Vi…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You Missed

    歷史性轉折:比特幣正在成為避險資產

    • By jakiro
    • 19 4 月, 2025
    • 8 views
    歷史性轉折:比特幣正在成為避險資產

    是什麼讓加密貨幣rug pull事件頻發?

    • By jakiro
    • 18 4 月, 2025
    • 13 views
    是什麼讓加密貨幣rug pull事件頻發?

    Wintermute Ventures:我們為什麼投資Euler?

    • By jakiro
    • 18 4 月, 2025
    • 12 views
    Wintermute Ventures:我們為什麼投資Euler?

    川普可以將鮑威爾炒魷魚嗎?會帶來什麼經濟風險?

    • By jakiro
    • 18 4 月, 2025
    • 13 views
    川普可以將鮑威爾炒魷魚嗎?會帶來什麼經濟風險?

    Glassnode:我們正在經歷牛熊轉換嗎?

    • By jakiro
    • 18 4 月, 2025
    • 12 views
    Glassnode:我們正在經歷牛熊轉換嗎?

    The Post Web加速器首批8個入選項目速覽

    • By jakiro
    • 17 4 月, 2025
    • 12 views
    The Post Web加速器首批8個入選項目速覽
    Home
    News
    School
    Search